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节
作者:林起笙      更新:2023-05-13 11:08      字数:3129
  路上耽搁这么一阵,等到他们抵至芙蓉园之时,已然是天光大亮。尽管芙蓉园是皇家行宫,但是这里比起宫廷来,出入却还是方便许多。投上名刺以后,很快就有谢贵妃身边的宫婢,来引着他们去往紫云楼那边。不过,这仲夏的天,说变就变。行至中途,大雨倾盆而下。谢言岐抱起人小腿短的阿穗,先到附近的凉亭避雨。比他们后两步,从凉亭后方躲进来的,是一对年轻的男女。也许是出于体贴,男子甚至还将外袍脱下,展开举在人家姑娘头顶。然而遇上这样的大雨,终究会难以避免的淋湿。青衫男子颇是赧然地递上绸帕,道:“姑娘,先将就着擦一下吧?”“多谢公子,不必了。”初沅用手背轻拭着脸颊,几缕濡湿的乌发贴在颊边,愈发显得她肌肤欺霜赛雪。她一抬首,目光便越过青衫男子的肩膀,和他后面的谢言岐四目相对。他的身量比青衫男子高上半个头,此时,正乜斜着凤眸,似笑非笑地看着她。眸中似蕴着黑云沉沉,几乎要将她吞噬。目光相接的瞬间,初沅突然心跳一滞,下意识屏住呼吸。他们之间的对视,就隔着那个青衫男子。不消他们做出任何提醒,青衫男子也能有所察觉。他和初沅面对面站着,此时,也不免跟着她的目光,回过头去,和身后谢言岐的视线撞个正着。第113章这场夏日暴雨突如其来, 倾盆而下。细密的雨帘自凉亭檐上垂落,水雾缭绕,让外面的楼堂廊庑、峰石水池, 尽数处于朦胧之中。就只有亭中的场景,历历在目。苏承泽随着初沅的目光回首, 和她一道望向不远处的青年。谢言岐也在静静地瞧着他们, 自带风.流的眸子噙着惯常的笑意,极淡。只是,不论怎么看, 他眸中的这点笑意, 似乎都算不得友好。一时间,他们三人就这样无声对峙着——初沅和苏承泽并肩而立, 站在凉亭的这一头。谢言岐则负手立于他们的对面,旁边, 是阿穗和一个引路的小宦官。凉亭外边的风雨声, 愈发显得亭中静寂。须臾之后,还是那个宦官率先认出初沅,连忙趋步上前见礼,打破沉默, “奴婢见过殿下。”话音落下不久,谢言岐也跟着拱手一揖,疏懒着语调唤道:“殿下。”不过, 从始至终, 他都眼珠不错地凝着初沅, 直盯得初沅头皮发麻, 避无可避。着实瞧不出几分恭敬意味。紧跟在他之后见礼的, 是他旁边的阿穗。虽说阿穗年岁尚小,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眼力见。她瞧见自家三叔的这番举动,亦是懵懵懂懂地学着行礼,稚声稚气道:“阿穗见过公主殿下。”直至这时,苏承泽方才回过神,后知后觉地晓得初沅的身份。他忙是转身面向初沅,躬身作揖,道:“适才不知殿下乃是公主,若有冒犯之处,还望殿下恕罪。”初沅是在采集好晨间荷露、沿途回返的半道,遇见苏承泽的。彼时,因着晨露易逝,她便让随行的流萤先一步回去,将所需的荷露送到后厨,给谢贵妃制作糕点。她则拎着朝露沾湿的裙摆,慢步走在庭院中的街径上。于是就这样,和迎面而来的苏承泽撞个正着。如今的苏承泽正在翰林院任职,帮着圣人草拟表疏。今日,他便是因为前阵子的夜宴,圣人不慎落于此处的一封奏疏,特意来这芙蓉园一遭。相逢之时,苏承泽并未立时认出初沅,他对初沅的印象,就仅存于抱月楼和长公主分别开设的那两场诗会,身着男子装束、伴于长公主身边的……门客。起先,苏承泽只是觉得初沅眼熟,冒昧地问了句:“这位姑娘,我们是否在何处见过?”这话若是由旁人说出口,也许会有那么几分轻浮。但是他的神情和语气认真,目光亦是澄澈干净,瞧着,倒更像个光风霁月的君子。初沅觉得他是个赤忱之人,便笑着将额前碎发捋至耳后,露出一张皎皎若明月、顾盼生辉的脸庞,“这下,苏公子可记起了?”