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作者:希昀      更新:2023-05-12 19:59      字数:3761
  “我的姑奶奶,您总算回来了。”一个个簇拥着崔沁进门,吩咐人赶忙去给崔夫人和大少夫人柳氏报讯。云碧张罗着下人将两箱子礼抬入府内,门房请慕家车夫随行婆子喝了茶,又给了银裸子,客客气气招待了,慕家仆从回去复命。崔沁跨入正院,瞧见柳氏和老嬷嬷搀扶着崔夫人朝她迎了来。崔夫人几乎是半跑带扑的,眼中泪痕未干,“我的儿,你可回来了,你快救救你大伯吧!”崔夫人一把鼻涕一把泪扑到了崔沁怀里,崔沁急忙把她接住,细细瞧她的脸色,见崔夫人眼眶凹陷,形容消瘦不堪,心中顿时大痛,“大伯母,您这是怎么回事,我夫君不是遣了人来,叫您不要忧心吗,您怎么把自己折腾成这个样子!”崔夫人闻言心中暗恨,心想她怎么有脸回来,面上却是哭嚎着嗓子道,“沁儿啊,你大伯父对你如何,你心里有数,当初你爹过了世,你娘抛弃了你,是你大伯父将你接了来,虽说不算大富大贵,到底不比寻常人家小姐差,你就看在他养你一场的份上,去求求慕国公,让他救你大伯父出来吧。”崔夫人那句“你娘抛弃了你”,如针一样扎在崔沁心口,崔沁眼眶泛红,却又强自忍住,“大伯母,你先别急,我们先进屋说话。”崔夫人扯住她的胳膊,“还进什么屋啊,孩子,你别浪费功夫在这里,快些回去,求求你那夫君,只要他开口,你大伯父肯定没事的.....”崔夫人急得把她往外推,崔沁差点跌倒,还是云碧和柳氏给扶住。崔夫人将崔沁推到院外,就坐在廊下台阶上哭天抢地,那泼妇之态,实在难以入目。柳氏无奈之下,扶着崔沁出了正院,沿着长廊往侧门走,“沁儿,你别跟你大伯母计较,父亲出了事,她就乱了分寸,我跟她说了无数次,查案需要时间,慕国公定还父亲一个清白,她是个急脾气,今个儿劝好了,明日又急。”阳光透过枝叶洒下细碎的光芒,跌入崔沁的眼眸里,她眼底漆黑如墨,不曾有任何反光。柳氏瞥着云碧手里的包袱,知崔沁是打算住的,一时尴尬不已,和声细语陪着礼,“要不你先回去,等回头父亲出来了,我再让婆婆来慕府看望你....”话说到一半,柳氏想起什么,声音戛然而止。柳氏是世家出身,虽是偏房却也晓得世家规矩,慕家那样的门楣,极重体面,崔沁刚回来饭都未吃便回了府,定知娘家招待不周,哪怕崔家现在出了大事,也不至于将姑奶奶拒之门外,传出去也得说崔家门风不严。且不说崔沁心里如何想,那慕家也必定看轻崔家,公公前程堪忧。柳氏想起这遭,心中顿时焦灼,连忙改口,“不行,你不能走,我去劝劝母亲,你先去我院子里歇息。”云碧在一旁脆生生接话道,“大少夫人,也不必去您的院子,咱们姑娘的院子不还空着吗?”柳氏闻言脸色便更尴尬了。一旁管外事的嬷嬷接了话茬,“二姑奶奶,您是不知道,您出阁后,夫人便把娘家那位表小姐接了来,现在就住在您的院子里。”云碧一听脸色大变,“那可是我们家姑娘的院子....”崔沁冷淡的眼神制止她的话,扭头冲着柳氏和颜悦色道,“大嫂不必费心,我心里有数,大伯母这般,我也没法待下去,慕家那边你也不用担心,我自有安排,大嫂先去伺候大伯母,我这就离开。”柳氏满脸愧色送她出了门,又吩咐车夫送崔沁回慕家。崔沁却在半路下了崔家马车,又吩咐云碧雇了一辆新的马车,主仆俩抱着包袱坐了上去,待车帘一放下,崔沁脸上的神情淡了下来。是一种近乎绝望的淡。仿佛是无根的浮萍,触不着地。云碧则委屈着,红着眼骂道,“姑娘,当初咱们老爷去世,留了一个宅子在九如巷,大老爷将您接入他们府邸后,大夫人便把您的宅子给卖了,拿去给大少爷提亲当聘礼,无论如何,崔家都该给您留个院子,怎的还将您推出门呢!”崔沁不理她的话茬,她静静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那茶水早已冷却,她执着茶杯,指腹摩挲着杯侧那一抹鲜亮的红,脑海里浮现起父亲临死前吐得那口血,也是这般鲜红嫩艳,刺目得很。崔沁闭了闭眼,一行清泪滑下,无声无息。云碧瞧着她这副神情,总算是回过味来,抓着她的胳膊,哭着问道,“姑娘,好端端的,你为何要回崔家来,崔家明明没派人来递话,您为什么谎称崔家来了人,您跟姑爷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崔沁被云碧摇晃着,泪珠在眼眶打了一个转儿,模糊了她的视线。“云碧啊,我今天不想回慕家,我今日去跟老太太告别,二夫人和三夫人都在,我倘若现在回去,面子抹不开,母亲也必定知道崔家不礼遇,对崔家心生埋怨,大伯母虽有不当之处,可大伯父对我是极好的,我不能牵连大伯父,不能坏了亲家脸面。”“我们今晚住客栈吧,我就想透一口气....”