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作者:上官赏花      更新:2023-05-11 08:26      字数:4635
  她蹲下身,笑道:“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苏知予。”她认真地看着许凌霄:“姐姐叫什么名字?”“许凌霄。”她说着,指了指天:“就是蓝天白云的意思,不过现在已经是晚上了,你找叔叔吗?”她又认真地点了点头:“爸爸让我来找叔叔。”这时,就见隔壁屋里走出了一道身影,是个身形纤柔的女性,看模样三十出头,许凌霄见过,就在他们到达首都火车站时,迎接的科学家代表团之一。“是凌霄吧,一早就听少微说你要搬过来了,吃饭了吗?”许凌霄还蹲在门边,眼睛睁了睁,难道这位就是传说中,刘泽慧女士!“吃、吃过了!”这时,屋里走出一道暗影,程少微掌心落在了许凌霄的头道:“刘老师,有什么事吗?”“少微!”忽然,刘泽慧身后就走出一道清瘦身影,许凌霄蹭地瞬间站了起来——“苏三学教授?!”她话音一落,对面的一对年轻夫妻顿时笑了笑,招手道:“进来坐吧。”许凌霄惊喜地转头看向程少微,就见他扬了扬下巴,顺手把门带上了。这里的家属房格局都一样,但因为苏家搬来得早,加上有孩子,所以添置起来显得更温馨,一个高到墙顶的原木柜子里,塞满了书,再就是摆了一张长木桌,吃饭工作都用它,此时,许凌霄坐在木椅上,心情紧张兴奋,但脸上,还是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刘泽慧笑道:“凌霄,你们是搞导弹的,我们是搞原子弹,以后,咱们可是要两弹结合了。”一听到原子弹,许凌霄就来了兴趣:“现在这项技术只有美苏两个大国持有,而且都是封锁。加上铀的提取难度、耗时上年,两位老师,任重道远啊。”听她这番话,苏三学和刘泽慧惊喜地相视一眼:“凌霄,要不你来我们原子能所吧!”许凌霄:???这时,一旁的程少微笑了声:“小心苏怀民跟你们拼命。”现在哪里都缺人,哪件科研大事都是重中之重,大家笑聊了几句,就见苏三学从书柜里拿出了一份资料,放到桌上:“不来也没关系,反正咱们住对门,我还怕抓不着你们。”苏三学是原子弹研究的负责人之一,与妻子刘泽慧一样,而原子弹的研制,最重要的就是两个方向,一是苏三学的这一条线,第二,是找铀矿。“我们在实验室发现,要想拿到真正合格的铀-235,还需要一个核心部件——扩散分离膜。”许凌霄看着笔记上的设计图,愣了愣,这个东西她听说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不列颠国用空降兵把德国的一批核心科学家抢运到本土,他们当中就有著名核物理学家海森堡。当他听说灯塔国在广岛丢下了原子弹,大骂发现铀裂变的物理学家哈恩博士,为什么明明发现了物理原理却没有做成原子弹。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当时的德国制造不出扩散分离膜,也叫铀分离膜。“这个技术,世界上只有美苏英三国掌握,并把它列为最绝密级,苏国更称之为’社会主义阵营安全的心脏’,哪怕我们关系不错,但他们也绝对不让我们靠近它一步。”苏三学说完,一旁的刘泽慧则道:“我们谁也搞不清分离膜是什么东西,有人说它可能与空气动力学有关,你们是学这块的,所以没有办法,只能找你们来问问。”许凌霄虽然没涉及过原子弹研究,但在后世的科研基础教育上,对原子弹的研制原理却并没有如何保密,现在华国的科学家就是被黑布罩住眼睛,连原子弹是什么样都没见过,才走起来分外艰难。“你们现在,有开始建铀浓缩厂吗?我的意思是,有发现到铀矿吗?”提到这事,苏三学也是眉头紧锁:“我们现在边找边干,之前地质部在广西杉木冲发现了铀矿苗头,但是个次生矿,开采价值不大,可证明了我们华国土地上确实存在铀,所以为了找到原生矿,从去年开始,各地调了几万人的探矿大军,全国满山地找。”