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
作者:绝歌      更新:2023-05-12 16:51      字数:4475
  老阿嫫便想着派人去传信,让舒带着族人迁回来。步和景平安她们离开族群这么久,如今事情解决,也该回去了。她们歇了一夜,第二天,天刚亮便出发。没有食物,自然也没有早餐可吃,只能是走在路上遇到什么能吃的就吃什么。景平安已经五岁多了,在森林里待了这么久,只要不是特别难走的地方,或者是遇到逃命跑步,都能自己在树丛间蹦蹦跳跳地前行。步带着族人,放慢脚步,带着景平安不紧不慢地往回赶,顺便查看森林重新被淹没后的样子。她们赶了大半天的路,在下午抵达之前居住的山崖下。山崖下竟然也被涌来的河水淹没了,许多灌木、干草大半都被淹在水中,一些以前容易积水的地方竟然变成了湖泊,里面竟然还出现了鳄鱼。步在这里生活了二十来年,头一次见到这景象,颇为震撼。突然,前面的水塘里响起水声,一个十来岁出头的游鱼族少女从水里冒出头。她的手上拿着骨矛,骨矛上戳着一条两尺多长的鱼,脸上洋漾着因获得猎物的喜悦笑容。游鱼族少女忽觉有异,扭头便看到了景平安一行,并且一眼认出了景平安。她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激动地扯开嗓子发出尖啸的叫声。景平安也认出了这游鱼族少女,正是住在山崖上的那窝游鱼族人中的一员,之前她潜到营地,景平安还扔了块烤肉给她。发现一个游鱼族人,就很可能出现一群。这少女的叫声一听就是在喊人。景平安刚喊了声:“快跑!”便又被亲妈抗在了肩膀上。一群山崖族人拔腿飞奔。景平安赶紧喊:“往山坡上跑,不要直接回。”步一想也是,赶紧调了个方向跑。游鱼族人昨天刚把山崖上的猴子窝占下来,开拓了新的领地,才住了一晚,便听到有族人示警。他们跑到洞口边,朝下方看去,便见树梢丛中有一群外族人在飞奔,这群人正是之前出现在河滩边的那群。那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有游鱼族人激动得差点就想直接跳到山崖下去逮人,可底下虽然有水,但终究不比河里,跳下去很容易一头撞在树上摔死。有手快的,一把拽住想要跳崖追人的同族,攀着山崖往下,进到水里,便开始追。这片地方的水,有深有浅,深的地方自然是游起来畅然无阻,浅的地方,游着游着就趴在了地上,只能站起来再继续跑,跑过一片斜坡过后,到了低洼处又有水了,又再继续追。这速度,比起在树丛间蹿得飞快的山崖族人差远了,很快就被扔下了。一些聪明的游鱼族则爬上树去追,但追出去一段过后,发现许多同族没有跟来,只有自己和极少数同族追在那群外族的身后,而对方的箭射得比他们手里的长矛投掷的距离远得多,根本不是对手,于是也停了下来,眼睁睁地看着她们朝着山上去,跑远了。这群游鱼族人回去后,便向女王禀报:那群外族住在那边的山上。第104章 回到族里山崖族人跑到山坡上,翻过大半座山,才摆脱掉那群游鱼族人。景平安爬到树梢上朝山崖方向望去,山洞前站有几个人,距离过远,看不清楚,但想也知道八成是游鱼族。她叫上步她们爬到山顶,查看周围的地形。虽然森林都被参天古树覆盖,不能直接看到地面,但通过山形走势还是能看出些水流分布情况。从山崖往上游方向去,地势一路走高,其间更是有大大小小的山坡连成片。水是往低处流的,河滩决堤处的水再怎么倒灌,都灌不到山崖族现在的栖息地。游鱼族如果想从河滩进入森林找到山崖族,需要顶着干旱一路翻山越岭,这对他们来说是极难做到的事。如果游鱼族想要逆流往上,沿着河岸寻找山崖族,也很难。河道并不是笔直的,从瀑布到山崖这一段夹在群山之中,弯弯绕绕的水路比翻山越岭远得多,况且瀑布下的那一片,似乎也不在游鱼族的活动范围里。