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
作者:桑微      更新:2023-05-11 14:53      字数:3668
  野生大闸蟹的捕捞,也快到结束的季节。慈吉县在这段时间,收入明显有很大提升,渔民们都跟着富起来了。孩子们的学费都有了着落,也能买上入冬过年的新衣裳,可以顿顿喝酒吃肉,生活完全变了个样子。许文华很满意,她在大会上公开表扬苏甜,说要给苏甜的年度考核评一个优秀,大家都举全票通过。因为苏甜在这里做出的成绩大伙儿都有目共睹,而且也心服口服。她来这里之前,没人想过能将德元水产垄断的大闸蟹产业重新让广大渔民们自个儿攥在手里。打倒张德元,真就跟做梦一样。雷鸣般的掌声响起,都是送给苏甜的。可大会结束后,苏甜却找到许文华,主动说道:“许县长,这个优秀我不能要。”“怎么呢?”许文华疑惑地放下笔。“因为我觉得,我做得还远远不够。”苏甜皱眉道,“现在慈吉县的贫困县根本没有摘帽,整体经济也还没有上去,大闸蟹产业虽然重新回到渔民们手中,但也只能赚这么几个月的黄金期,全县居民的人均收入根本没什么变化。”“……许县长,我来这里是想要帮助全县人民的,不止是那些住在慈吉湖上的渔民,也不止是为了改变一下他们大闸蟹的收购价格。”许文华被苏甜这番话打动,她非常赞赏又意外地看着苏甜。这么年轻的小姑娘,没有因为巨大的成就得意忘形,而是始终牢记着自己出发时的本心,这简直太难得了。“那小苏,你想要怎么做呢?”苏甜埋头想了想,轻声道:“现在慈吉湖大闸蟹的名气在全国打开市场,就是一个突破口,接下来,我想做三件事。”“一,把慈吉湖大闸蟹的名声彻底提升,我们要让它成为全国第一的大闸蟹,超过橙阳湖,超过其他任何大闸蟹,让慈吉县光靠大闸蟹这一个王牌产业,就可以脱贫摘帽,长久发展。”“二,光靠野生大闸蟹这捕捞期的几个月肯定不够。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把养殖大闸蟹的难关攻克下来。以后慈吉湖不仅能提供野生大闸蟹,就是咱们养殖出来的大闸蟹也绝对不会差!”“三,围绕大闸蟹这个关键点,开发各种衍生产品,让大闸蟹带动全县的各方面经济齐头并进,不止是渔民,不止是和大闸蟹直接相关的人民,而是全县人民都可以从中获利,过上小康生活。”苏甜条理清晰,说得缓慢,许文华的眼神却因为她的一个一个字而亮起来。等她说完,许文华这样稳重成熟的年纪都忍不住心潮激动。“小苏,你觉得你真能帮着慈吉县做到这些?”苏甜刚点了下头,就被许文华牵住手,“小苏,我现在真是庆幸,工作了这么多年,我想我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绝对就是使劲浑身解数把你要到慈吉县来!”作者有话说:第89章虽然苏甜豪情万丈, 计划满满,但现实仍然有很多不可抗力因素。养殖这件事,许多渔民都早已经尝试过了, 但任何蟹苗都无法在慈吉湖的湖水里养活, 这也是大家一直很头疼的问题。还请过不少专家过来, 也都束手无策,慈吉湖里的水质、生物环境都太复杂,分析起来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以前慈吉县穷, 但现在渔民们刚大赚一笔,听说苏甜要带大家搞养殖, 一个个都跑来找苏甜。“苏主任, 请专家要多少钱啊?听说主要是那些个仪器使用起来贵得很吧?”“县里没钱的话, 我公司愿意出两万。”“我门公司出三万。”“大伙儿凑一凑,反正也是帮咱们。”苏甜却神秘兮兮笑道:“还不急,我先去请教一下某位大佬。”她口中所说的“大佬”,除了祁老爷子当然不会有其他人。祁意致给大伙儿上满一个月的课就走了,祁老爷子却一直留在这里。关于慈吉湖大闸蟹, 他还没吃腻。没想到时间匆匆, 一下子就没有大闸蟹吃了,他还有些意犹未尽。这几天正收拾着行李, 准备离开。苏甜敲开他的门,笑嘻嘻道:“祁爷爷,这就走了?我给你准备的蟹黄油还没吃呢。”“蟹黄油?还有蟹黄油吃?”祁老爷子很意外。“是呀。”苏甜眨眨眼,“我特意选的那些蟹黄最多的野生母蟹,专门为您做的。”“古法?”苏甜点头。祁老爷子顿时心动, 但刚站起身, 他就意识到, “不对,你这小丫头是不是又打什么鬼主意呢?”苏甜抿唇笑,“祁爷爷您看这野生大闸蟹越来越珍贵,以后说不定都要禁止捕捞了,您要是再也吃不到慈吉湖的大闸蟹,那多可惜啊。”“……所以我想,请您帮帮忙,这慈吉湖也不知道为什么,其他蟹苗都养不大。”祁老爷子一听,胡须都翘起来,“你这丫头,我又不是养蟹的,也不是渔民,我能帮什么忙。”“您是活神仙呀,您能给土地看病,不也能给蟹苗还有这儿的湖水看病?”苏甜挽住他的手臂,“祁爷爷,您就先去看看吧,万一真能看出点什么呢?”