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作者:上官赏花      更新:2023-05-11 08:22      字数:4037
  第21章 21【二更】程舟言表情轻松地解释道:“要研制出真正的第三代战机, 提高在高速飞行时的作战机动性,非此路不通。我知道大家都没见过这种鸭式布局的飞机,这不, 我给你们带来了。”说着, 他指了指桌上一个被红绸布盖着的大件,捏起布角掀开,一时间, 会议室的同志都看得新鲜:“我还真以为程总师给我们带了只烤鸭呢, 我说也没闻着味儿啊!原来是个木头飞机, 光看, 吃不着!”大伙一时笑开了怀,程舟言接茬道:“只要能把这个鸭式飞机做出来, 别说一只, 请您去首都亲自吃烤鸭都使得!”“哈哈哈哈——”会议室里的这只“烤鸭”,是许凌霄和程少微熬了一个月, 连设计带雕刻, 最后用木头做出来的飞机模型。而等这只“烤鸭”一出炉,首都航校的冬季招飞就开始了体测。解放中学的高三期末考,让众人跌破眼镜的,不是许凌霄这个跳级生拿了第一,而是沈鹿鸣, 一路反超,拿了第三,名次,仅次于他的师傅,赵思言之下。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教好徒弟饿死师傅, 大家都拿它来取笑赵思言,让他下回考试小心点,毕竟离毕业还有半年,往后余生,他可就没试可考了。只有许凌霄知道,再过半年,华国就会宣布恢复高考,她的计划是通过招飞进入航校后,再参加高考。所以当赵思言问她,如果体能当不了飞行员,又想进航校的话,怎么办时,许凌霄一副高人指点迷津的姿态:“保持学习,等待机会。”“航校那里,有女的吗?”“我的意思是,如果我提了干,对象……发吗?”许凌霄和沈鹿鸣去拿体测成绩时,就见一个同志站在那里问招生办的老师,一脸青涩又直愣,沈鹿鸣直接揽住他的肩膀,说道:“诶,兄弟,我大哥,身高一米八,根正苗红,帅气逼人,航校毕业的,至今未婚。我说这话没别的意思,就是提醒一句,咱们要是有条件啊,就尽量在去之前,先解决个人问题,找对象这种事,怎么能给国家添麻烦呢!”这时,招生办老师赶紧解释道:“你瞎说什么!我们航校可是在首都,比这良城热闹多了,别说外头,就是高射炮兵学院,我们都有招女学员!咱主席说的,妇女能顶半边天!”这话说出口,一旁打探消息的青年们纷纷聚到了招生办老师这里,许凌霄面无表情地将沈鹿鸣拽出来,一出门,就看到柳岁穗站在那儿,瞪着一双大眼睛。“岁穗,我体测通过了!接下来就等高三毕业考了,之后,咱们就能喊出那一句:首都,我来了!”十八岁的沈鹿鸣,到底是性格放肆撒野,少年意气。只是,十六岁的少女,却是心思敏感,多愁善感的。“要离开良城,你就这么高兴吗?”沈鹿鸣脸上的笑,凝了凝。这时,许凌霄被柳岁穗幽幽看了过来,呵呵笑道:“我想起有事要去飞行院找程叔,你们先回去。”说完,一溜烟就跑了。沈鹿鸣抓不住:“这许凌霄,腿又长长了,跑这么快!”飞行院里,许凌霄第一个看到的不是程舟言,而他站在院门口的程少微。“什么事值得程少校在这里恭候啊?”许凌霄经过时,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成绩单,”他下巴指了指:“拿来看看。”她低头从兜里掏出来递给他,接着双手负在身后,像个乖巧的学生。女生能跟男生通过同等难度的体能测试,程少微心里生出了丝欣慰。“凌霄!”这时,站在工厂门口的黄工朝许凌霄这边招了招手,让她赶紧过去。许凌霄抿了抿唇,说:“那我先走了。”刚往前跑了两步,少女忽然转过身,喊了他一声:“程少微。”男人略抬起眉眼,见她有些不自然地扯了扯嘴角:“谢谢你。”女孩丢了三个字后,一下就跑远了。程少微将成绩回执沿边整齐折好,收进了外套贴胸的里袋内。进了工厂,许凌霄才从刚才那种奇怪的感觉里收了回来,只不过等她醒过神,也忘了黄工刚才说的话了。“呃,您再说一遍?”黄工清了清嗓门,指着飞机驾驶舱道:“这不,就是你之前说想看的,带离弹射救生系统。”许凌霄踩上舷梯,仔细查看了一圈,等下来时,神色发沉:“这种救生系统的生存几率,应该改名叫’棺材板’。”早期,华国通过引进苏国的战机,并在仿制和改进的基础上,国产化了自己的型号,而许凌霄看的这架战-7歼击机,就是极其先进的两倍音速战斗机,70年代开始服役,对于华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虽然战-7已经是一架比较先进的歼击机了,但跟灯塔国的f系列比起来,还是存在差距,而且我看了一些数据资料,发现它的弹射系统,失败率高达100%。”许凌霄说时,原本在周围检修工作的同志也走了近来,黄工叹了声:“我们认真比对过原型机,设计上并没有差别,而且,在苏国等其他国家的使用中,它并没有出现特别高的失败率,为什么,偏偏在咱们国家,情况就不同了呢?”许凌霄坐进驾驶舱,眼睛闭上,安静地感受战机行驶时的状态,“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战-7没法量产,我们拼命保下来的战-9,也会面临很大的阻碍。”