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节
作者:林起笙      更新:2023-05-13 11:10      字数:3082
  待到平复,他已是双目通红、目眦欲裂。“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谢怀他……当真是有反心?!”最后一句话铿锵落地,一股腥甜也倏然涌上喉间。圣人的耳畔是止不住的嗡鸣。他的世界天旋地转,到最后,终是耐不住心口的剧痛,哇的吐出大口鲜血……见状,在旁的宫人们尽是慌张失措,惊呼着上前:“陛下!”匍匐地面的张乾亦是始料未及,呼道:“陛下、陛下您这是怎么了?!”一时间,场面复又因为圣人的呕血,乱成一团。***掳走初沅和华阳的这群杀手,果真没有将她们带到更远的地方,而是在华清宫后山的一处废旧偏殿之中。谢言岐背着初沅走出密林,远远地,便能瞧见华清宫燃起的璀璨灯烛。临近有人的地方,他作势要放下初沅。孰料,初沅竟是赖在他身上,不肯下来,“还没到呢。”谢言岐稍微侧过首,余光瞥向她,颇有几分无奈地笑问:“殿下这回就不怕,旁人发现我们的事情吗?”初沅埋在他颈窝,绵软的嗓音噙着几分娇,却又有一种无法忽视的坚定:“不怕。”听见她的这个回答,谢言岐忍不住轻笑一声。带着几许肆意,似乎还有几分、微不可查的愉悦。没等他们回到华清宫,中途,长公主便带着一队金吾卫,往这边找了过来。不期然的,和他们撞个正着。诚然,初沅没想着要继续隐瞒。但当她面对自己的长辈,尤其还以这样、和谢言岐亲密无间的姿态,她还是免不了的一阵心虚,连忙要从他身上挣脱下来。谁知腿上的酸痛尚未退去,她的双足甫一落地,便是一阵猝不及防的酸软,使得她一个不防,就又往谢言岐身上倾去。好在谢言岐眼疾手快,及时揽住她的纤腰,扶住了她。这样熟稔又亲密的动作,反倒是愈发让人难堪。初沅看向不远处,被一众金吾卫簇拥的长公主,不免有些怯怯,良久,方才鼓起勇气,低声唤道:“姑母……”随行的金吾卫都举着火把,明明灭灭的火光,映照在长公主的身上。她借着微光打量这对年轻人,略微蹙了下眉。但最后,还是释然更多——“哎,回来就好。”***另一边,因着今晚接连发生的变故,镇国公府的几位女眷不免都有些惴惴不安。阿穗年纪小倒还好,到了时间,便困了、乏了,躺在蔺兰的怀里睡得香甜。而谢夫人因为听闻了虞崇峻遇到的惨事,总是担心镇国公和谢言岐也会遇难,前半夜几乎是全无睡意,来回在屋里踱步。直至更漏走到丑时,她才终于听见外头传来的动静。谢夫人还以为是他们父子回来了,连忙起身去迎。怎知,未待她走到门前,屋门便被突然撞开。一直失踪的陈炳荣带着千牛卫,声势浩荡地将她们团团包围。他扶着腰间的陌刀,慢步走近谢夫人,冷声道:“镇国公心怀不轨,意图谋害陛下。谢夫人,您身为镇国公府的女眷,请和我们走一趟吧。”第161章华阳在奚平的护送之下, 先一步回到华清宫。见到平安无事的初沅,她忙是提起裙摆,朝初沅小跑过去, “阿姐,你有没有怎样?”说着, 她绕在初沅的身边来回打量, 确认她破烂的去裙袂只是因为荆棘勾破,而不是受伤所致,方才松了口气, 伸手抱住初沅, 带着哭腔抽噎道:“阿姐,还好你没事。不然、不然我永远都没办法原谅我自己的……呜呜。”华阳这一整晚, 几乎都在吃惊受怕当中度过——先是莫名其妙地被人掳走,然后, 便是和阿姐胆惊心颤地逃亡。和阿姐分开以后, 她的整颗心似乎都悬在刀尖之上,一边为着周围的细微动静担惊受怕,一边顾念着阿姐的情况,始终惴惴不安。如今, 终于能够定下心来,她也控制不住情绪地嚎啕大哭。初沅不免有瞬间的无措。她为华阳的动作怔了须臾,旋即, 颇有几分无奈地拍拍她肩膀, 温柔笑着安慰道:“没事了, 都过去了。”确认华阳和亲人相聚, 一直守在殿内的奚平也终是回到谢言岐身边, 低声复命:“世子, 掳走公主的那两个杀手……一个活口都没留。”