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作者:孺人      更新:2023-05-12 03:54      字数:4030
  东西都收拾过来了,苏启航就告诫下面的两个小的,“没本事的,才会一门心思的惦记着家里面的这一亩三分地。那有本事的人,都是上外头挣了往家里扒......”钱多娣和苏德平听着这话,心里面是更难受了。老二讲这话,摆明就是记心了。可他们是做爹娘的啊,分个家闹成了这样,那老大两口子的做派让他们生气又心寒,可同样的,也更难受好好的四兄弟,有了今天这一出,这下面三个跟老大就再没以前那么亲了。等到苏启航帮着老三老四收拾妥当东西,进他们屋里来的时候。两人的情绪瞧着,就显得都很是低落。苏启航知道今晚分家的事爹娘心里难受,可他心里面也不好受。不想纠结分家的那点子事上了,就只对着两人说道:“灶屋里的东西都没了,娘也别去找大嫂那边拿……实在不行,跟院子里的人借也好……也就借一天,等明天我一定给买回来!”可这些东西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到的,那还得要搭着工业票呢!苏启航就说,“现在外面想买这些也没以前那么难了,实在不行,我拿东西跟人换,或者拿钱买……总能弄到的。再说了,胜男她爸妈都是工人,大不了麻烦他们帮我们去跟人换点工业票来。”工业票对他们这些种田种地的来讲是不好弄,但是对家属楼那边在各个厂子里上班工人们来讲,那还是能想到办法的。因为好多厂都会给员工发各种福利票的,工业票就是其中的一种。这时,钱多娣突然一拍大腿,“被这分家分的,差点忘记大事了。”是有关于带人上周家说亲的事。钱多娣说道:“娘下午跟李婶说好了,让她帮忙看了个好日子,就是这个月的十六......你明天上周家也跟那边商量一下,看看那日子他们方便不?”苏启航就算了下,这要是十六的话,那不就是大后天了?钱多娣就又说了,“航子啊,你这个事,你自己要抓紧点办啊!”那一脸急切和担忧的模样,全浮现在脸上了。苏德平也说:“对,要着急。实在不行,再加点彩礼钱都可以。我跟你娘这里还有一些钱,都给你。”说到底,下午孙小娥说的那些话,还是让他们记了心。生怕苏启航会出点什么事,总想着赶紧帮他把媳妇娶进门才能稍微安点心。这要是老二真有个万一,他这好歹还有个媳妇,有个家!苏启航是不懂他们这点担忧,只当两人这些年想他娶媳妇回来想疯了。想着既然这样的话,那他明天就上周家,跟那边商量一下呗。但这会也说到亲事了,苏启航也趁机说了,“爹,你明天帮我去跟队里说一下……我想把我那间屋子修整一下,总不能胜男嫁过来,没个地方住。”可他分的那屋子原本是间灶屋啊,这要修整的话,就跟修个新房子差不多了,那这又是一笔大钱啊!于是,钱多娣和苏德平又满脸为难了起来。苏启航的想法,就是要当新屋去修整的!他跟钱多娣就说,“爹娘,修房子的钱我有呢!”他这卖菜的生意是真的好!现在一天干下来,那是七八十,百来块钱的往口袋里挣。这真的是亲兄弟,苏启航才想喊着苏启明一起干这个的。可嫂子孙小娥不乐意啊,不仅不乐意,还跑外头那样跟人去说。这要是真换了早两年前,他苏启航怕是就要因为这一片好心,被自己嫡亲的哥嫂害了!他苏启航要再心疼他哥,那他就真是个傻子了!第12章 012昨晚上的分家和孙小娥说的那些话,也丝毫不影响第二天,苏启航继续收了一车的菜才上的县城。要问苏启航为什么肯定,现在小买小卖真不抓了,还敢跑这来卖,就是因为城里像他这样做点小买卖的人,是一日比一日多了。就苏启航今天卖菜的时候,还瞧见了有个大约三十多岁的妇女,就提着一个大篮子在那里卖包子呢!风向是真的变了。卖包子这里就卖两种,馒头是五分钱一个,糖包子是八分,都不要票。苏启航走过去,将她带来的糖包子全给买了。二十八个糖包子,一共花了苏启航两块二毛四。然后这些包子,苏启航又给平均分成了两份。一份他要带回家去的,一份就是给周家送过去的。周家这边自打把自行车借给苏启航后,那是真把他当自家女婿看待了。对他的到来,一家子少了很多客套,多了几分亲热。那十四个糖包子拿上门,周爷爷跟周奶奶是最高兴的。他们这边是南方,基本上以米饭为主。面食也有,但是吃的很少。而且这时候大多数人条件都不好,偶尔吃一顿面食做的,就是在打牙祭了。糖在这时候也是个稀罕东西,所以这种里面裹了糖的包子,就更受不少人欢迎了。赵满英从苏启航手里接过包子,立刻就拿去蒸了。这包子苏启航买了有一会了,这会早凉了,蒸一下再吃就能软很多。苏启航今天来是有事,因而他坐下来后就在那里说了,“我家里边,昨晚上分家了。”为什么分的家,苏启航没说。但是把家怎么个分法,跟周家这边也简单的说了一下,“……我那边分的是灶屋,我就想将它推翻了重新盖。今天出来的时候,也跟我爹娘说了,让他帮我上队里,跟书记打修房子的报告了……”他把这些事情都说完了,然后才跟周家说钱多娣想要在十六,也就是后天,请人上周家来正式谈亲事。