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作者:弓青瀚      更新:2023-05-10 10:04      字数:3162
  ——象棋、双陆、六博、樗蒲之类,还有击壤,也就是投掷类型的游戏,距离稍远,打中就算赢。栖山村里没一个会下围棋的人。但不会没关系,以上普通玩法老者也都懂得、玩过,当即收了围棋的棋盘,说比其他,输赢条件一样。老者定下规则,一天只比试两回,一回赢了管午饭,一回则管晚饭。有人听完就笑了,说他自信得很,赢了好说,可如果输了,岂不是一天午饭和晚饭都没得吃。这倒是在与老者开玩笑,毕竟全都输了的话还可以去买饭吃。“钱”与“饭”,做老者的对手占便宜,于是,想要赢钱的人跃跃欲试。不过,想法是好的,结果却事与愿违。一连五天下来,栖山村里与老者比试的人竟然都没有赢过一次,不管何种玩法,都是如此。有人直接放弃不玩了,有人却不信邪。但又过去三天,老者依旧没输。这回,栖山村的人起先被老者吊起的兴趣逐渐消失。他们算是看明白了,老者就是一个游乐高手,玩不过啊玩不过。兴趣一没,人就散开了。老者无人与之比试,倒也没怎么失落,拿出最开始随身携带的围棋棋盘,找了个地方坐下歇息,自己与自己下棋。这地方恰巧就是那棵榕树下面。栖山村因为老者的赌注比试着实“热闹”了一段时日,就连慕书玉在庄子里待着都有所耳闻。冬蕙拿这当趣事儿给她讲过。而大榕树靠近庄子,老者没事时每天都会抽空过来榕树下自娱自乐,冬蕙又给姚芷娴说了两嘴。慕书玉就在身边听着,对老者的行为未免升起好奇。有了好奇,就忍不住想去瞅瞅。姚芷娴不拘束着她,更何况距离不远,慕书玉一说,就让魏嬷嬷和冬蕙带她出了庄子。三岁小孩儿从庄子门口走到榕树下面,一点一点的靠近,最初只是好奇观望、保持适当的间隔。后来见老者丝毫不介意,慕书玉就直接不怕生的蹲在老者旁边,凑近看他如何摆弄棋子。这孩子多少有点社交牛逼症在身,并且说话礼貌、聪明伶俐,长得又特别玉雪可爱。老者本来就对小孩子宽容,与慕书玉相处一会儿后更是对其多出两三分喜爱。在慕书玉忍不住开口询问围棋为什么要这样摆时,老者完全没有因为她是一三岁小孩儿就话语敷衍,而是很认真的讲解起来。令老者惊讶的是,这小孩儿居然听得懂。小小的一团子蹲着,神色却充满认真,不太明白的地方还会举一反三的提问。对此,老者也不免升起了更多兴趣,一来二去,竟教起了慕书玉围棋的下法。原本只是以为带玉哥儿单纯出来看看的魏嬷嬷和冬蕙:“……”一通教学下来,眼看天色不早,慕书玉却还意犹未尽。围棋对三岁小孩儿略显乏味的生活来说挺有意思,她在现代从未接触过围棋,这会儿新学倒也不晚。她舍不得离开的小模样显而易见。魏嬷嬷和冬蕙两人都已经柔声的进行三催了,她才仅仅是刚站起来,脚步仍然没有舍得挪动半分,小眼神瞥了瞥棋盘,又瞅向老者。老者忍不住被她逗笑,望着慕书玉希冀的目光,言明第二天还来。慕书玉这才礼貌的告别老者,被魏嬷嬷牵着回庄子去了。她却是不知,那天晚上熟睡以后,魏嬷嬷和冬蕙向姚芷娴说起白天的情况。魏嬷嬷提议,她看玉哥儿喜欢围棋,不若干脆由姚芷娴来教导。毕竟姚芷娴也是懂得围棋的,只不过此前在庄子里没有人做另外的棋手,慕正言懂棋,姚芷娴却不想和他下棋,是以,棋盘就一直没有摆出来。现在,玉哥儿想学下围棋,一副感兴趣的样子,完全可以由姚芷娴来教。魏嬷嬷只是想母女两人有更多的时间来相处。姚芷娴却否定了这个提议。一是,慕书玉已经与老者先约定好了,不可食言而肥。即便姚芷娴要教导,那也是以后的事。二是,单看这老者一连几日的赌注比试都没有输掉过,围棋似是也精通,谈吐不俗。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孤身一人来到栖山村借住下,但不像是寻常老人,很有些本事在身的模样。玉儿跟着这位老者学习一下,长长见识也是不错的。