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五零喜当妈 第15节
作者:鸩离      更新:2023-05-13 00:08      字数:7588
  “没有的事儿,大姐你可不能听别人胡说。”余秀有些汗颜,赶紧解释道:“我跟他清清白白着呢。”“嗨,我还希望是真的呢。”李晓丽望着不远处自家三个小子和陈冠军、芝芝两人,在一群低矮的马架子中玩捉迷藏,玩得不悦乐乎,笑声不断,也跟着微笑道:“你还年轻,又带着俩孩子,这么肤白貌美,不找个有钱有权的男人护着,保不齐又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惹出事端。我觉得这韩场长人挺好,虽然死了老婆有个孩子,但是听人说,他的老婆孩子都是替别人家养的,他本人长得又跟电影画报里面的明星同志一样俊俏,每月的工资不低于七十块,养媳妇孩子绰绰有余,还有复转官兵的军人福利,布票糖票啥的票据都不缺,咱们场里多少姑娘都盯着呢,你要跟他能成,我都替你高兴!”“瞧你说得,他那么好,场里新来的比我漂亮的未婚女同志不少,他会看上我一个寡妇?”余秀闹了一个大红脸,说完这话又转移话题道:“对了,李大姐,我有一件事不明白,你家三个小子咋跟着你姓李,不跟着田大哥姓田呢?”李晓丽说:“你田大哥以前就姓李,那不是以前兵荒马乱的,他亲生爹妈饿得要死不活,把他过继给了我公婆,后来你田大哥长大娶了我,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他们又闹着上门来认亲。我公婆性子好,不想跟他们吵闹,就让你田大哥改回了原来的姓氏,三个孩子依然跟着我公婆姓。”.原来是这样,余秀怀然大悟:“家家户户有本难念的经,不过你和田大哥以前都姓李,这同姓结婚还是少数。”谁知李晓丽说:“你是不知道,我其实是童养媳,我的公婆以前买了我,是打算给我大伯哥当媳妇的,后来发生了一些事儿,我成了你田大哥的媳妇儿……幸好你田大哥对我好,不然我这辈子,也没啥活头了。所以说啊,女人得有个男人护着,不然自己一个人立着,日子多难熬。”余秀看她不愿意多说,也没多问,心里却想着,李晓丽说得话不无道理,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她的寡妇身份真的会引来不少麻烦,可是要让她找个男人嫁了,她心里还真没底,想想也就走一步看一步了。第29章 029转眼到了中午, 到了开饭的时间,大家陆陆续续回宿舍拿饭盒,然后一阵风地跑到食堂里打饭。农场职工每天干活强度大, 消耗大,这般火急火燎的打饭,也是饿得能吃头牛, 大家都习以为常, 谁也不笑话谁。今天有点不太一样,大家发现不少年轻小伙子打了双份的饭菜,一窝蜂地往那些新来的三十多名女支边面前凑,有两个男青年甚至为了一个叫林丽丽的漂亮女支边吵架推搡, 差点动起来手来。排在人群之中的李晓丽不禁感叹:“年轻就是好啊,想当年我也是村里一枝花儿, 也有不少小伙子这么为我争风吃醋。”她大儿子李永壮在旁边毫不客气的戳穿她, “妈, 你就胡咧咧吧, 我爸说了, 以前你看不上大伯,嫌他长得埋汰,人还不老实, 老去县里找窑姐儿, 你气不过,转头倒追得我爸。”“你这没把门的臭小子, 你瞎咧咧个啥!”李晓丽老脸一下红, 又羞又气的去拧李永壮的胳膊, “叫你胡说,看我不拧断你的胳膊。”李永壮连声求饶, 旁边几个相熟的妇人打趣道:“保国媳妇儿,你也甭羡慕,那些支边女青年漂亮是漂亮,能不能安心呆在咱们农场还不一定,我瞧着里面有几个不太正经,吊着这个,吊着那个,就不肯给个正经答复,跟学校那个蒋玉梅似的,一看就是狐媚子!尽哄着那帮未婚的傻小子忙前忙后。你们等着瞧吧,要不了几天,准会出事,咱们管好自己的男人就成。”食堂角落里,好几十个年轻小伙儿,正把那三十多个女支边围在十几张长条餐桌上,各种逗弄打趣,逗得女支边们嘻嘻哈哈,好不热闹。