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
作者:邹涅      更新:2023-05-11 06:59      字数:3815
  之前他按照礼节,起身恭送皇帝出门,突然瑾贵太妃转头道:“大将军,妾身有些大事,需要秘告大将军知晓,关于先帝的一些事……”最后一句话她压低了声音。高檀宇惊讶,但还是带着她去了后殿。瑾贵太妃让宫人全部退下,然后她笑道,“请先容妾身将皇上放下。”她去了屏风后面,将怀抱的孩子搁下,似乎是在安抚着孩子,略耽搁了片刻。高檀宇正等得不耐烦,终于看到她从屏风后面绕出来。然后高檀宇瞬间睁大了眼睛,这个女人脱了外裙,酥胸半露,衣衫凌乱。高檀宇皱起眉头,后退两步,错开视线。那时候他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个蠢女人竟然想要勾引他!是觉得有了奸情,就能保住他们母子平安了吗?哈,简直天真。他高檀宇从来不是耽于女色之人。更何况他图谋大位,就不可能在这些小节上落人口实。他冷笑一声:“请太妃穿好衣裳,如今天气尚冷……”话没说完,高檀宇眼睁睁看着这个女人绕过他,衣衫不整地冲出房门。等到她冲到门口,突然意识过来情况不对,外面还有很多臣僚呢。看到她这幅样子会怎么想?他赶紧冲上去想要阻拦,却还是晚了一步,眼看着这个女人破开房门一头冲出去。而自己紧随其后,那模样简直让人不想歪都难……如果事情重来一遍,高檀宇绝不会轻信这个女人的任何一句话,在册立皇帝的时候,就将这个麻烦的东西直接弄死,然后将那个婴儿过继给自己女儿。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就如同世上没有人肯相信他的冤枉一样。毕竟,瑾贵太妃的尸体还在楼底下摆着呢。一个堂堂太妃,皇帝的生母,突然从内室衣衫不整地跑出来,身体半裸,而大将军紧随其后,难道她是发疯了不成?高檀宇用膝盖都能想象接下来会出现的场面了。他气得要死,却毫无办法。这个陷害他的局!是谁动手?这些日子一直跟他作对的公孙谅一党,还是那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皇帝又回来了。第二日,就有御史当庭上奏,要求彻查瑾贵太妃的死因。纵然高氏权倾天下,手握重兵,也不能堵塞天下人的口舌。御史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说完之后,他怒视高檀宇,说道:“今日臣冒死行此义举,是为天下人求一个公正的真相。无需大将军动手,臣自知死罪南逃。”说完之后,这位忠贞刚烈的御史就一头往柱子上撞去。高檀宇那个憋屈,那个怒火……他只能命令侍卫连忙将人拦下来,之前那个女人的死已经让他声名尽丧,若是今早再来这一出,他将变成千夫所指的恶徒。这样轰动的消息,很快也传到了后宫。吴婕听着身边女官小声的回禀,也说不清楚心里头是什么滋味。李瑾妃,原来,这个女人,她真的是从未了解过。让女官退了下去。吴婕起身,缓步来到后殿。果然,每天这个时候都喜欢坐在这里喂猫的那个人,已经不见了。因为没有投喂,大多数猫儿都已经散去了。只有那只小白爪,还在焦急地来回走动着。冲着吴婕发出喵喵的叫声,碧翠的大眼睛里充满疑惑。他常坐的回廊上,搁着一本厚厚的书。吴婕拿起来,目光一怔,正是自己之前念叨的《一剑平仙》的后续。信手翻开,淡淡的墨香传来,笔迹簇新,显然是刚刚写就的。此时的心情,就像是这本书,悲喜交加,难以言说。第81章 挽留之后的事情, 快得不可思议。吴婕身在后宫,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都感觉目不暇接。随着瑾贵太妃的身亡, 高檀宇本人的声望一落千丈。紧接着京城又开始诡异的传出高氏跟北狄勾结, 引狼入室的传言, 这个谣言原本就有些痕迹,只是菱北高氏对抗北方数十年,功勋赫赫, 众人都不肯相信。如今在这个关口被旧事重提,立时引动京城上下议论纷纷。高檀宇被气得大病了一场,险些旧伤复发,也索性不再理会这些魑魅魍魉的诡计。直接整备兵马, 准备北上出击。正逢之前传来消息, 淄王元哲统帅东路府军围剿夜阑国余孽, 结果步步败退, 战局陷入僵持。朝廷一道旨意, 将元哲罢了主帅之职, 领这帮败兵原地待命。高檀宇决定亲自率军出击。这一次的目标,不仅是夜阑国余孽,更直指狄族的大本营。在这个乱世,战功是最有说服力的存在, 比任何威逼利诱都来的更实际。一战功成, 便可压下所有反对, 再经营几年朝政,撤换上自己的人手, 改朝换代也是情理之中。反正皇帝至今才不到一岁,他不着急, 时间还有大把。六月初,大军整装完毕。即将拔营的前天,高大将军进驻军营,与士兵同吃同住,这是高氏一贯的风格。然而就在当天晚上,军中突然爆发了一场兵乱。内乱持续了整整两天,虽然最终被镇压下去,高檀宇却在这场内乱中受了袭击,身受重伤,濒临死亡。京城整个戒严起来,高檀宇座下几员大将各自拥兵,其中殷长青统帅的东林卫和高檀宇带入京城的西北精兵更是虎踞一方,寸步不让。