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九福晋重生了 第74节
作者:铁兰兰      更新:2023-05-11 02:45      字数:3989
  第57章弘晳上船的时候, 弘晖正拿着书本和十三爷在甲板上挨身坐着。瞧那模样,像是在请教十三爷什么问题。想起来四叔当皇帝期间,十三叔这混账叔叔没少帮着四叔出主意限制他, 弘晳就一肚子气。这叔侄亲近有爱的画面, 可真碍眼。弘晳走过来, 也装作不懂似的凑到跟上听。结果发现弘晖竟然是在预习。且预习的内容是他这个皇长孙两个月前才开始读的资治通鉴。弘晳没忍住,直接开口:“这书十分拗口,弘晖弟弟能认全字吗?”才十岁, 挖泥巴去你!读资治通鉴?装蒜!这小王八犊子读的是第一卷 , 肯定是专门把书带上船, 故意在皇玛法眼皮子底下读, 挣表现的!狗老四一家果然都不是好东西!一定早就瞧上储君的宝座了。正给弘晖讲书的十三爷觉得有些刺耳, 看了弘晳一眼,直接让出位置:“大侄儿来的正好。弘晖才开始读这本书,有些地方理解不了。你是前段时间才开始读的, 正好给他讲讲。”可巧弘晳就是拿着资治通卷第一卷 来寻弘晖温书的。弘晖舍不得十三叔走:“十三叔要去哪里。”“叔叔和你十二叔、十四叔约了钓鱼,就在船头这儿,不走远。”十三爷已经把书塞给弘晳, 去寻正在挑鱼竿的兄弟们,然后就在离弘晳和弘晖十几步远的地方,把竿抛到运河里。管他钓不钓的到鱼, 有趣才要紧。一边钓鱼, 十三爷一边留意着弘晳这边的动静。弘晖到底年纪小, 还有点认死理。先前说了要在年底之前把资治通鉴前三卷预习完,便一根筋地天天使劲。眼下虽不太乐意弘晳在, 但还是拿着书继续问。弘晳心里有点看不上弘晖。这小子怎那么多不懂的地方, 是笨蛋吗?就这, 还未来皇帝的嫡长子?呵呵,大清传到四叔一脉手里真是倒了血霉。弘晖和弘晳年纪只差了两岁,但平时没什么来往。有些纳闷弘晳为什么突然来找自己一块温书,一边问,弘晖便一边留意他。今天皇长孙当着大家的面提起九婶的事儿,他可没忘!弘晖在袖子里捏了捏小拳头:额娘说过,不能在人前锋芒毕露。还说九婶现在风头过劲,更不能让人知道九婶救了他的事,不然可能会害了九婶。所以,弘晳故意提起来,让本就被人瞩目的九婶变得更高调,肯定不是真的要夸九婶。坏长孙!但是弘晳除了温书并没什么别的动作。只是每次给弘晖讲书都摆着一张臭脸。·康熙爷虽说同意了几个妃子的请奏,也让张廷玉拟好了圣旨,但还没想好到底要赏秦晚什么。第二天下午,处理完奏折,左右没什么事,老爷子又把儿子们叫到跟前。“老九媳妇立了功,你们说赏她点什么?”首饰已经赏了许多回了,他也不好回回拿这个糊弄一个有功的儿媳妇。九爷率先开口:“回皇阿玛,福晋所做的这些,并不是图您的赏赐。得您一句夸赞,一个肯定,福晋已然万分感激,多次在府中与儿臣说以后要加倍努力。”你喝醉酒你媳妇都不问你,会和你说这些?康熙爷很怀疑,但没戳破。老爷子挂上一张慈父脸:“你媳妇是个孝顺懂事的,她不图什么不假,但朕这个做阿玛的,更要好好赏她。”“你们都说说。”康熙爷扫了一眼众人。太子爷心里纠结,给大了不是,给小了也不是,便示意弟弟们先说。三爷直接卖给九爷一个天大的好处,他对老爷正色道:“皇阿玛,九弟妹所做之事,乃是为天下女子所谋,实乃古往今来头一遭。