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3-05-09 20:46      字数:4231
  苏爱国愣了一下,很快明白女儿的意思,“这……这不好吧?电子厂危害那么大。将来身体真出了问题,他们找咱们算账怎么办?”张招娣觉得他做事顾虑重重,“你事先提醒他们,工作一年就赶紧办暂住证。有了暂住证换别的工厂还是非常容易的。要是他们明知有害,还不离开,那就是他们自己做死,关你什么事。”苏爱国仔细一想,确实是个好主意,“电子厂什么时候招工?”张招娣笑了,“宋倩楠说上头还没决定。不过也要不了几个月。明儿我跟她说一声,让她把名额留给我们。”苏爱国知道媳妇和宋倩楠一直有合作,他有些迟疑,“我们真要向他们收费吗?”他总觉得有哪里怪怪的。而且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收费会不会不太好?要是那些村民知道,该说他钻进钱眼里去了。而且农村人出门讨生活不容易,能帮就帮点儿,要钱会不会没有人情味儿?张招娣不明白丈夫为什么纠结这个,她理所当然点头,“当然要收费。又是接人又是电话联系。这些都是要钱的。不收费,以后七大姑八大姨都找你。而且我们是包帮他们找工作。这就是保障。”苏爱国仔细一想,好像也有道理,他也是花精力和时间的,收点费很正常。他试探问,“那收多少钱合适?”张招娣想了想,“要不然咱们每人收50块钱介绍费,另外30是给宋倩楠的。听说电子厂这次要招三百人。咱们一次就能赚六七千呢。”苏爱国倒吸一口凉气,就这一趟就抵得上他半年工资了。太赚了吧?张招娣见他傻呆呆好像陷入美梦当中,推了他一把,扑哧一声笑了,“就这一次。别的工厂我们没有关系,想把人弄进去那是门都没有。”苏爱国却是相当满足,“一次也行,总让你养我,我觉得自己真是太没用了。”张招娣笑了,“那行。宋倩楠这边由我来说。到时候你让村长帮忙找人,然后你去火车站接人送到电子厂。”苏爱国颔首,“可以。没问题,全部交给我。”张招娣觉得这生意要是真做成,其实利润不比超市差。可惜的是需要跟人事部主管打好关系,而她没那么多时间。第66章张招娣说起另一件事,“我打算在罗湖区开个分店。”苏以沫顺着她的话头往下问,“你打算怎么平衡两个区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现在他们在福田区经营得挺好。要是去罗湖区开分店,肯定没时间再管福田区。张招娣早就想好了,“我让小月妈负责这边。附近也没有别的厂子需要销售员去跑。只要送货员维系现在的生意就行。”苏以沫点头,“那你以后都在罗湖区?然后每天坐公交车赶过去?”毕竟是跨两个区,不是一般地累。再加上妈妈还有些晕车,天天坐车,她肯定不习惯。张招娣叹了口气,“那也没办法。小月妈不愿意去罗湖区帮我开拓生意。邓厂长身体那个样子,他需要人照顾。”苏以沫觉得妈妈的眼界还是太窄,只好将话说得更明白点,“我觉得你可以招个能人负责。”张招娣一听,立刻摆手,“招人?那不行。万一他们背着我贪污怎么办?”苏以沫笑了,指了指机械厂的方向,“那一汽老板怎么不担心刘厂长贪污呢?”张招娣怔住,想了半天,“他……人家那是央企。我这小本经营,比不过。”苏以沫摇头,“不是这样的。你要舍得下本。央企有央企的好,私企有私企的好。国企稳定,私企灵活,可以随时根据市场需求更改。这种人才肯定有的。”张招娣辛辛苦苦开辟出的产业,交给别人她不放心,“万一我将盒饭做大,他把我生意全抢了怎么办?”