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
作者:百酒狂宴      更新:2023-05-10 10:32      字数:2960
  原本州府别驾染症无法做事,应上书奏报京城,再由天子下旨,是交由长吏暂代,还是重新派人。但南阳城离京城远,且原本别驾便是被软禁起来的。那长吏自然不会上书京城,反而将此事瞒下,若有人问及,只说自己已经上书,在天子旨意回来前,一切由他暂代。旁人听后自然不会再多想。于是就这样,长吏掌管了整个南阳州府,开始和库高国的人频繁往来。魏王原还打算叫卫三再调查深一些,多掌握些证据,他们也好多些时间准备,届时好先将那南阳别驾救出,再谋划其它。他想的是,至少擒住先前在城门处见着的几人。毕竟其中有一个是库高国比部郎令,想来能问出不少东西。可计划始终赶不上变化。这一日,从南阳城中回来的卫三,告诉了魏王一个惊人的消息。库高国那边和南阳长吏约好,一月后,库高出兵往南阳城来,届时南阳长吏会寻个由头,让城中守卫在夜间开放一道城门,让库高国军队能顺利入城。待占领南阳城后,库高国则会等云沧城内的情况到了无法收拾时,直接出兵,占了云沧,接着向大恒宣战。两军交战,初战最重要。若是库高国计谋得逞,届时大恒这边还未出兵便已失两城,对整个大恒来说都是奇耻大辱。可眼下离库高国和南阳长吏约定的时间也只剩一月。一个月。按照南阳城和经常的距离,就算魏王叫人快马赶回京城,朝臣和天子也要时间做出决定,究竟如何应对。届时定然来不及。可若放任不管。只会让库高国计谋得逞。魏王一时想不出更好的方法。于是他决定去找阿月。而原本认真帮着丁先生炼药的阿月,在见着魏王又听对方的来意后,沉默了良久。就在魏王以为她也没办法时,她忽然抬头,看向对方。“王爷,若是全速,让渭宁城中您的亲卫来南阳一月够不够?”魏王便道:“若让卫三赶回渭宁,再通知亲卫来南阳,日夜兼程,一月是够的。”阿月便又问道:“能否确定库高究竟是那一日出兵入南阳城?”魏王想了想,说了一个确切的时日。阿月便说让卫三即刻动身,赶回渭宁,再和渭宁城中魏王的亲卫一道赶回来。魏王闻言便猜到阿月是要他的亲卫在朝廷作出决定前先将库高的士兵拦在南阳城外。可他略想了想后,便觉得不太可行。“我的亲卫人数并不多,便是将整个渭宁的人都调来,也无法阻挡库高的士兵多久。”“不。”阿月道,“不是要王爷您的亲卫去拦下那些入城的士兵,而是让您的亲卫在约定的时间之前,将南阳长吏和那几个库高国人拿下。”魏王闻言一顿。“你的意思是……”“亲卫不用多少,五十足够。前提是,都要一等一的高手。”阿月说着,双眸之中闪动着耀眼的星辉。“只要提前打乱库高的计划,便能让他们自乱阵脚,届时便有足够时间等到京城做出决定。”“……妙!”魏王因着她的话而大笑一声,“妙极!”他看着对方熠熠生辉的双眸,心潮澎湃而难以自抑。这个人,他这一生都不会舍得放手。第四十五章 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四)……最终, 魏王听了阿月的建议,在派人加急往京城送信的同时,让卫三带了他的手令赶回渭宁, 调集一部分亲卫来南阳城。在他的消息送回皇城时,宫中的天子先接到的是先前云沧别驾上奏的折子。在知道云沧城出现怪症后,天子先是召集朝臣告知此事, 接着下旨调太医署和尚药局中人赶往云沧城。因着云沧别驾上奏之时,城中情况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故而折子中也只是提了云沧城中有些人忽然性情大变, 查不出原因。这样的情况说急也不算太急。但确实也不足以到让帝王是十分上心的地步。大恒这么多年, 各地都爆发过怪症或疫症, 但最终都被控制住了。而这回云沧城上书所奏报的情况, 和以往想比,确实不算什么。云沧毕竟是小城, 查不出原因倒也正常。