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
作者:青端      更新:2023-05-13 18:53      字数:3933
  不过林溪初来京城,人生地不熟的,没什么安全感,陈小刀虽然唠叨了点,也是一腔赤诚的善意,俩人推拉了一通,林溪忍无可忍,飞快比划了几个手语。陈小刀蒙蒙地试探猜测,全部猜错。林溪气鼓鼓地拉着他蹲下去,一边在地上写字,一边默默地比划着手语,教陈小刀认手语。陆清则饶有兴致地观赏完拉扯全程,闷闷地笑了声。被陈小刀带着,林溪都没以前自闭了,让这俩孩子闹腾,家里也热闹些。说不定林溪能在武国公回京之前,再度开口呢?陆清则起了身,进屋自个儿换了身衣裳,再出来时手里拿着面具:“我进宫一趟,小刀就不必送我了,陪林溪玩儿吧。”陈小刀:“啊?那谁送您啊?”陆清则:“尤五。”陆府里的几个侍卫都是宁倦精挑细选的,平时并不会出来打扰陆清则,在内院扫洒干活儿也尤其麻利。陈小刀不太清楚这几人有多厉害,但他清楚侍卫领头的“尤五”有多厉害——上次他冒冒失失地端着菜冲进来,脚下没防一绊,差点连人带菜摔进池子里,尤五一伸手,稳稳当当地连人带菜全部接住,功夫相当了得。陈小刀顿感放心:“那公子你今晚还回来吗?”陆清则莫名有种要出门,被父母问“今晚留门吗”的既视感,甩了甩头把这个乱七八糟的念头甩开,肃然:“自然要回来的。”总是留宿宫中,御史的笔都要按不住了。陈小刀蹲在地上,嘀嘀咕咕:“我怎么感觉悬呢?您进了宫,陛下还会放您回来?”陆清则戴上面具,不怎么在意:“陛下还会拦我不成?”林溪眼神迷茫,不清楚这其中有什么历史。看着陆清则跨出院子的清瘦背影,陈小刀转头道:“看见没?公子每次进宫,十回有八回都是这么说的,八回有四回被留在宫里。”林溪这才晓得陈小刀那个诡异的表情从何来,忍不住露出个笑。陈小刀含泪鼓掌:“你笑了你笑了!我陈小刀的一世英名,终于保住了!”陆清则不知道陈小刀是怎么跟林溪说的,陆府离皇城不远,他坐上马车,没等太久,就到了宫门前,递出进宫的牙牌。禁军看过牙牌,立刻放了行。到乾清宫时,宁倦正在南书房里批折子。从前宁倦名义上亲政,却被卫鹤荣压着,奏折都是先送去卫府,批阅过后,再送到宁倦面前,过残渣似的,把处理过的丢给宁倦。此番他崭露头角,卫鹤荣自然不能再以少帝不懂事为由,做得这么肆无忌惮了,至少奏折大部分都送到了宁倦面前。但掌握一国的政事,比管理一省的政事要繁杂困难无数倍。卫鹤荣故意丢来的都是些麻烦的折子。卫党翘首以盼,暗中祈祷小皇帝只是花架子,对这些折子无从下手,解决不了问题,最后丢回给内阁,大权便依旧能稳稳掌握于卫鹤荣手中。不过他们的期盼显然会落空。听到长顺通报陆清则求见,埋首于政务中勤奋耕耘的皇帝陛下惊喜抬头:“通报什么?快让老师进来!”陆清则跨进书房,慢吞吞走到书案边,瞅了眼案头积累的一堆奏折,习惯性想要拿起,帮忙看看,手伸到一半,指尖一顿,还是收了回去:“听长顺说,你这几日不眠不休的,也要注意下身体。”宁倦敏锐地注意到他细微的动作,顿生不悦。他知道陆清则只是习以为常地想帮自己的忙,但想看便看了,何必谨慎?在江右处理公务的时候,他们之间可不是这样的。宁倦勉强按捺着不高兴,没有显露在脸上,起身把陆清则推到自己的座前,按着他坐下去,站在椅背后,两手撑在桌上,几乎是将陆清则圈在了自己怀里,撒娇:“这群废物点心,芝麻大的事也要上报,眼睛累得慌,老师也帮我看看嘛。”见皇帝陛下如此明目张胆,长顺看得眼角一抽,使了个眼色,让书房里伺候的宫人都出去,自个儿也默不作声退到了门口。