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作者:观乎      更新:2023-05-13 11:28      字数:3574
  观尘写字时与平日里判若两人,周身的锋芒气势从那层无欲无求的壳子里冲破,笔锋在纸张上闪转腾挪,两行笔走龙蛇的字很快显现出来。——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这句话季别云曾在书中读到过,如今瞥了一眼便明白了。若这一次充州刺史没有与御史台产生矛盾,很可能会继续在这一方土地上为非作恶,直至擢升至京,继续祸害更多人。清白之臣终将因清白而与得道奸臣势不两立,从而遭谗获罪。但凡心中还有道义的为官者,想到这层时只会觉得胆寒吧。而充州官员若此时还不肯站出来,那这两句话以后还会继续应验。观尘要他去点拨充州官员,这一层是恩亦是柔。至于那些本就不干净的县令,便以他宁远将军的身份施压,是威亦是刚。季别云思绪转得飞快,却愈发心惊。平日里,观尘在悬清寺只钻研佛家典籍吗?那又为什么竟懂得权术计谋?他定了定心神,道:“我这就让人出去探查,不提圣意,只撬开那些县令的嘴。若得了一两句真话,开了一道口,百姓自然就不再躲避了。”脚步匆匆走到门边,季别云又倏地停了下来,转身看向观尘。观尘之前说过还会帮他的忙,却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他心中感动,但又说不出其他话来,自己已经欠了观尘太多了,想要还清或许要等到下半辈子吧。或许一句谢谢不足以说清他的心情了。他纠结着迟迟没开口,观尘却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将新写的那张纸也揉成了一团,语气无奈道:“去吧。”**季别云很快交代了下去,他无事可做,又不愿煎熬干等着,索性躲进柴房里,盯着四处的血迹发呆。这间柴房已经变成了刑房,谷杉月和被擒的刺客都被转移到了其他房间。那刺客在此处被用了不少刑,现在只剩一口气吊着,却什么也不愿说,此时正在旁边的房间昏迷着。没过一会儿观尘也进来了,在他身边站定,也学他靠着墙。季别云头也没偏,闷闷问道:“你算算,要等多久才会有消息?”观尘答道:“最快今日,最迟不出三日。”他从喉咙里发出一声轻笑,显得有些无力。“方才写的那两句话……你一个和尚还看术势之书,打什么主意呢?”季别云半开玩笑道,“难不成悬清寺也尔虞我诈?”“施主说笑了。”僧人答道。门外有不少士兵守着,这间屋子墙壁和门窗又都薄。为了不被听到,季别云转过头去,放轻了声音问:“喜欢权力?”观尘一派坦荡,“不喜欢,只是少时看的书比较杂。”季别云又将脑袋转了回来,继续盯着地面的一片血迹。“其实你当个和尚挺可惜的,”他想到什么便说什么,“若是还俗后走仕途经济这条路,必将前途无量。能看清时势,性格又沉着冷静,不像我常常意气用事,论入仕你比我适合多了。”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观尘忽略了前面那些话,只针对最后一句答道:“施主何必妄自菲薄?”这是在跟他装傻呢。季别云品了品那声“施主”,忽的发现只有旁人在场时,这和尚才会捡起这些客气疏远的称呼。他没来由地一阵开心,也不计较对方跟自己装傻了。“嗯,”他漫不经心道,“是我妄自菲薄了。”“其实意气也不是件坏事,若心中一潭死水才是可悲。”观尘顿了顿,“你还是这样更好。”季别云看过去,“我哪样?”观尘看着少年眉目间的神采,没有立即回答,却在心中想了许多。季别云就该是稚气、无畏的鲜活模样,可以做天上一片自由自在的云,也可以化作疾风骤雨落下来,淹没一切。不应该被黑暗吞没,被罪恶压着,难以脱身。掌心那串佛珠早已被他一颗一颗抚摸过,连每一颗的纹路他都铭记在心。或许是因为价钱便宜,木材不够结实,已经有两颗珠子裂了口,但观尘不打算让少年知道,他希望季别云永远别发现。指尖摩挲过其中一道裂痕,他轻声道:“你意气用事也不要紧,还有我替你守着,怕什么?”季别云忽的一怔。一颗心像是被人拽住了,酸软之余还有些泛疼。他身后空了太久,观尘却甘愿做他的后盾。这句话的意义远超过之前的一切。别人相助,他都当恩情记下,在心中默默想着以后还回去,就连观尘的帮助也不例外。可观尘说替他守着,让他不必害怕……这更像是不求回报的承诺。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季别云怔忡地愣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颤抖着开口。