闻言,谢言岐眼神微动,面上神情不变。他看向背对他的初沅,眸里隐约有笑意浮现。“走吧。”半晌,他道。今夜,还没有彻底结束。***陈炳荣带领千牛卫,声势浩大地惊醒了整个镇国公府。原先在里间睡得香甜的阿穗,也因为这阵突如其来的喧闹响动,迷迷糊糊地苏醒。毕竟年纪尚小,在见着这群披坚执锐的千牛卫,她不免心中一慌,抽噎着躲到蔺兰怀里,不停地说着害怕。顾及仅有的这个孙女,谢夫人并没有在陈炳荣的面前表现出过多的不满。她甚至可以说是极为配合,道:“还请陈将军带路,莫要伤及我府里的人。”陈炳荣不禁冷笑:“谢夫人倒是爽快。希望你们镇国公府认罪的时候,也能这样干脆。”说罢,他抬手示意,吩咐道:“带走。”谢夫人走在前边,蔺兰抱着饮泣吞声的阿穗,紧随其后。迈过门槛的时候,谢夫人蓦然回首,看向后边的蔺兰,低声道:“莫怕。我们谢家,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你公爹他,定然不会有事的。”闻言,蔺兰几不可见地一颔首,“嗯。”她信的。镇国公府满门忠烈——她的公爹,是追随今上打下江山的股肱之臣;谢家的大郎,战死在十八年前、宋家的那场叛乱之中;她的丈夫谢言岭,亦是因公殉职。她不信,这般风骨的谢家,会有什么不仁不忠的不臣之心。蔺兰掂了掂怀里抽噎不止的阿穗,轻声地安抚着,看向前方黑夜的眼神,愈发坚定。……陈炳荣的千牛卫,将她们押解到了一处偏殿。这里距离圣人的寝宫,就只有短短的几步之遥。倏然间,谢夫人顿时明悟了此行的缘由——并非是镇国公府谋反,证据确凿,而是圣人信不过他们谢家。她们来到这里,便是掣肘镇国公的人质。恍惚之际,她不禁想到十八年前,宋家出事的那天晚上。彼时,将近临盆的宋夫人,也是在千牛卫的威逼之下,独身前往皇宫。然后,再也没能出来……如今的场面,倒像是,昔年的旧事重演。思及此,谢夫人看着慢慢在面前阖上的殿门,不由得眉头紧锁。……由此忆起往事的,不止是她,还有站在廊道转角,冷眼看着她们被关进偏殿的桓颂。她们进去的时候,坦然自若、恬不为意,心里好像坚信,她们问心无愧,便能全身而退。也不知当年,他的母亲怀着孕,孤身进宫为质,是否、也是有着这样的想法?桓颂无意识地阖紧齿关,半晌,他终是不屑地笑了下,回身往圣人的寝宫走去。许是先前服过了汤药,圣人之后的这次吐血,并没有让他再次晕厥。他逞强地坐起身,让身边的内侍给他换上袍衫。听见桓颂进屋的响动,他疲弱地撩起眼皮,朝他看去,问道:“镇国公谢怀现在何处?”桓颂躬身走近,回道:“国公爷应当还在行宫之中布防,奴婢已经令人去传话,让他尽快往这边过来了。”闻言,圣人微阖双眸,极轻地一颔首,“好,那朕就在这里,等着他。”他倒要看看,这个镇国公,究竟是要做些什么。……时间在粘稠的黑夜之中流逝,过得极度缓慢,且煎熬。就好像,永远等不到天明。得知谢夫人和蔺兰母女受困,镇国公怔忡之余,竟是觉得,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圣人向来多疑,即位以后尤甚。要知道,他和宋颐都是追随圣人打江山的开国功臣,可谓是不世之功。当年,宋颐因着和圣人的见解不同,远赴陇右道镇守。之后他起兵谋反,镇国公也不是没有怀疑过,可当时,他的长子谢言峰不慎遇难,在烽火硝烟的沙场之上,尸骨无存,他沉浸在莫大的丧子之痛中,又何来的雨里深究?有一段时间,他甚至将长子的亡殁,悉数怪罪在宋颐的头上,以为真的是宋颐谋反,造成的一切悲剧。毕竟,言峰曾是宋颐麾下的小将,是经由他亲自历练以后,方才提枪纵马赴沙场,成为了之后明明赫赫的少年将军。他和宋颐,既有世交的情分,也有师徒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