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作者:弓青瀚      更新:2023-05-10 10:05      字数:3244
  林兴嘴里叼着一个鸡爪啃,嘴没空闲,便双手伸过来,跟着赵俭做同样的手势,直接用行动表明:美味!慕书玉笑了笑,好吃就行。可惜大盛朝现在没有辣椒,不然辣烤卤猪蹄的味道更好。不过嘛,下次可以再试试看蜜汁烤猪蹄,她也爱吃。尹煜之也吃的停不下来,烤卤猪蹄和卤鸡爪确实好吃,卤肥肠也不错,就是味道太重了,他有些适应不了。可这会儿又接连吃了几口后,尹煜之觉得:真香。幸亏他改口改得及时。“书玉,下次再吃是什么时候啊?”赵俭问道。这次还没有吃完,就惦记上下次了。慕书玉道:“这烤卤味,主要在一个‘卤’上,赵俭,你们有客来酒楼想要卤味的方子吗?”“如果想要,我可以卖给你们。”“这样的话,你不就随时都可以吃到了么。”赵俭闻言睁大双眼,“噗”地一下吐出嘴里的猪骨,忙说:“书玉,你真的要卖卤味方子给有客来?”他不傻,且有做生意的头脑,烧烤可自娱自乐,却不好作为酒楼的菜品推广出去。但是,卤味就不同了,未烤之前就已经是熟的。“烤”是二次加工,可“卤”的味道早就进入其中了,赵俭能够品尝出来。他想,就算不烤,刚出锅的卤味也一定好吃,说不定,冷着吃也不错。再者,最为重要的一点,这些被书玉做成卤味的东西可都是猪下水啊,是平常要扔掉处理的腌臜玩意儿。就算做熟出来,也是一股子味道,不好吃。寻常人家一般都不会买猪下水回去吃的。但是,书玉做好的卤味却是香极了,想来,要是作为有客来酒楼里的一道新菜推出,应该是极受欢迎的。而猪下水的价钱十分便宜。——买来、再卖出,即便是刨去作料、以及加工的成本,利润也绝对会非常可观。短短的时间内,赵俭的脑子便转了这么多,可见好使。对于赵俭的追问,慕书玉则给出肯定的回答。卖啊,为什么不卖,她会做卤味,可却没有多少时间做,就现阶段来讲,读书考试才最为重要啊。更何况,她又不靠做卤味谋生求财,但方子卖出去得来银钱,她的小金库就又充盈起来了。不过,卤味方子交易这种事情,还需赵俭的父亲赵三旺亲自来谈一谈。所以,说过之后,赵俭就继续专心去吃了。见尹煜之、林兴和赵俭三人仍吃的热火朝天,慕书玉则趁这时走到了关笙的身边,伸手戳了戳他。在关笙转头后,慕书玉低声道:“你没精打采的,小竹子,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和我说说,开解开解你。作者有话说:算一算字数是要入v了,到时候文案通知一下入v时间~【小知识】:1.战国古时的贵族常常在请客饮酒时,吃烧烤以助兴,战国晚期云纹方炉就是古代的烤炉。2.西汉南越王墓青铜烤炉——烤炉的四壁都装了兽首衔环,挂上链子,就可以随意的搬来搬去,还不会被烫手。烤炉的四个角都是微微上翘,为了防止烤串从边缘滑下来。3.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画像石、画像砖上,都曾留下很多烧烤的情景。第25章慕书玉的长相精致,皮肤白皙、眼睫上翘,此刻略微歪着头看向关笙,眼睛里流露出关心的意味,不禁令人觉得心里一暖,有些话便自然而然的想要倾诉。关笙听见慕书玉的话,稍稍低下头,面上的表情不由得显出一两分不好意思来,耳尖则泛起薄红。他捡起树枝扒拉两下干柴干草燃烧过后的灰烬,小声说道:“我表现得很明显吗?”慕书玉闻言,瞥了眼吃的正欢的三人,道:“不是太明显,但谁叫我心细呢。”“小竹子,你在想什么?”关笙犹豫一会儿,到底还是开口说了。他措词着道:“书玉,你认为我能否现在就参加县试?”关笙没有慕书玉的自信、和胸有成竹。书玉比他要小两岁,可在学识上却早就已经超过了他,他不及矣,亦在其他地方也少有比得上的。无论是书画方面、还是论奇思妙想、脑筋开阔……书玉的学识、为人做事都令关笙觉得极佳。就如在参加县试的事情上,似乎游刃有余、丝毫不见紧张。关笙自然也对科举一途执着,但身边有珠玉在侧,瓦石难当。他内心叹了一口气,对于是否参加县试踌躇且矛盾不已,他愿意去考县试,却只怕学识不过关,无法考中,反而乱了思绪。