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节
作者:桑微      更新:2023-05-11 14:55      字数:3591
  乐主任忐忑不安地看了她一眼, 默默在苏甜递过来的新公告上签了字。此时……离拆迁的最后时限还剩下六天。当晚, 乐安街道需要搬迁的住户们, 就收到了街道办事处新发的通知。【经乐安街道办事处讨论决定,现有搬迁户若愿意放弃搬迁资格,同意出让乐安小区选房资格, 可以前往苏主任办公室,签署相关确认书, 领取相应拆迁赔偿款。为保公平, 已签署搬迁同意书的住户们若有反悔, 同样可前往苏主任办公室,重新办理手续。】放弃、出让等字眼,让有些一心想要拆迁赔偿款的住户们心里忽然打起鼓。毕竟这听起来,就好像自己错过了什么大好处似的。但拆迁赔偿款明明是最实在的啊,而且钱拿到手, 想要干什么不行呢?所以第二天一大早, 就有了不少住户前往苏甜办公室,刚到上班时间就挤满了一屋子人, 甚至还有一些是签过搬迁同意书的居民,听到可以反悔,也犹豫着过来,想了解一下到底怎么回事。苏甜则摆出一副你们拿钱就是我们赚了,只管签, 只管拿拆迁赔偿款, 而且签署过搬迁同意书却想要反悔的人那更是越多越好。但凡有人露出犹豫, 就会被劝拿拆迁赔偿款是最好的。好像街道想把乐安小区那些房子都收回来,还有其他大用似的。已经签署搬迁同意书的居民忽然有一种自己的钱到了口袋里,却要往外掏的肉疼感。短短几个回合下来,就都坚定了决心。反什么悔,乐安小区的新房子一定住得很香!没看见政.府都宁愿拿赔偿款出来也愿意把房子收回去吗?住户们在以前被做搬迁工作时,是知道政/府拿不出那么多拆迁补偿款的,干部们当时苦口婆心让大家为大局着想,号召大家要房不要钱。当时那么说,房子倒显得廉价。但现在这样一反转,好像房子又更加值钱,反倒是拆迁补偿款这种蝇头小利,不值一提。这些钱都是按政策按规定补的,不会多发,也绝不会少发让老百姓吃亏。可这些钱看着多,在房价日益高涨的a市,却根本买不起一套好房子。只能买到地段差一些的,或者是装修不太好的二手房。原本一心想要拿到拆迁补偿款自由支配想住哪就住哪,反正不去那偏僻荒凉的乐安小区住的居民们,看到苏甜这样,也开始犹豫。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猫腻?不会拿了拆迁补偿款就亏大了吧?苏甜还在那边一个劲儿地招呼大家来签字,她神态悠闲,看上去一点儿都不担心,简直让人迷茫。大家摇摇头,后退两步,“苏主任,我们再考虑一下。”、有人甚至当场就打起了退堂鼓,反而主动问:“苏主任,我还能签搬迁同意书吗?我想了想,还是搬到乐安小区去算了。”“乐安小区剩的房子不多了哦。”苏甜故作为难地想了想,“而且,今天报名签署也没有专项装修扶持金了。”那人咬咬牙,“没关系苏主任,我签。”专项装修扶持金只有一两万块钱,但如果不要乐安小区的新房子,那损失的可不知道多少了啊。这人心里默默盘算着。其他人听到“剩的房子不多”,也都立刻打起精神来,犹豫几秒就排到这人身后。“苏主任,我们也想签搬迁同意书。”苏甜抬起头,“剩的房子不多,可能选不到喜欢的楼层和房型了哦。”“没事,我们不挑。”众人越被拒绝劝阻,就越想签署搬迁同意书。而一旁已经签署搬迁同意书只是过来看看情况,犹豫着要不要反悔的居民们,也都彻底坚定了决心。幸好没反悔!幸好早就签了搬迁同意书。他们都很庆幸,当初在街道的号召下,早早签字,果然早签有好处,能选到好楼层好房型,还有装修优惠,多好啊。……在苏甜“空城计”的套路之下,一个个一心奔着拆迁赔偿款过来的人大多数都变成了签署搬迁同意书。签完还感觉自己机智,好像发现了什么隐藏大陆似的,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苏甜的套路。不过苏甜用这样的办法,也是无奈之举。a市未来还有几个发展的大谋划都在乐安小区那一片,周围很快会有各种新建筑,只是现在出于保密原则,还不能对外公布,所以苏甜不能说。但她的的确确,没有一点私心,无论做什么,演什么,也都是为了大家好。一天下来,大家陆陆续续都签了搬迁同意书,乐安街道这一片的巷弄,都呈现出风风火火的搬家潮。人们喜气洋洋,大包小包,眼里都是对新生活的希冀和期待,迎着光往巷弄外走。街道雇了很多辆搬家车,就停在外面的马路上,护送每家每户搬家。穿行在狭窄巷弄,车行不便,大家拖着重重的行李,再次感慨搬迁的正确决定。当然,也有少数人出于各种考虑,不愿意搬到乐安小区,而是选择领取拆迁补偿款。