经营盒饭生意其实并不难。重点是销售,厨师只需要对外招募就行。完全没有技术难度。苏以沫摸摸下巴,“你可以给他点股份。有股份,不用自己冒险,不比自己创业要强吗?创业是有风险的。”张招娣显然没想到这点,女儿想得太久远,“那我再想想。”苏以沫也没有催,许多小老板成不了企业家,往往都是因为他们跨不出这一步。她妈能考虑已经说明心动,不能逼得太紧。张招娣想了一晚上,终于还是决定按照女儿的想法来办。为什么她要跨出这一步呢?因为她发现自己想做的事情太多。她想将盒饭生意扩大,也想经营自己的咸菜生意,还想做中介生意。哪个生意赚钱,她就想干哪个。可是她只有一个人,没有三头六臂。找个信得过的人帮她管理势在必行。张招娣想通之后,没有浪费时间,而是在报纸上打广告。鹏城有那么多人才挤进来,她招负责人,开的工资高,很快就有不少人来应聘。女儿给她提供了招聘简历模板,她舍不得花钱打印,就找个本子让对方登记。符合条件的,她会让人留下来考察,不符合条件,直接让对方回去。还别说,还真让她找到一位人才。他叫顾正光,以前是商场负责人。不过不是在鹏城,而是老家。鹏城这边欣欣向荣,外地工厂却接二连三倒闭,百姓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许多国营商场经营不下去,只好转让。在老家找不到工作,于是就来鹏城碰运气。他之前有些积蓄,已经找关系办到了暂住证。但是想找一份对口的工作却不容易。鹏城这边的工厂挺多,但要的都是厂妹。而他是负责人,许多工厂都是自己经营,哪放心让外人负责。于是都拒绝了他。顾正光来应聘好美味盒饭,其实也是走投无路。再找不到工作,他身上的钱就要花光,不得不面对现实,先从底层干起。张招娣看过他的简历,又面试过,对他的表现很满意。不过再怎么满意,她也不可能直接撂挑子不管让对方全权负责。于是让他先当副手,如果满意,她会将分店的事交给他负责。顾正光对此没有丝毫意见。于是接下来他跟着张招娣一起开拓分店市场。他很快发现张招娣文化水平不高,管理也很粗糙,但是销售能力却很强,甚至不输他,让他倍感压力,为了证明自己,他使出各种招数打通关系。终于一家小工厂的负责人同意从他们家定购盒饭。张招娣对他的能力很满意,也适时交待事情让他做。在张招娣忙得不可开交时,苏以沫跟着爸爸一块来了电子厂。电子厂周末也没有假,苏爱国让门卫帮忙叫人,两人一块来了。苏爱红看到弟弟,面露惊喜。苏爱国问她在厂里过得怎么样?住在哪儿?有没有人过来检查?苏爱红一一回答了,“这边有集体宿舍,十人一间。有一回治安队过来检查盲流,我们就躲在电子厂后头的林子里,蹲了半夜,等人走了,我们又回去了。工作还行,不怎么累。”苏爱国再三叮嘱她们千万别被抓住。就拿前几天来说,他有个同事去商业街闲逛,因为说的一口乡音,被执法人员扣住,让他拿三证(身份证、暂住证、务工证),那同事只带了身份证。但是没用,所以直接将人带到收容所。那个地方昏天黑地,同事听了一晚上的鬼哭狼嚎,幸好刘厂长拿证件把他捞出来,才没挨打。要是晚了一点,谁知会发生什么事。苏爱红和徐亚红说话口音重,一听就是农村出来的。所以平时不要出去,免得被逮到。苏爱红和徐亚红自然知道事情严重,连连答应。苏爱国又问她们平时工作多少小时?苏爱红觉得现在的日子很有奔头,充满干劲,“厂里是多劳多得,最低是12小时,想多挣钱可以加班。我干了15个小时。闲着也是闲着,这边人生地不熟的,我又没有暂住证,不敢往外跑。所以我就多加班。”