他就怕有对比而不平衡——是为好友考过欣喜高兴,却会怪自己无用、才疏学浅。或许,放一放、等一等,第二年再去考县试才适合。说到底,关笙纠结的点不过在于“想试试”三字。慕书玉明白关笙的迟疑后,当即一巴掌拍在他的胳膊上,说道:“小竹子,你想要去考又何必瞻前顾后,当断不断。”“脑袋想太少不好,想太多却也不行,世事无绝对,就像一些事情明明早已计划好了,有时候却也赶不上变化。”“你既然想要试一试,那就去试。”“考前放平心态,凡事尽力而为,而后顺其自然。”“你便这样想,我还年轻,一次县试代表不了什么,就算最后考不过又如何,难不成天塌下来了?”“就算天真的塌下来,也还有高个顶着,怕什么。”“你去考一次县试,还能提前积累经验呢。”“什么经验?”关笙忍不住问道,脸上的神情已有松动,显然是被说的心理压力缓解了不少。“应考经验。”慕书玉道。她给关笙掰扯一下说:“如果将科举一途比作重重难关,那么,县试就是初级困难,主要是在各县里举行考试。”“通常由知县亲自主持并担任主考官,就连报名都是去县衙。”“等到了府试,那就是由府级的官员进行考试安排,尤其是连考三场,期间,考生不得出考场。”“你试想一下,长期待在里面会是一种怎样的憋闷。”“有学识好者,可心里情绪若脆弱不好,一紧张的话,那不就什么锦绣文章都写不出来了。”“所以,这就叫你提前感受一番考场的氛围,熟悉考试的流程。”“县试又不是只能参加一回,以你的条件,大有重头再来的机会。”“倘若这一次县试考过,那自然就是最好,既有经验,就去筹备下一次的府试,倘若考不过,那就再接再厉,寻找自身的不足,然后改之加勉。”“骐骥一跃,尚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小竹子,锲而不舍,才金石可镂啊。”考试怕什么,勇敢的冲啊。慕书玉这张嘴嘚吧嘚吧的能说会道、侃侃而谈,这会儿开导起关笙来,话语一套接着一套,说得嘴都干了。她才停下,旁边便有人递了水囊过来。慕书玉转头一看,发现林兴、赵俭和尹煜之都不知道何时不再去啃卤味了,竟也在认真听她讲话。此刻递来水囊的人就是尹煜之。慕书玉接过自己的水囊,喝了两口润润嗓子。林兴则看向关笙道:“竹子,我觉得书玉说得对,县试又不需要赶考费,就置办点其他开支,完全有能力承担。”“你就报名参加试试呗,反正少不了一块肉。”科举“烧钱”,首先就在于读书上面,书贵纸贵,请先生教学也贵,束脩都交不起,怎么读。其次,就是赶考费了,旅途车马、住宿、餐食盘缠等,哪一样不用到钱财。不然为什么会有穷酸秀才受到地主资助的戏码,因为赶考费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最后,虽然科举不交报名钱,但是,学子每次考试用到的试卷却都会由考生自己来支付。另外在考试前,考生还需要再买来一些蜡烛、水和炭、餐器、衣席等,这些东西加起来就又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费用。所以说古往今来,寒门学子读书多艰难。而关笙的家里条件相对来讲,却是不错的。尹煜之和赵俭也对慕书玉、以及林兴刚才说的话表示赞同。关笙不禁笑了起来,道:“你们不用担心了,是我之前想岔,钻牛角尖,书玉讲的有道理,我决定去参加县试了。”慕书玉拍了拍关笙的肩膀,说:“你想明白就好。”这时,尹煜之转了转眼睛,突然对林兴和赵俭说道:“欸,要不然,我们也去报名参加县试?”“噗咳、咳咳……啥?”赵俭这会儿正在喝水,闻言直接呛到,忙拍着胸口抬起头问:“你认真的?”他学习不怎么样,严格来讲,算不得好。父亲赵三旺之所以让他到县学里来读书,抱着的期许不过就是希望他能够识文断字、胸中有点子墨水,到时候好继承有客来酒楼,将家业和菜谱继续传承下去。赵俭对于自己读书学习的能力还是有非常清楚的认知的,读书不在行,他脑袋是聪明,却全都点在了做生意上面。赵三旺很满意赵俭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