李晓丽看不上那些女支边的轻浮样儿,鼻子里哼了一声,指着排在她前面的余秀说:“可不是,我看这群女支边远没有咱们余同志靠谱,咱余同志长得漂亮,踏实肯干,性格也好,我就帮她搬了家用具,非得请我们一家子吃饭,我让她不要客气,她还生气,非拉着我过来打饭。”李晓丽一家的粮食关系没有转到分场部,还在百川村,倒不是不想吃食堂的饭,而是他们一家八口,有三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儿子,一顿饭下来,少说也得吃个四五斤主食,而分场部职工每人每月发放的粮票只有三十一斤,小孩则只有二十一斤,这要是全家都在食堂吃,那指定不够,全家都得饿晕,所以他们宁愿自己动火,也不愿意加入食堂吃集体饭。分场部考虑到百川村的特殊性,也没强制他们把关系户转入食堂,所以这是李晓丽一家子加入一分场两个多月以来,头一次到食堂吃饭。旁边几个妇人也知道李家的现状,无比羡慕道:“哟,余同志还真是大方啊。”一下去四五斤粮票,可不就大方,这谁家不是精打细算,粗粮加细粮,每顿花个半斤饭票都心疼,余秀请客一下要花这么多,不是傻,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对此,余秀微微一笑:“比起李大姐帮的忙,我请次客算什么,我可不是瞎大方,谁对我好,我心里有数呢。 ”这话李晓丽听着舒坦,人心都是肉长的,有些时候,好心是有限度的,你要不回报,不联络感情,谁会无缘无故的对你好啊!天上可从不会掉馅饼!或许是为了欢迎支边青年的缘故,今天食堂的饭菜格外丰富,主食有白面蒸的大馒头,白菜野猪肉剁的大肉包子,然后是玉米碴子粥,红薯稀饭,菜品有野猪肉炖粉条,酸白菜炖大鱼,土豆红烧野兔,榛蘑炖野鸡,冒油的咸鸭蛋,凉拌萝卜丝,鸡蛋碎青菜汤。北寒平原野兽众多,在这里生活的人,最不缺的就是肉食。一分场成立了专门的狩猎班,专门狩猎野兽给食堂加菜,也给分场部维护安全,负责赶走野狼老虎熊瞎子之类的猛兽。狩猎班总共五人,都是百川村收编的第四大队职工,田保国和陈堂叔都在其中,田保国为狩猎队队长,前两天听闻支边青年要分下来,知道要准备一些肉食,早早地就带着狩猎队设陷阱活捉了不少野猪和野鸡野鸭等等送到食堂,昨天他回老家,还不忘嘱咐其他队友到水甸子钓些鱼回来加菜,可算是圆满完成任务。这么丰盛的饭菜,肉菜只需要五分钱一份,一份分量十足,能装满一个饭盒,里面的肉比素菜还多,这点跟国内其他地方荤少菜多的食堂不一样,因为这里的蔬菜春冬都种不活,只有夏秋两季才能种,一到冬季就得大面积冻菜,否则长达半年的时间都没菜吃。分场部所划分的蔬菜班种得各种蔬菜才长一半,还不到吃的时候,食堂里的萝卜白菜,都是费了老鼻子劲儿,从南方或者苏俄长途跋涉运过来的。老垦荒职工们肉都吃腻了,就想吃点清淡的素菜,新来的支边同志们从没见过这么多肉,在他们所在的城市,哪个食堂做菜,肉不是个点缀?能吃一顿饱肉,是这个穷苦年代大部分人的梦想,几乎所有支边青年把每样肉食都要了双份,吃得那叫一个香。反倒是老垦荒职工打肉菜的少,素菜可劲儿造,只看得支边青年愣头愣脑,还当他们舍不得多花钱吃肉菜,心中有点鄙夷,还有些许大城市下来的优越感,因为素菜只要两分钱一份。汤不要钱,菜只要钱不要票,主食里,包子比国营饭店便宜一半,脸那么大一个包子,只要五毛钱,得搭二两饭票,馒头同样很大,三分钱搭一两五饭票,玉米碴子粥和红薯粥,只需要两分钱和一两饭票。考虑人多,还是请客,余秀所有菜品都买了一份,主食除了粥类,包子馒头按李家的人头买了双份,自家的单份,谭计凉派人送来的慰问钱票还剩四斤多粮票,倒没动用她的私房。李晓丽看着饭桌上堆得满满当当的饭菜,有些心疼道:“都叫你别买那么多了,这一下去了六斤多饭票,够你们娘仨吃好几天了。”“这不是新得了分场部慰问品,花的又不是自己的,我都不心疼,你心疼啥。”余秀把芝芝在怀里,边喂她吃包子,自己抽空吃两口菜,还不忘给陈冠军夹菜,表示自己的关心,跟李晓丽说话,都是把嘴里的食物胡乱嚼了,笑脸盈盈的跟她说话。她和陈冠军脸上红肿着呢,之前李晓丽关问了一通,说要找那两个小王八蛋算账,被余秀拦了下来。