许凌霄抿了抿唇:“提取铀,这需要几千台设备,所以才会被称为’心脏’,而扩散分离膜的原理,就是用气体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分离膜的作用,就是像筛子一样,把你们在前一步提取出来的六氟化铀中含有千分之七的铀,分离出来。这种分离膜,孔径大概是纳米级的,非常精细,至少要上百人的团队来攻坚。”她光是说出来,都觉得难,更何况做。对面的苏三学夫妇,在听到答案后,脸色更沉重了。这时,程少微指腹摩挲了下:“光是靠我们自己,原子弹也许能研制出来,但这个时间周期太长,而且我们国内的工业基础落后,在真正研制之前,还要制造设备,上万台的精密仪器,苏先生,这个项目,有没有想过,找援助?”听到这话,许凌霄点了点头:“对,别的不说,基础的设备可以买,你看,最重要的铀,我们已经证明国内是存在的,就差找到它,而我们把时间集中放在攻坚分离膜这种最核心的问题上,只要掌握顶层,底层的东西,随着工业水平提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苏三学一听,激动道:“对,我们现在最宝贵的,是时间,我们只有炸响这个蘑菇弹,才能让华国在列强中得到喘息之机。但,你们说的援助,是指,苏国?”程少微:“对。”“可是之前,外交部也曾提过这个问题,他们基本藏着掖着,别说不愿意提供尖端技术的援助。连基础设备都不愿意卖。”这时,程少微眉梢一挑,说道:“但今时不同往日,苏国的最高领导人赫鲁,因为频频的政治手段,声望受损,反对者趁骚乱形成联盟,共同向他发难。这个时候,如果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华国,愿意站在他身边,你们说,他愿不愿意援助?”第67章 2【二更】从苏家回来,许凌霄心里也在想苏国援助的事:“程少微,你说,这个援助,能不能打包,让他们也卖我们两个导弹。现在这些科研人员里,见过导弹的都没几个,别说做了。”程少微从衣柜里拿出换洗的衣服,他们这里的家属楼是公共淋浴间和洗手间,虽然有些不方便,但就在楼里,距离不远。“院长也提了这件事,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有结果,刚才听苏教授说了,如果真能扩大援助范围,那接下来或许还会调派苏国专家,但是,也不能太信任他们,外国人的脾性,你也是知道的。”许凌霄自然地接过他递来的衣服,忽然,手上动作一顿,道:“这……”“去洗澡。”许凌霄:“大冷天的……”“难道你不是每天都洗吗?”许凌霄:“走过去……冷。”程少微:“我跟你一起。”他话音一落,许凌霄瞳孔一睁:“什、什么一起啊!”程少微侧头看她,眼眸微凝:“一起去啊?”许凌霄脸色突然变得有些不自然了,低头走出了屋子,这里的淋浴间分男女,有专门的锅烧水,打好后提到隔间里,虽然天气冷,但因为热气蒸腾,这里反倒是最舒服的。洗过热水澡后,确实一天紧绷的神经都松了开来,她搓着垂到胸前的长头发,身上就披了件绿色的薄外套,刚走出门,就看到程少微站在不远处等她。许凌霄愣了愣,错开眼神。但脚步却跟上了他,寂静的走道上,打下两抹长长的暗影。屋子里生了暖炉,因为小,一下就暖开了,身上寒意褪去,许凌霄站在房间门口,有些踌躇。程少微铺开了被褥,道:“过来试试。”许凌霄眼睛顿时瞪得像只兔子,左右转了转,道:“这、我,我想了想,还是先,我可以睡,那个,打地铺……”程少微摘下眼镜后,双眸看人时有些迷离,有时候,你不知道他眯眼是因为近视看不清,还是在想什么。就好比此刻,他说:“我睡地上。”“地上凉的。”许凌霄轻轻吞咽了下,没看他,嘀咕道:“还是睡沙发吧。”想她许凌霄,天不怕地不怕,在抢地盘这件事上,怎么还犹犹豫豫了呢。于是,程少微从衣柜里抱了坨被子,道:“好。”她侧过身,让他走出客厅,自己就真像一只兔子,“嗖”地钻进了房间里,还顺带把房门锁了起来。“咔哒”一声,程少微低敛的眉眼,沉了沉。许凌霄把头埋进被褥里,深蓝色的床单,给人一种安静沉眠的气息,她一抱,就几乎揉进她心里。既陌生,又贴近。她好像一下就沉浸而入,被一种黑暗的安全感所包围,本来还以为今晚要失眠,但她白天搬家实在太累了,加上程少微的床又大又舒服,结果,不肖一会,她就睡了进去。