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
作者:草一斤      更新:2023-05-13 07:32      字数:3582
  忽然间,佛堂的门被人推开了。沈夫人吓了一跳,捂着心口朝后看去,沈清背对着光站在门外,脸上看不清表情。“清儿,你怎么回来了?”沈夫人松了口气,换上一副笑脸。沈清关上门,缓缓走过来,在她身边的蒲团上端正跪下,合眼道:“儿子来给母亲您道个别。”沈夫人柔声道:“清儿,你在宫里要好好照顾自己,若是想娘了,你便回来看看。”沈清淡淡一笑,忽然问道:“娘,你高兴吗?”沈夫人脸上一僵,又笑道:“你这孩子,说什么傻话呢?你能回到宫里,又为你的亲生母亲报了仇,娘怎么会不高兴呢?”她的话让沈清最后一丝期待也熄灭了,他嘲讽似的一笑,缓缓转过脸来,对沈夫人说,“娘,方才忘了告诉你,儿子已经向父皇请旨,前往邵阳封地,今后再不回来。”沈夫人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垮了下来,眼睛慢慢瞪大了。“你说什么!”她终于回过神来,几乎是从蒲团上跳了起来。“去哪儿?邵阳?你是不是疯了?”沈夫人厉声询问,哪里还有刚才的半点温柔。沈清也站起身,眼神哀伤地看着她,沈夫人整张脸气得通红,她方才还在幻想沈清当了太子后的情形,转眼之间,他就跟她说要离京?当个闲散王爷!她不许!沈夫人愤怒不已。“清儿,你是在骗娘是不是?一定是的,对不对!”沈夫人摇晃着沈清的肩膀,期待他点头,然而令她绝望的是,沈清从袖中掏出了一封圣旨,交到了她手中。“娘,我已求来了父皇的旨意,两日后就会离京。”他淡淡道。沈夫人颤抖着手把圣旨打开,迅速看完之后,身子一软,倒在了地上。不,她不明白,为什么到了这一步,一切原来不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吗?为何会出差错?邵阳是个什么地方?她依稀记得,离京城几百里路远,圣旨里说了,端王去往封地,邵阳便归属他治理,今后非昭不得入京。换句话说,沈清自己放弃了当太子的机会。沈夫人一万个不明白,目光呆滞地抬头看着沈清。她废了好大的劲,才让他认回了皇子的身份,他为何要这样做?沈清俯下身,眼神悲悯,不知是在可怜谁,他低声道:“母亲,到了这一步还要骗我吗?”“我真的是皇后的儿子吗?”他凑近她的耳边问道。沈夫人瞬间抬眼,犀利地看着他,“你这话什么意思?”沈清轻笑一声,“母亲,不要再骗我了,我其实不是什么二皇子吧,我的生母——”他俯下身,眼睛直直盯着她,“不就是您吗?”他早觉察出了不对劲,若他真是皇后的儿子,他娘为何要如此执着于报仇?甚至比陈国公和净水居士还要在意?他悄悄询问了福娘,在她母亲留下的医书里看到,徐太医给皇后下的药虽然能保婴孩一命,但日后必须以一味徐家特制的解药吊着命,否则活不过一月。而这么多年来,他从来没吃过什么徐家秘药。他猜到了,或许他并非是陈皇后的儿子。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娘的计谋罢了。他这个亲生儿子,也不过是她棋局中的一颗棋子。“娘,你要么跟我去邵阳,要么留在京里,总之,不要再想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了。”沈清淡淡道。沈夫人无力地跌坐在地,不知他是如何知道这一切的。沈清确实是她的亲生儿子,而皇后的孩子,在徐太医交给她一刻钟后便没气了。她起初是真的想帮皇后的,可是后来,当那孩子在她怀里断了气时,她慌乱极了,身旁自己的孩子正在哭闹,她一时冲动,便起了不该有的心思。沈夫人泪流满面,痛哭出声。一切都是那么的荒谬。对于陈家,她是感激的,但是心里也有一丝怨恨,和陈莲华一同长大的那几年里,她似乎真被养成了一个大家闺秀,可进宫后,她却只能是陈莲华的贴身宫女。皇上是那样俊朗、温柔,她怎么会不动心呢?她有时候觉得上天真是不公,明明她与陈莲华长得如此相似,命运却是那样不同,她高贵如同天上的云,自己却是低贱的泥,凭什么什么好处都被她给占了?陈莲华身子弱,许久都没能怀上孩子,陈国公夫人进宫来劝她,让她在身边的宫女里头挑一个好的,送给皇上,日后怀上的孩子,就算是她的了。陈莲华没有答应,可自己却偷听到了,从此,心里有个念头便生了根。好不容易,陈莲华怀上了孩子,有一回夜里,皇上喝多了酒前来,陈莲华已经睡下,趁着服侍皇上洗漱的那一会儿,她与皇帝成了事。皇帝并非不知,只是没有任何反应,似乎并不在意,她有些心寒。