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
作者:孺人      更新:2023-05-12 03:59      字数:4211
  周想华也震惊,但是震惊完了后,她见着杨建忠在那边跟苏启航说的正带劲,就挨着她姐周胜男,小声的问道:“姐,你上房交会去看的时候,还有没有便宜一点的房子呀?”“有啊!”周胜男笑着说道。“那我也想再买一套房子。”周想华就说。而后没等几天,苏启航跟周胜男就听说了,周想华跑去买了房子了。买的就是他们那边在房交会上看到的那个带电梯的小区。而且周想华这一次,买的还是那小区里边最大的户型——160多平米的房子。可那小区是比他们那小洋房的单价还贵的!小洋房修建的那一片地方,实际上是比较偏离市中心的。整个洋房区很大,有四万多亩地。因此,他们是要分成几期去建设的。第一期就是苏启航他们买的,一共只有五十户。那位置很偏,属于公交车线路都没有的地方。不过能买得起那一片房子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非常有钱的人,他们都是自己有车的。而周想华新买的这房子,它位置就比苏启航他们买的那小洋房那里好很多了。属于市中心,因此单价是680一平米的。只这一套房子,就花了十来万。周想华那边不比苏启航,做生意时间短。前年开的店,挣了点钱后,紧跟着就买了跟他们一个小区的六十多平米的房子。然后去年开了两家店,瞧着是比前一年挣得钱更多了些,却没想到周想华又拿钱去买房子了。而且这买房子的事,是周想华自己一个人去的。等到把房子买回来了后,周想华才告诉的杨建忠。杨建忠当场就炸了:“你怎么能不跟我说一声,就一个人跑去把房子买了呢?”“因为我们需要住更大的房子了。”周想华说道:“我这肚子再有三四个月就要生了,到时候我们就有两个孩子了。两孩子再住这么小的地方,那哪里能住得开啊?”杨建忠气道:“这么大的房子,哪里就住不开了啊?”“就两个卧室,连让两个孩子一人一间卧室都分不到,哪里住得开了啊?”周想华反问了回去:“再说了,我这孩子生下来,我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肯定是带不过来的。所以我也想好了,让我妈从厂子里辞职吧。”……跟杨建忠说了这些事后的第二天上午,周想华也上苏启航这边来找周胜男说了这些。周想华的意思很明确了:“姐,妈要是能上来帮我带孩子,我就只要等孩子生下来再出了月子,就能上市场那边去看顾着生意了……”周胜男懂她没有说明的意思,就笑了笑:“行,到时候就让妈上来帮你们看孩子。”面对杨建忠这样的人,周想华这边就是只想去抓钱了。存折上的钱多了,她就宁可把上面的钱先拿去买了房子。房子还是周想华自己去买的,房产证上面的名字跟以前的那些一样,写的也全都是周想华一个人的。到时候就算杨建忠想动心思卖房子,那也得经过周想华的同意。再把赵满英喊上来帮她带孩子,周想华就能安心的盯紧那边的铺面的生意了。整个算计是没错的,但周胜男就是忍不住替周想华感到心累。周胜男等周想华走了后,就在那跟苏启航叹气道:“两口子要是心没在一块,家都发不起来!”杨建忠那么生气,只怕是对存下来的那些钱早就有了别的打算,只是还没来得及实施。但是周想华信不过他,宁可这个家少挣钱,也不肯如了杨建忠的愿。但这个事,还真没办法去怪周想华。是杨建忠自己,从头到尾都没有给过周想华可以相信他的地方。所以要周胜男来看这些事,她是赞成周想华这些行为的。尤其是让赵满英从火柴厂辞职这一步,周胜男是早就有这个念头了。苏启航也觉得周想华买房这事干的可以,在那跟着周胜男说了几句话后,拿起车钥匙他就要出门了。今天已经是正月十八了,所有的单位什么的早就已经恢复正常上班了。苏启航这次去办的事情还很重要,是谈制衣厂那边开始往省城这边的各大商场货柜上铺货的事。事情谈得非常的顺利。本来去年靠着那几个广告,就算是把他们制衣厂的名号在省城这边打开了。他们那制衣厂生产出来的西裤畅销情况,也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面对这么一款好卖的货品,厂家这边又主动上门推销,在如今这么个各种物资都还属于匮乏的年代,就很少有人会傻到去拒绝。于是跟那边谈好了各种供货事宜后,省城这边的各大商城和货柜的订单就接踵而来了。制衣厂那边杨国斌更是因此紧急抽调了一拨人,专门负责接订单的各种事宜。可即便是这样,也还是让制衣厂这边进入了繁忙期。订单的增多,导致制衣厂那边又得对外招人了。这一次不仅要招的人数比较多,而且杨国斌那边给苏启航的建议是:“最好是招熟练工……”要想把一个生手培育成熟手是需要时间的,而制衣厂这边随着订单暴增,再要是想以前那样招生手来自己培养,就是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了。而这里边所花费的这些时间和精力,在厂子效益如此好的情况下,那就等于是一大笔一大笔的钱!苏启航当然舍不得这些钱进不了自己的口袋。于是,这位是新手他也招,但针对眼前急需要熟练工的情况,苏启航又想出了一个办法。苏启航直接就让杨国斌去跟自家制衣厂那边的帮工们说了:“……招进来一个熟练工,给十块钱的辛苦费!”前提:必须得是熟练工!有介绍一个人就给十块钱的辛苦费在,不怕厂子里的这些工人不用心去帮苏启航找人。而他们厂子里的工钱待遇和福利这一块,也是很能留得住人的!