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作者:朽月十五      更新:2023-05-13 17:51      字数:4123
  付了银钱又寒暄几句后,她和晓椿才走回去,把袋子递给山桃,坐下后就说:“快尝尝,陈姨她们做的卤味还是很不错的。吃不完带回去给山南吃。”说完自己用竹签子扎了块卤豆干,这豆干吃起来格外香,完全入味,很绵软,没有一点豆干的寡淡。张家人能干,这豆腐是自己做的,黄豆用山家湾里长的大豆,磨成浆做成豆腐后,找几个好天晒好,再放到熬了许多年里头的卤汁里炖煮,煮到表皮发皱,内里吸满汤汁,颜色都变了才停火。可吃起鸭肫来,跟豆腐干可不就是一个味了。鸭肫、鸭掌或鸡脚都是些内脏,爱吃的人多,可愿意拾掇的人少,价也算贱。张陈氏她们就跟专门养鸭的村子谈好,每日送这些内脏过来,天不亮就开始处理,鸭肫里头的的废料是一点也不能留。抹上盐串起来晒干。前面晒好有些干瘪的鸭肫干就放到卤汁中煨煮,煮个半刻钟停火,叫它们待在卤汁中过夜。阿夏很喜欢这种特别有嚼劲的口感,鸭肫干咬开是一大块的,一点都不沾丝,咸淡刚好,还能尝到风干后的韧,煮熟后的脆。她边看皮影戏,边鼓起腮帮子在那里嚼,越嚼越香。不过她很快就感觉到不对劲,前头的小孩连戏也不认真看了,时不时回过头来看她们,更有个小女娃口水滴答地落。阿夏看得好笑,左右她这里也吃不完,本来是想回去给家里人的,索性都分掉再买点带回去。她招招手,很轻地道:“你们想吃过来拿。”小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咽了咽口水,都不好意思上来,只有那个小女娃年纪小又嘴馋,挣脱她姐姐的手摇摇晃晃走过来,趴在阿夏腿边软软地喊:“姐姐,吃。”“来,小心点。”阿夏怕她太小了,吃鸭肫噎住,拿了块很软的豆腐干给她,小女娃用嘴叼住,眉毛弯起来,含糊不清地道:“谢,谢。”见真的有吃的,也有小孩扭捏走上来,阿夏很大方,两袋子吃的全给分了,收到的是数不清的谢谢。每个小孩都有,刚好分完。她不让山桃和晓椿给她,自己又去买了两袋子,买完回来天色真的挺晚了,她们几个也准备回去。得了吃的小孩眯起小眼,冲她们作揖,脸上笑嘻嘻的。阿夏也笑,她的脸被烛火照的柔和,眼里落了点光亮,垂下的辫子被风微微吹起。三个人提了盏灯笼走在回家的小路上,路边还有不少人,一路铺满烛光。“阿夏,你转过来,把手伸开。”山桃忽然叫她,阿夏不明所以,摊开自己的手掌,山桃拿出一颗麦芽糖放到她的手上。“吃颗糖。”“你今日这么好心,这糖不会是在地上捡起来的吧。”阿夏很怀疑,晓椿在一旁半掩着面笑。山桃炸毛,“方知夏,你不吃还我,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哎,我偏不,”阿夏晃晃自己的手,做了个怪表情,提着灯顺风往前跑,辫子全都飞起来。“你给我站住,”山桃在后头追她,晓椿边跑边笑,差点没叫风灌一嘴。等几人跑累了,也快到明月坊了,阿夏摆手,蹲在那里喘气,“我不跑了。”“我也累了,哎,到家了,”山桃一看自己的家到了,也赶紧休战,把气顺匀了说:“阿夏,晓椿我回去了,明天再到阿夏家去。”“成,我也家去了,阿夏你提着灯小心点走。”阿夏直起身来点点头,看着她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小道上只剩下她和一盏灯。