苏爱国叹了口气,他姐这是拿身体在熬啊,他看向一旁的徐亚红。徐亚红年纪小,她没有苏爱红能吃苦,只上12个小时的班,下班后洗漱完,看会儿杂志,也就睡着了。来之前她满怀期待,以为来了鹏城可以捡金子,可真正工作她才发现,打工是真的累。如果偷懒,车间小组长眼睛像刀子一样甩过来。她有好几回被逮住,吓得眼泪都出来了,夜里还做了噩梦。但是这些事不好跟苏爱国说。她只能将委屈憋在心里,强笑着说,“还成。”苏以沫见她笑得勉强,猜到她应该是体会到生活不易,于是就问她,“你要不要回去再学习?徐姐姐年纪还这么小,复读一年,兴许就能考上呢?”现在的中考还是可以复读的。农村人想要跨越阶级最有效的办法是读书。虽然三十年后,有小镇做题家这个词,但是身为农村人,没有人脉,没有父母帮衬,除了高考,没有任何途径往上爬。上辈子的她高考被顶替,工作后选择上夜校提升自己。但是那时候她许多知识都忘了,真的不如高中时学得快。徐亚红看着她明亮的眼睛,愣了愣,随即苦笑着摇头,“我爸不会同意的。”苏爱国叹了口气,村长家条件是不错,但也比不上鹏城。尤其一个月能有两三百的工资,他们怎么可能同意。苏爱国岔开话题,把电子厂有辐射以及它的危害事说了。苏爱红和徐亚红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只能化为深深的叹息。苏爱国把自己的打算说了,“你们领到工资先办暂住证,到时候找工作会比较容易。报纸上经常会有招工启示,不过一般要的都是有暂住证或本地人。”工厂招盲流压根不会登报纸,直接去火车站喊一嗓子,分分钟有人送一卡车过来。苏爱红和徐亚红眼睛一亮,表示会看报纸。几人说了半个小时,厂里传来铃声。听到这声音,两人也顾不上聊天,忙挥手告别。苏爱国牵着女儿的手往回走,叹了口气,“也不知是好还是坏。”姐姐眼底一片乌青,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来是经常熬夜的结果。可她半点不喊累。让他有点头疼。苏以沫也不知该如何劝,“等姑姑挣到钱,她自己就会换工作的。”苏爱国也没有别的办法,都是穷闹的,“但愿吧。”转眼过去一周,苏以沫和邓舒月一块上学,邓舒月转告她妈妈的话,“我妈让我跟你说,电子厂的宋倩楠找你妈。让她去一趟。”苏以沫点头,将这事告诉了妈妈。张招娣最近忙得焦头烂额,福田区的事情全部交由张语负责。但是宋倩楠的事跟盒饭没关系。她想了想还是抽了半天时间去一趟。中午,苏以沫回家吃饭,看见爸妈都在,两人似乎在讨论什么,妈妈眉飞色舞的。张招娣见女儿回来,招呼她过来吃饭。苏以沫一问才知,电子厂马上要招工了。之前张招娣特地跟宋倩楠商量,由她帮忙招工。好处费30,宋倩楠跟主管分账。他们还剩下20。赚的就是这差价。“我跟她说了,一周之内就帮忙联系人。你赶紧打电话给村长,让他帮忙招人。年龄最好不要太小的,最低也得16。身体太差,万一真熬坏了,咱们心里也不好受。挑强壮些的姑娘,已婚未婚都行,300人。”苏爱国心里也是激荡不已,一口答应,“没问题。我来安排。”别看村民们在老家偏安一隅,不喜欢冒险。再加上外头的治安很差,路匪横行。但是有人帮他们打通关系,只需要坐上火车,他们还是愿意出门闯荡的。苏爱国的行动也是杠杠的。得到准信,他就给村长打电话,然后提出每人要收50元好处费。请村长帮忙找人。村长猜到有20块钱是苏爱国自己挣的。不过他也聪明,并没有揭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