所以即便是个私人开办的制衣厂,没有国营厂子的名头在,也让苏启航这制衣厂以极快的速度,招到了一大批的制衣熟练工。那些熟练工一来,制衣厂里边的生产量一下子就跟上来了。而苏启航这个才开办才半年多的制衣厂,现如今摇身一变,已经成为了一个拥有一百多个帮工的大工厂了。同时,苏启航也把“嘉嘉”和“嘉牌”两个商标,进行了注册。别看现在制衣厂里暂时只有西裤这一个单品,但是苏启航这边早就已经计划好了,男装那边要增多款式了不说,女装这边他也准备马上就要分出一条生产线出来了。往后“嘉嘉”指向的就是女装,而“嘉牌”所指的就是男装。苏启航现在是不缺销售渠道,缺的反而是货品了。像羊城和杭城那边最开始跟苏启航签订了代理协议的那几家制衣厂,后面也跟那家专门生产男装的制衣厂一样,一个个的先后不一的把苏启航的那一套销售方式全都照搬了去。那边自己就能把销量拉上来了,那么往后的合作,只怕苏启航还想要人家再给他那么优厚的条件怕是有点难了。而早在当初置办制衣厂的时候,苏启航就预料到了这些,这会倒也没什么太大的失望。要是换了他,他也会做一样的事。也因此,对于厂子里现有的这些帮工们的人数,苏启航并没有就此觉得够了。那就继续对外多招人。于是在苏启航这种大规模的招聘制衣工人的情况下,省城这边的制衣厂被惊动了。因为苏启航这两个月所招走的一批制衣工人,有不少人就是被他那边的待遇打动了,最后从这边辞职,去了苏启航那边的制衣厂工作。当然走的也全都是一些最底层的制衣工人。但被一个私人开的厂子,把自己国营厂子里的工人‘抢’走了,对省城制衣厂这边的领导来讲,是一件特别丢脸的事。也因此,制衣厂这边召开了紧急的会议。会议上有人就针对苏启航这种‘挖墙脚’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谴责:“他这是在挖社会主义墙角,他的这种行为切切实实的伤害了社会主义!”这话一出来,立刻有不少人附和!一场会议立刻就变成了批判苏启航的大会。但除了批判和谴责,他们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于是就有人在那里悻悻然的说道:“这要换了早些年,像他这样的,就算不被抓进去吃枪子,也得被关上好几十年了!”可他也说了,那是早些年。因此,这时新转来的制衣厂副厂长终于开口说话了:“咱们与其在这里谴责自家厂子里的工人嫌弃厂里工资低,去了人家私人厂子的事。还不如想想办法,如何把厂子里的效益拉上来。”而他这话一出来,整个会议室里一下子就变得格外的安静起来了。那些人不说话是觉得心来的副厂长到底是刚来的,把一切都想的太简单太轻松了。而这个副厂长也没说话,是在心里叹气。国营大厂不管是在福利还是政策上,那都是要比私人厂子占不小的优势的。可好好的一个国营制衣厂,哪怕是在苏启航这个私人厂子兴起来之前,自身就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了。厂子里其实不是不想革新的,可革新也是需要资金的。但说实话,厂子里现在拿不出这么多的钱。而作为国营制衣厂,哪怕厂子生产出来的衣服再跟不上时代的流行,对眼前服装尚且还属于偏匮乏的阶段来讲,是不可能混到没钱的。那厂子里的钱哪去了?都是被“三角债”给拖累的。而关于“三角债”这一块牵扯的东西就更深了,因此哪怕这个新来的副厂长想盘活制衣厂,一时半会的也难。于是这位新来的副厂长,找到苏启航这边来了。两边一见面,才发现是真的巧,都是熟人。那位新转来的省城制衣厂的副厂长不是别人,正是那天跟他们一块在动物园玩,还帮着他们买了票的,苏嘉宝同班同学孙军辉的爸爸——孙卫国。作者有话说:之前有读者说了,嘉嘉牌男装不够大气的事。我认真的思考了好久,终于想到了解决办法。以后女装是嘉嘉,男装就是嘉牌!对于取名这一块,我是真差的很,已经不止一个读者吐槽了。最后今晚没有了,咱们明天见哈!爱你们,么么哒!感谢在2021-10-09 13:53:17~2021-10-09 20:18: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云淡风轻近午正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丹丹 5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86章 086苏启航是在仓房这边接到制衣厂那边杨国斌打来的电话的, 说是省城那边的制衣厂的副厂长过来了。一路上,苏启航还在纳闷,不知道这位今天来谈的到底是什么事。要知道, 他这边的厂子跟省城那边的制衣厂, 可是一直都没有任何业务上的往来的。心里这么想的,苏启航面上却变得十分的热情打了招呼, 一边把人往制衣厂这边新修建起来的办公室里面带,还一路笑着说道:“真是太巧了……”可不是巧么?孙卫国也没有想到,他这次来见的人会是苏启航。苏启航这边把人带进办公室后, 又相当热情的给他倒了热茶招待。嘴里也都说着些客套的话, 但是对对方的来意却是一个字都不问。而孙卫国是特意来找苏启航谈事的,苏启航不问,他却不能一直不说的。他这次来, 是来找苏启航谈合作的。关于厂子里“三角债”的事,一时半会的谁也没那本事去解决。因此, 孙卫国只能想别的办法搞来资金。孙卫国就给苏启航推销起他们厂子里的一款布:“耐磨, 好清洗, 质量好又价格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