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节
作者:桑微      更新:2023-05-11 14:56      字数:3160
  他盯着苏氏集团这块肥肉已久, 本以为能借苏氏集团的倒闭让自己同样艰难的郭家喘口气。没想到苏氏集团不声不响就上交了, 自己什么都捞不着。好吧,他勉强还可以安慰自己, 把苏氏集团上交后,苏义明退休了,从此以后什么都不是,在苏氏集团再也说不上话,郭留倒是觉得还挺爽。可一转眼, 苏义明的女儿就当上了国有控股集团的负责人。哪怕是临时, 也比自己那只知道花天酒地的儿子和每天只知道买包的女儿不知道要强多少。凭什么?她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掌控这么大一个集团, 真是听都没听说过。郭留气得牙痒痒,越想越不甘心,主要是苏甜是苏义明女儿这一重身份,最扎他心。没道理自己被苏义明赶超,自己的儿子女儿也要被苏义明的女儿碾压得没眼看。于是拎上包,去了一趟政/府。他直奔汪主任的办公室而去。汪主任负责经济这一块的工作,和企业打交道很多,郭留自诩和这位汪主任算是很熟,却不知道人家跟苏甜更熟。一进办公室,郭留就语重心长地叹气,“老汪,你糊涂啊!”“哦?我怎么就糊涂了?”汪主任不解。郭留继续叹气,“你、你怎么能把苏氏集团这么大的产业,交到苏甜那样的小姑娘身上呢?”汪主任人精似的,这么一句话说出来,他哪能不明白郭留的来意,脸上笑容顿时收敛,“让小苏负责苏氏集团的收购重建工作,这是省里领导的决定。”“……”这下轮到郭留尴尬了,他能说汪主任糊涂,但能说更上面的领导?还有,小苏????叫得还挺亲切,不会苏甜也跟汪主任很熟吧?郭留轻咳一声,换个方法,继续暗示,“老汪,你是知道苏甜还有苏家的那些事吧。”“嗯。”汪主任不太想说话,简短回答。郭留没关系,热脸贴冷屁股的事儿干过不少,他习惯了,坚持说着,“她是苏家流落在外很多年的女儿,对苏家根本没感情的,你们说,她能把苏家上交了,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难道能盼望着她把苏氏集团搞好?”“所以,你的意思是?”汪主任也懒得跟他兜圈子,直接问他的意思。铺垫这么多,终于到整体,郭留又咳了咳,特意坐直身体,“郭某不才,自认为和苏氏集团打交道这么多年,是除了苏义明外,最了解和熟悉苏氏集团的人。”“……所以,要是各位领导相信我,那我也愿意奋力一试,克服困难扛起苏氏集团的大旗,带领苏氏集团战胜眼前的难关,更上一层楼。”话说得非常漂亮,这是郭留来之前就准备很久的。果然,汪主任听完,笑起来。看到汪主任笑,郭留这心里就跟多了根定海神针似的,也跟着笑。谁知,下一秒汪主任却问:“你这意思,是你也想把你们郭家上交?”郭留笑容一僵,飞快撇开,“汪主任您误会了,咱们在说苏氏集团的事,怎么就扯上郭家了?”“你现在是郭家的掌舵人。如果你想要当苏氏集团的负责人,当然要和郭家没关系才行。”汪主任风轻云淡地抿着唇,露出微笑。郭留彻底笑不出来,这种要求他当然不可能达成。于是,他只好揭过此事,只强调,“无论如何,你们让苏甜这样的小姑娘来挑这么大的胆子,那可不成。她才多大啊,吃过的饭还没我们吃过的盐多,她能扛什么事儿?”汪主任笑笑,“我们相信她。”“是,我知道她是你们精心培养的干部,工作上也出过不少成绩。但这、这做生意吧,真不是你们想的那么简单。”汪主任仍然还是笑着,“我们相信小苏。”“相信也不能当钱使啊。她毕竟是苏家人,万一藏点什么私心……您说是吧?”汪主任摇摇头,却依旧是那句话,“我们相信她。”不管郭留说什么,都不动摇,无条件的相信。郭留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还要气。他都不知道苏甜到底给汪主任灌了什么迷魂汤,怎么就只相信她,不相信他呢?……而苏甜,正忙着。根本无暇知道郭留在背后搞的这些小动作,连办公室都没回。她走马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在各个宣传渠道上发布消息,告诉所有民众——苏氏集团已经成了国有控股企业。