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邻家哥哥
作者:七月落尘      更新:2023-05-11 08:28      字数:2185
  吴榕榕朝他看过去,脸上也尴尬起来。同村的,她竟然不认得眼前的男子。在脑海里各种搜索,最终没搜到这名男子的身影,“榕榕住村头,之前没嫁到村尾前,很少过这边来玩,不知你姓什么?”这么一问下来,男子就显得不自在了。“鄙人姓王名子谦,年少时住在隔你一条路对面的屋子,因爹娘早早过世,得王伯伯支助我去京城考取功名,因士途不顺,近日返回村子里来。”王子谦垂下眸子,一脸尴尬。想当年隔条马路天真烂漫的女孩子长大成人,嫁为人妇。现在成就竟比他还要好,不勉感叹世世难料呀。吴榕榕实在是没这个印象,笑着问道,“你可是王伯伯家的侄子。”她那是瞎猜的,隔一条路过去后面一家是王村长的家,前头有一屋子有些破烂,常年都没有人住。十有**就是他的家了。王子谦听到吴榕榕这话,心里缓了缓,到底还是存有几分乡情呀。年少自负的他,如今落破归来,竟还有人识得他。不勉得动容了起来。“多谢姑娘还记得在下。”吴榕榕道,“不若你明日随我一同进山吧,不用带其他的,人上去便可以了。”她不记得,总得有人记得呀。上下打量了王子谦一番,长相与叶子姐是同一年的。有十**岁左右,去了山里,叶子姐应该认得他。王子谦脸上露出了喜悦,一回到家乡,便听到吴榕榕各种传奇。现在见到她不若小时候懒懒的样儿,变成了干脆利索的女子,傅顾深有福气,嫁了她当了媳妇。想想自己这么多年来,吃得苦中苦,到现在依旧孑然一身。苦笑。感叹世间人心险恶,不如乡里乡外来得亲切。吴榕榕看着燕一又忙药材下单,又忙着农作物下定单,一个人俩头忙。排成的长队怕是天黑之前都没有记得完。她朝着王子谦道,“子谦哥,你去帮下燕一,记农作物的单子吧。”直接把王子谦当哥哥了。她平时跟人不热络的,见到这个人有点像邻家哥哥的。再者是王村长的侄子,她不能显得太生疏了。王子谦听到吴榕榕唤他去记账,不由得惊讶了起来。这么重要的事情就这么交给他了。正当他在犹豫着要拒绝还是不拒绝的时候,吴榕榕早把下定单的农作物人家唤了过来。笔纸都准备好了。王子谦也不娇情了,他本就能承担事情。现在事情来了,那便接下来。榕榕的事,早听王伯伯讲了。他一身才华回到乡里,总得施展出来,为乡亲们做些事情。吴榕榕看着单子的事情解决了。朝着相亲的六名姑娘看过去,她们的眼神还在犹豫着,生怕自己选择错了会担误一辈子。王村长也在一边帮忙着张罗。给姑娘们提提意见。吴榕榕只有看得份,她对于感情是一张白纸,傅顾深也是莫名其妙地穿越过来便成了他的妻了。现在还处在感情出现了状况了,她也不知道如何去解决。忙乎了大半天,还是没有选择出来。姑娘们的家里也着急了起来,平日里看不起她们的女子,此时眼中满满是羡慕嫉妒恨呀。这么多的男子随她们选,富家小姐都不敢这么选呀。蓝氏一脸地愤怒,吴榕榕在山里建了个吴氏山庄。把傅家当成了什么了?主屋里的银子一年的收入都没有她给女工的月钱高,这让她越来越怒火。上次跟爹提起要她儿子到山里学堂里去读书。她就连带着闹上一把,把她和傅小虎一同到山里去种药材。去到山里,她可是吴榕榕的大嫂呀,种什么种呀,只要坐在山里蹲吃蹲喝的,没敢有人说他们。想想她的日子就很清闲舒服。月底又有月钱拿,这些月钱可以到镇上买上一两件上好的衣服,穿回娘家,那可是给姐妹人炫上一把呀。看看这些女工,哼,个个都是破鞋子。只因在吴氏山庄里做了女工,就可以挑选男子入婿。瞅瞅台下的女子,个个那是羡慕得不行呀。这若是她又是吴氏山庄的女工,又是吴榕榕的大嫂,每个月又能穿得一件漂亮的衣衫,那得多少人羡艳呀。想想就觉得爽呀。“榕榕呀,大嫂想让傅小宝到山里去读书,你看行不?这事爹同意了。”蓝氏拉过吴榕榕的衣角,笑呵呵地朝着她问道。吴榕榕瞅了一眼蓝氏,记得上次蓝氏拿了彭东来的银子出卖了她,这事还没有找她算账的哟?这会儿又朝她这边求来了。“大嫂,这事我得回去跟傅顾深商量看看,他同意了,我便同意。”把傅家老爷子拉出来压压她,她也把傅顾深拉出来。傅老爷子最怕的是傅顾深,只要这个儿子一个眼神,他都吓得不敢说话。蓝氏一听到要经得傅顾深同意,脸色沉了下来,闷闷地道,“三儿现在县令大人,吴氏山庄是你在这里种植药材的,为什么一定要问他的呢?”吴榕榕道,“平日里二娘和嫂子常常教导榕榕,三儿家是傅顾深做的主,顾深让我管家我便管家,现在傅小宝要上学堂,这事要经过他,他同意了我才去办的。”一句话把蓝氏给堵了发慌。吴榕榕嫁过来的时候,天天老是在她的面前叨,嫁过来要听娘的话,不听的话,她们会让傅顾深休了她。现在她们可没有本事去让傅顾深听她们的话呀。人家现在是县令大人了呀。爹都把人捧上祖谱最高的位置呀。恨不得把傅家之前的祖谱撕下来。换上从傅顾深这一代开始算呀。蓝氏阴着一张马脸,匆匆地回到村尾。心里堆着对吴榕榕的恨意。吴榕榕看着一天之内姑娘们还没有下决定,便上台道,“相亲会举办三日,大伙儿明日再来。”看着这人气,她便把事情拖上一拖,正想着如何把开挖水渠的事跟村长商议。正好趁着这几天,把周边的民众都聚起来。水渠的事也一并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