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节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3-05-09 20:54      字数:4255
  她上前敲了门,好半天才有人过来给她开门。里面闹哄哄的,好几个工程师互相抱在一块,眼睛还红了,似乎在流眼泪。抱完后,每个人走到苏爱国面前都会拍一下他肩膀。张招娣站在不远处,抱着胳膊,满脸欣慰。苏以沫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上前碰了碰妈妈的胳膊,小声询问,“怎么了?大家怎么这么激动啊?”张招娣转过头,也擦了擦发红的眼圈,“你爸成功了。”苏以沫震惊,“啊?成功什么了?”张招娣指着客厅里摆放的两台发动机,“你爸他们研究出原理了。已经复刻出一模一样的发动机,在这个基础上又新设计和改进,经过他们的改进不仅性能更好而且更稳定。”苏以沫瞪大眼睛,真的吗?这意思是说他们可以量产了?她凑近了看,从外型上瞧着大同小异,但配件有些不同,一个是浑然天成,另一个更像是拼凑出来的。拼凑出来的这个更好?真的很难相信。她在观察的时候,那边工程师们已经热闹够了,张招娣终于有机会插嘴,邀请他们一块吃大餐,好好庆祝。工程师们也不客气,他们都是没吃饭就过来的。苏以沫张了张嘴,想说家里的菜不够,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妈妈不是回家吃,而是带他们去饭店,她想了想,决定跟去看看热闹。至于家里的饭菜,留着晚上当宵夜也不错。到了酒店,张招娣要了一个大包厢,一桌可以坐20人的大转盘。点了一桌好菜,还有两瓶好酒,张招娣挨个给他们倒酒,“这次发动机能实验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和爱国敬大家一杯。”这个实验是工程师们的兴趣爱好,一切都是免费的,付出了时间和成果。这些工程师们都是不善言辞,纷纷回敬。酒过三巡,施工问张招娣的打算,“有没有意生产汽车?”张招娣自然是乐意的,“这个成果是大家的,请大家吃饭,也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发动机是她买的没错,但是这个成果却不全是她的。工程们都有功劳。她谦逊的态度让工程师们很有好感,大家面面相觑,很快畅所欲言起来。有的建议直接把发动机申请专利,然后卖给一汽。也有的建议成立一家汽车公司,自己负责销售。两条思路,都有支持者。双方因为这件事开始争吵。眼瞅着他们越吵越凶,担心伤了和气,苏爱国赶紧加入劝说队伍。但他本身不善言辞,根本不管用。张招娣站起来,伸手往下压,示意他们别吵架,以免伤了和气,“有人想申请卖掉专利,也不能说鼠目寸光。他们想挣一笔快钱,然后再投入新的研发。有人想成立汽车公司,是想源源不断赚钱,都是为了大家好。但是我这里不得不把两条建议的优缺点说个明白。”张招娣果然是个生意人,话说得相当漂亮,“如果卖掉专利,我们只能收到短期利益,并不划算。如果我们拿着这笔钱继续研发,如果研制成功,将来自然还可以收回本钱。如果收不回,那咱们就是亏本。成立汽车公司,可以源源不断赚钱。但是有一点,咱们没有那么多本钱。”这话说到点子上了,谁不知道自己成立公司能赚更多。但是汽车公司是那么好成立的吗?光一条生产线就得几亿。谁能掏得出这么大一笔钱。大家面面相觑。张招娣也没有瞒着他们,“虽然咱们研究出来了,但是我买不起生产线。我的想法是先申请专利,然后通过跟工厂合作,先赚一笔钱,慢慢再实现自主。”大家听她把难题说出来,也没有说她的主意不好。想卖掉专利的人也不是不想细水长流,而是基于现实考虑,他们拿不出钱买设备。至于找投资?投资是那么好找的吗?既然张招娣愿意跟别的工厂合作,大伙自然没有意见。张招娣让他们继续在这基础上研发,由她来申请专利,等专利申请出来,就会跟各个工厂谈合作。专利申请一般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他们可以继续搞研发。为了激励他们,张招娣给他们每人都发了一大笔红包。工程师们个个受宠若惊,觉得这日子有了奔头。他们都是工程师,但是一汽只有总部才有研发部门,而富森机械厂只是加工厂,厂里的工程师只负责生产,并不研发。这里面最低都是硕士(除了苏爱国),出国留学好些年,花了那么多钱,谁还没有个研发梦呢。现在终于研发成功,还得了一笔丰厚的报酬。大家能不高兴吗?吃饭时,大家眼眶都红了,互相敬酒。施工激动地拍着桌子,吐出心里话,“当初我在国外留学,同学劝我留在国外,我舍不得爸妈,回了国,但是咱们国内的工资待遇跟国外真的不能比。我心里不是不憋屈的。更可气的是集团只有一个研发部门。我的资历不够,根本挤不进去。我有时候真的很憋屈。”说到这里,他拍了拍苏爱国的肩膀,“但是爱国说要研发国产发动机。我刚开始只是想看看国外发动机长什么样。可真的买了之后,我才发现国外发动机比咱们国内好太多。我心里不服气。国外能研发的,我们肯定也行。所以我才加入这个研发小组。我也没图钱,就是憋了一股气。”他冲张招娣敬了一杯,“是你给了我们希望。”其他人也给张招娣敬酒。工程师们学历高、待遇高,跟普通职工隔了一层厚厚的壁。普通职工面对他们有天生的自卑感。而工程师们看着普通职工也有学历的优越感。以前他们看张招娣并不怎么亲近,一来张招娣是个文盲,二来她性格还特别强势,总是欺负苏爱国,作为同伴,他们看不惯这种事。可现在他们认可张招娣。