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作者:姜丝煮酒      更新:2023-05-13 01:43      字数:4694
  “姜年庆,你到底什么时候给我们钱,再不给钱我们就要搬回来了。”那么巧他们找来调解的民警是顾昌东。顾昌东刚回到派出所,就有人来报案,一听地址,是姜年庆告诉他的那个落脚地,他就亲自过来看看什么情况。顾昌东了解了前因后果,指着三方的调解书说道:“上面约定的最终交款日子还有两个月,你们怎么就那么肯定人家在约定的时间拿不出这个钱呢,现在过来闹不合适。”“姜年庆是个无业游民,就算给他两年的时间他也挣不来六千块。”姜年庆之前不同意让他们住前院,现在姜英带若若回来,他更加不同意,跟那两家争吵不休。姜英知道这些人很难缠,现在要先给他们打发走,不然连门都进不去,如果不想一个妥帖的办法,他们每天来闹,别说挣钱了,连出门都难。姜英说道:“管委会给我们调解的协议书上,大家都按了手印,就表示接受这个时间,我们家肯定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拿出六千,如果拿不出来,你们再说搬回来的事。”“至于这两个月的过渡期,我提个解决的办法,给你们两家补贴两个月的房租,每月十块,你们拿去租房子住,如果规定的时间内我们拿出钱了,这四十块从总补偿款里扣,如果到期拿不出钱,这四十块我们也不要了,怎么样?”这两家住户商量了一下,说一个月十块钱太少了,只能去租筒子楼,租不了小院子,要姜英再加一点。顾昌东冷声道:“你们也不算算现在的工资和物价,别太贪心了,想住好的就自己贴钱。”顾昌东随身带着记录簿和钢笔,他写了三张调解书,“那这就算调解好了,这两个月你们要是再闹事,人家姜年庆也能报警。”带着几个人去派出所签字盖章,那两家保证两个月内不闹事,姜英也保证规定时间内肯定给补偿款交齐。虽然调解好了,两家走的时候还是愤愤不平,哪怕让姜年庆一家住正房,他们两家住东西厢房,大家共用一个院子,后面的三间后罩房正好一家一间当杂物房,姜家也省下六千块,多好啊。“就凭他们要在两个月内挣够六千独吞房子,想屁吃呢,还不如现在就让我们搬回来,两进的院子,三家住也够宽敞的了。”姜年庆义愤填膺,刚才要不是姜英拉着,他就跟那两家打起来了,“妹子,那两家就是故意闹事,我给他们揍一顿就老实了。”姜英收了调解书,说道:“哥,你打了他们你要被拘留,情况严重的还要坐牢,到时候更不可能有机会赚钱付掉补偿款,你自己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顾昌东看看姜英,比她哥哥冷静多了,“姜同志说的对,有时候拳头也解决不了问题,还容易把自己搭进去,这段时间如果他们还来骚扰,你们可以报警说他们影响到你们生活了,我们派出所也会出警的。”顾昌东给他们送出派出所,低声说道:“补偿款挣不够也不用急,可以先找我跟叶教授借了周转一下。”今天麻烦他两回,姜英心里想着什么时候请他吃顿饭,她道:“多谢,我能挣出来,改天请你吃饭。”。“哪天?”顾昌东问道。姜英看他期待的样子,忍着笑,“这顿饭先欠着,等我离过婚再请你们。”回到家门口,姜年庆敲了敲门。很快有个年轻清秀的女人来开门,她探头出去看看,闹事的两家住户已经走了。之前来过一回砸门,她没敢开门,后来听到外头的争吵,还听到派出所都来人了,她没敢出去,这会安静下来,才把门打开。姜年庆抱着若若跨过门槛,介绍道:“这是你嫂子,哥在青海那边结婚也有三年了。”又跟卫春芹说道:“我跟你提过的亲妹妹姜英,这是我外甥女若若,走,进家再说。”卫春芹连忙烧水泡茶,姜年庆拿回这套小四合院纠纷不断,那两家每天都要来闹几回,本来就想不出法子去挣那六千块的补偿款,小姑子带着孩子回来,又多两张嘴,这下子更艰难了。