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作者:观乎      更新:2023-05-13 11:29      字数:4068
  “王爷不是从不诵经吗?”观尘走了过去。明望睁开眼,将手中那串名贵的佛珠放回案上,答道:“毕竟是觉明禅师去了,信也好不信也好,我总得做点什么宽慰他老人家在天之灵。”观尘垂下眼,客套回道:“多谢王爷。”贤亲王摆了摆手,遣退小厮之后才问:“方才听闻你跟皇上说,让重臣们也来吊唁,这会儿应该都到了吧?”他点了点头。明望又问:“那季遥应该也无碍了?”这话问得看似突兀,实则蕴藏了不少信息。观尘抬头看过去,反过来问道:“王爷猜到了些什么?”“没什么。只是季遥此人最擅长将天捅破,自己也落得一身雨,他揭发御史台,容易被报复。”贤亲王笑了笑,“你算无遗策,此番如此平静,想来是已经助季遥脱困了。虽不知你身在悬清寺,如何知晓季遥平安与否,但我也不必再操心。”明望顿了顿,好奇道:“不过我有一点还需你解惑,若今夜你见不到皇上,又该如何将段文甫从府中支走?”观尘想过贤亲王会猜出一些真相,但不知道对方竟然将事情猜得七七八八。他也不否认那些猜测,答道:“自有其他办法,不过眼下用不上了。”明望没追问,站了起来,走到一旁将窗户推开,夏夜山风顿时灌进屋内,将一室沉闷的空气都搅动起来。桌上摊开的经书被风吹得哗啦啦响,最终翻到了最后一页。“皇上应该也知晓了今日刑部之事,不过没见他发作,估计明日早朝得闹一闹。”贤亲王摇了摇头,“希望有你帮衬着,季遥还有后手,不然明日可就惨了。”观尘无悲无喜地立在那里,衣袍被凉风吹动,仿佛要羽化而去似的,整个人有些缥缈。明望看着,有些想不通。这人即使再怎么于红尘中搅和,看起来却还是不问世事的模样,怎么做到的?正疑惑着,便见对方双手合十,俯首道:“贫僧并没有帮衬季施主。”他觉得好笑,“算了,你现在十句里有五六句都是诳语,我反正也不信佛,便不同你计较。只是如今局势艰难,你既背负着悬清寺之未来,又操心着季遥的前途,最好真的有所准备。蠢笨之人,或是自不量力者,我可不会结交。”观尘静静听完,抬起头来,“王爷曾说过难得糊涂,现下却说一心想结交聪明之人,由此可见,王爷也说诳语。”贤亲王听了也不生气,只轻笑了一声,“你对季遥也这样说话?”僧人一听这个名字,果然不开口了。“你的死穴可要藏好,别被想害你的人给发现了。”明望笑得有些戏谑,继而转移了话题,“总觉得今夜之后不会安宁了,季遥不会又把哪片天给捅破了吧?徐阳也给他了,照理说应该能束缚几分他急躁的性子,除非徐阳也被带偏……不过还有你,你总会管一管他的。”僧人没有说话,显得气氛有些僵持,贤亲王忽然就明白了,不可置信道:“连你也纵着他?”观尘又俯首行了个礼。贤亲王好一阵无语,灌了一口凉透的茶,又吹了会儿凉风才平静下来。他忽的想到,上一次被气得如此厉害也是在悬清寺,那会儿观尘把季遥带回宸京,不多久礼部侍郎就遇刺了。这一回更好,季遥跑去刑部状告御史台,不仅如此,之后还会有幺蛾子。“观尘,我问你。”他一副实在想不通的模样,“你到底打不打算还俗?”僧人这回被问住了,明显一愣,迟迟没有开口。“我也不管你到底是对别人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但你这么一副模样,以后打算如何办?”明望问道。观尘从那个即将羽化登仙的模样跌回了红尘泥土之中,愣愣站在那里,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半晌之后才不确定地开口道:“季施主家人全都不在了,他对贫僧应该只是……出于家人的亲近。”贤亲王眯着眼瞧了僧人好一会儿,确定了这人没在瞎说,似乎心中真是那样想的。他这下便知道没救了,榆木脑袋仍旧是那个榆木脑袋。说到底别人情爱与他也没什么关系,劝了两次都劝不动,那还是算了。“罢了,你与季遥还有什么幺蛾子,明日一早便见分晓了。”明望又拿起了那串佛珠,“最好与我无关,我只想看戏。”*第二天卯时,守了一整夜都没睡的贤亲王随御驾从悬清山出发,返回宸京。昨夜观尘进言,让皇帝把重臣临时叫去悬清寺吊唁,不过那些臣子也只待了一会儿,便被元徽帝赶回了宸京。这会儿皇帝要去赶早朝,他身为今上胞弟却不用理会朝事,因此是赶着回王府睡大觉的。贤亲王的车驾在队伍最前头,负责开路。他睡眼惺忪地坐在马车里,行至城门外时已经打了不知多少个呵欠。随手掀起窗帘,黑压压的城墙就在不远处。慢悠悠地进了城门,宸京里正直早市开始的时间,灯火逐渐从黯淡变得明亮起来。然而视野里忽然掠过了什么东西,定睛看去,御街两旁的商铺门外似乎贴上了什么告示,每隔两三间房屋便贴了一张,一直朝前铺去。不少路过百姓将告示撕了下来聚精会神地看着,就连御驾经过时他们也都紧紧捏着。京中告示从来只贴在固定的地方,哪个衙门如此不懂规矩,竟往人家门上贴了?明望虽然觉得奇怪,却也没太在意。直到浩浩荡荡的队伍行至内城城门时,他才真正察觉出不对劲。城墙不远处设置了一座望楼,用以监察附近情况。以往望楼下面都没有什么人驻足,今日却聚集了不少百姓。