而太医署和尚药局算是整个大恒的名医,只要派出去了, 想必很快就能查出结果来。将旨意下发后,天子紫宸殿内继续理政。当张彦来回话说若月去了承欢殿, 才出来后, 天子头也没抬,继续看着手中的折子, 半晌才语气平淡地说了句。“过会让尚药局的人去趟承欢殿,不要让她死了。”张彦明白陛下的意思。便恭敬应诺。眼下宫中唯一能随意出入承欢殿的, 也只有若月姑娘了。这是陛下亲自下的旨。无召谁也不能靠近承欢殿,但若月除外。只要她愿意,她可以随时去。而每回她从承欢殿离开后,那殿中已经瞎了双眼的敏昭仪都会发疯, 然后疯了一般地自残,一副一心求死的模样。张彦其实也不是很明白,为何回回陛下都会叫尚药局的人去替敏昭仪医治。因为跟在陛下身边,他自然看得出如今的陛下对敏昭仪已经厌恶至极。否则先前也不会让人将敏昭仪的双眼给……但这样情况下,陛下还是坚持留着对方的命,且在敏昭仪命在旦夕时,不惜用最好的药将她救回。想到这儿,张彦便有些不解。但这也不是他能多问的。而因着每次敏昭仪发疯,都是在若月去了承欢殿后。没人知道若月究竟在殿中做了什么,陛下也从不深究,只是一直保着敏昭仪的性命罢了。正想着,便见有宫人来通禀,说太后身边的宫人在紫宸殿外求见。正在批折子的天子闻言直接说了两个字。“不见。”那来传话的宫人整个人便一愣,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怎么?”半刻后,发现那人还没出去,天子便抬头,沉声道,“要朕请你出去不成?”那宫人便忙告罪,接着想到方才的事,硬着头皮开口道:“陛下,长宁殿的姑姑说,太后眼下身子不太好,十分想念您,希望、希望能见你一面……”太后病重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此事天子早已知晓,因此他眼中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只是随口问了句。“怎么个不好法?”那宫人便道:“尚药局的司医已经看过了,说是……没多少时日了。陛下若眼下不见,日后只怕便、便没机会了。”天子握着御笔的指尖微微一顿。终于放下手中的折子。“……当真?”“小的也不知道!”那宫人不敢乱保证,毕竟他不是长宁殿的人,“是外面求见的姑姑说的,小的只是将她的话复述了遍。”张彦听了全程,接着小心去看上首的陛下,只见御座上的天子一只手握着御笔,另一只手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摩挲。而冷峻的面容上瞧不出一丝情绪。让人猜不透他眼下在想些什么。但身为殿中监,几乎日日都跟在陛下身边的张彦知道,早在先皇后去了后,陛下便和太后有了隔阂。甚至于太后病重这些日子,陛下去长宁殿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每听得太后身子哪里不适,陛下都只是让尚药局的司医去看,自己极少踏足长宁殿。像眼下这种长宁殿的人来求见,陛下直接拒见的事情先前还发生了许多次。无论长宁殿的人多言辞恳求,陛下都不会让他们入紫宸殿,更别提自己去长宁殿了。但这回情况又稍微不同些。毕竟司医都说了“时日无多”这种话了,若再不去见见,倒显得陛下过于冷情了。这样想着,果见原本坐在御座上的天子忽然起身,将手中的御笔也放在了桌面上。“去长宁殿。”短短几个字,不辩喜怒。张彦闻言赶紧应了,接着跟了上去,在经过殿门时还不忘交代值守的内侍去备辇。刚出了紫宸殿门,便瞧见一个长宁殿有些资历的老姑姑跪在地上,一副不见着陛下不起身的模样。她显然跪了有一会儿,也做好了长跪的打算。因此乍一见得陛下出来,整个人还愣了愣。回过神来后,她张口正要说什么,却见陛下越过她,径直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