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
作者:林起笙      更新:2023-05-13 11:05      字数:3176
  男人的吻可不同于她的轻啄,一上来就是攻城略池。初沅“唔唔”两声,连忙用小手抵住他的肩膀,瑟缩着,回避着,“别,别。”谢言岐的唇没有离开她的,贴着她哑声道:“怎么,又想勾了我就躲?”初沅被他的气息灼得轻轻战栗,她捧着他的下颌,稍稍退后些许,凝着他的眉眼,一脸认真道:“扎。”谢言岐这几天忙得脚不沾地,难免就有些,不修边幅。闻言,他肆意轻笑一声,又故意用下颌去蹭了蹭她的柔软颈窝,“嫌我,嗯?”痒得初沅娇笑着,一个劲儿往他怀中躲,“我没,我没有。”亲密无间的相拥,太容易在厮磨中出事。初沅埋首枕靠在他肩上,忽地一怔。她听着近在咫尺,他逐渐加重的呼吸,没由来的,攥紧了他的衣襟。谢言岐仰首贴近她耳廓,咬了咬莹润如珠的耳垂,笑声中抑着几分沙哑,“这下,还躲吗?”作者有话说:我自暴自弃了调整作息失败,更新量还骤降orz以后还是继续凌晨一两点更新吧,尽量三千最近这几天要回宫了,压力比较大,剧情还有点难搞,先原谅我吧呜呜呜呜这两章发50个xhb补偿大家,啵啵第五十六章整个人被他拥在怀里, 初沅也无处可躲。她坐在谢言岐膝上,菱纱弧领松垮垮地挂在臂弯,绵|软得想要佝偻。然, 谢言岐却将额头抵在她锁|骨,握住她的肩|膀不允躲避, 骨节分明的一只手青筋浮现, 蕴着克制隐忍的力量。旋即,他抬手,摘走她鬓边的钗环, 磕碰着放在了桌案上。一时间, 她的蝉鬓如云散落,若隐若现地轻裹着纤瘦雪肩。初沅轻吐紊乱呼吸, 躬着背脊向他凑近,祈求的嗓音分外娇糯:“世子, 我们回里屋好不好?窗, 窗还没关呢。”不远处,窗牖半开,虫鸣依稀,夜风簌簌吹来, 带着几丝凉意。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被冷的,她在他的身前, 轻微地战栗了起来。谢言岐抑着低沉的口耑息, 将她的衣领提回了原处, 随后抬首附在她耳畔, 哑声低笑, “……好。”熏熏然的气息抚过耳廓, 灼得初沅没忍住耸着肩膀瑟缩。她紧攀谢言岐肩颈,由他将自己抱起。内室的门扉几乎是被撞开,珠帘轻晃,击起清越声响,在璀璨灯烛中,流动着细碎的微光。但映在初沅泛起薄泪的眼眸中,就影影绰绰模糊成了一团。到亥时二刻,唤水沐浴的时候,她终是忍无可忍地伸出湿漉漉的小手,轻轻抵住他的唇,葱指抚过那处淡青胡茬,“世子,修一修,成吗?”谢言岐轻吻她手心,抬起眉梢低笑的那一声,风|流又恣意,“我看你方才,不是挺喜欢的么?”说着,他有意无意地,抵了抵唇角。话音甫落,初沅那张娇媚又清纯的小脸,便倏然红了个彻底。谢言岐噙着笑意深望着她,随即,似是使坏地,在她掌心蹭了蹭,带过一片熟悉的、刺刺的酥|麻。初沅连忙将手收回,卷翘的睫羽不停轻颤着,一双润过水光的眸子含羞带怯。这人怎么,越来越坏了……他当初,分明还会红耳朵来着。她这样意外,说到底,还是因为见得太少了。这世间的男人,劣根如此。尝过风月滋味以后,又哪还懂得收敛?纵是初沅在浮梦苑耳濡目染十余年,却还是抵不过,他这段时日的,神速领悟。浴斛的水溢洒了满地,半个时辰以后,不得已,又重新换了回。谢言岐将初沅打横抱起走出盥室,轻放在榻沿。初沅乏累不堪,恨不能沾枕即眠,可都到了这个时辰了,他竟然还不肯放过她。接过他递来的剃刀时,初沅懵然一怔,眼圈泛红的眸子轻抬,迷茫地朝他看去。谢言岐就坐在她脚边的脚榻上,慵懒地将手肘支在床边,微抬下颌仰首回望,风流俊逸的眉眼间,尽是餍足后的疏懒笑意,“不是嫌我吗?”初沅无措地攥紧剃刀,“……可是,我、我不会。”尽管是在浮梦苑长大,但她这十几年来,真正接触过的男人,就只有他。这种给男人修鬓角的事情,她还真没学过。然,她的欲言又止,落在谢言岐眼里,便有了另外一番意味。