苏甜特意让这条消息以公告的形式散播出去,没有多余的辞藻修饰,也不是新闻信息的形式,反而显得更有庄重感和严肃性。不必她号召、强调什么,看到这条公告的人心里就已经自动做出了判断。哦,原来苏氏集团根本就没有倒闭的风险。人都变成国有的了,难道还有比国家更可靠的吗?所以苏家超市里,就没必要再去哄抢物资了!不会垮的!至于其他产业,那也可以完全放心。之前的新闻发布会、直播,虽然都已经有消息陆陆续续传出去,但影响范围仍然不大。直到苏甜在报纸、各地新闻、各大社交平台都广泛投放了这样的公告后,效果就越来越好了。人们茶余饭饱,或是闲聊时,都会说起这件事,要是谁还不知道这样的新闻,那可就算是落伍了。全国各个城市里,苏家超市的乱象都统一渐渐平息下来。哄抢物资、排队拥堵的现象总算根治,不再引起混乱。消费者们都把购物卡重新安心地揣回兜里。苏甜扶额看着各大超市交上来的日报,心里那颗吊着的石头却丝毫没有落地为安的迹象。她知道,别看苏氏集团的存亡危机看似解除,度过了最难的一关。而实际上,前面还有千千万万关,等着她去跨。别人都眼红她能接手这么大一个集团,当这个临时负责人,手底下不知道可以掌管多少资产和人员。但清楚情况的,比如苏义明,只为她叹息,担心她肩膀上的担子太重,会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苏甜则迎难而上迎习惯了。不是最难搞的,她都会听到系统的怀疑声,觉得是不是看不起她这个本书主角。实际上,困难重重,除了苏甜,换谁来只怕都撑不下去。领导们早已经跟苏甜沟通过关于苏氏集团的运营想法。大家的想法都很一致,那就是持续专注发挥苏氏集团的优势主产业,把苏家超市做大做强,成为全国最有规模的连锁超市,胜过其他家。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这些年,苏氏集团的摊子实在铺得太大,不止是全国都有苏家超市外,还有各行各业,都试图插了一脚。想要精简产业,收缩结构,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还有,因为产业多,盘子大,所以苏氏集团整个的支出也非常惊人。消耗太大,就会导致盈利降低。除此之外,苏氏集团欠下的负债也多到难以想象。政/府这次投入的钱,只是一部分,用来偿还眼下必须偿还的那一部分负债。还有些不着急的,尚未到期的,都还挂在账上。毕竟财政也紧张,钱到处都缺,也不可能给苏氏集团花那么多,能把烧到眼前的火先扑灭就行,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苏甜睡觉的时候,都是梦见自己站在一片火圈中,靠近些的是已经扑灭的焦黑的痕迹。而更远处,火正以猛烈态势,又凶又快地烧过来。作者有话说:第137章苏氏集团留下的烂摊子, 都由苏甜在收拾。苏义明偶尔帮忙解释或是指点,却不再插手做主。其实,本来领导们是想让苏义明继续留在苏氏集团当个管理层的, 但苏义明不愿意, 主动要求退休。打拼了一辈子, 他到了这个年纪,也看开了。还有什么比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团聚在一起要更重要呢?苏家的庄园也卖了,换成一套小别墅, 三层的。爷爷一层,苏义明夫妇一层, 两个女儿一层。只需要请两个阿姨, 就足以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根本不需要那么大的房子和那么大的佣人。苏义明以前, 那是做生意要撑面子,现在发现,房子小一点,家里的人气聚拢,反而显得更温馨舒适。司机也不必再请, 除了爷爷, 家里的人都有驾照。苏义明把以前买的那些豪车都变卖掉,只留下三辆最普通的, 作为代步。有人或许会觉得他以前风光无限,现在忽然过上了这样的苦日子,真可怜。但他却深深感到充实和满足。好像以前虚度了很多年光阴似的,直到现在,才觉得自己真正重新活过来。每天能和家里人一起吃早饭中饭午饭, 能尽情享受午休, 能打理别墅门口的小院子, 能成天成天的钓鱼,能陪妻子女儿逛街,能给老父亲端茶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