这一路过来,不少人对着他们母子指指点点,脾气暴躁的李家二小子看她对像亲妈一样对芝芝好,也把她当成了自己人,有心想给她出气,给两个兄弟使了一下眼色,兄弟俩秒懂,吃完饭脚底一抹油,不知道干什么去了。李晓丽和田保国还得上工,吃完饭就跟余秀道别,临走前余秀想起一茬事儿,问:“李大姐,你们怎么不把李永壮三兄弟送读书?书学费不贵,一学期才九毛钱。”.“读书有啥用,到头来还不是像那些右派和支边青年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当农民种地!”田保国站在食堂门口,忠厚的黑脸膛,满是愁绪:“再说了,孩子们年纪也不小了,书能读好么?他们的爷爷奶奶年纪都大了,我和孩子他妈天天在农场忙,没时间回家照看他们,三个小子得替我们尽孝道。你看,他们在家呢,我娘都能摔着,他们要不在,再出了事,谁来管两个老人家啊!今天要不是三小子吵吵闹闹要看芝芝,我也不会带他们来分场部。”“可就算如此,你们也不能剥夺孩子读书的权利啊。”余秀眉头紧蹙,开口劝解道:“每个人都应该读书,因为读书不仅仅让我们识字断句,而是从小培养我们良好的品德文化素养,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开阔眼界,丰富精神层次,从而做个对社会有用,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我知道,目前的国内形式,使得很多知识青年遭受不公的待遇,但这只是随着时代逐流发生的事情,它们很快成为过去,成为历史上的记载,人们学到的知识文化却永远不会成为过去,永远存在于心中,当你需要之时,它会时刻出现在你脑海,指引你前进。想想看,你们目不识丁,提起知识份子的时候,为什么尊敬和羡慕共存?还不是潜意识里觉得,读书是一件神圣的事!你们以前没机会或者没钱读书,现在条件好了不少,为什么不愿意让你们的孩子读书?难道你们要他们一辈子都在北寒平原,挖土种地一辈子?你们甘心,他们像你们一样,平平淡淡的过一辈?”“这……你也许说的对,但读书这事儿,我们还得商量商量。”谁不盼望自己的孩子成材?可一半会儿让田保国两口子转过弯来,不是一件易事。两人相互看了一眼,说完这话后,李晓丽又用三人能听到的声音说:“你的意见我们会好好的考虑,这两天会给你答复。另外,你的枪,我给你藏到那个空的腌菜缸底了,你田大哥前段时间托人买的子弹分了五十发给你,以后遇上啥事儿,你可以拿枪保护自个儿……”这样,以后遇上乌宏骏同样的人对她动手动脚了,她就不用怕了。余秀眼睛一亮,要给田保国子弹钱,田保国挥手说给钱就是外道,是看不起他们一家子,不给余秀给钱的机会,拉着李晓丽走了。第30章 030下午莫玉兰来找余秀排练节目, 可是因为田保国上工去了,李家三小子也不见踪影,她们只能简单的对了对台词, 走了个形势,各自回头装扮去了。欢迎支边的联谊晚会订在晚饭后,为了欢迎支边青年, 谭书记给全分场职工放了个假, 下午放工后不用值夜班,吃完饭都来分场部的大会议室参加欢迎会,也鼓励各位老垦荒职工们上台表演,表演完后, 大家进行投票,前十名的表演节目, 将会获得粮票!消息一出, 大家都跃跃一试, 粮票难得, 大家伙儿累死累活一整天, 不是就是为了多挣点钱票?而且这时代的人们都善于歌舞,无论是爱国曲目,还是各类戏曲, 大家都上唱上两句, 就连不识字的老北荒人都能哼几句粗犷的山歌,可不就踊跃参与。如此一来, 平时离分场部较为偏远的第三、第四大队的职工, 也会来参加节目, 这代表,乌宏骏也会来。分场办公大楼修建好以后, 以办公大楼为中心,四面大方修了大道,通往一二三四大队所在的分队宿舍。但分队之间的距离十分遥远,每队相隔近一万亩地,平时距离较远的第三第四大队,有急事要来分场部,都需要骑马或坐拖拉机车过来,如果徒步的话,最少要走两个多小时。早上乌宏骏的两个侄子被余秀扭断了手脚,乌红玉那气急败坏地模样,余秀还以为她会带着乌家人立即过来跟她算账。