苏承泽端详她好一会儿,终于和他记忆中的那个长公主府门客对上号来。他本就因为抱月楼的诗会、初沅留下的那半首诗,对她怀着几许欣赏、几许惋惜,一直念念不忘。眼下冷不防地重逢,他自是掩不住的欣悦,甚至主动提起自己对她的叹赏,背出她的那半首诗,琢磨着如何续接。初沅倒不曾想,她当时的随手之作,竟是让他这般珍而重之。看着跟前眉眼毓秀的青年,她的心里不免有些触动。于是他们便就着那半首诗,边走边说,相谈甚欢。直到,这场大雨瓢泼而下。顷刻间,就将他们的衣衫淋湿大片。四下环顾,附近能够避雨的地方,就只有这处凉亭。慌乱之中,苏承泽来不及多想,便脱下外袍,展开举在初沅头顶,带着她,径直奔向这里的凉亭。也许是因为他们交谈之时,过于专注,苏承泽甚至都没有去问初沅的来历,只在心里估摸着,她可能是宫中的某位女官。没想到,她竟然会是一国的公主、圣人的金枝玉叶。思及方才着急避雨,做出的出格之举,苏承泽下意识地将脊背躬得愈低,使得这个揖礼,尤为郑重。初沅的面前,是规行矩步不失礼数的苏承泽,几步之远的对面,是似笑非笑凝注着她的谢言岐。面对这样迥乎不同的两人,一时间,初沅不免有些进退为难。她硬着头皮出声,免去亭中众人的礼。顺道还对苏承泽说了句:“无碍的。”表示不会放在心上。旋即,她转头看向外边的倾盆大雨,继续用手背擦拭着颊边水珠,回避着亭中弥漫的尴尬。这回,也许是顾及初沅的身份,苏承泽没有再主动攀谈。他就隔着一两步的距离,站在她的身后,间或投去一瞥,唇畔笑意温润。——想不到,这位昭阳公主,不止姿容姣美,更是知书达理。苏承泽极力地别开视线,不去看这跌落凡尘、顾盼生辉的皎月。不同于他的克制,从始至终,谢言岐的目光都不曾从初沅身上移开过。但是,于旁人而言,他们不过是几面之缘的陌生人。他没有理由靠近。缄默须臾,谢言岐默不作声地将袖中绸帕取出,递给身边的阿穗,眉梢小幅度上抬,眼神微动,示意初沅的方向。阿穗从来机灵,不然,也不会如此讨得谢夫人欢心。她看向那边的初沅,很快就读懂谢言岐的意思,了然一笑,迈着小短腿跑过去,轻扯初沅袖角,“公主姐姐,用这个擦吧?”说着,她双手捧着那方绸帕举起,送到初沅面前。那方绸帕靛蓝为底,绣着修竹。一看便知,不是这个小女孩的物件。初沅不由怔住,下意识地回首,看向不远处的谢言岐。两人的目光,再次隔着苏承泽相接。而中间的苏承泽毫不知情,还以为初沅是在看他,不由绷直脊背,笑着对她一颔首。顶着他们二人的注视,一时间,初沅又陷入了那阵局促。她轻眨睫羽,回避着,垂眸看着阿穗手里的绸帕,到底不忍拒绝这个冰雪可爱的小姑娘,伸手接过,“那就多谢你了。”随即,她取下鬓边的一支玉簪,别到阿穗的发间,仔细打量着,弯了弯眼睛,“这是回礼。”阿穗伸手扶住发簪,登时眉欢眼笑,眸中似乎闪动着星子,亮晶晶的,“谢谢公主姐姐,这是应该的!”这么好看又温柔的姐姐,应该,就是她三叔看中的婶婶吧?阿穗回过头,看向不远处的谢言岐,突然有些嫌弃。可惜她三叔一把年纪,还不懂得体贴。铁定是配不上这位公主姐姐了!……时间寸寸流逝,外边的大雨丝毫不见停歇。也许是见他们久不归去,于是谢贵妃便派人来接。然而这途中的风雨,实在难以尽数避免。等初沅回到紫云楼的时候,她身上的襦裙已是淋湿大半。见状,谢贵妃忙是催促她去隔壁暖阁更衣,以防感染风寒。初沅照例是挥推近身的宫婢,自个换下湿透的襦裙。好在先前有苏承泽为她挡着雨,她的里衣尚且簇新,没有沾湿。她便单穿着里衣,坐到妆台前,对镜拆卸钗环,散开如云乌发。这时,身后不远处的屏风,忽然传来两声不紧不慢的轻叩。初沅通过面前的铜镜,隐约见到背后的素绢屏风之上,拓着一道挺拔身影。他似乎欹靠着屏风,姿态疏懒,可却依旧是肩线平直,镌刻松竹风骨。这个身量,不可能是违令进屋的宫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