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节
作者:弓青瀚      更新:2023-05-10 10:09      字数:3356
  “那位裴妙珩殿下之所以帮你,是看重你的才华,日后可为他所用,还是,你已经是他的人了?”“与你无关。”慕书玉皱眉。“呵呵。”姚咏随即收敛笑容:“这京城的水,深得很,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万劫不复,谁知道今日的我会不会是后日的你呢。”看姚咏的样子似乎不想再多说。慕书玉转动了一下手腕上的佛珠,最后转身离开了天牢。第88章最新一期的报纸发行, 照例刊登了天禄阁的趣事漫画,豆腐脑咸甜之争。翰林院的诸位大人有南有北,口味不同, 吃豆腐脑时的对话不禁引人发笑。尤其慕书玉还把当时江子仁和薛文礼分别为豆腐脑所做的文章也给登写了出来, 直让人感叹文化人的争执居然是这样。不过,这一期报纸最令人讨论不止的却不是漫画,而是同在报纸上面的另外一则消息。平阳水患之事。从裴妙珩接下旨意, 带着慕书玉前往平阳, 再到回京揭露平阳堤坝、相关人等查办下狱。笔者用一种旁观者的叙事描写,再加上裴妙珩、慕书玉乃至犯罪官员所说的一两句话将这一件事情完整展现。其中还有裴妙珩再次前往平阳逮捕孙大人等人时的场面描写。该简略的地方简略,该激动人心的时候简直能立刻吊起情绪。因此, 观看报纸的不少人都为此义愤填膺, 愤怒不已。“这些罔顾百姓的官员当真该死, 还叫什么父母官,我呸!”“平阳的百姓们本可不必如此受苦, 怎会有人心中如此黑暗,竟然从修筑堤坝开始就打起贪污官银和粮食的主意, 真是……”“彻查, 一定要彻查!看一看其他地方还有没有此等不配为官的人!”便有人问起平阳的百姓如何,得到的回答是堤坝及时修筑, 孙大人等人被擒获的当天, 平阳就放晴了, 不再下雨。这也正是老天有眼, 让坏人得以落网。整个过程雷厉风行, 找到证据后就将犯人给连根拔起了, 而平阳的百姓有些遭受到水患危害的则也被妥善的安置了。现如今, 报纸也在平阳发行, 甚至各地都开始出现售卖报刊的铺子。“平阳水患能够被揭发可是多亏了状元大人的机敏,陛下圣明,殿下也厉害。”“这位殿下是瑞亲王的嫡长子,平阳后续修筑堤坝、安抚百姓的事情就是这位殿下在负责,听说治理的很好。”“报纸上不是也夸了么,这位殿下办事周全,大刀阔斧,带人去平阳后一下子就将罪犯给控制住了,没人一人逃脱。”这一期报纸发行后,不仅仅是孙大人等人的罪责昭显,天晟帝、裴妙珩乃至慕书玉这些有功之人的声望也无疑拔高。是以,一些人这才发觉,报纸这东西实在是大有可为。伯府,慕书玉不出意外被慕史进叫去了书房,所问便是报纸的事情。“这报纸虽然是我提出来的主意,但我早已奏请陛下,请人接手,报纸一事,我如今不过代管罢了。”“祖父想在其中安插人手,怕是不行。”对于安定伯的提议,慕书玉拒绝地毫不犹豫。此刻,书房里只有慕史进和慕书玉两人,管家退下。在慕书玉说完这句话后,整个书房寂静无声,慕史进目光沉沉,表情严肃,仿佛有种迫人的压力向慕书玉袭来。慕书玉却仍表情如常,不为所动。半晌,慕史进道:“你似乎忘了,你乃伯府长孙,所作所为应以伯府的利益为前提。”“书玉没忘,姚咏斩首,姚家没了,那姚晴被从宫里送出,如今一家遭到流放,三个和亲人选,现在只剩下两位。”“祖父想叫长公主殿下选择我伯府长房的大小姐,难道机会不是更大了么。”提起这件事情,慕史进的脸色略微有所好转。他道:“姚咏一事,祖父看到了你的能力,很好,但报纸其中可图的利益不小,你怎可拱手让人,糊涂。”慕书玉:“此事我奏请陛下,后陛下问我,报纸可找谁全权负责,陛下的意思是若我想,自然我也可以接管负责。”慕史进闻言眉心一跳,内心欣喜。可转念想到慕书玉如今不过代管,那点火热又马上熄灭了。“但我随崔先生重编《万愙图录》,怎可再一心二用接管报纸这事儿,如若陛下认为我贪得无厌,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我向陛下推荐了一人,祖父可知我推荐了谁?”“谁?”