这里的桥离她家还有一段路,阿夏走得小心,没走几步就见前面的路口有人提着盏灯。她细瞧了一会儿,而后赶紧跑上去,兴奋地喊:“大哥,你怎么在这里。”靠在那里许久的方觉松了口气,板起脸说她,“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要是遇到点什么事可怎么办,下次玩闹可不能忘了时辰 ”阿夏理亏,连连点头,她又不是傻,一看就知道大哥在这里等了她许久。也就是这路口是她回家必经的,旁的都弯弯绕绕。赶紧献宝似的拿出两袋子吃食,塞到方觉手里,并解释道:“我们去看了张阿爷的皮影戏才晚了,我还买了豆腐干和鸭肫给你们。”方觉收敛起严肃的面孔,声音也软了下来,“那你还去做了什么?”“我还买了五碗茶给张阿爷他们,之前自己买的两包全分给一帮小孩,大家吃得可高兴了,我们晚上还吃了海鲜面。”只是这带出去的荷包也变得空荡荡。方觉听她那股欢喜劲,心里也高兴,捏了块卤豆腐干,边吃边道:“没钱了吧,晚点我偷偷给你些。”“真的吗?”阿夏跑到前面,转过身扬起脸问。“真的。你可走快点,太婆他们都没睡,就等你一个,回去你得挨骂了。”方觉颇有点幸灾乐祸。“啊——”她的声音渐渐隐进寂静的小道,影子越拉越长,最后消失不见。作者有话说:皮影戏的知识参考——《传统的皮影》,还挺有意思的。原文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做出文中的效果,选了三个。1.烟雾弥漫,就是往亮子上喷烟,造成阴云密布或狼烟四起的气氛;而用一细管在皮影嵌于皮影人的烟锅处对着烟管吹烟,宛若抽烟一样。2.喷火,就是口含烧酒松香,猛喷向亮子需出现火焰处,即刻点火,便有逼真的烈火熊熊的效果。3.水波振荡,就是艺人提影轻叩屏幕,马上便有波光荡漾之感。感谢在2022-06-25 21:18:16~2022-06-26 20:12: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懒鱼是好好 34瓶;不想上班只想当个咸鱼 9瓶;春未绿 8瓶;蓝色星星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18章 咸豆浆与生煎包昨夜回去后,阿夏着实被好好说了一顿,不过她皮厚,笑嘻嘻地应下。转头上楼,没心没肺地睡了个好觉。第二日时,外头落起小雨,晴好了几日,温起来的天又变得冷飕飕,倒春寒果真名不虚传。雨一飘,风一打,日子就回到了冬。阿夏出门前只能再穿上件夹袄,路过墙角的猫窝时,汤圆摊开肚皮睡在年糕的旁边,小爪子还不老实地乱动,年糕半睁开猫眼,趴在那里。她猛地想起来,大白一窝还在晒台上,从楼梯口跑过时,方母在底下叫,“阿夏你起了就过来吃饭。”“我先去把大白它们挪进来。”“不用去了,你哥起早把它们搬到楼下来了,你下来就成。”“哦,”阿夏停住自己的脚步,噔噔蹬下楼。推开饭间的门,一家子全在里面,还没有出去。“阿夏,快来吃,今早你文姨熬了豆浆送过来。”太婆招手,让阿夏坐到她的旁边。等她过去坐下后,方母给她舀了碗豆浆,雪白的,冒热气,底下的糖还没化得用勺子搅一搅。阿夏喝豆浆惯常喝甜口的,不过方觉爱喝咸口的,拿口碗来,底下放点葱花、紫菜、一点虾皮、小勺猪油和半匙的酱油,用滚烫的豆浆冲开,倒上醋沉淀会儿还有缕缕絮状。配一根刚炸好的油条,吃的就是这咸鲜味。不过阿夏吃不来,她觉得太咸味道还有些怪。她只爱喝甜的,又滑又香。