卫春芹说道:“我去做饭吧。”姜年庆说:“小妹买了板栗回来,把那只鸡杀了,晚上做板栗烧鸡。”那是只母鸡,正在下蛋呢,卫春芹心里有点可惜,那只鸡是她从青海一路带过来,留着下鸡蛋换钱的,姜年庆说要杀鸡,她只好去厨房提刀。姜英忙说道:“杀什么鸡,留着下蛋吃吧,我带了好多海产回来,晚上做个葱烧海参。”姜年庆翻看了一下姜英带回来的海产干货,跟卫春芹说道:“你有口福了,川鲁粤淮扬的招牌菜,我妹妹都会做,这个葱烧海参,就是鲁菜里面的名菜。”卫春芹对这些晒干的海产挺稀奇的,她在青海的国营饭店都没见过,姜英一样样打开跟她介绍做法,然后分门别类收了起来,晚上做了个葱烧海参,瑶柱菜心,又拌了个海蜇。卫春芹没想到姜英这么会做饭,吃完饭给她收拾了靠东边的厢房,若若开开心心的去看自己的新住处,她喜欢这里。姜年庆问姜英:“你怎么没让秦怀忆那孙子去接你?”姜英结婚,秦怀忆考上大学四年没回去过,这些消息姜年庆都打听过,他刚到京市就往合县打过电话找姜英,姜大山说姜英自己回京市去了。但是姜年庆不知道姜英的车次,他这两天特意在火车站晃荡,也是看看能不能凑巧碰到姜英。秦怀忆知道老婆孩子来京市,居然不去接,姜年庆对这位没见过面的未来妹夫,一点好感都没有。姜英坦言道:“来之前我没跟他说,反正是要离婚的。”姜年庆根本没有劝妹妹别离婚,四年都不回去看老婆孩子的狗男人还留着做什么。“离吧,哥支持你。”姜英有秦怀忆宿舍管理处的电话,这会秦怀忆应该在宿舍。她说道:“哥,我去给秦怀忆打个电话,通知他一下我到京市了,约个时间去离婚。”姜年庆点头说道:“胡同口的小卖部就有电话,哥陪你去。”作者有话要说:明天(9.29)要入v了,今天双更同时更,后面还有一章第015章姜英用胡同口小卖部的固定电话,打到了秦怀忆的宿舍管理处,这年头喊个电话等五分钟很正常。等了好几分钟,秦怀忆的室友下来接的,他说秦怀忆不在,去岳母家吃晚饭还没回来。室友们都很羡慕秦怀忆,在京市读大学的四年,都有岳父岳母照应着,岳父家里开泰兴酒楼,岳母每个月都过来给他送吃送喝,他们寝室也都跟着沾光呢。可羡慕秦怀忆了。姜英听到电话那头秦怀忆的室友一口一个秦怀忆岳母,心头火起,原身的亲妈在原身十四岁那年去世,隔了三个月姜富海娶了沈曼如,然后将原身过继给老家的姜大山。姜年庆比姜英大三岁,那年十七,跟亲老子干了一仗,父子两个几乎决裂,然后姜年庆下放到距离京市一千六百多公里的青海。姜年庆回京后这么难,被人堵着门要补偿款,也没有想过低头找姜富海求助,他只当那个爹死了。秦怀忆知道原身跟沈曼如关系不好,居然还有脸一口一个岳母大人,沈曼如算个屁的岳母,秦怀忆真正的岳母在天上看着他呢!“麻烦你给秦怀忆带个话,我叫姜英,是来找他离婚的,叫他明天来狮子胡同里的第三户找我,他敢不来,我就去学校找你们校领导!”姜英把电话挂了,狗男人真是个软骨头,可以放着老婆孩子四年不见,却每个月去姜富海和沈曼如家里吃父慈子孝饭。也不难理解,秦怀忆的白月光是沈重梅,他可能还希望沈曼如变成他真正的岳母吧。那年沈曼如带着女儿改嫁,要给她女儿改成姜姓,姜年庆跟沈曼如打起来了,还发誓,如果沈曼如带来的女儿姓姜,他就改姓林,让姜富海断子绝孙。姜富海怂了,他心里毕竟还是看重唯一的儿子,他能让姜英过继,但是不能让儿子改姓。沈曼如才不情愿的让女儿跟她姓沈,改名叫沈重梅,没有姜年庆闹那一场,沈重梅就成了姜重梅,所以书里说,沈曼如恨死姜年庆和姜英了。那头的同学听着电话里的忙音愣住了:姜英、离婚……如果打电话的那个是秦同学的妻子,那么今天来找秦同学回家吃饭的年轻娇羞的女人是谁啊,他们两个酱酱酿酿的样子,难道不是夫妻?那个年轻的女人来宿舍楼下,说:“怀忆,我爸今晚回来了,我妈叫你去泰兴楼吃饭。”