景平安查看了地形,做了评估,见到族人面露担忧,把自己的分析告诉她们,让她们安心。傍晚时分,景平安在离山崖族栖息地不远的地方遇到了迁来的赤岩族人。这群赤岩族人在一座小湖泊旁边的树上搭树窝居住。湖水绿幽幽的,有些地方甚至呈墨绿色,看起来有点幽深恐怖。小湖的四面是大概一二百米高的小山,山腰以下是郁郁葱葱繁花盛开的盛春景象,越往上越干,山顶那一片更是满满的全是枯黄的景象,看不到半点绿色。放哨的赤岩族人发现了步她们,热情地把她们领去见舒。山崖族人归心似箭,把老阿嫫他们已经回到赤岩族和下游处的情况告诉了舒,便匆匆往回赶。景平安她们抵达山崖族栖息地时,已经是入夜时分。营地亮着篝火,飘着阵阵烤肉香和炖肉香。熟悉的环境和味道,让景平安生出种回到家的感觉。山崖族人见到步她们回来,开心地发出大声叫喊,不多时,族里所有人都迎出来了。原本跟在景平安和步身后保护她们的那队山崖族人看到自己的娃跟在人群里跑过来,快步过去,抱起娃,又跟周围的族人一阵寒暄。留守的人员七嘴八舌格外好奇地问她们开渠引水情况。吱听到欢呼叫嚷声,抱着孩子从山洞里出来,迈开大步来到景平安和步的跟前,笑意盈盈地问:“怎么回来了?水渠开通了?”厨房负责做饭的见到她们口干舌燥的样子,赶紧把装有凉开水的陶瓮捧过来,给步和景平安一人递了一个水碗。景平安口干舌燥,连续喝了两碗水才解了渴,再把开渠后的情况告诉吱。一起围在她们身边的,还有山崖族的其他人。对于山崖族人来说,之前住的山洞相当于老家,同时也是大家留的一条退路,听说让游鱼族占了,顿时哗然,有心疼的,有惊讶的,有想去抢回来的。景平安示意他们安静,又说道:“去河边狩猎时都小心些,如果发现游鱼族踪迹,一定要先绕路甩开他们,然后马上来报。”山崖族人跟游鱼族本来就不太对付,众人自然应下。吱示意步和景平安回山洞里再说。其余的山崖族人,全聚到了回来的那队人身边,有想看她们手里的铁矛的,有问起她们详细的开渠情况的,还有问她们后来有没有再跟游鱼族打起来的。跟去保护景平安和步的那队山崖族人也长了不少见识,向族人们讲起游鱼族,讲起在河滩挖水渠挖出好多鳄鱼蟒蛇,讲得绘声绘声,听得没去的这些族人啧啧称叹,恨不得明天就跑去瀑布下的河滩也挖些大鳄鱼出来,又向族人感慨,因为她们常去河滩狩猎,鳄鱼和蟒蛇都不太往这边来了。她们之前做陶器取泥时,挖得没有赤岩族开渠深,只能偶尔挖到些小鱼虾,得知淤泥深处有好多猎物,只觉白白错过了好多好东西。吱去到篝火旁,先给步和景平安盛了碗鱼汤,再把烤鱼给她俩分了。小表妹呱见到景平安,笑咧了嘴,啊啊啊地叫着跟景平安打招呼。她跟景平安在一起玩了一个冬天,早就认人了,分开一个来月,还记得景平安,见到她可开心坏了。景平安抱了抱小表妹,发现又重了。小孩子的个头蹿得挺快的。吱把肉汤放在旁边凉了一会儿,看到不烫了,便从景平安的怀里抱回了呱,让她俩先吃晚饭。如今她们回来,吱也能松口气了。族里一共只有二十多个成年人,步和安她们一走,只剩下十几个成年人照顾三十多个孩子,又要狩猎,又要保护族群,得亏有弓箭、长矛,再加上半大的孩子也能帮上点忙,才勉强支应过来。景平安吃饭的时候就注意到,篝火旁除了烤着的这半条鱼和温着的半锅鱼汤,再没有别的食物,旁边装青菜的筐里也空空的,连根草都没有,看起来家里没什么余粮的样子。旱灾对族群获取食物还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景平安什么都没说,吃完饭便早早地睡下了。她睡醒时,大姨和亲妈提着水拎着猎物回来了。猎物是两只树鼠、一只瘦巴巴的灰兔,从它们的伤口来看,应该是被箭射死的。步放下水,便又出去捡柴草去了。吱则开始剥树鼠皮,清理猎物。景平安凑过去,问:“姨,最近不好打猎吗?”