“是啊,一个飞行员的生命,比一架飞机要宝贵。”“如果在战场不是死于杀敌,而是被自己的飞机害死,那我们就是罪人了。”驾驶舱外的设计工人们忧心忡忡地讨论着,这时,见程少微走了进来,纷纷让开了条道。“这是做什么?”没等其他人回答他,机舱里就冒出了颗圆圆的脑袋:“程少微,你上来坐,给我示范看看。”他笑了声:“怎么,现在就迫不及待要开飞机了?”许凌霄踩下舷梯:“少废话。”她这一说,大伙就眼睁睁看着程少校乖乖地坐进了驾驶舱,好家伙,程总师要是敢这么说,程少校转头就走,话都不多给一句的。“还是凌霄厉害。”工人这一说,其他同志也跟着偷笑了。这时,厂房里的工人们聚在了一头,也引起了门外前来视察交流的领导团的注意。华国并不止良城这里的一座飞行试验院,在其他地区也同样分布有飞行中心,他们的任务虽有不同,但都是为保护华国领空而殚精竭虑。渝城飞行院,就是其中一座,他们研制的战-6歼击机,已经成为部队的主要装备。“你们飞行院的工厂还挺热闹,我听说,战-9的研制压力很大啊,怎么这会都绕着战-7在转?”说话的,是渝城飞行院的院长,冼雨笠。刚才原本是要召开会议,这个冼院长却说要到处转转,于是程舟言和柳向蘅就作陪同,给他介绍了下飞行院的一些情况,眼前这位院长一身笔挺黑色大衣,嘴角噙着抹浅淡的笑,交谈起来平易近人,却是个不显山露水的主,程舟言跟他说话,都得先斟酌几分。“战-7是我们院定型比较成熟的歼击机,战-9就是在它的基础上进行研发的。”听程舟言介绍,冼院长点了点头:“战-7威名,早有耳闻,能进去看看吗?”“当然!”柳向蘅摆了个“请”的手势。“如果救生系统的设计都是一样,但东欧国家使用十余年,一直没发生严重事故,但在我们国家却行不通。”许凌霄说着,就给坐在驾驶舱里的程少微盖上了舱门。隔着玻璃看他:“你说,这是什么原因呢?”程少微:“……”“那问题……出在人身上?”这时,一个年轻工人冒了句话,立马被其他同志喝断:“我们的飞行员一点都不比其他国家的差!甚至比他们都优秀!”“就是啊!你这说的什么话!思想觉悟有问题!”一时间,大家都围着那个冒话的工人念叨,场面乱哄哄的,刚进来的程舟言皱了皱眉,柳向蘅也有些尴尬,刚要出声,却让冼院长抬手止住了。“我觉得,这位同志说得没问题。”她话音一落,大家顿时噤声了,因为接触过许凌霄的人都知道,她说话都是有依据的,是以,现在都安静地听她解释。这场面,却让不了解情况的冼雨笠有些奇怪,因为此时站在飞机舷梯高处的,只是个看模样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她居然敢在这里评判飞机救生系统的问题,是出在飞行员身上?而更奇怪的,是这里的工人同志,还都愿意听她的话。许凌霄:“我看过国外驾驶员坐在飞机上的照片,他们飞行员头部,到座舱盖之间的距离,比现在我们看到的,要远。”说着,她指尖隔着玻璃,在程少微的头顶和座舱盖之间比了比:“我们的距离,太近了,这是体型上的差异,并不是指飞行员技术层面上的问题,由于坐高的原因,一旦飞行员启动救生系统,在弹射时,座舱盖与座椅进行扣合过程中,头部很容易撞到座舱盖上,大大增加了危险性。”她话音一落,在场的人都倒抽一口凉气:“怎么会,我们的坐高比他们要高?”“这个细节也太要命了!”“国外的那一套也不一定全都适用咱们的情况啊!”……人群之外,程舟言原本还有些紧张的神情,稍微松了一点,这时,舷梯下的黄工看到了人群外围站着的领导们,顿时一愣,这会议怎么开来工厂了?!“由于坐高……”嘈杂的人群中,冼雨笠暗自琢磨了下,问柳向蘅:“这个小姑娘,叫什么名字?”柳向蘅愣了愣,看向程舟言,这院长是什么意思——“许凌霄,你这说得是有那么点道理,但救生系统是个很复杂的装置,那要按你这么说,咱们加高座舱盖不就行了?”他们仍无法相信,这个不起眼的细节,竟然会是断送飞行员逃生之路的杀手。但飞机的研制,都是血路铺出来的。许凌霄掀开座舱盖,程少微这个工具人终于能出来了。她道:“你说的,也对。”这时,底下的人就起哄,议论了起来,大家没个定论,但是柳向蘅刚才一迟疑,冼院长就从别人嘴里听到了许凌霄的名字。“是个好名字。”程舟言听冼院长这一句话,心里警铃大作,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压缩飞行员座椅下的救生伞包厚度,以适应我国飞行员坐高尺寸的特点,改进后的座舱也能更宽敞舒适,原座舱盖和风挡一体式设计,改为风挡和座舱盖单独分开,前风挡固定在机身上,而座舱盖向后上方开启。”她话音一落,底下已经有人在拿笔记本写了下来:“但是我们现在战机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压缩救生包的厚度,也并不能提高弹射救生的概率啊。”于是,大家开始头脑风暴地讨论起来,程少微从座舱里站起身:“如果在救生系统里增加一个助力火箭呢?”程少微飞过多种型号的战机,他提的这个建议,让底下的设计师和工人们都有了想法:“助力火箭……听说渝城飞行院的战-6,就是这么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