老实地搅着豆浆,桌案上还摆了一盘生煎,小小的一个,褶捏的很漂亮,底下金黄酥脆。“杨婆婆出摊了?”她问,毕竟这生煎一瞧就不是她爹的手艺。方父咽下嘴里地回,“早上推着车从门口过呢,落雨天的,就买了大半。”杨婆婆是专做生煎的,她有个小板车,出摊时上面就会放个小炉子。还有专门让铁匠做的圆铁盘,平底高围边,要配把特别薄的铁铲。到地就停下板车,炉子烧得旺,拿丝瓜烙抹一圈菜油,一板圆鼓鼓的小包子挨个放下,这是要看火候的。到时辰浇点油,扑水后立马焖盖,只听得油星子乱蹦的声响。打开盖后那生煎就是阿夏手里拿的模样,分毫不差。壳脆,皮薄肉嫩汁水多。阿夏喜欢先咬开一个小口,不然那汁水涌出来,指不定要烫着舌头。皮虽好,最妙的是杨婆婆和的肉馅,爽口嫩滑又鲜。阿夏曾问过,杨婆婆说到是掺了肉皮冻和白糖,这样吃得才鲜。谁来问她都会说,也不怕别人学,没人能学得了这口味。吃半个生煎,再喝口豆浆,等生煎底到嘴里,酥得掉渣,咯吱咯吱地咬完,豆浆咕嘟一大口,这顿早食才算吃得满足。落雨天,窗外雾蒙蒙的,湿烟泛河上,人躲在暖和的灶间里也犯懒,要不是有活计,谁也不想出门。方觉和太婆相继出去,方父也没闲着,披了件蓑衣到镇上一间酒楼帮忙掌个勺。方母还忙着交付别人要的寿桃,阿夏自觉自己也是个忙人,只是忙的不是正事。她央着太公到木工房里去,木工房进门就是间很宽的木桌,墙上安了不少格子,里头有的放木块,有的放曲尺、墨斗、刨子等,更多的是糊伞的油纸和靠在后头一大堆的木料。“让太公瞧瞧,你今儿个又想出了什么花样?”阿夏忙从兜里掏出一张纸,上头画了间屋子,一个大圆口,顶上有半只猫头,尖耳朵大眼睛,还有零零散散的小细节,奇怪中又透着可爱。她很一本正经地道:“山南生辰不是快到了,山桃说送他一只小猫崽,那我想不到旁的好送,就送他个猫屋。只是又得劳烦您老人家了。”到这时候她十分地殷勤,捶肩敲背的,太公抚着胡子,摆摆手,“好了好了,我现下就帮你做。”听到这话阿夏脸上顿时露出笑容,“太公我给你倒盏茶去。”倒完回来后才看太公拿板子,外头方母就唤道:“阿夏,山桃和晓椿来啦,你快点出来。”她又爬起来打开门出去,从外头一路走来两人身上都带了一点湿气,阿夏带她们到一间小屋坐下。那间屋子很小,只有一张高榻,是方母专门做绣活的地方。靠墙角有个很宽的柜子,抽屉里放了很多颜色的绣线,底下整布不多,全都是些碎布,五花八门的。三个人脱了鞋子上榻,阿夏搬了个茶几来,她拿筐子半跪在柜子前找要用的绣线和布,嘴里还问道:“晓椿,你的百纳衣和百纳被做好了没?”晓椿给自己找了舒服的姿势,点点头。想起阿夏看不到,又开口,“赶了不少时日才做好,我怕嫂子几个见着。”“还是拿到我家里晾洗的,”山桃插了一嘴,脚伸直舒服点,“给反复洗了不少遍呢。阿夏,你拿这些布要做啥?”“我说了你送猫,我就送个猫窝,猫窝没有垫子总不成吧,做个垫子。”阿夏拿了一筐零碎的布放到茶几上,自个人盘腿坐好,才刚坐下没多久,她就靠在晓椿肩上,半点不想动弹。“这针线活我是半点也不想沾手。”“你想的,你不做算什么事,可别把活推给我和晓椿噢,懒得你。”山桃打定主意不沾手,没想到阿夏惯会撒娇,揽着肩膀磨得没办法,只能帮她缝一点。雨从屋檐脊滑落到地上,屋子里的交谈声时响时落。年糕不知什么时候带着汤圆顺着门缝进来,两猫一大一小头碰头趴着烤火,发出舒服的咕噜声。等雨停后,已经是三日后了,猫屋和垫子刚做好不久,正好是山南的生辰。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