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一只箭矢高高地钉在望楼外,没入得极深,一条数丈长的白练被箭穿过,竖着从楼外垂下,恍若一条绣满纹路的长帘。清晨微风拂来,那条写满字的白练便随风轻荡,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视线。明望暗道不好,朝着箭矢钉入的反方向看去,目光在人群与房屋之间搜寻了片刻,忽的看见了角落处一个身影。一身黑衣,身形挺拔如一棵劲竹。半蒙着面,只露出一双漂亮的眼睛,其中蕴着熟悉的锋芒。对方也注意到他的视线,转头与他对视,眼角微微弯起,紧接着举起手中的弓朝他晃了晃。……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幺蛾子,季遥这小子真够疯的。明望转头又瞥了一眼望楼,再回过头时,少年的身影已在瞬息之间消失无踪了。作者有话说:由观尘大师为大家展示,什么叫做默契。第69章 如满月季别云从段府脱身之后,跌跌撞撞地找到了自家马车。见到青霜的一瞬间他便彻底失去了力气,意识勉强还留存了一些。他能感觉到自己被青霜扶着坐进马车,没过多久马车便颠簸起来,一路飞驰。他已经没精力给自己伤口包扎止血,整个人瘫坐在车内,脑子里一团乱麻。怎会如此之巧?大半夜的,皇帝为何忽然召段文甫去悬清寺?然而一想到悬清寺,季别云便隐隐有了答案。——观尘又一次救了他。观尘……为什么观尘比他还要了解自己?一步接着一步都被那和尚猜到了,却也不当着他的面明说,只默默地给他指点,替他看顾着自己的安全。仿佛他整个人都被观尘捏在了手心里。一想到悬清山上那位僧人,季别云心里便充盈着说不清的悸动,还有些泛疼。他如今真的有了后盾,受伤受困之时不再只有破釜沉舟、鱼死网破,至少在危急关头还能有个念想,想着有人会来救他。自从被流放,季别云就再也不曾有过这种念想了。因为没有人会来救他,能救他的,能让他活下来的只有自己。此时夜色已深,街道上已经没什么人,整个宸京逐渐陷入了睡梦之中,只有月光从车帘缝隙漏了进来。季别云握着那把沾满血的却寒刀,吃力地撕下一片衣角,固执又缓慢地将刀上的血液擦拭掉。却寒刀是不该染血的,季别云感到一丝负罪感,玷污了这把刀就如同玷污了观尘一般。他有些懊悔,都怪当初取了这个名字。车内昏暗,他晃动而模糊的视野中,刀的寒光比月光还要清亮。将所有血迹都擦拭干净之后,他垂眼看了许久,直到马车停下。回到季府之后,便是一阵兵荒马乱。徐阳派人出去请大夫给他解毒,剩下的小厮们忙活着替他清理伤口,止血包扎。方少爷与戴丰茂带着两个小孩待在外面院子里,季别云迷糊间听得那两人交错来回地骂段文甫,一会儿是“杀千刀的”,一会儿又是“作恶多端不得好死”。就连方慕之如此有礼数之人,都气得骂了两句粗口。季别云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伤势严重与否,冷虞散让所有疼痛都变得钝了许多。但见着这些人着急的模样,他似乎有了数,在心里给段文甫又狠狠记了一笔。紧绷的思绪忽然放松下来,他只觉得身下的床褥又软和又舒服,让人昏昏欲睡。沉入昏睡之前,他抓着徐阳的袖子道:“交代你的事做了吗?”徐阳正拿着一张被血浸染的帕子,手上也沾了他的血,连声答道:“做了做了,别操心。”季别云还不放心,视线在屋内找了一圈,发现了放在桌上的那张弓。那是最关键的一举,他不想留给别人,那一箭必须由他来方能消去一些心中恶气。他又扯了扯徐阳袖子,“卯时之前把我叫醒。”徐阳顺着他的视线也看见了那张弓,眉头拧得很紧,整个人气愤却又无奈。“行行行,快睡你的。”季别云这才放心落入黑暗之中。再次被人摇醒时,他已经清醒了许多,只是脑袋仿佛灌了铅似的,又疼又迟钝。身上所有伤都被处理妥当,他走到铜镜前,借着烛光看了看。大多数伤都在背上,想来是自己强行突围时被砍到的。手臂与胸口也有伤,不过看起来不算严重。只是这会儿冷虞散的劲已经过去了,所有疼痛都回到了身体上,让他有些不太习惯。他转过头去,自己取了架子上的衣裳穿上,对着一脸沉重的徐阳问道:“都办好了?”徐阳点了点头,沉默了片刻忽道:“你说你,自从入京以来,新添了多少伤?”季别云低头系腰带,随口答道:“哪儿还记得。”从悬清山上被刺伤,到登阙会九死一生,又到段府这场鸿门宴,早就数不清了。“你刚进宸京我便见了你,把你当后生弟弟一样地带着,”夜色之中,徐阳的声音听起来也比往日低沉,“却没想到你在短短几月里落下一身的伤。”他穿好了夜行服,走过去将弓拿了起来,忍着后背与手臂的疼痛,将装着诉状与箭矢的箭筒也背上。“徐兄,”他平静答道,“我叫你一声兄长,也是把你当自己人看待的。不过我也不是那种娇贵的人,你不必替我操心,我知道自己在走什么样的路,也知道自己如今走到了哪里。”季别云将黑布蒙住下半张脸,绕到脑后打了个结。出发前拍了拍徐阳的肩膀,“多谢你。”少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季宅,在荒凉月色之中一路潜行飞奔,如同宸京城中一片行迹无影的云。他最后停在了内城外,却转头看向了悬清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