姚芷娴的话不无道理,魏嬷嬷也就不再说了。之后,慕书玉每天都会出庄子,到大榕树下面和老者学习围棋。认识久了、交流深了,慕书玉与老者便逐渐的相熟起来,一老一少竟有很多话说,彼此相谈愉快。慢慢的,魏嬷嬷和冬蕙就在慕书玉的示意下不再回回跟着来,又到两人只需将慕书玉给送去庄子门口,然后就回,门边有护院看着点就行。熟悉以后,慕书玉知晓了老者的很多事情。比如他没什么亲人朋友了,索性将全部的家产卖掉,离开家乡,趁着身体硬朗、腿脚还利索能走时游遍大盛朝的名山大川、锦绣山河。或进入乡野之间,悠闲度日,等在一个地方待够了,随时可以离开。说起这个时,老者告诉慕书玉,倘若她没有好奇过来观望,进一步同他学习围棋的话,恐怕老者没几天就会离开栖山村了。天高地远,他还有太多的地方想去。可能某一天太老了,老到走不动路的时候他才会停下来,顺势就在那个地方停留住下,安享晚年,等待寿命终止。老者对死亡的态度很是看得开。慕书玉问他,一个人到处走,难道不怕不安全么,万一有危险……就比如钱财外露。老者与人赌注比试的事情,万一有人输掉、却起了坏心眼子怎么办?面对慕书玉的稚语,老者笑了,问她有没有听过一个词语,叫做人老成精。他吃过的盐比一些人走过的路还多。青州县这地界民风不错,栖山村的村民们也多是朴实友好之人,老者也是观察过才拿了棋盘出来,比试只是玩趣而已。再者,到他这种岁数以后,对生死早已看淡了,也就是说无所畏忌。慕书玉对老者开阔的思想不禁有些感叹和佩服。老者真心喜爱慕书玉,教了她快半个月围棋才说要离开。他已经在栖山村里停留了很长时间,超出计划外,是该走了。况且,这三岁小孩儿实在聪慧,围棋教到这里其实差不多了,基础理解,但黑白棋子的博弈得靠悟。所以,老者临辞别前,赠予了慕书玉一本棋谱。慕书玉怀里抱着泛黄老旧的棋谱对老者摇手再见。直至分离的这一刻,他们也没有互通名字,一老一少默契的“相逢休问姓名谁”。再后来,慕书玉有时会经常与姚芷娴下下围棋。但到底闲不住,又在姚芷娴的叮嘱下出庄子去榕树下面待会儿、玩一玩,再耐不住寂寞发展成练习画画,讲故事。兴致来了,西游记的故事就不小心说秃噜嘴了。这故事可不像是幼稚的童话,编一编就行。所以,在姚芷娴问起后,慕书玉心底对老者道一声抱歉,与娘说是和老者学习围棋时,老者讲给她听的。她觉得很有意思,就都记在了心里。慕书玉也的确记性很好。不知是不是带着记忆投胎的福利,她只要看过听过的信息很轻易就会被印在脑海里,而且不会忘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只讲一遍就都记下了,学围棋也快、下棋思路清楚,有独到见解。姚芷娴想,她的女儿才三岁稚龄便说话条理分明,对事可过耳不忘,这何止是聪慧……第6章先前“听来”的故事,不仅能够记得清清楚楚,慕书玉还可以一边讲一边画出图案。她给姚芷娴说了今天讲故事的进度。“讲”再加“画”,进度就慢,估计想要讲完整本《西游记》的话,得很久以后了。幸而慕书玉在现代最爱反复观看、没事就刷的电视剧和四大名著之一就是《西游记》,早已经将其完全熟记于心了。冬蕙送慕书玉回房间里休息后,又来到姚芷娴处,道:“小姐,玉哥儿想要作画的纸张和颜料。”“画纸好准备,但颜料想要备齐一点,恐怕要差人去县里购买了。”慕书玉离开前和姚芷娴提到想要这些东西。姚芷娴:“一会儿我列一张颜料的单子,你去给王管事,让他带着人跑一趟县里,除了颜料以外,笔墨纸砚也都再买点回来。”“是,小姐。”冬蕙点头应了声。魏嬷嬷道:“小姐,玉哥儿明显是有作画这方面的天赋,尚且没有人教导,都能画的如此有形有样,一些画物则初具神韵……”“我们要不要为玉哥儿请来一名书画老师?也省得日后这等好的天赋被埋没。”魏嬷嬷满心满眼的为慕书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