儿臣愚见,不若恩赐她一篇锦绣文章,记录此事,刻于石碑之上,传之后世。”九爷吓了一跳。三哥这是给他卖好,想拉他帮忙夺嫡?然而九爷上回押错了宝,这回便决计慎之又慎,不肯轻易表态。闻言,他立马拒绝:“三哥太抬举福晋了。她只是开了个医馆,哪里当的如此大恩?刻碑立传这等事都是古往今来做出惊天动地的大成绩之人才能有的待遇。福晋的功绩有如沧海一粟,万万不可如此。”康熙爷没说话,只用眼神示意大家继续说。既然太大了,那小一些。十四爷开口:“不如皇阿玛派人把皇家珍藏的所有医书都抄写一份,赏给九嫂?”康熙爷想了一下:“这虽是赏赐,也符合老九媳妇正在做的事情,但就好像朕是用这赏赐逼着儿媳妇继续闷头干活似的,不太妥当。”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您老人家到底想那样?太子爷看了老十三一眼。老十三一直非常支持太子,自然处处为太子考虑。虽然前段时间家里嫡福晋的胎不太妥当,他告了一段时间假,但十三知道,如果能拉拢到九爷,对太子便是如虎添翼。“皇阿玛,儿臣有个想法,”十三爷朗声道:“世人都道,恩泽流芳,福荫子孙。若是男子建功立业,便可向朝廷为其母亲和妻子请封诰命。九嫂身为女儿身,却有一副博爱胸襟,敢为天下女子谋福,儿臣自愧不如。九嫂若为民间女子,或是官员女眷,儿臣会建议皇阿玛封其诰命,名流千古。”“但九嫂是皇子福晋,没有请封诰命一说。”老十二很好奇十三到底想说什么。太子在心底暗叫一声不好,老十三想干嘛?到底还是不是他的左膀右臂?十三拱手:“皇阿玛,既然不好赏赐九嫂,便把这份恩赏赐予她的子女如何?九哥如今是贝勒,将来弘霈侄儿袭爵,按着规矩该是固山贝子。不若加封弘霈侄儿为世子,恩赏其不降位袭爵。”此言一出,皇子们的目光都聚集到十三爷和九爷身上。饶是九爷纵横商场,这会儿也愣了一下。他下意识在心底算了算,不降位袭爵,也就是说弘霈将来是贝勒。大清宗室的爵位,除了那些世袭罔替的铁帽子亲王,正常情况下在袭爵时都是逐级下降的。和硕亲王传下去是多罗郡王,而后是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如果他儿子是贝勒,岂不就等于他是个无冕的郡王?那不就约等于他升爵了?乖乖,以前他怎么会觉得老十三讨厌呢?多好的弟弟呐,他以前竟然眼瞎没瞧见?这层意思,不仅九爷体会到了,所有皇子都体会到了。十二和十四没什么意见。老三后悔自己刚才怎么没想到这一茬。太子差点被气死。但康熙爷没直接说话。太子便压着心底的烦躁,试探了一句:“皇阿玛,儿臣以为十三弟所言颇为妥当。”九爷看到他背起来的手攥了攥。康熙爷看过来。太子爷继续:“虽然九弟妹眼下尚未做出天大的功绩,但她开了一个好头。女子医馆必然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地出现。届时,天下女子都要称颂皇阿玛的圣明仁德,都要称颂九弟妹的巧思和勇气。”康熙爷缕缕胡子,又看九爷。九爷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难以抑制的兴奋劲,笑道:“太子爷和十三弟抬举了。胤禟方才说过,福晋之功并不大,眼下也没什么成绩,实在当不得这样的重赏。”“要不,赏你媳妇千两黄金,你觉得如何?”