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作者:弓青瀚      更新:2023-05-10 10:07      字数:3161
  “再者,就算没有剩余,好友和弟弟哪一方面更为重要?”“自从他回来伯府,我们也没有为难他,相处还算不错吧,他人嘛……咳,还行。”“所以两位弟弟去要一套连环画,他总不能吝啬不给吧。”“更何况,这连环画小册还是他著的,要是论谁能提前拿到这些,也还得是他啊。”因此也就是说,找慕书玉准没错。“二哥说的有道理。”慕书谦认同地点点头,道:“那、那我姑且算是厚着脸皮去见一见兄长吧。”“但是二哥,你得与我一起。”“行,没问题。”慕书垣痛快答应。于是这天晚上,慕书玉从国子监下学后回伯府,便见慕书垣和慕书谦一同过来找她。“有事?”慕书玉疑惑问道。慕书垣:“咳……那什么,是有点事情要与你说。”“嗯嗯,是这样没错。”慕书谦也跟着道。慕书玉狐疑地看他们二人两眼,不禁挑眉纳闷,道:“什么事,说吧,我听着呢。”慕书谦鼓起勇气:“兄、兄长,你可、你可还有《水浒传》的连环画小册?我想要一套……”“但绝不白拿兄长一套,书谦这里有一孤本,很是珍贵,可借予兄长观看。”原来是想要连环画啊。慕书玉道:“你要我一套连环画小册,却只给我看一看这孤本?那如此一对比,岂不是显得我吃亏了?”“你这样,是不是未免有些小气了一点。”慕书谦向前伸出的手迟疑起来,要缩不缩,愣了愣小声道:“可、可是,书谦只有这一本……”“若不然,书谦替兄长抄写一份行不行,或者,等抄写完,孤本便送给兄长,抄写的那本,书谦便自己留着,兄长觉得这样……”话未说完,慕书玉已是忍不住笑了出来。“行了,逗你的。”慕书玉道:“这孤本就放这里吧,等看完后,我再还给你。”“还有这《水浒传》的连环画小册,我确实还有剩余,给你拿走吧。”慕书玉让凃圆去书房里取来一套。慕书谦见状欣喜:“谢谢兄长。”慕书垣夸道:“够意思,你这人不错,真不错。”“既然连环画给都给了,那可不可以透露一下《水浒传》讲完以后,接下来要在桃花源喰味楼里讲什么故事?”“我说了你也不知道故事内容,恕不提前告知。”慕书玉故意说道。“欸,你就算告诉我也不碍事,我又不会给旁人说出去,就是想听一听名字,了解一下大概。”他对此很是好奇啊。这几日,那桃花源喰味楼里的说书先生可是吊足了听客们的胃口,说绝对不会令他们失望,下一个故事必然不比《水浒传》差。可下一个故事的名字和内容,这说书先生却迟迟不说,可把他给新奇坏了。“那你拿什么来交换?”慕书玉笑着说道:“书谦可是拿来一册孤本,你呢?总不能白听吧。”慕书垣:“……我可没有什么孤本,不过,我有好酒,你要吗?”“好酒?”慕书玉想了想说:“那要看是什么样的好酒,你说说看。”她是不爱喝酒的,但是这酒可以送给殿下啊。提起这酒,慕书垣可有话要说了。他颇有兴致道:“这酒可是我从舅舅那里拿来的,一共就两坛,一直没舍得喝,是我舅舅从军时在外弄来的外邦酒。”“运回京城后收藏不少时日,酒香便会更加浓郁,口味绝佳,不比京城里的佳酿差,主要是喝个新鲜。”“旁人肯定没尝过这外邦酿造的酒,当然,我是说除了陛下以外的旁人。”诸毅得来这酒,肯定也会进献给天晟帝。慕书垣能够拿到两坛,可见诸毅对这外甥着实不错。慕书玉确有意动了。慕书垣道:“你若是告诉我,我可以给你半坛酒。”“一坛。”慕书玉举起一根手指道:“我呢,也不占你便宜。”“你给我一坛酒,我不仅告诉你下一个要讲的故事名字和大致内容如何,还提前给你一份小册,让你先看。”“自然,你选择先去听书、还是先看书都由你来决定,怎么样?”“好,成交!”慕书垣没有犹豫多久便同意下来。少顷,慕书垣欣喜地带着这新得来的故事小册和慕书谦一起来到了妹妹慕姝芸的房间外面,敲响房门后,进去。“芸娘,你看我和书谦都……等会儿,你在看什么呢?”