吱点头。树还好,树根扎得深,还能发芽开花,地上的草只有地势低洼处、河边、湖畔抽出新叶,地势稍微高点的地方,土都干透了,草都干死了。没有草,猎物自然也就跟着变少了,再加上她们常年在这一片狩猎,附近出没的猎物就更少了。吱告诉景平安:“我数过,树,开花的树,结果的,够过冬。”景平安笑笑地看了眼吱,说:“但愿。”只希望那些已经开花的树,扎的根足够深,能够吸收到足够的地下水,不受干旱的影响。不然的话,开完花不结果,也是蛮惨的。她吃过早饭,去族里点了两个人当保镖,便去附近转悠。族群居住的这一片森林并没有受到旱灾影响,树的长势都挺好的,有这片林子,至少在嫩叶水果上是不愁的。她去到河边,一个多月没来,水位又低了许多。瀑布甚至有断流的趋势,只剩下中间还有细细碎碎的十几缕水流往下淌,最大的那道水流都没有消防栓的水大。上游断流,下游又再扒开了一断河堤引水入森林,这段河的水位同样令人堪忧。好在山崖族能够直接从河滩、河里获取猎物,又守着水源,倒是没有赤岩族那样的担忧。景平安转了圈,发现大家基本上没太受旱灾的影响,依然是像往常一样过日子。族人们的生活挺单调的,除了狩猎摘嫩叶,就是做点骨矛、弓箭等狩猎工具,再就是加工兽皮,篇点藤筐背篓之类的用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算是种安稳。景平安是个劳碌命,享受不了这种安稳,让她闲下来什么都不干老老实实当一个五岁小孩子,老实说,心慌!不仅仅是觉得在浪费生命荒废光阴,更有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担心。反正族里抽调走十个成年人,也能够维持运转,不如干点别的,例如,烧制木炭。烧制木炭只需要达成两个条件,一是不完全燃烧,二是隔绝空气进行热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河边地势较高的地方掏个洞,先把木柴架在里面烧,之后再用土把洞口封起来。成不成的,试试就知道。商周时期就有的木炭,景平安不信自己弄不出来!她找河边建炭窖,主要是考虑到森林防火问题。这么干旱,许多草和树都干透了,一点就着,要是在森林里引发山火,后果不堪设想。河边的植物都是湿的,没那么容易烧起来,且河滩这么大一片空地,不怕火星乱溅或者塌窖什么的。等到她把木炭弄出来,铁器就可以想一想了。含铁量这么高的露天铁矿,有的是细小的铁矿石渣子,大块的铁矿石难炼化,小的碎渣子总还是容易些的。没有铁器,缺少工具,景平安只觉得做什么都费劲,做什么都难。咬咬牙,把铁器炼出来,往后日子都好过很多。景平安拿定主意,便回去找吱和步要人。她不要多了,给她五个人打下手就成。吱和步都懒得问她要人做什么,步去点了四个人,再加上一个她自己,五个,跟着景平安去。之前赤岩族准备骨锹的时候,景平安派人给吱送回过图纸,有现成的骨锹可以用。可天气干旱,河滩同样干透了,有骨锹都不好挖。景平安去到取陶泥的坑前,灵机一动,现成的坑可以用,就它了!她当即带着人去找干草,先在坑底铺一层干草,又再从四周捡来树枝。这些树枝的要求都是以造房子的标准来的,用的好木材,那些什么当柴烧的腐朽烂木头就不要了。她等到柴快把坑填满后,又让她们铲了十几筐土放在旁边备用,之后便是点火烧木材。火扔进柴坑,最开始点燃的是底部的干草,之后是细枝,直到粗枝都点燃了,烧得高焰腾腾冒起,隔着老远都能感觉到火坑里的灼热气浪时,再把准备好的土一筐筐地泼向火坑,把火坑上方填得严严实实的,连点缝都没露。她又再让她们围着火坑外面插骨矛,用草绳拉警戒线,以防止有人误踩进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