虽然她没文化,但她重视文化,重视研发,比许多只知道利益的黑心老板强多了。张招娣见他们恭恭敬敬,反倒有些不习惯。这些读书人在骄傲什么,她也清楚。不说这些人,就说她自己,为什么让闺女读书呢?因为她自己也觉得读书有用,她也是识字开智以后,才觉得原来她可以走得那么远。原来许多道理书上都明明白白写着呢。她冲大家笑,“咱们以后要再接再厉,这次复刻出来,下次咱们要让这款发动机迈向新台阶。要设计出比它更好的发动机。”工程师们齐齐应是。这顿饭每个人都喝醉了,甚至还哼起了歌,就好像圆了自己的梦。为了搞研发,他们牺牲自己的下班时间,不少人被家属埋怨过,他们并没有放弃,一直坚持。终于成功了,怎么能不高兴。大家醉得东倒西歪,张招娣叫了车,给服务员一笔小费,将这些人送到出租车,让司机送他们回家属区。醉鬼们进了车还在嚷嚷着再喝一杯。苏以沫吹着凉风,看着这一幕,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蔓延心头。第175章一觉醒来,张招娣脑袋疼,昨晚喝了太多酒,她身体接受不了,一直躺在床上,不愿起床。直到肚子饿得咕咕叫,她才不情不愿爬起来。但脑袋依旧是昏昏沉沉的。洗漱完毕后,她拉开椅子坐下吃饭。苏以沫听到她的动静,这才开始弹琴。本来她早上要练琴的,因为妈妈睡觉,她不好打扰她,没有练。张招娣听到琴声,打了个机灵,开始吃着张婶重新热好的早餐。苏以沫从书房走出来,拉开椅子坐到妈妈对面,“头还疼吗?”张招娣深吸一口气,“已经好多了,昨天酒喝得有点猛,他们又一杯接一杯地灌我,才会醉。平时我的酒量很好的。”苏以沫走到她身后给她按摩太阳穴,张招娣舒服多了。苏以沫怎么想都觉得妈妈的钱不够,她这么想也就这么问了,“妈,你要成立汽车公司,还有钱吗?”提起这事,张招娣重重叹了口气,“这事还真挺难。”不过她已经做了决定,“我打算暂停开网吧,先成立汽车公司。”苏以沫咂舌,“啊?您了解汽车吗?”网吧可是很赚的,但是汽车方面,妈妈完全不了解。张招娣明白女儿的意思,“咱们先把汽车品牌做起来,接着就可以招加盟商,我只做好协调的工作就行。网吧确实很赚,但是电子产品降价太狠了。”她握住女儿的手,示意女儿坐到边上,不必给她按摩。她不是特别懂电子产品,指了指书房里的电脑,“我之前给你买了那台电脑花了八千多。但是前几天去采购的时候,价格已经降了一千了。这才一年半。居然降这么多。你不觉得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太快了吗?”网吧想要留住客人就得用最新最快的机子,但是更换机子花费也不小。而张招娣之前没把这部分计算在内。“如果把更换旧机也算进内,网吧的利润其实并没有我想像的高。当然等它更换旧机的时候,之前投入的钱早就赚回来了。还是很有利润的。但是长远来看,它的竞争对手会比汽车多。汽车门槛高,竞争对方并不多。像一汽做的是合资车,价格比较贵。我们做国产车,有价格方面的优势。”张招娣越想越觉得成立汽车品牌更有前途。为什么盒饭公司渐渐不行了呢。因为它太容易被别人取代。同样网吧也是一样的。她现在能开得起来,别的商人肯定也行。等这行挤的人多了,就少不了竞争。一旦有了竞争,净利润就会降低。而汽车就不一样了,这个门槛太高,需要工程师,需要生产线,都不是一般商人能随便进军的领域。苏以沫没想到妈妈连这点都想到了,她满脸欣慰,“妈,你想得太对了。就该这么做。咱们国家的汽车市场空间很大。只要安心做好这个品牌,将来一定能赚得盆满钵满。”恰在此时门铃响了,张姨过去开门。苏以沫和张招娣齐齐看过去,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总工程师和刘厂长。张招娣愣了一下,站起来,邀请两人坐下,“您二位可是稀客,怎么有空来家啊?”她冲张姨道,“这两位可是贵客,您给上最好的碧螺春。”张姨点点头,去厨房准备茶水。总工程师和刘厂长见她还在吃早饭,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在沙发上等你吧?怎么这会儿才吃早饭啊?”张招娣咽了口包子,“马上就吃好了。”她嚼了几下,邀请他们到客厅坐下,然后才解释昨晚喝得太醉,所以起晚了。两人来找她,也确实是为了这件事。昨晚那十几个工程师回去,拿回一大笔红包,这件事就在家属区传开了。本来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好几年在苏爱国这边研究发动机。一次两次还能瞒得住,好几年还能瞒住吗?大伙无不羡慕这些工程师好命。总工程师和刘厂长其实早就知道这事,当初也是张招娣上门跟他们谈在厂里制作配件的事情。这次过来也是商量一块合作。照理说富森机械厂被一汽收购后,只接集团定单就能接到手软。但一汽并没有禁止他们接外单。刘厂长找上门也是想为集团争取利益。张招娣听了他的建议,也不觉得意见,“你的意思是向上面申请成立一个品牌,然后用我们研发的发动机?”她拧紧眉,“那我不是给你们做了嫁衣吗?这可都是我投资研发的。包括其他人,申请专利后,我都要给他们专利费的。你们说用就用了,这跟摘桃子有什么区别?”在国内永远也别想收到专利费。因为国家根本不鼓励这个。国家现在的定位就是世界工厂,给百姓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刘厂长见她这么激动,“我也是为了他们好。你用的可是我们富森机械厂的工程师,如果我让他们现在把流程写出来,他们也不敢不听。你毕竟还没申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