慕书垣欣喜的表情霎时一顿,不禁睁大眼睛指着慕姝芸手里拿着的书本。那书本封面……怎么瞧着那般眼熟?慕姝芸合了合手中的书本,抬起头说:“二哥,我在看《水浒传》连环画。”“你怎么会有?”“就是,芸娘你为什么会有这《水浒传》连环画?”慕书谦也不由地开口问道。慕姝芸:“自然是兄长给予我的。”两兄弟:“……”慕姝芸又似想起什么,说道:“对了,兄长还告诉我接下来那桃花源喰味楼里要讲的故事是什么。”“二哥,你不是经常去那里听书么。”“我这有一小册,才看完没多久,二哥你是想要先去听书,还是选择先看故事小册?”说罢,慕姝芸拿出一本一模一样的小册展示给慕书垣看。两兄弟:“……”慕书垣背在身后的手此时也不知晓到底是拿出来还是不拿。他问:“芸娘……你和慕书玉用什么换的?”慕姝芸闻言不解:“什么换什么?二哥讲的芸娘听不懂,这些都是兄长主动送给我的啊。”破、破防了。怎么能够如此区别对待?!第68章桃花源喰味楼里, 先前讲《水浒传》故事的那位说书先生算是扎根在此了,他早已与慕书玉签订了一份“工作合同”,要继续说书下去。今日, 便是《水浒传》之后, 新故事开讲。因昨儿个提前告知预热的缘故,是以一大早,楼里过来听新书的客人就颇为不少, 座无虚席, 几乎连一些过道的位置上都有人占据了,瞧着不免有些拥挤。但这并不妨碍听客们的热情,未开讲之前, 桃花源喰味楼里吵吵嚷嚷的。“今儿个到底说什么新书啊?”“我也是好奇这新书到底讲什么, 《水浒传》即使已经听完, 也还意犹未尽呢,说不得听不下其他的新故事。”“要是不好听, 今天过后,我便不来了。”“没错没错, 但要是故事尚还行的话, 下回就可以再来,反正闲着无事。”听客们吃着点心、嗑着瓜子闲聊。不一会儿, 说书先生上台, 示意下面静一静。待声音略小下去以后, 他道:“诸位, 《水浒传》的故事讲完, 该是新书开讲了。”“前几日, 老夫于东家那里得来新书的第一本小册, 要提前做一做这说书的准备。”“本以为啊, 这新书没准会逊色于《水浒传》,毕竟《水浒传》这故事实在是太精彩了,想必诸位也是认同。”“可是没有想到,老夫看那新书小册却也看得入迷、意犹未尽。”“当时老夫便想,好,果真是好啊,这又是一绝无仅有的好故事,绝对不比《水浒传》差,而诸位,也即将会有耳福了。”“现下,看诸位都已是一副如此迫不及待要听的样子,老夫这就不卖关子了,咱们直接开讲。”“不过话说在前头,此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对号入座。”说书先生重重念了一遍最后一句话,接着继续道:“这新书故事名为《三国演义》,话说……”随着新故事的内容越讲越发深入,原本闲散吃着东西、或者对此不太专注用心等的听客们也逐渐听得认真起来。他们手上的动作停止,放下物品,神情也有变化,有些人则不禁身体前倾一些,只为听书听得更加真切一点。楼里的声音和动静开始慢慢地变小,直至除了说书先生的讲话声以外,再无其他吵闹嘈杂,竟分外安静。就连喰味楼里的伙计也是听得入迷了,端着托盘站在原地,一副沉浸其中的模样。还是有客人无声地拍了拍伙计的胳膊,这伙计才回神送上茶点。不出意料,这新故事再次于桃花源喰味楼里火了,甚至和《水浒传》的故事相对比也有过之无不及,很快又于京城之中风靡流传。“欸,刘兄,好巧啊,你今天也来这桃花源喰味楼里听书?”“是啊,这好不容易才抽出时间得空,如果不来听书,落下一场我都心里难受,恐夜不能寐、饭菜都吃不香甜,是以必须得来。”“哈哈是极是极,我与刘兄一样,这《三国演义》的故事绝对不能落下一场,否则心肝抓挠着慌。”“此前重复讲的我也要去再多听几遍,这故事实在叫人不会腻烦,我倒是觉得这比《水浒传》的故事都还要精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