秦怀忆也没有解释,微笑着就下楼了,泰兴楼的老板就是秦怀忆岳父,那女孩说她爸她妈喊吃饭,留在宿舍的几位同学,自动带入那是他四年没见的妻子。同学放下手里的电话,额头痛的要死,秦怀忆家里关系太复杂了,反正姜英让她带的话,他就一字不漏的带给秦同学好了。秦怀忆在泰兴楼喝的微醺回宿舍,发现今晚同学们看他的眼光有些不同,羡慕中又带着点鄙夷和探究,他心里疑惑,脸上带笑问道:“怎么了这是?”徐同学支支吾吾的说道:“有个叫姜英的同志,打电话来说要同你离婚,还说你明天不去找她,她就来学校里找校领导,秦同学,姜英真的是你妻子?那今天来的那位女同志是……”秦怀忆脸上变了几变,上回姜英给学校领导写信,让他在老师面前难堪,现在往宿舍打电话,让他在同学面前难堪,他知道姜英来了京市,今晚岳母送他出酒楼的时候,悄悄的跟他说,姜英他们兄妹落脚在以前的老宅子里。有了落脚点,她就不会轻易走,原本想晾她半个月,叫她气势衰竭,他再去找她软硬兼施,给她送回平城老家去。既然姜英要闹,他明天就去一趟好了。他恢复了温和的模样,笑着说道:“姜英才是我妻子,她跟我闹脾气呢,今天来的是姜英的姐姐,你们不要误会了。”***姜英对四九城挺熟的,赶早去逛了菜市场,买了点新鲜的大虾和一条活蹦乱跳的大草鱼。粤式早茶里的茶点,姜英也会做,早饭是鱼片粥和水晶虾仁饺子。卫春芹吃了一个饺子,夸赞道:“小姑怎么什么都会做,这个饺子皮晶莹剔透,里面还有一整个大虾仁,味道我真是形容不出来的好吃。”姜年庆问姜英今天的行程怎么安排,姜英说先去火车站管理处问问,看能不能租到摊位,她身上还有三百多块钱,先拿来支个小摊位。她再三告诫姜年庆现在严打,千万不要去捞偏门。姜英昨晚又画了一张小推车的样图,问姜年庆能不能找到材料回来,姜年庆看了图纸,又问清了所需要的配件,说包在他身上。吃了早饭,姜英带着若若去了火车站,先找外面摊位一个炸油条的,买了根油条给若若吃,她自己也尝了一口,不够松软酥脆。她跟大娘说了几个小诀窍,大娘按照姜英的办法改进后,再炸出来的油条又蓬松又酥脆,大娘高兴的又包了两根送给姜英。姜英给了钱,问道:“曲大娘,里面的摊位不好租,外面的摊位有要转让的吗?”曲大娘说道:“你留个电话给我,我帮你留意着,要是有人转让,我给你打电话。”不过曲大娘说很难,京市的火车站每天人满为患,只要踏实肯干,在这附近摆摊的都不会亏本,好容易租到的摊位,又怎么会转让呢,可能等上几个月也等不到一个。姜英谢过了大娘,自己去火车站的管理处问了一下,目前没有空余的摊位,也是,火车站这样热闹的地方,哪儿还有空摊位等人。姜英带着若若又去了菜市场,准备买点菜回去做午饭,居然看到有卖枸杞菜,北方可不多见这种菜,姜英买了一大把,若若问道:“妈妈,你买这个草回去干什么,能吃吗?”姜英笑道:“这是枸杞菜,清火明目,是非常好的东西。”有了枸杞菜,又买了半副猪肝、猪心、粉肠和一斤瘦肉,预备回去做个猪杂汤。买好菜,恰好碰到过来处理完纠纷的顾昌东,两人见面都互相点了点头。顾昌东看到姜英菜篮子里的菜,问道:“这是枸杞菜,你买这些食材是要做猪杂汤吗?”“你认识枸杞菜啊?”北边认识这个菜的不多,卖的更少,今天是周边农户自己在家种着吃,有多余的才和别的菜一起挑到城里来卖。顾昌东说道:“以前去广东出差的时候喝过猪杂汤,鲜的不得了,叶教授老家是广东的,他也爱喝。”若若说:“顾叔叔,那你中午去我家吃饭,我妈妈中午就做猪杂汤。”顾昌东给她抱起来,笑着说:“叔叔中午还要执勤呢。”姜英正是要离婚的档口,确实是要避嫌的,他并不想给姜英带去任何麻烦。若若不开心,为什么她每次跟顾叔叔说的话他都拒绝。她呲溜挣脱落地,自己一个人气鼓鼓的往前走,还嘟囔着:“只有妈妈喜欢我,你们都嫌弃我是女孩,我也不喜欢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