第130节
作者:老胡十八      更新:2023-05-09 19:09      字数:5279
  “接下来是这一轮的最后十个题,对于十二岁以下的小朋友来说有一定难度,大家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孩子们齐声回答,就数铁蛋声音最大。安然无奈极了,这孩子,今儿可真是委屈死他了,估计在阳城几年都没吃过今天这么多的气。在大院里,他带领的野蛮派跟菜疙瘩为首的“官宦子弟”,那是势不两立的,“斗”了这么久他也从没吃过亏,可在这儿,他的目的只有一个——给妹妹争气。偏偏妹妹是个不争不抢的,唉。“第21题,向红从家到学校跑步来回要十四分钟,如果去时步行,回来时跑步一共需要十八分钟,那么向红来回都是步行需要几分钟?”铁蛋没想到居然这么难,前面的二十题他虽然也不是全会,但至少有个眉目,这题题目长得要死他还没捋顺呢,下意识就按了抢答器。安文野一看星月和明朝都正低着头算呢,就不等了:“22分钟。”主持人眼睛一亮,“回答正确。”铁蛋松了口气,看张一帆还没算出来呢,心里就得意道:哼,也不看看我妹是谁。“第22题,请口算35+79+168—21—47等于多少。”这可是妹妹最擅长的,铁蛋“啪”一按,安文野就报出答案:“214。”“回答……正确!”主持人没想到这么个前面二十题都表现平平无奇的,年纪最小的参赛选手居然把这么难的题目算出来了,速度还如此之快。她忽然停下主持节奏,“我能问一下这位小选手,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安文野站起来,只刚比桌子高一点点,露出一双黑黝黝的大眼睛,“我叫安文野,今年五岁了。”这句话,引起场上不小的骚动,观赛的老师和家长们,议论纷纷。“这才五岁啊?”“看着也确实像五六岁,算术学得可真好!”“可不是,我家那个,五岁的时候还连一把脚趾头手指头都数不清楚呢。”“也不一定,加减法谁不会啊,她要会做乘除法我就服她。”毕竟,在他们看来,五岁的人肯定没背过乘法口诀。可他们注定是要失望了——“第23题,请口算7x14x8÷4÷14等于多少。”刚说到“等”字,铁蛋就把抢答器按了,小猫蛋口齿伶俐地说:“14。”“轰——”一声,体育馆沸腾了,有的条件好的家长,拿着计算器正在按着呢,她居然没动手,也没走心,耳朵里一过就出来了?!可要说她作弊吧,又不至于,因为她的小手乖乖放桌面上,眼睛也没四处乱看,一直看着主持人,她怎么在真么多双眼睛下作弊?不过,更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主持人拿出一张卡片,里头画着密密麻麻的田字格,小田字格组成大田字格,一眼看去压根看不清是几个,她忽然说:“第二十四题,请问这张卡片上有几个正方形,几个长方形?”她只是晃了一下,就把卡片收起来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压根看都没来得及看清,哪怕看清了,脑海里也不一定记得住,哪怕记住了图形,也得好好的数一下,对吧?这是正常人的思维模式,没错。可安文野不是正常人啊,她对数字和图形是相当敏感的,记性又好,就这么一眼,图片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而且她能准确捕捉到图形的各块结构、组成,哪怕只是变了一下方向,她也能认出来。这一次,没人敢抢了,铁蛋也没看清啊。安文野看向哥哥,意思是:哥哥你咋不按抢答器嘞?铁蛋呆若木鸡,他不确定妹妹会不会,万一不会他按了的话就要扣分的,此时的他决定化攻为守。安文野见他呆呆的,其他人也都在拧着眉头的回忆图片,嘴唇蠕动似乎是在数数,她再也忍不住,悄悄踮起脚尖,吃力的把手伸过去,按下抢答器,“长方形8个,正方形18个。”“回答……”主持人看着标准答案,停顿了下。场内所有人,包括大人和孩子在内,全都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看着主持人。安然没忍住,看向身边的宋致远:“对吗?”“嗯。”得吧,这父女俩都是一样的,看一眼就能记住,眼睛能当照相机用的。“回答正确。”场内响起热烈的掌声,包文篮和小伙伴们直接站起来给她鼓掌,小脸激动得通红。于是,接下来的场景就是:主持人念题目——铁蛋按——猫蛋答——群众鼓掌,循环往复。最难的十个题,全是安文野答出来的。能答出来不奇怪,奇怪的是,她才这么小大,计算速度如此之快,如此之猛……可以说,按计算器打算盘也没这么快的。