啊啊啊,不要啊!爵位啊!那贼婆娘千思万想的是爵位啊!九爷想扑过去抱住老爷子的大腿。三爷觉得老爷子很可能是真的想赏爵位。便顺水推舟做人情:“皇阿玛,儿臣以为九弟实在过于谦虚。单单是九弟妹敢做这件别人不敢做的事,便厥功至伟,若皇阿玛恩赏弘霈侄儿一个贝勒爵位,儿臣心服口服。”老子不服!太子想把老三踢下龙船。但事已至此,当然不能让老三一个人卖好,便也到:“儿臣也心服口服。”十二、十三和十四也纷纷表态。九爷心里乐呵,已经准备好待会致谢的说辞了。御座上的老皇帝捋了捋半白的胡子,微笑道:“你们兄弟如此兄友弟恭,朕心甚慰。”“张廷玉,马齐,”老爷子把两个内大臣叫到跟前:“皇子们的话你们也都听到了,拟旨,封九贝勒嫡长子弘霈为世子,恩赏其不降爵袭爵。”九爷跪下代妻儿谢恩,觉得自己浑身是劲,能跳运河里一直游到江南去。如今弘霈预订了一顶贝勒帽子,虽然九爷依旧是个贝勒,可他这个贝勒的含金量和老十的郡王一样。·下了龙舟,回到自己的船上,午膳时太子爷把弘晳拎到跟前,许久没说话。弘晳等了半天,硬着头皮唤了一声:“阿玛?”“就你能!”太子扬手,想甩他一巴掌。但一想到他下午还得跟着先生念书,不能打脸,便起身踹了他屁股一脚。“阿玛息怒,儿子不知是何事让阿玛生气。”弘晳觉得如果将来自己是太子,第一件事就是架空这个混阿玛,逼他退位让贤。太子爷重重哼了一声:“皇上赏了弘霈将来不降爵袭爵,这可多亏了你昨儿个当众提起你九婶的好。”弘晳一口气噎在胸口差点没上来:“皇玛法竟然赏她?”“还不都是你这小孽障捅出来的。”弘晳心里烦,一瞬间有许多想法涌出来。皇玛法怎么能这样?以前他最疼的就是太子和他这个皇长孙。可现在,老皇帝忌惮太子,也不喜欢他,明里暗里扶着另外几个皇子让他们和太子分庭抗礼。而且,九婶捞银子、捞名声,还故意不站队,摆明了在图谋什么。为什么皇玛法不仅不申斥怀疑,还要赏赐她?弘霈是个才十个月的小屁孩而已,连贝勒是什么都不知道,就给他爵位?太不公平了。他这个皇长孙还什么都没有呢。明明这几天在船上,他也有好好表现,但就不见皇玛法夸赞一回。从上辈子他的阿玛被废时起,弘晳对康熙这个皇玛法就没了任何感情,这会儿更是满心怨念。低头怨恨了一会儿,弘晳再次扬起脸时,对太子道:“反正皇玛法恩典都给出去了,阿玛何不顺水推舟,就当这个恩典是儿子帮九婶求来的。还能卖给九叔一个人情。若是您这样示好,他还不归顺,怎么着都说不过去。”“还用你教?”太子心里很不爽:“只怕你九叔心大,未必愿意归顺。”这个死老九,脑后肯定长了根反骨!从小就和老八拧一块气他,现在老八没了,他又开始唱居中的戏!这狗东西肯定是在暗暗观察,他那性格根本就不可能不押宝。太子烦躁的要命。·三爷看了一眼正在温书的嫡长子弘晴,心底忍不住感慨了一下。都是董鄂家出来的闺女,怎么自家媳妇和老九媳妇差距那么大?自己媳妇的胆子都用在了和他吵架上。哪像人家九弟妹,一边把婆婆和祖婆婆哄得团团转,一边还能给孩子挣个爵位。十二阿哥在御前没怎么说话,但是却把三爷的话记在了心里。他和福晋都记着九嫂的恩,虽带着礼物谢过,但总觉得还不够。被三爷在御前一点,想出来一个好办法。他和福晋擅长丹青,何不效仿前人,待回京后和福晋一起为慈仁医馆作画一幅聊表谢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