慕书玉道:“自然是裴妙珩殿下,祖父,您以为我为何能够这般快速的扳倒姚咏,那是借助了裴妙珩殿下的帮忙。”“而所做交换就是报纸。”“祖父要问为什么不是其他殿下,姚子潭与慕纪兆走得近,在裴奕殿下和裴召淖殿下的身边有点位置。”“鉴于这一层关系在,要想报复姚咏,我怎么可能去找这两位殿下做交换。”“至于另外三位殿下,孙儿不熟。”这一番说辞可谓是有理有据。当然真实的情况是慕书玉本来就想把报纸交给裴妙珩来管理。她虽然做了官,可官位还是太小,报纸的作用和价值一旦被越发深入的挖掘,凭她自己,肯定护不住这一块肥肉。所以,在陛下那里得了准许,顺势而为后,报纸负责的权利就落在了裴妙珩的手里,旁人如何都不能对此诟病。慕书玉看着慕史进越发阴沉的脸,道:“祖父想要我以伯府为先,可近来慕纪兆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我找些小麻烦。”“我每日当值已是辛苦,实在不想应付了,还望祖父多加管教一下他。”“慕纪兆身为长房的嫡子,年纪没有比我小多少,有点小才华便骄傲自满,却至今一点成就都没有。”“裴奕殿下和裴召淖殿下对我另眼相待,最后不也是为伯府的利益么,可慕纪兆却颇为嫉妒……”“唉,这让我日后如何与他共处。”慕书玉假模假样地叹气。慕史进这回眼皮子跳动两下,终于开口说道:“祖父知道了,兆儿他……确实有错。”他还能说什么,与慕书玉相比,慕纪兆可不就是有点小才华而已,年纪也的确没有比书玉小几岁,唯一能拿出手、说出口的却只有伯府长房嫡子这一身份。可慕书玉呢,名头一大堆,如今陛下又明显极为看重,为官还不到一年就升了一级。日后,谁知晓他这孙儿会走到哪个地步……此时,慕史进从未如这般深刻的意识到,慕书玉、慕纪兆,一为三房庶长子,一为长房嫡子,可慕纪兆却实在不如庶出的。想到这里,慕史进抬眼看向慕书玉,道:“既然姚咏已死,姚府被你拿了回来,你姨娘,应该可以从青州县回京了吧。”语气不容置疑。慕书玉表情不变:“是,祖父,我已去信给姨娘,那边会尽快启程。”她早已与娘亲通过信件,总会有这一天到来,无法再推脱。是以,姚芷娴决定回京。慕史进满意地点点头,他道:“锡伯族的人很快也要到京城了,长公主殿下那边,你务必多走动一二,明白么。”“书玉明白。”随后,慕史进便挥手让慕书玉离开了。……锡伯族进京的日子越发临近,而慕书玉也开始准备起来,不过在此之前,她提着做好的吃食去找裴妙珩。姚咏的家眷遭受流放,姚晴且算无辜,不该在流放的途中遇到什么意外,所以,慕书玉找人照看一二。但是她人脉尚小,为官也短,这找的人自然就得裴妙珩来帮忙。殿下出了力,她当然也要前来感谢一番。于是,便有了一篮好吃的点心。“只有这些?”裴妙珩笑着问道。“不够么,殿下。”慕书玉望了望食篮,面果核桃,江米凉果,青玉糕,每一样点心都精致不已,看着就想让人去品尝一番。裴妙珩轻轻叹了口气,道:“我还未曾用饭。”慕书玉惊讶:“这么晚了,殿下竟还没有吃饭,那书玉为殿下做一桌吃食可好?”“本来今日没什么胃口,不过看见你做的这些糕点便立刻感到腹中饥饿,倒麻烦起慕大人来……”“不麻烦,厨房里有人给我打下手,很快就能做好,殿下想吃点什么?”“随便做些就行。”虽然殿下不挑口,但慕书玉还是做了三菜一汤,其中一荤两素。一盘它似蜜,用羊的后腿所做,去筋,蛋清起嫩,打出粘性。这配料是关键,不能吃出酸来,羊肉还要过油,呲啦一声,香味儿就扑鼻冒出来了,过油后再炒,两重香味儿交叠,简直叫人口齿生津。这荤菜是甜口的,素菜就得清淡一些,一道苦瓜芙蓉蛋,一道油焖春笋,剩下的一汤则是金银干贝汤。豆腐和干贝做丝,汤底是熬制的鸡汤,最后汤色清亮,泛着金黄,撒下葱花,很能吊起人的食欲。裴妙珩道:“慕大人忙活半天,可饿了?”慕书玉确实也有一点饿了,待裴妙珩让她也坐下吃些饭菜时,她没有客气,便盛了两碗米饭,一碗给裴妙珩,一碗她自己吃。“殿下,您先吃。”慕书玉拿着一双筷子,等裴妙珩先动手。裴妙珩夹了一筷子羊肉,却没有放入自己碗中,而是给了慕书玉,道:“慕大人辛苦,理应吃第一口,不必同我客气。”羊肉的香味儿直冲鼻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