也就是那一回,她怀上了孩子。她很害怕,知道陈莲华若是知道了,这个孩子是留不住的,于是便请了旨出宫,挑了个老实男人嫁了。第95章 大结局(终)正文完新婚之夜, 被灌得烂醉的男人倒头便睡下了,她伪造了落红,事情便这样瞒了过去。很快她的肚子便鼓了起来, 她的夫君还真以为, 那是他的孩子。与此同时,宫里也传来了皇后有孕的消息。她心里嫉妒的同时,也感到庆幸, 陈莲华有了自己的孩子, 便没有心思追查她腹中孩子的由来,这件事便真的能过去了。谁能料到, 陈莲华会被人害死呢?她的孩子早一个月出生, 样貌与皇上不太想似,她的夫君便并未怀疑, 反而高兴的很,待她越发小意温柔。她永远不会忘记,一个月以后的那个晚上,她躺在床上哄刚出生不久的儿子睡觉, 忽然被一阵急促的拍门声叫醒。来人是曾经与她一同服侍皇后的桂嬷嬷,她手里提着一个食盒,慌乱地让她把这食盒里的东西带出京去, 并且说这是皇后娘娘的命令,说罢便像是在躲什么人似的, 急匆匆地跑了。食盒沉甸甸的有些坠手,她回屋打开一看,被吓了一大跳。里面是一个小小的婴孩,看得出来是刚出生,皱皱巴巴的, 浑身青紫,她伸出手指探了探,还有一口气。一封由徐太医亲手写的信压在下面,她匆匆看过,心里惊诧不已。到底陈家对她有恩,她虽嫉妒陈莲华,可一直以来,陈莲华都待她极好,这孩子也着实可怜,于是她犹豫了一会儿,决定帮这个忙。可是正当她把东西收拾好后,再去看那孩子时,发现他已经没气了。她瞬间慌了。突然间,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她带着自己的孩子逃了。至于那个倒霉的夫君,她也没管,时间紧迫哪里来得及想那么多,等她逃出京城,不知往哪里去,想到江南富庶,她便坐了船南下。一路花光了银子,还要东躲西藏,似乎是有人一直在找她,她不确定是哪方的人,只能尽力躲避着,在山神庙中,被上山采药的沈老爷救下。他不介意自己抱着个孩子,愿意娶她为妻,后来沈夫人才知道,沈老爷身子虚,很难有子嗣,因此才娶了她。尽管是互相利用,可他待自己很好,对待清儿也像是对亲生儿子一样,给她留下万贯家财之后,沈老爷便因病离世了。沈夫人回想起这些年的处心积虑,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心里又怨又苦。只是对上沈清冷漠地眼,她的心里咯噔一下,瞬间明白过来,无论自己过去有什么心思,如今也不得不放下了。她唯一的活路,就是跟着沈清去邵阳。沈夫人无力地点了点头,“好,娘答应你,跟着你去邵阳……”*沈清离开这日,并未告诉任何人。张柏也是在他离京两刻钟后,才收到了沈府下人送来的信。沈清简单交代了他的去处,让张柏不必担心,他无心皇位,只愿做个闲散书生。杨氏叹了口气,张柏知道她在惋惜什么,以沈清的身份,既是皇后嫡子,又是皇上唯一长成的皇子,按道理来说,他很有可能就是太子。可张柏从一开始就知道,沈清不想当太子。他有时甚至觉得,沈清对报仇一事,似乎也不太在意。张柏叹气道:“沈兄这一去,不知何时能再见了……”兴许是一辈子。福娘安慰道:“夫君,相隔虽远,但日后可以常常写信,这份情谊总不会断。”张柏笑了笑,自嘲似的摇了摇头,“是我太过伤怀了,邵阳是个好地方,沈兄在那儿也能好好养养身子。”他搂过福娘,在她额头上轻轻亲了下,“一切都结束了,咱们以后好好过日子。”福娘心里暖暖的,伸手环住了他的腰。爹娘恩爱地抱在一起,一旁的小鱼对着他们发了会儿呆,忽然手脚并用地爬了过来,挤进了福娘怀里,嘴里嚷着“娘”。他那一双酷似张柏的桃花眼瞪得大大的,控诉张柏抢走了他最爱的娘亲。张柏挑了挑眉,这小子,才多大就敢对他爹露出这种表情了?等他开蒙了,看自己怎么收拾他!他伸手掐了掐儿子肥嫩的脸颊,小鱼扁了扁嘴,眼里冒出了泪花。福娘对着这互相怄气的父子俩无奈一笑,瞪了张柏一眼,低头轻声哄起小鱼来。暖橘色的夕阳映在窗上,俊朗如玉的男子斜倚在榻上,眼里带着温柔的笑意,他的身旁,貌美的女子被一个白团子搂着脖颈,嘟着嘴亲了她一脸口水。远远的,传来了杨氏叫二人吃饭的声音。院子里的桃树又长出了嫩芽,抽出了花苞,又是一年暖春将至。离京城十几里外的官道上,沈清端坐在马车里,手中握着一卷书,心思却已飘远。他的信里,只敢与张柏道别,丝毫不敢提起她。那段错误的心事,今后也不会再有人得知了。她会有美满幸福的一生,而他遥遥祝福。沈清苦笑一声,回想起几年前与福娘在白马寺初遇的那一幕,不禁心中失落。终究是……无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