他撑着床沿向她靠近,似笑非笑地眯起凤眸,“原来,你还真敢嫌我啊?”这话,初沅还真是半句都不敢回答。她顿时乖顺,硬着头皮拿起剃刀,低头凑到他跟前。怕伤到他,她的动作放得格外轻,但终究不够熟练,一个不小心,便在他的下颌刮了条口子。不深,却瞬间浮起一道浅淡的血痕,他的肤色又偏白,就显得尤为瞩目。初沅倏地瞪圆了清眸,支吾道:“世、世子,你疼不疼啊?”说着,她柔软的指腹便取代了剃刀,轻碰他下颌。谢言岐眉宇微蹙,伸手扣住了她的皓腕,“你能有多大点力气?”说着,他揉搓着那截纤细手腕,眉眼浮笑,“继续。”初沅为难地颦起眉,“可我真的不会。”“往后的余生还很长。”“你总得会。”谢言岐道。初沅凝眸望着他的眉眼,睫羽似蝶翼振翅轻颤。往后……余生么?他们真的可以有,往后余生吗?四目相对。谢言岐笃定地握紧她手腕,将她带近,“来,我教你。”***此次赴往扬州的,除却前来赈灾的户部侍郎孙云敬,还有奉命调查扬州堤坝溃决内情的大理寺卿冯稷。在他们到来之前,名义上,一直都是扬州府高游城的县丞罗均,在率兵抗洪、抚慰灾民。是以,翌日便是由他来交接诸项事宜。冯稷在大理寺任职数年,察秋毫之末,几番对话之后,他就指出了罗均话中的缺漏:“罗大人真乃三头六臂的神人也!既能未雨绸缪从苏州调兵抗洪,又能在同一时间,疏散安顿附近百姓!”罗均忙道不敢:“主要是因为大难临头,扬州上下齐心协力,共抗天灾罢了。属下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并无旁的能耐。如今,二位大人从长安千里迢迢而来,救扬州黎民于水火,属下就先代扬州府的百姓,跪谢二位了!”说着,他便并手举过头顶,躬身伏地跪拜,行大礼。一旁的户部侍郎孙云敬连忙扶他起来,“罗大人不必如此。为民请命,是我们身为朝臣的职责所在。”冯稷冷眼瞧着他们,一言不发,随即便撑着圈椅扶手起身,往门口走去。直到他的身影远远消失在屋外,孙云敬这才轻叹了声:“冯大人既为大理寺卿,便常年和各式各样的罪犯打交道,这脾性嘛,难免就有些奇怪。方才那些话,罗大人莫要往心里去。”罗均捻起袖子擦了擦额角,心有余悸,“多谢孙大人。”他真的是,险些没能瞒得过去。他是承平五年的明经科进士,到两年前,才到扬州府谋了个县丞之职。然,此处终究比不得京城,提拔晋升全要仰仗庞延洪这位刺史。他到扬州之前,就一直听闻庞刺史刚正廉洁,是个人人称颂的好官。原以为,他能在此搏得个好前程,却不曾想,庞延洪此人名孚其实——他压根就是仗着天高皇帝远,肆意妄为,四处敛财。罗均纵是有意改变现状,救民水火,却还是抵不过强权。直至上月,镇国公府的世子爷找上了他,“罗大人,若是扬州百姓有难,你当如何?”因着谢家的种种事迹,罗均对这位格外不同于谢氏子弟,玩世不恭、风流成性的谢三郎,自是有所耳闻。彼时,他的心里尚且带着几分轻视,“自然是竭尽所能。”谢言岐端起桌案的杯盏,垂眸而笑,“让你做什么事,都行?”闻言,罗均怔然一愣,许久,方才轻轻颔首。从那之后,他便在暗中听谢言岐行事,拿着镇国公府的信物去往苏州,恳请苏州刺史借兵。可惜天灾难挡,长久存于堤坝的缺漏不可能在一时半会儿填补,他们能做的,就只有尽力降低洪水对百姓的重创。罗均虽是进士,但终究只是个读书人,没有在大难面前统筹兼顾全局、运筹帷幄的能耐。这段时日,都是谢言岐在统揽大局:循着图纸上的标识抢筑堤坝,指明安顿难民的地点,开设粥棚济民。连带灾后的事情,他都考虑到了——水中尸骸沉积腐坏,极有可能爆发瘟疫,因此,落水的难民需要救起来,浮在水上的尸身,也不能置之不顾,要捞起来妥善处置。而罗均则被他推到幕前,遮掩他所做的一切。直到这时,罗均才慢慢明白,谢家风骨尤在,这位看似纨绔的世子爷,也并非是池中之物。谢家两位郎君接连英年早逝,他或许,是在避其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