崔沁极力地忍着泪意,将头埋在青瓷杯口,那冷却的茶水冒着寒气,逼退了她眼底的热泪。真的,她现在不想见到他,就想透一口气,再细细思量,该何去何从?第12章 你们和离吧车马潇潇,驶入京城西市,喧嚣扑面而来。商肆林立,酒旗蔽空,小二扯着嗓子立在台阶下卖力地吆喝,卖货郎挑着担子游街而过,唱着脍炙人口的小曲儿。西市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云碧掀开帘子瞥着两侧街道的小铺,瞧见一耆耄老者开了个葱花饼铺子,远远的,就闻着那葱香味儿,忍不住馋出了口水,“姑娘,姑娘,您小时候最爱吃这个,奴婢去给您买几个?”崔沁透过帘缝儿,瞧着街上人来人往,忽的兴致上头,“咱们下车逛逛吧。”云碧付了车夫银钱,与崔沁一道来到煎饼铺子,前面还排着几人,摊前热气腾腾的,熏着眼睛。云碧买好葱油饼子递给她一个,“姑娘,热乎乎的,快吃。”崔沁拿着饼子,慢慢咬了一口,嚼不出滋味来。云碧挽着她顺着人潮往前走,“姑娘,您想一想,夫妻之间哪有事事和美的,不是这不如意,便是那不好,咱们姑爷虽有不好之处,可他也有旁人难以企及的优点,您就想开点,咱们就当出来逛街,睡一宿,明日清晨便回府。”崔沁失笑一声,开口道,“咱们去街上逛一逛,我想给你打点首饰。”崔沁父亲去世后,手里还有些营生家当,大伯父把她接过府,那些家当全部交到了大伯母手中,出嫁前她跟崔家姐妹一样领着每月四两银子的月例,省吃俭用,便是金钗首饰她也不常买,省下的钱用来买笔墨纸砚和书本。出嫁时,因着嫁的是高门,大伯母也不会蠢到贪墨她的嫁妆,再加上北崔施加压力,大伯母也给她整了六千两银子的嫁妆。到了慕家,日子便更宽裕。崔沁现在手里有了余钱,干脆带着云碧好好吃了一顿,还给她买一副银头面。午时,二人寻了个客栈歇息,入了这方寸客房中,崔沁竟是觉着无比闲适,不用讨好任何人,也不用担心自己言行逾矩,懒懒地靠着枕巾便睡了过去。待夕阳西下,云碧便唤醒崔沁,拉着她出门去逛灯会。慕府,容山堂。老夫人刚用过晚膳,甄姑姑亲自伺候她净手,外间似有丫头婆子说话声,隔着屏风听得并不真切,隐隐约约好像提到了端王。“外头是何人?”“回郡主的话,是门房的郑婆子,说是荣王回京了,过两日端王府的人会上门拜访,派了人来知会咱们一声,冷月正在外头问她话呢。”已故的太皇太后有两子,其一是当今圣上的祖父,其二便是老夫人的父亲端王,端王早已去世,现在袭爵的是老夫人的庶弟,老夫人与这庶弟感情并不太好,平日两府之间来往也不多。而这位荣王便是先帝的弟弟,当今圣上的叔叔,与老夫人算是堂姐弟。荣王久在封地,听说近些年痼疾复发,年轻的皇帝便下旨,召他回京荣养。老夫人年长荣王数岁,少时也曾一起入宫受太皇太后教导,还算有些情分。“你把她叫进来,我亲自问话。”少顷,郑婆子躬身入了东次间,甄姑姑在一旁替老夫人问话,郑婆子条清缕析答了。到了末尾,老夫人忽的想起一桩事,开口问她,“对了,昨日崔家是不是派了人来,都说了些什么?”郑婆子闻言面露诧异,“回郡主的话,昨日崔家并不曾来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就变了,直起身子问道,“你说什么?崔家不曾来人?”郑婆子吓得连忙跪了下来,“郡主,老奴日日守在门房,谁来谁不来那是门儿清,昨日崔家确实没来人。”一屋子人瞠目结舌。老夫人何等聪明,细细思量片刻,便猜出了端倪。崔沁的性子她了解,断然不会无缘无故撒谎,崔家的事人尽皆知,她想去娘家探望,也没必要遮掩,只可能是夫妻之间起了龃龉。她沉吟半晌,压着怒火吩咐甄姑姑道,“去,派人将葛俊叫来!”不多时,葛俊被带了进来,满头大汗跪在堂屋正中。老夫人端坐上方,凝眉冷笑道,“你家主子呢?”“回郡主的话,崔家老爷在狱中出了事,三爷昨日连夜去了大理寺,至今未归。”老夫人闻言怒容淡去少许,“我问你,昨日沁儿跟三爷之间可是发生了什么?”葛俊暗瞥了一眼老夫人神色,犹豫了片刻,一五一十道出。老夫人听到最后,气得额头青筋暴跳,“混账东西,那裴音的遗物算个什么紧要,他居然就为了那玩意儿斥责了沁儿,她是三房的主母,哪儿去不得,当年我与他父亲日日入那藏书阁看书,怎么不见他父亲说我半句!”“这个混账小子!”“沁儿面子如何搁得住,难怪她要回崔家住几日,我就说嘛,她在家里日日都好,怎么会想着去她大伯母那里住,原来是那混账东西赶了她!”老夫人气得在屋子里团团转。甄姑姑和冷月一左一右欲去搀她,都被她给甩开。“你即刻派人去崔家打听消息,记住,切莫声张,不能被崔家看出端倪来。我要知道沁儿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