因为她打响了头炮,接下来两轮,虽然小选手们都十分努力,十分优秀,但终究有种珠玉在前的感觉,把大家伙都衬得黯淡无光了,仿佛月亮旁边的星星。没有月亮的时候肯定是引人注目的,可与月亮同辉时,就变成了不起眼的陪衬。至于第二轮其他人表现怎样,其实观众们压根没时间看,他们的目光一直被这个五岁的小女孩所吸引……包括第一排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师父您看怎么样?”韩启明微微垂首,问老者。老者头发眉毛胡须全白,但面色红润,声如洪钟。他克制着音量,点点头,“不错,好苗子。”数感强,几何直观感也还行,最强的还是数据分析和运算能力,至于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模型思想这几个大块,应该是年纪小,还未有涉猎。当然题目是省里出的,也没怎么涉及到这几块。韩启明嘿嘿一乐,“去年我就注意到了,当时才四岁,这一年耽搁了啊,不然……”师徒二人叹息一声,看着小姑娘因为毫无悬念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被一群孩子围住,笑嘻嘻的不知道说些啥。“另外一个,就是那个戴眼镜的矮个子男孩,师父您看见了吗?本来我在赵河市的时候也留意过,也有一定的天赋,但终究是不如这个女孩。”其实,他说的就是张一帆。张一帆是阳城市隔壁,赵河市革委会主任家的孩子,他一到赵河市,那边就“灵通”的得到了消息,把孩子带来见他,美其名曰“请韩教授指导”。但那孩子确实是有点天赋的,他卖地头蛇两分面子也可以,可谁想到今天表现这么差。另一个原因嘛,现在各地都在有样学样清算这些人,曾经的地头蛇也只能夹紧尾巴做人,他不用像去年一样忌惮他们了。但是,他知道师父眼力过人,他到基层好几次,就挑出两个人,怎么着也得让老人家亲自过目才行,是去是留看他意思。结果呢,老者看过去,摇头,“胜负心太强。”“那个叫安文野的小姑娘,倒是不错,方便的话,待会儿咱们去跟她父母说几句话。”韩启明苦着脸,他已经请过好几次了,结果人两口子都不带搭理的,跟他是拐小孩的人贩子似的,防备得很。但师父七十多岁的老人家都来了,他只能硬着头皮走到另一边观众席的第二排,“两位同志你们好,又见面了。”宋致远和妻子对视一眼,“什么事?”别想又来拐带我闺女。他的防备是写在脸上的,韩启明结巴了,他但凡有点好脸色不这么抗拒,他都还能腆着脸说几句,可这样难看的脸色,他就……倒是安然,她听陈媛媛说过这个韩教授,他在出题的时候照顾到小猫蛋,判卷的时候也挺照顾她的,说明内心是真欣赏孩子。遂笑着问,“你好,有什么事吗?”韩启明松口气女同志好说话就行,于是他把自己师父想要跟他们说几句话的要求,非常客气的说了,末了还问一句“您二位觉得可以吗?”快五十岁的教授对他们称“您”,安然还真有点不自在,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又拐了拐丈夫。宋致远本来是不想搭理的,可看见老者的一瞬间,他难以置信的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又戴上去,喃喃道:“这是姚老?”韩启明一愣,“你认识我师父?那咱们可就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啦。”心里也纳闷,这人年纪轻轻,莫非还是师父的忘年交?毕竟,他师父那是十分不拘一格的人,只要脾气对他胃口的,无论老幼他喜欢就是喜欢。姚老交朋友,不在乎年龄外貌家世,非要概括的话就一个字——缘。宋致远点点头,起身整理仪容,十分慎重的走过去,跟姚汉光打招呼。姚汉光老爷子也很意外,“哎呀小宋,你怎么在这儿?”安文野比赛结束了,笔试的成绩也出来了,两相一加,毫无疑问她就是第一名。当然,因为被她带飞一丢丢,阳城队的大家,成绩都不错。哪怕是铁蛋,笔试不怎么样,但人形抢答器尽职尽责,团队竞答分数高,也跟着得了个不错的名次。大家伙在夸小野的时候少不了也会夸他,要是没有他的快人一手,就是有诸葛亮在里头也没用不是?他胸脯都快挺上天了,人生中第一次尝到“合作”的滋味。小猫蛋奖杯也捧上了,看见爸爸妈妈在跟一位老爷爷说话,顿时高兴得小兔子似的蹦跶过来,把奖杯交给妈妈,一跳,就猴子似的扒在爸爸身上了。刚才还沉稳大气的好孩子,秒变树袋熊。安然心里再次感慨,珍惜她还不知道害羞,随时随地想跟你亲近的时候吧,用不了多久她就不会这么善于表达情绪了。姚汉光捋着胡子哈哈大笑,“难怪,原来是虎父无犬女。”看着这个年轻后生,有家有口还有了人气,这是好事儿。