等到第二天,被子让人掀了开来,阳光一透,她不高兴地皱了皱眉,要把头扭到另一边去,手还要去拽被子,结果一伸手,就摸到了一堵软墙,还带了温度,她揉着眼睛睁了睁,入目,是一张放大的帅脸,此时正衣冠楚楚地盯着床上的她看。许凌霄觉得,她一定还在梦里。不然,她昨晚明明把门锁了,为什么程少微能进来。于是似要去找答案般,视线就盯向了房门——那里赫然插着一把钥匙!我他妈!“你有钥匙!”程少微没等她发作,指着表盘道:“怎么了,今天不用上班?”许凌霄双手把他推开,蹭地坐起身,一脸焦急:“你这房间有毒,缺氧,我居然睡不醒了!”说着,就打开衣柜,程少微的衣服让她挪到了高格,她的都放在好拿的地方,她抽了两件,刚要换衣服,转头,见男人还杵在那儿,跺了下脚:“你还不走!”程少微双手扶腰,走过时,忽然靠在她面前:“原来你还有起床气啊。”被他一勾笑,许凌霄顿觉颜面有些扫地,还想说什么,房门就被他指尖夹着关上了。这也不能怪她生气,今天导弹研究院乔迁,无论哪个岗位,为了加快进度,全都上手干活,许凌霄特意换了迷彩裤,蹬着工装皮靴,跟一群小青年们在整地。“许老师,听说您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我们想问问,这外国长什么样的,是不是比咱们这好啊?”“诶!”这时,旁边一个铲地的年轻男孩撞了撞他胳膊:“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狗窝,你老惦记人家外国啥样的干嘛啊!”许凌霄见他们还一脸稚气,笑了笑道:“你们是哪个学校毕业的?看着年纪轻轻,问题还不少么。”她话音一落,刚才问她的男孩就挠了挠头,腼腆道:“我们初中毕业,本来是要分配去工厂,听说研究院要招人,我就来了,噢,除了我,还有不少工人,一起调来了。”“我是大专毕业生,仰慕苏教授,特来投入门下。”听着他们的介绍,许凌霄愣了下,站起身朝工地上忙碌的一群人扫了眼,似在想什么,忽然,把手里的锄头放到地上,说了句“你们先忙”,就往行政楼跑了过去。此时,航委主任办公室里,除了许莫穷,还坐着苏怀民和程少微,两人的脸色俱都沉凝,只听许莫穷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真的缺人才,除了你们这些专家,其他的都是我从各个学校和工厂抢来的,初中毕业也是文化人,都是肯学肯干的好苗子,也有大学毕业的,我这不是在抓人么。”听他这话,许凌霄看了眼桌上的文件,就看到调派过来的人员名单,清一色的学历扫过,别说专业对口,大专毕业能占一半已经不错了,另外一半,初中学历,但对这个年代来说,这样的学历已经算拿得出手了,可要做导弹研究……这时,一直坐在旁边沉吟的苏怀民,想了想,道:“我看,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是教学,而不是马上进行独立性研究。”许凌霄抿了抿唇,道:“院长,我可以加入。”听到这话,苏怀民指了指她和程少微:“你们回去,先整理一份教学大纲,我刚才想了下,就按分组开班的模式,我们统一授课,但是效率要提高,所以,一个组,一个专家,专门带一个研究课题,让他们带着问题上课。你们先拟定眼下最急于攻坚的课题,我们边上课边研究。这第一节 课,我来上,教授导弹概论,你们以我之前写的《星际航行概论》和《工程控制论》为教材,准备教案。”“明白。”于是,导弹研究院刚成立,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上课。许凌霄他们这一批接触过导弹,或者相关领域的专家,都被要求不仅要上课,还要带小组做科研。如果在面对学生时,遇到新的难题,通常不能马上回答,而是在每天晚上的教师分组会上,将问题拿出来充分讨论,肯定了正确答案后再讲授,用这个方法,他们不仅扩大了教授的知识面,而且保证了教学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