可等了大半天,乌家人毫不见踪影,这不像乌家人做事风风火火的风格。余秀心里有些不安,总觉得这乌家人在憋什么大招,就等着合适的机会,给她致命一击。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余秀再三勒令冠军、芝芝两个孩子不要到处乱跑,就在会议室里活动。两孩子到挺老实,瞧着天快黑了,办公室两个主任方怡婷和赵主任领着几个支边青年到会议室布置舞台,俩孩子帮着挂横幅,贴语录,端茶递水什么的,忙得不亦乐乎,引来不少人的夸赞。会议室很大,能同时容纳上千人开会,不过平时开会的时候都是分批进行,因为会议室凳子不多,就五十多张,人多了就都得站着,看着影响不大好。今天不同,全分场六百多名职工都要来参加联谊会,虽然没有多余的凳子坐,但会议室布置的简单又隆重,首先地面打扫的干干净净,会议室的大舞台后面的墙面,全都用颜料涂成了红色背景墙,颜料干了以后,上面贴着伟人放大版的标准像,两边贴着国旗和工农标志旗,下面挂着伟人各种语录,舞台最中间的顶上还拉了一条红底白字,写着‘欢迎支边青年建设北寒平原’的横幅,彰显隆重。舞台两侧还摆了一排木头订做的长板桌凳,桌上摆着一溜‘劳动最光荣’的搪瓷水盅,桌下摆了几个崭新的红皮银嘴特水壶,供给场部领导们坐观。舞台下则摆了五十张桌椅,再往后的位置都是空的,但是在地面放了不少瓜子,供没座位的职工们打发时间用。联谊会订在晚上八点准时开始,五点半左右,在地里忙活的职工们都下了工,去食堂吃完晚饭以后,都回到自个的住宿,打水洗澡洗衣服,收拾妥当了,时间还早,有些人干脆坐在自己的房前,拿出口琴、二胡、笛子、风琴之类的便携乐器,这里吹吹,那里拉拉,各种各样的乐声穿插在分场部,听起来别有一番滋味。缤纷灿烂的晚霞很快褪去,暮色渐渐隆重,满头的星宿挂满天空,将北寒平原映衬托得美好无比。拖拉机牵引的小发电机轰隆隆响起来,会议室里,几颗闪亮的大探照灯亮了起来,灯光交错迷离,照的整个会议室十分亮堂。时间快到八点,分场职工们都拖家带口进了会议室,里面挤挤挨挨,孩子吵吵闹闹,大人说话声,议论声一片,看起来十分热闹。“大家静一静,都静一静!”时间一到,作为今天会议室主持的方怡婷,穿着一条漂亮的天蓝色布拉吉连衣裙,脸上擦脂抹粉,画了一个精致的妆容站在舞台前,双手做喇叭状大声喊。闹哄哄的人群安静下来以后,她满意的笑了笑,清了一下嗓子,用一种异常昂扬的女高音嗓子,喊道:“同志们!咱们迎支联谊晚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大家保持安静,管好自家孩子,不要大声喧哗,静静观看咱们演员们的表演,在此之前,有请我们的谭书记发表谈话!大家鼓掌欢迎!”哗哗哗,舞台底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谭计凉依旧是一副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副老干部的形象走上舞台。他站在舞台中间,抬高双手,手掌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停止鼓掌,待大家安静后,中气十足道:“新来的支边同志们,我代表咱们一分场场部各大领导干部和老职工,欢迎你们的到来!相信你们来之前也听说过咱们分场部不少事情,咱们第一分场,是大兴农场诸多分场部之中,唯一一个优先达到开荒四万亩的分场部,也是第一个修建起场部办公楼,职工宿舍,学校,商店等等日常所需的场部,再过两个月,咱们分场部职工宿舍楼会修建完毕,到时候咱们场里的职工都可以搬去崭新的宿舍居住,吃住问题会得到根本上的解决,今晚的联谊会大家要看得开心,玩得尽兴,明天开始,咱们就要向地球开战,向世界开战,向全国人民证明,咱们分场部,能种出全国最好的粮食,保证完成国仓任务,大家说好不好?!”“好!”