西羽卫更乱,直接分裂成好几股,高子墨这个新晋统领显然弹压不住这支骄兵悍将。豫王府成了京城瞩目的焦点,高檀宇生死未卜,危急一触即发。又过了数日,一队诡异的兵马离奇出现在城外。原本传闻中在西部围剿夜阑国余孽,陷入苦战,连连败退的淄王元哲现身城外,而更让天下人震惊的是,跟着他一起回来的那个身影。天兆帝元璟竟然活着!他不仅返回了京城,同时带回了西北余孽被彻底剿灭的消息。元璟失踪这么久,对外公开的情况是御驾统帅兵马,在西域地带被那帮奸诈的夜阑国余孽引入了沙漠深处,迷失道路,所以久久无法返回。而之前阵亡的消息则是这帮夜阑国余孽伪造的,为了打击大魏军心。直到上个月元璟一行才找到正确的路途,正逢淄王元哲率领东府兵马增援,双方合兵,一战功成,不仅彻底剿灭了夜阑国的余孽,而且挥军北上,攻入狄族的老巢,俘虏了牛马牲畜无数。恰好将高檀宇准备北上的目标给提前完成了。这一场仗赢得干净利落,将元璟之前兵败身死的耻辱一扫而空。而另一边,高氏声望尽丧,属下内讧,兵戎相见……之后元璟顺利还朝,收服朝政,处置叛党,都在情理之中了。以上是送到吴婕耳中的消息。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很圆满。其中有多少血腥杀戮,封闭深宫的她就无从知晓了。只是从高檀宇原本准备统帅北上的八万精锐,在元璟入城之后只剩下一半,就能知晓,持续数日的兵乱,可能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血腥残酷。返回了京城,元璟重登御座。原本的小皇帝自然重新变成了皇子。之后元璟并未如众多朝臣所预料的那样,对高氏一族扣上谋逆的帽子,赶尽杀绝,元璟亲自前去豫王府,探望了濒死的高檀宇。然后安抚对峙的兵马。殷长青领头归顺,渐渐地,之后的十几天里,大多数高氏门下的将领都表示了臣服和归顺。吴婕大概能把握元璟的想法。西北军中几乎占了整个大魏一半以上的精兵良将,他将来施展拳脚,少不了这些人手。回想上辈子,元璟后来征战天下的众多将领,都是西北军中出身,包括尉迟达那些人,都屡立战功,步步高升。当然,那时候高氏并没有谋反一事,高檀宇和元璟一场君臣和乐的戏份演到了最后,所以高氏一脉留下的人手效忠他是合情合理的。这一世,虽然高氏谋逆了,元璟还是不想放弃这股势力,所以对高氏一党都从宽处置了。而且,高檀宇谋反,传扬出去,对大魏的皇室威望也是个打击,多年来塑造的忠义标杆也走上了反叛的道路,将来谁还要忠心?为此,就不能直接扣给高檀宇谋反的帽子,而现成的罪名,正好有个君前失仪,冲撞了太妃……在元璟入城的第三天,传来高檀宇重伤不治,不幸身亡的消息。元璟以雷厉风行的手腕重新整肃朝廷,高檀宇依然以豫国公的身份下葬。只是头上豫王和大将军的职务,都被削去。同时下令让世子高子墨继承豫国公的爵位。一些官员被撤职或者抄家,另一些被提拔和赏赐,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入夏之后,随着天气炎热,雨水也多了起来。黄昏时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落下来。吴婕原本在房内看着书,想起后院喂猫的碟子还摆在天井里。她推开房门,清新的微风传来,将白天的闷热一扫而空。快步走在木制廊道上,转过拐角,就看到那个正蹲在回廊边上,往小白瓷盘里添小鱼干儿的那个人。几只小猫喵喵叫着,围着碟子大快朵颐。元璟摸着小白爪的脑袋,抬头冲着她笑了笑:“好久不见了。”他一身玄色常服,腰身束着金纹带,显得腰线柔韧,通身清越。吴婕停下了脚步,有些恍惚,仿佛又回到了这个人整天无所事事,悠闲地在这里喂猫的日子。顿了顿,她耸耸肩:“只是二十几天而已,能称得上一句好久吗?”当然很久,虽然离别只有短短的二十四天,却像隔了二十四年一样。朝政忙碌的间隙,想的念的都是这个长秋阁后院闲散安乐的日子,还有这个让他眷恋不舍的人。元璟默默想着。他低笑了一声:“听起来你这些日子过得还不错,朕也能放心了。”“皇上多虑了,长秋阁的日子平淡,比不得皇上前朝风起云涌,一日三变。”“还担心你会生气朕不告而别呢。”“臣妾岂会是那种不顾大局之人。虽然没有见到皇上,但日日都有新消息送到,臣妾也颇为欣喜。”一边说着,吴婕躬身行礼,正色道:“臣妾恭喜皇上重返京城,重归御座。”“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客气。”元璟站直了身子,慨叹一声,“这一趟终究非朕的本意,高氏谋逆,撼动朝廷根基,如今内忧外患,朕也只能尽力平息。”吴婕略一犹豫,还是开口道:“也多谢皇上宽宏处置,”他在前朝的处置,最让吴婕感到欣慰的是饶恕了高子墨性命。元璟明白她的意思,温声道:“放心吧,朕不会动他的。子墨性情和顺,朕也不希望走到这一步。只希望他能安分守己,从此自然君臣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