“你是在许诺以后吗?”观尘垂眼看着他,神情与往日的平和并无差别,依旧如同一池静水,只是眼神里多了些道不明的郑重。“是,”僧人答道,“有我在,你尽管去做想做之事。”季别云感觉自己被抛在一团轻柔的云雾之中,从灵魂到身体都被温热的水汽包裹着,那些水汽试图从他眼眶里流出来,却被他忍了回去。他用力闭了闭眼睛,再睁开时眼底一片清明光亮,只是眼圈微微泛红。季别云不想再去猜观尘为何待他如此了。是旧识也好,新人也罢,或是因为别有所图,他通通都不在乎了。他陷在了观尘为他编织的网里,一张温柔而坚实的网,足以让他在里面卸下所有防备与伪装。不想割破这张网,于是他主动收起了所有攻击性,打消了所有疑虑。年少动心起于一瞬。可他偏偏对着一个和尚动了心,还是在充满血腥味的刑房之中,一切都荒谬得可笑。然而季别云还是笑了起来,这些时日以来第一次毫无负担地笑,眼角都透出喜悦。他按捺着平生第一次的悸动,竭力装得平静,实则指尖都在轻颤。“好,我收下你的许诺,别反悔。”作者有话说:叮,小云的动心密码终于被输入正确了!另外标注一下,“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引用自《韩非子》。第49章 诉状季别云这一天过得艰难,一颗心在担忧与悸动之中来回跳动,夜里也没能睡好。他闭着眼,翻来覆去地回想白天的情景。眼前一会儿是雪地里提灯而立的妖僧,一会儿又是悬清山上的佛殿。不受控制的思绪让他累极,睡着之前的最后一刻,他破天荒地想,自己上辈子不知造了多少孽,这辈子才会在家破人亡之后又喜欢上一个和尚。睡得迷迷糊糊之时,将他吵醒的又是一阵拍门声。上一回被这样拍门,还是在宸京时皇帝召他入宫问责。那次的记忆太深刻,导致他这一回也莫名觉得不是什么好事。然而季别云甫一打开门,就见到了一张长相忠厚又喜气洋洋的脸。戴副尉直接上手,握住他的肩膀晃了晃,“人来了!”他的零星睡意也被晃没了,匆匆忙忙往楼下赶,一边道:“让他们去府衙,顺便让人在城内敲锣打鼓,就说让大家去府衙看热闹。还有,把谷杉月也带过去,不过别让她露面。”“别急啊,”戴丰茂跟在后面嚷嚷,“还有一件好事没说。”季别云猛地停下脚步,揉了揉脸,做好准备之后问道:“什么好事?”“来的人不少,三位县令外加几个德高望重的族老,后面还跟着三五十个百姓,而且他们还带了诉状!”戴丰茂一口气说完,一脸期待地看向他。少年长舒一口气,转头继续下楼,嘴里还不停念着“幸好”。戴丰茂伸手探出栏杆,对着楼下的弟兄用力挥了挥,“走走走,咱们离回京的那天不远了!”季别云却突然停了下来,笑意尽收地转身,看得戴丰茂一愣。要骂人还是要跟他打架?他又说错话了吗,就算真说错了他也打不过啊,怎么办?“你去知会一声观尘大师,让他也去。”季别云郑重其事道。戴丰茂紧绷的身体突然放松下来。他入行伍多年,没能上战场杀敌,反倒天天目睹这些糟心事。“您自己去吧,我去安排人手。”季别云不太敢面对观尘那张脸,他害怕自己的情绪又不受控制。“不去就打一架,”他冷冷威胁道,“去还是不去?”“这就去!”戴副尉蹭蹭往楼上跑,回头嘀咕,“昨日还见你俩黏在一块儿,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季别云听见了,顿时陷入了自我怀疑。他之前有黏着观尘吗?……没那么明显吧?一转头,十多双目光都看向他,季别云赶紧想回正事。他清了清嗓子,道:“去府衙。”一行人去了府衙,却没升堂,只停在了正门外。辰时二刻,日光已大盛。少年将军站在府衙正门口,负手而立,而前来观看的百姓寥寥无几,只有两三人躲在远处墙根后面,偷偷往这里瞟。不多时,从城外来的人浩浩荡荡到了此处。人群极其安静,大多数人都带着几分视死如归的神情,季别云远远望见便觉得心中一凛。他有些紧张,不知道诉状里写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担得起百姓的厚望。季别云本以为诉状是几页纸张,却瞧见最前面一人怀中抱着一匹白色布料,厚厚一卷,背面还透着密密麻麻的墨迹。他第一次真正明白,什么叫做罄竹难书。那卷诉状不仅是他用来扳倒御史台的工具,还是当地百姓的血泪控诉。季别云背在身后的手不自觉握紧了,待人走到府衙门口了才松开。为首的应该是某位县令,年事已高,胡须都花白。抬眼看他的目光带着审视,沉重而谨慎,僵持了片刻才躬身道:“下官侯博,河南道充州平水县县令,今携平水县、阜阴县、沅南县三县百姓,诉充州刺史、长史伤化虐民一事,有二百七十六人联名诉状为证,伏乞宁远将军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