底下异口同声的响起回应声,听得谭计凉热血沸腾,大手一挥,接着道:“闲话我就不说了,大家玩乐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注意安全,方主任,报幕吧。”.方怡婷从会议室左侧灯照不到的位置走出来,袅袅婷婷走到舞台中间,微笑着向大家报幕:“大兴农场第一分场部,欢迎支边青年联谊会正式开始!第一个节目,由咱们分场部场长,原复转七旅343团长韩延飞同志,及其三百多名跟随复转到咱们分场的战士们,演唱第一个曲目《我是一个兵!》,大家鼓掌欢迎!”底下又响起热烈的掌声,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韩延飞身穿那件常穿的半旧军装,脚蹬军靴,领头带着同样穿着军装的三百多名军官,现在却是分场部大小干部和职工的下属们,动作迅速,整齐划一的站满舞台,神情严肃面相众人。韩延飞个子极高,眉目英挺细长,鼻高嘴微抿,五官长得极其英俊,眼神却极为专注,带着一股子狠劲,右脸上的淡色伤疤,让他英俊的面目带着几分凶戾,他往一群同样出色的士兵们前面一站,一股军官特有的冷静稳重的气势叫人不敢忽视。底下一众女眷芳心乱跳,直呼韩场长长得也太俊了,简直跟她们梦中情人一模一样!纷纷叫喊着:“韩场长,快唱歌吧!我们等不及要听你的声音了。”薄唇抿成一条直线的韩延飞张开了嘴,声音低沉浑厚开口:“我是一个兵,预备,唱——!”身后三百多名官兵集体开口:“我是他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了日本狗强盗,消灭蒋匪军!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革命战争考验了我……”歌声浑厚熊亮,唱得慷慨激昂,虽然歌词简单,却充满了力量,鼓舞着在场所有人的心,不少人忍不住跟着合唱起来。这首歌,是一个名为陆原的军官和一位叫岳仑的同志,于1950年共同创造的歌曲。以前的部队出操、吃饭、开会之前都得唱歌,唱的都是些反蒋、地方黄歌曲,跟军人严肃正经的风格完全不相符。此曲一被创造出来,歌词简单易上口,却铿锵有力,引起大家的共鸣,军人百姓老人小孩都很喜欢唱,都觉得唱着得劲儿,代表自己一腔热血和心境,此曲在朝鲜战争后广为流传,在此之间,还因为这首曲子发生过很多感人的事迹,也从侧面说明,这首歌,在这个年代的地位有多高。军士们唱得如战斗般激昂,也激发了台下观众们的情绪,从一个人唱,变成了十个,百个,最终变成了全场所有人大合唱,歌声慷慨飞扬,似要穿透会议室,传遍四海八方。一曲结束,韩延飞领头向台下观众行了个军礼。这群原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为了支持国家的号召,不远万里奔赴北寒平原,为建立全国人民所期盼的东北大粮仓退伍复转成农民在条件恶劣的北寒奋斗,却无法释怀自己不在身为军人的事实。按照规定,退伍后,他们不能随便穿军衣,但他们洗得半变旧,始终不肯丢弃,因为这些军衣代表着他们曾经的奋斗和热血,是他们忘不掉的使命,没有谁会扔掉自己的军衣,那是对自己,对国家的不尊重。当有机会穿上它们,以曾经的军人身份为大家歌唱,台上所有的军士动作整齐的向台下观众行了个军礼,平时吃再多苦,受再多累都没有一句怨言的八尺男儿们,此刻都红了眼眶,在台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中,踏着军队特有的小跑步伐,激动的下了台。第31章 031韩延飞下台的时候, 余秀正在后台等着登台表演。和以往漂亮精致的脸蛋不同,今天她画了一个男装,面庞涂得黝黑, 嘴巴周围糊了一圈假胡子,穿着北方男人特有的羊皮袄子,头戴长耳大面帽, 脚上穿着一双大棉鞋, 还用绳子从下到小腿肚绑了一圈,原来是为了凸显身高,鞋子底下垫了一块砖,模样看起来有些滑稽。“穿这么厚, 你不热?”韩延飞看她那样子,有些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