这些人的决定,街道也十分尊重,给予了足额的补偿款,也祝他们离开乐安之后,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只是幸好有苏甜在,在她的各项方针套路下,申请领取拆迁补偿款的住户只是少数中的少数,所以资金完全充足,一点儿都没有捉襟见肘的困扰。领导们也很满意,苏甜做出的保证没有食言,一切都在顺利运行着。大家各有各的去处,都各自忙碌着。此时,离正式拆迁的最后时限仅剩四天。苏甜坐在办公室里,终于能泡一杯茶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坐着松口气。可她刚抿了一口,小安就敲门进来。“苏主任,还没有签署搬迁同意书也没有申请领取拆迁补偿款的住户统计出来了,已经只剩下一户。”“这个统计结果不好吗?”苏甜有些奇怪地看着小安,“你怎么眉头皱得这么紧?”小安顿了顿,面容严肃,继续紧皱着眉道:“苏主任,您有所不知,这剩下的唯一一户很棘手,她不要钱,也不肯搬。”“……而且,和她根本做不通工作,她比七八十岁的老头子还犟,说什么都要住在这里,连乐主任都出面找过她好几次了,她完全不给面子的。”“有这种事?”苏甜立刻放下手中茶杯,起身道,“走,去看看。”作者有话说:第121章苏甜跟着小安, 一路穿过大小巷弄,走在狭窄的石板路上,几乎把她绕晕, 才找到这位“钉子户”所住的平房……这房子一看就精心修缮没几年, 外面围着漂亮的竹篱笆, 每一根竹片顶端都雕刻成小猪小狗的形状,非常精致可爱。还有一个小院子,屋顶补的瓦片都涂着不同颜色的彩漆, 隐约间露出这家人对生活的热爱。苏甜挑了挑眉尖,再往里看, 却看到小院子角落里的草木有些枯败, 不少杂草冒头, 又像是很久都没打理过了。这样的矛盾让她对这家越发好奇起来。她抬手,叩响竹篱笆的木门,朗声问着,“您好,请问有人在吗?”“......”一片沉默, 无人应答。苏甜不死心, 又敲又问:“您好,我是街道办事处的, 有事想和您聊聊。”仍旧沉寂。小安劝道:“苏主任,可能人不在家吧。”他话音刚落,就看到屋内的门开了一条缝,一个瘪瘪破烂的小皮球弹出来。随后,是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把门推得更开, 他跑着去捡球。苏甜连忙踮起脚, 搭在竹篱笆上问:“小朋友, 你家里有大人在吗?”小男孩一看就有些营养不良,嘴唇干燥,面黄肌瘦,但眼睛却是很大很黑,他听到苏甜和自己说话,懵懂地抬起头,直直地看着苏甜,有些移不开眼。他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姐姐,和他在隔壁小强家看的电视上的仙女一样。小男孩唇瓣颤了颤,好像正打算说话,屋内却传来沙哑的女声,“小好,进来。”小男孩往里一看,怔了怔,又看向苏甜,视线停留两秒,然后紧闭双唇,抱起皮球就蹭蹭蹭进去了,还不忘把门拉上。很明显,家里有大人在。只不过,是不想见苏甜她们罢了。......出师不利,第一次就吃了闭门羹,苏甜早有预料。回去路上,她和小安聊起这户人家。小安告诉她,“这家的户主是一个二十四岁的女人,姓卫,叫卫小玉。”“......她有三个孩子,刚刚看到的那个叫小好,应该是她家老大。还有两个小的,一个四岁,一个三岁,都是儿子。”小安的语气渐变沉重,“三年前她的小儿子出生,她家男人就消失了,这三年,她一个人摆个煎饼摊儿,又要出摊做生意,又要照顾三个儿子很不容易,而且煎饼赚的钱根本不够养活三个儿子的。我们街道社区还有左邻右舍都帮了她很多,不然她和她三个儿子可能早就饿死了。”苏甜脚步变慢,回头望了一眼,深深望不到尽头的巷尾。她低声道:“她应当不是蛮不讲理的人。”“是啊。”小安叹着气,“卫姐的思想觉悟平时也不低啊,怎么这次搬迁就这么犟,什么都不听呢?”苏甜猜测,“应当与她的丈夫有关。她守在这儿,或许是等她的丈夫回家。”小安这才反应过来,“是哦,如果搬到了乐安小区,他不就找不到家了吗?”但很快,小安又摇摇头,“但现在这社会,信息那么发达,他要是回来了,总不至于打听不到我们搬哪里去了。”苏甜垂下眼,思忖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先找找她丈夫吧。”“找了,早都找了。”小安耸肩摇头,“都报过警了,根本找不到他,也不知道去哪里了,手机关机,根本联络不上,这都好几年了,按理说他不管去了哪里,都不可能一个电话都不打回来吧?”“......巷子里的人都说......都说......”小安忽然吞吞吐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