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
作者:孺人      更新:2023-05-12 03:58      字数:4438
  菜是苏启航在火车站那边的菜市场顺带买的,这边新房子他还不大熟。结果买回来后,苏启航却发现钱多娣早就已经在那做起饭菜来了。一问才知道,原来钱多娣这边把东西才刚把东西整理好,杨建忠跟周想华他们就过来了,说是想带着赵满英跟周涛上附近转转,问钱多娣和周胜男要不要一块去。钱多娣跟周胜男就带着苏嘉宝一块去了,在转到了卖菜的地方后,他们就顺便把菜给直接买回来了。至于这边新房子里装的是煤气罐,这玩意他们早在县城就使用上了,也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好在新房子这边,不管是楼上还是楼下那都是有电冰箱的。苏启航就把他买回来的这一份菜塞冰箱里就行了。钱多娣饭菜早就做的差不多了,这会见着人都回来齐了,菜就开始往桌上摆。红烧鸡,红烧鱼,青椒炒肉,最后再来一个清炒白菜,又是第一天搬来省城新楼房里住着,一家子的人是吃得心里都在舒畅。唯一不好的一点,那就是这省城的楼房住着,就是比他们县城那里要热。哪怕有风扇吹着,那汗还是不停的冒。于是一顿饭吃完,大家就都觉得热的慌,想去洗澡了。老四和苏德平先下的楼,钱多娣因为帮忙收拾碗筷什么的就晚了一步才下去。苏启航看着他娘在厨房里忙活的时候,那整个后背的衣裳都被汗打湿了,忍不住就回房间里去跟周胜男说道:“这样不行,我明天得再去买台空调来。”之前买空调的时候,苏启航只想着睡觉那屋必须要,也根本没预料到省城这边会比老家县城那里热那么多。厨房里是没办法装空调的,但起码客厅里得装上一台才行。再买一台空调的事苏启航也没跟钱多娣去说,因为他娘的性格他比谁都清楚,说了钱多娣一准要因为心疼钱的事在那里念叨着,想要打消苏启航的想法。至于买回来后,以前也爱念叨,但是这两年她就越发念叨的少了。然后没等两天,苏启航就又搞回来了两台空调。一台装他们上面这层楼的客厅里,一台装二楼钱多娣他们那客厅里。这两台空调装好后,大家在客厅里就再也不会觉得那般的炎热了。然后那电风扇就被周胜男收到了空着没住人的屋子里去了。不过住过来几天后,钱多娣就有点受不住了。要说这边的日子是过得很舒服的,但就是有一点,太闲了。以前在县城住着,店里的事情钱多娣帮着打点招呼,再跟隔壁住着的杨家老太唠嗑会,一天的日子就总能很快过去。这边呢,因为放暑假的原因,苏嘉宝也不用接送她上学。店铺又在火车站那边。隔了那么远,钱多娣想过去转转都不行。至于左右邻居什么的,这省城里的人住着都特别喜欢关紧大门。这门一关,面都见不着了,就更别说混个熟脸后再来唠嗑了。钱多娣就忍不住找苏启航念叨,苏启航一听,第二天他跟周胜男一块过去服装市场那边的时候,把钱多娣还有苏嘉宝一起捎带过去了。因为不止钱多娣觉得闲,苏嘉宝也一样觉得这里不好玩。到了服装市场这边,钱多娣跟苏嘉宝一下子就适应了。钱多娣这边是有事情做,而且苏启航请来的帮工也都是他们老家人,说话和生活习惯什么的也都能搭到一起去。苏嘉宝呢,她被苏启航带到市场这边后,跟周涛玩到了一起。周想华跟杨建忠只请了两个帮工,店铺这边他们就一样要每天都过来。周涛一个人放家里肯定是不放心的,于是他们就每天把周涛也带过来了。整个服装市场像他们这样带孩子过来的还不在少数,那些大人把孩子带过来了后,他们不忙的时候,就让孩子在店门口的那条过道上面玩。自己再搬把椅子坐在那里,看着孩子玩。要是店里忙起来了后,他们就把外面还在玩的孩子抱到店里来。反正他们人就站在店门口,也不担心孩子会因为人多被抱走。苏启航这边却不敢把苏嘉宝这样放外面的,于是他就让周想华那边把周涛一起送到他门面仓房这边来。仓房这边苏德平那屋是既装了空调,又有大彩电在那里,让两个孩子在那屋子里待着才是最放心的。