科学家也是人,也应该有七情六欲,小宋以前就是太克制,太内敛了。他颤巍巍的站起来,朝安然伸手:“你好,你就是小宋的家属吧?”安然几乎可以说是诚惶诚恐,双手握上,这可是姚汉光啊!目前华国最有名的数学家,也将是未来五十年内经常被人津津乐道的数学大家,老先生根植的是应用数学领域,将数学理论应用于其他学科,譬如物理和化学,尤其在今后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的五十年里,他的运筹学和博弈论、信息论,那是相当出名的。五十年后,应用数学最常用的两大领域就是计算机和经济学,可以说这位老人的很多研究就是为这两大领域打基础的,以后的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任何一个领域的专家,提起他,都是奉若仙师。她一个商人,肯定不知道这些。但她曾经在宋致远的遗物里看见过这个名字,他记录在小本子上的,因为不知道是什么人,所以她当阿飘的时候就特别留意,这才知道华国居然出过这么一位大家!真是数学界泰斗级人物啊!安然觉着,自己这一趟重生真是值了,能亲眼看见这么多时代弄潮儿,并与他们产生交集,老了要是能上知乎匿名发个帖吹个水,那可真是够本了。曾经,宋致远大学时候的数学老师就是姚汉光,师徒二人也算惺惺相惜,互相欣赏。后来宋致远回海城709,跟他偶尔还有书信联系,后来自己被下放到石兰省大山区,为了不牵连其他无辜的学者,把对科学研究的损失降到最低,他就主动断了跟所有人的联系,包括这位曾经亦师亦友的姚老。这一断,就是十一年。宋致远这人吧,确实是缺根筋,他心里敬重人,可都恢复自由这么长时间了他愣是没想起写封信问一下,或者经过京市的时候登门拜访一下。就连他在709的导师,他也只是电话书信联系,回去开会啥的也想不起去看一眼……安然真的想给他竖大拇指。就这样冷情冷性的人,还能让这些泰斗级人物记得他,不仅大佬记性好啊,他也有值得记挂的点不是?你还别夸他,一夸人还要骄傲呢!偶遇恩师,那当然是要一起吃顿饭的,告别了同样是陪太子读书的顶头上司贺林华两口子,让他们仨男人聊着,安然带着孩子先去开车,出去找饭店。现在的省城她不熟,不过书城宾馆是几十年的老招牌了,去那儿准没错。她把车停好,小猫蛋就刺溜跑下去,高兴得一蹦一跳,颠颠儿的。包文篮一路上都在研究她的奖杯,又看又摸还上牙咬的,此时看见饭店,立马将奖杯小心翼翼用衣服包好,紧紧抱怀里像兜着个孩子似的。“放车上吧,吃饭没地方放。”安然简直哭笑不得。“万一被人偷了咋办?”这可是他妹的劳动成果,人生中第一个奖杯呢!还是他俩团结一心,精诚合作的胜利果实,就是每天三柱香的供着,也是值得的。安然:“……”手痒痒,想揍人怎么办。他们刚点好菜,宋致远和韩启明搀着姚老也来到了。因为不确定老人家牙口怎么样,但大抵是不怎么好的,毕竟人老是先老牙齿,安然就点的几乎全是清淡好消化的菜品,她一面吃,一面还得看顾两个蛋,尤其是猫蛋,她给点了一份十分高档的在阳城吃不上的酱爆大虾……也是一大桌子上唯一一道口味稍重的菜。小丫头不知道这些大人为啥总看她,反正她就自己端起小碗碗,等饭饭。妈妈会帮她把大虾剥干净,粉白色的虾仁放在碗里她一口一个,嚼得双颊鼓鼓囊囊的,小脑袋忍不住就晃来晃去,就差在脸颊上写“美味”两个大字了。不过,她从小接受的家教就是尊老爱幼,看见白发苍苍的姚老,她很规矩的跳下板凳,走过去问:“老爷爷您要吃虾虾吗?我妈妈剥的虾虾,超好吃哦。”好舍不得鸭,她吃过最美味的东西就是虾虾啦。奶声奶气的玉团子,知道照顾队友,懂得关爱老人,即使是最喜欢吃的来之不易的好东西,也要先孝敬桌上的长者。姚汉光知道没有人天生就如此,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小安同志,小宋能得贤妻如你,实乃大幸。”安然被这么高的评价砸晕了,她其实心里知道,别人对她最多的评价就是“泼妇”,虽然有点工作能力,但大部分不了解她的人还是觉着她配不上宋致远,可现在,首次见面的老人家居然给这么高的评价……说高兴都不准确,她有一种自己的努力终于被人肯定的幸福感。姚老客气的谢过小丫头,主要还是跟宋致远聊他的工作,不能保证包厢外是否隔墙有耳,俩人说得云里雾里像打哑谜一样,安然也没心思听,她忙着给两个孩子夹菜呢。虽然主要是宴请姚老,但俩孩子好不容易下一次馆子,她还是点了好几个他俩爱吃的菜,像鱼啊虾啥的,都是小猫蛋有的铁蛋也有。小猫蛋眼巴巴看着呢,妈妈做啥都是把她的和哥哥的一样多,就连鸡蛋汤,也是一人盛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