……在苏甜的软磨硬泡之下,祁老爷子还是禁不住她的请求,真去慈吉湖边仔细查看了一番。别人来求祁老爷子给人看病都请不动,他自己也没想到怎么莫名其妙就帮着苏甜给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看病。不过祁老爷子还真看出点东西来。慈吉湖的水草品种繁多,蟹苗吃了,就跟吃不同的草药药性相冲那样,虽然水草之间没那么严重,对成年大闸蟹不会造成影响,甚至普通仪器都很难检查出来,但进入小小的蟹苗体内,也很致命。最终,祁老爷子给开了药方,却不是寻常的药材,而是通过在水域里多培育几种水草的方式,中和原本那些草药会对蟹苗造成的生长影响。实验证明,祁老爷子的方法果然有效。大伙儿都没想到历史性的难题居然这么轻轻松松攻克,回过神来,一个个欢天喜地。苏甜也趁机提出建议,不要等开了春再引进外来蟹苗培养,而是直接从现在开始,趁野生大闸蟹正产卵的时节,就开始准备,以后直接培养野生大闸蟹的蟹苗。慈吉湖野生野长的大闸蟹,吃着湖中那些水草长大,才有慈吉湖独特的风味,也是慈吉县的最大招牌。……慈吉湖从明年开始就能出售养殖大闸蟹啦!这样的好消息一经传出,各水产公司的电话都快接疯了。“喂?明年的大闸蟹可以提前预定吗?”"你好!我想现在就订货!明年大闸蟹能不能给我多留一些,我愿意支付多一倍的定金!”“你们大闸蟹养殖规模大吗?能提供多少?我们xx酒店在全国都有连锁,可能需要的量会很大……”因为今年慈吉湖的野生大闸蟹卖得太好,到后期甚至有价无市,所以其他商家也都非常精明,一听到养殖的消息,都不愿意放过一点动静。慈吉县内,苏甜主张给大家请来老师,把水产公司的老板们都叫来上课。果然学习才能让人进步。大伙儿都说自从苏甜来后,上过的课比他们大半辈子加起来很多。但没有人不愿意,都屁颠屁颠跑来,现在苏甜的话简直就是“圣旨”,大家对她只有信服崇拜,知道她说的都是能给大家带来好处的,绝对不会害了大家。大家关于养殖大闸蟹的所有过程都学得非常认真,也都一边学一边开始准备。相信等过了冬,天气转暖,就能收获一大批蟹苗,再培育成大闸蟹。有了底气,大家也开始提前接订单,打开销售渠道,联系各方市场,忙得不可开交。随着消息传开,订单量远比大家想象中的还要多。渔民们都高兴坏了,不停来找苏甜报告好消息。“苏干部,这可比我们辛辛苦苦捕捞大闸蟹要赚得多啊!”“养殖比捕捞成规模,也更容易!我们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靠天吃饭,每天提心吊胆捞不着大闸蟹了!”这真是历史性的大突破!……与慈吉湖上一片欢天喜地不同,县人社局的王亮正在犯愁。县里每年的就业率都很低,失业人口越来越多,贫困户的数量也因此剧增。领导让他想办法,可他能想什么办法呢?县里不管什么方面的经济都很落后,没几个工厂、公司可以招人,至于其他就更别提了,哪里来那么多就业岗位。眼看着离年底越来越近,一想到去市里进行年终汇报时又要全市垫底,被骂得狗血淋头,王亮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团团乱转。正在这时候,他忽然听到了敲门声。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站在门口,声音清脆,“你好,我是农委的苏甜,想来和你商量一下水产公司招工的事情。”……很久以后,王亮都深深记得这一天的感受。他回头那一刻,就好像看到一束光照亮漆黑的水域。慈吉湖大闸蟹的养殖规模扩大,刚注册成立没多久的水产公司们都需要开始招兵买马。靠渔民和自己家里那几个亲戚,是不可能把这么多事情玩转的。除了养殖大闸蟹需要人手,还有销售、会计、行政、杂务等等不同的岗位。根据苏甜设想,之后还要建立一系列大闸蟹加工产品的工厂,所以还会有更多的岗位空缺出来。王亮听着她说话,就跟听天方夜谭似的,他愣了很久,直到苏甜一股脑全部说完,都有些缓不过神。“你、你们真要招这么多人?”“是啊。”苏甜点头道,“所以我们想请人社局帮忙,给我们这些水产公司开一个专门的招聘会,这样也能找到更多对此大闸蟹产业感兴趣的人才。”“没问题没问题没问题。”因为情绪激动,王亮连说了三遍,又赶紧抽出一份表格,“你先填一下这些资料吧,我立刻就跟领导申请。”“我们很需要人手,希望那招聘会可以越快越好。”苏甜握着手中的笔,又叮嘱一句。“放心,那些想找工作的群众也很着急,都想多挣一份工资过个好年呢,我们会加班加点,你们等消息吧。”王亮工作一向积极,尤其老百姓们能受利的事儿,他跑断腿都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