苏嘉宝还特有姐姐样,那周涛过来了后,这孩子每天就拿着课本教周涛念书了。可周涛才多大啊,三岁多一点。坐都坐不住的年纪,他肯老老实实的听话念什么书就奇怪了。于是苏嘉宝有一次在教完周涛,等回到家里来的时候,她就忍不住跟苏启航和周胜男吐槽:“弟弟又笨又不听话。”周胜男耐着性子跟她说道:“弟弟不笨,弟弟是太小了。”苏嘉宝就问道:“好吧,那弟弟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还又说:“弟弟没有莉莉好玩。”小孩子,到底还是需要同龄伙伴的。好在最多再等一个多月,学校一开学了后,苏嘉宝就会有新的小伙伴跟她一块玩了。而苏嘉宝这会跟周胜男抱怨完了这些后,隔天上那边的时候,又继续她对周涛的教书计划了。周胜男注意观察了好几天,见着苏嘉宝彻底适应下来了后,就彻底放下心来专心去做事了。来了省城这边,周胜男接替了很多原本苏启航做的事。店铺里面的出货入货还有各种账单,以及接待各地的代理商等等,可以说只除了上羊城或者是杭城那边去拿货之外,其他的事情几乎都是周胜男去做了。更甚至他们这边又买上了一辆新的面包车,就是为了方便周胜男每天来回使用。至于苏启航,他也每天早出晚归的,可就是除了周胜男以外,再没有人知道他具体去忙什么了。作者有话说:来来来,有奖答题,猜一下男主忙什么去了。猜对奖励,每人红包100点晋江币。另今晚没有了,咱们明天见哈!爱你们,么么哒!感谢在2021-10-03 16:00:09~2021-10-03 20:59: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云淡风轻近午正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木下不成林 10瓶;丹丹 5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74章 074苏启航忙完事情回来的时候, 已经有点晚了。可他拿着钥匙开了门,却见着卧室那边的灯还是亮着的。苏启航走进去一看,就见着苏嘉宝躺在床上已经睡着了。周胜男也在床上, 不过却是半躺着在那里眯眼。而且睡的也不熟, 几乎是苏启航一靠近,她眼睛就睁开了。“回来啦。”周胜男看着苏启航, 说话的时候声音压的很低。苏启航走到周胜男躺着的床边坐上,看着她的时候,眼睛里带着笑:“嗯, 回来了。”他的声音同样放的很轻, 都是怕声音大了,会吵醒已经睡着了的苏嘉宝。周胜男就问他:“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说着就起身去给他拿换洗的衣裳。“机子托人买到手了。”苏启航一边说着,一边接过周胜男递过来的衣裳。苏启航这段时间在外面忙的就是自己修建制衣厂的事。如今他的生意摊子越做越大, 但是一直依靠着的却是如羊城和杭城这两地为主的制衣厂拿货。钱是越赚越多了,可也越发的离不开那些制衣厂了。本来这也没什么, 毕竟他做的就是销售的生意。但就在不久前, 苏启航上了一趟羊城, 意外的发现跟他签订了代理协议的一家以生产男装为主的制衣厂, 把他销售的那一套路子全部照搬用了去。苏启航回来就跟周胜男说了这件事:“老这么下去还是不行,咱们要另外想个办法。”是,苏启航是靠着强大的资金把省城这边的服装生意稳住了。从目前的规模来看,那些做服装生意的同行们想要来抢占他的市场很难了。但要是抢他生意的不是同行那些人,而是苏启航所依靠的那些制衣厂呢?到了那个时候,苏启航还能干得过那些制衣厂吗?苏启航回来跟周胜男这么一说后,周胜男思考了好一会, 就说道:“航子, 要不咱们自己试着开个制衣厂?”周胜男这话一出来, 苏启航一下子就动心了。对呀,那些制衣厂能把苏启航的销售方式学了去,苏启航为什么不能去学他们开制衣厂呢?他们又不是没有开制衣厂的本钱。