这回,周新民没开口,赵满英那边先笑着一连叠的在那点头了,“好,你们的事也是该办了。”要问赵满英为啥态度这么大转变,除开心里早认同了他们俩的事,更因为今天苏启航来说的这个,分家了!这家分了,那自家闺女嫁过去就不用跟公婆住一块了。因为苏家四兄弟,苏启航排行老二,下面那两个小的还在念书,这当爹娘的肯定要护着了。可就算是那两小的长大了,这爹娘照规矩也不会跟老二过,上头不还有个老大呢!怎么算,也轮不到苏启航这排行第二的了。自己就是从媳妇熬过来的,跟公婆一块住的好坏,赵满英比谁都清楚。也因而赵满英表现的太明显了,弄得周新民就拿眼瞪她。男人跟女人在这点事上,思想几乎永远不可能一致。因为对媳妇来讲,那是公婆,终究是隔了一层。可对男人来讲,那是自己亲爹妈。不过轮到自己闺女身上,到底还是不一样的。周新民也觉得苏家那边分家比不分家的好,而且苏启航不是还说了,他那边的屋子,他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盖新房子了。房子的事,一直是周家最头疼的,他们自然不想自己闺女将来也过这种日子了。这么思量了一番,周新民也点头了。跟周家这边把事情都说好了,苏启航这才说了,他想要拿钱跟人换工业票的事,“主要是家里得买锅……”钱多娣那边需要买,他跟周胜男的小家也需要买。那周新民一听,当即就说了,“这事好办。”要说为什么大家都想当工人,不仅仅是因为工人每个月有稳妥的工资拿,还因为他们能时不时的发到各种票证。苏启航打算置办两份,周家存的工业票是肯定不够的,于是周新民直接就带着苏启航出门了。家属楼这边相熟的人家也知道周家最近两个闺女怕是都要办事了,再一听需要换工业票,能换都帮着换了。当然,这里边也有苏启航舍得花钱的原因。没让人吃亏,甚至还感觉到赚了,人家给换工业票的时候,才能这么痛快。这不,等到下午苏启航回到家的时候,就给家里带来了两个饭锅,两个炒锅,以及两个那种能烧水洗澡的大铁锅。苏启航把这些锅给到钱多娣的时候,说道:“暂时只能搞来这几个,等以后我再去问问,到时候再弄些票证,把其他缺的添置一下……”都是崭新崭新的锅,那比孙小娥昨天抢走的那些不知道要好多少了,可是苏启航此刻的脸上,却带着满满的遗憾。因为这些都是那种极老式的锅了,而之前在门市部里,苏启航瞧见那有的柜台上还摆放着一种叫高压锅的东西。可是那种高压锅,拿工业票也换不来,它需要对应的票证。那票证就跟自行车票一样,都属于难得的,就算人家有,怕是也未必愿意换给他。“不急了,不急了……有这些锅,家里基本够用了。”崭新的锅摆在那,可把钱多娣高兴坏了。至于苏启航拿回来的那些个糖包子,钱多娣心疼的不行,说他:“买什么包子啊,一买还买那么多......你这手也太松了。”苏启航,“就几个包子,咱家里也难得吃一回。”然后包子给老三老四他们一人分了三个,那两兄弟别提多高兴了。就是苏德平,瞧着也挺高兴的,还说她:“吃吧,老二特意给买的。”吃就吃呗。但钱多娣只吃了一个,就不吃了,她要去烧火给新锅开锅了。苏启航就又问起了他那新修房子的事。钱多娣就说道:“你爹今天帮你跟队里说了。”宅地基虽然是分给自家的,但这拆了再修盖新房子,跟队里再去说一遍,就能避免不少的麻烦。苏启航点头,又说道:“今天跟周家那边也说好了,十六咱们上门。”钱多娣这下子,心里提着的那颗大石头可算是松了一大半。*十六这天,苏家跟周家第一次见面。这一见面,钱多娣这边自打瞧见了周胜男之后,嘴角乐的就没有彻底合拢过。只见她一手拉着周胜男的手,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一边跟着赵满英在那里说,“……多好的闺女呀,做梦也没想到,这闺女能嫁到我家里来。”可不是做梦么,不久前钱多娣还在发愁,自家老二要娶不上媳妇了。结果这才几天的功夫,不仅儿媳妇不愁了,还是个城里的姑娘。瞧瞧这模样,这身高,钱多娣就忍不住夸道“……胜男这样的,放我们苏家村,满村子都找不到比她更好的了……”周胜男被这么直白的夸奖,夸的整张脸都红了。自家闺女被未来婆婆夸,赵满英心里就算是高兴,嘴里面依旧谦虚的说道:“哪有你说的这么好。”媒婆李婶这时候就竖起了大拇指,“我也是帮着说亲了好多家了……您家这姑娘,可真是这个。”而那边的苏德平跟周新民也在聊着。苏德平一贯来话少,两人聊的时候,主场地位就变成了周新民。周新民就夸苏启航,“我是真喜欢航子啊,胆子大,脑子活,人聪明……”就这样,两边都是互夸的,亲事就谈的特别的顺了。这时候苏德平就开口了,“家里条件是不怎么好,你们也知道。但是不管怎么样,都不会委屈胜男的。所以你们这边有什么条件,尽管提。”老二苏启航的婚事本就是他们两口子的心病,再被大儿媳妇孙小娥那么一搞,他们两口子嘴里不说,心里还是慌的不行。所以周家要是有要求,大不了他们觍着脸再去外面借!无论如何,都要把这婚事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