动了这个念头后,苏启航跟周胜男又在家里商讨了好一番如何开制衣厂的事。商讨好了后,除开跑羊城和杭城拿货这些事之外,其他的事情,周胜男这边能接的都帮着苏启航接了过去,好让苏启航能安心的在外面跑制衣厂的事。苏启航不差钱,所以厂房的事是最好办的。他也没往远了的地方跑,就在靠着省城火车站郊区那一块,买下了一块两亩多一点的地。当然,一开始的摊子,苏启航没打算铺那么大的。毕竟苏启航没有开过制衣厂,他这么多年做的全都是销售。只是刚好找寻到了这么一块合适的地,离着他们现在修建好的仓房也不远。苏启航手里也不差这个钱,这才买下来的。把地买到手了,各种证件什么的需要去办不说,还有开办制衣厂必不可少的缝纫机和锁边机,以及剪刀等各种小物件也需要去买。苏启航这会就跟周胜男说道:“机子暂时存放在仓房那边。”得亏每年的这个时候是服装行业的淡季,而且夏天.衣服轻薄,所以苏启航修建的那三栋仓房最近就空下来了一栋。现如今,正好拿来展示堆放他买回来的这些机器。周胜男听了就说道:“那咱们可以准备往外招人了。”从来没有自己做过衣服的苏启航,还需要去找寻那种会做衣服的老师傅。这种老师傅其实也好找。上他们本地的制衣厂那里去寻,苏启航很快就寻到了。说起来,他们本地是有制衣厂的。但是那厂子不知道是领导班子的原因还是怎么的,里边生产出来的衣裳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式款。倒也不是说这制衣厂里生产出来的衣裳,就销售不出去。事实上,全国取消布票才几年的时间,服装这一块还真就处于一个狗屎都能卖掉的好行业。可一个偌大的制衣厂,跟不上时代,整个厂子的效益也就那样了。苏启航没去打制衣厂里边工人的主意,因为他很清楚,在这种国营大厂里边上班的,他们更在乎稳定,也更在乎面子。就好比他老丈人周新民他们,但凡肯从火柴厂里面离职,不管是来给自己做事亦或者是去帮着周想华和杨建忠做事,那怎么都比呆在那厂子里面拿那么点工资要好。可周新民跟赵满英,却还是更愿意选择呆在国营火柴厂。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了,想要去扭转它们,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大。所以如非必要,苏启航不想在这上面折腾。苏启航打的是那些从制衣厂里退出来的人的主意。这年头,厂子里的工作除非自己辞职,一般情况下,不管哪个厂都很少会去辞退工人的。而且在厂子里的工作,大多还能接替制。就好比父母把工作让给下面的子女,那也是允许的。所以大家才会越发的不愿意轻易离开厂子,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份工作是能给子孙后代传下去的铁饭碗。而从制衣厂里退出来的就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已经到了能退休的年纪了,另外一种就是给家里人让出工作的。苏启航想找的就是第二种。上制衣厂那边打探到消息后,苏启航就上人家家里去请人了。那些人从厂子里退出来后,大多都是闲置在家里的。因为要是还能进别的厂的话,他们先前也用不着为着给家人让工作,而从制衣厂里面退出来了。苏启航这边开的是正经厂房,虽然是私人的,但是他给的工钱也不低。于是没用上多久,苏启航这里就请到了六个老师傅。老师傅请到手了,可是厂房却还在修建中,苏启航这边却还是开始对外招起了工人来。整个厂子想从一开始就由里到外全是在制衣厂里做过的老师傅是有点难的,但是去找一些手巧会用缝纫机和锁边机的人,难度就没那么大了。而且一开始不会用这些也没太大关系,苏启航这边还可以让那六个老师傅先教一下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