陆清则也有点不自在。宁倦早就不是能被他抱在怀里念书的瘦弱小孩儿了,变得比他要高大挺拔,虽然只是按着桌子,没有直接的接触,但少年的体温贴着背脊,气息从耳侧拂过,让他有种被从背后抱着的错觉。这个姿势要说侵略感,倒也不强,但想要起身,也是不可能的,退路都被堵死了。被推着坐到皇帝陛下的书房正座上,陆清则颇感不妥,猜出宁倦是什么意思,无奈道:“果果,朝廷奏本和一省的政事不同。”一同商量没问题,但让他来批奏折,就越界了。他可不想做权臣。宁倦喉结滚了滚,一句“那又如何”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其实再清楚不过,陆清则对权力没什么欲望。或者说,陆清则似乎对所有东西都没什么欲望,生杀大权,金银珠宝,情情爱爱,都和他隔着层距离,当真似九天之上的明月,唯有清辉洒在人间,想要用世俗的手去触碰,却甚为遥远。这是宁倦最惶恐的一点。最可怕的不是权欲熏心之人,而是没有欲望的人,他想要将陆清则牢牢地按在身边一辈子,却找不到什么可以引诱陆清则留下来的东西。只能拼命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都送到陆清则手上。就比如皇帝的这点权力。他不止要月辉满身,他还要拥明月在怀。宁倦低低道:“老师是不一样的。”陆清则看看这浩浩荡荡的工作量,又回头瞅了眼少年眼底的淡淡青黑,还是没能忍心不管:“把不重要的都交给我来处理吧。”宁倦笑了笑,至少他清楚,陆清则吃软不吃硬。但他的目的并不是让陆清则劳累,只是想让陆清则“拥有权力”,没有把话题接下去,转而问:“老师许久不来宫里看我了,突然过来,是有什么事吧。”话到最后,带了几分寂寥的叹息。伴着那一脸的失落,活像是只被主人遗忘在家,以为自己被抛弃了的小狗。陆清则听他幽幽怨怨的,哭笑不得:“回京统共不到七日,哪有许久?怎么说得像是寒窑苦等了十八年,你是宁宝钏吗?”宁倦被叫宁宝钏也不生气,反而有点高兴。王宝钏与薛平贵是夫妻,老师这么比喻……很难不让他开心。宁倦越琢磨越喜滋滋,顺手拉过椅子坐下来,趴在陆清则身边,脑袋靠到他瘦弱的肩上,再接再厉:“可是我很想老师,无时无刻都在想。”顿了顿,他又低落道:“老师在家中,左有陈小刀,右有林溪,热闹非凡,恐怕都想不起我吧,若不是今日有事,也不会来宫里看我。不过老师能来顺便看看我,我也很高兴了。”“……”这小兔崽子,怎么茶里茶气的?陆清则越听越好笑,往他脑瓜上扇了一巴掌,动作轻得像在抚摸,笑骂道:“你一回宫便忙成那样,我又有些咳嗽,进宫来干什么,打扰你,顺便传染你一起咳吗?收着点。”宁倦适时收起小脾气,顺便小小声争辩:“老师来宫里怎么会是打扰我,而且我身体好得很,不会被传染的。”陆清则这回用了点力,拍了下他的脑瓜:“坐直,陛下,你的皇家仪态呢?”见陆清则又像以往一样教训自己了,宁倦的嘴角满意地勾了勾。脑袋收回去时,他状似无意间轻蹭了下陆清则的侧颊。柔软的发梢先蹭过去,旋即灼热的呼吸也在他颈侧一掠而过,攫取了一抹淡淡的梅香。陆清则下意识地别开了头,看宁倦脸色正正经经地坐直了,又感觉是自己敏感,愣了小片晌,才想起此行的目的:“我来宫里,是想与你谈谈徐恕的事。”眼下潘敬民突然翻供,咬死不认,只有账本却无书信往来,无法奈何卫鹤荣,反而很容易被卫鹤荣挣脱,半途出什么变故。卫党在朝廷人多势众,根深蒂固,五军营指挥使樊炜还是卫鹤荣的绝对拥趸,这股力量太庞大,要想干净利落地拆除,是不可能的,得先削弱卫党的力量,再一举拔除。五军营就驻扎在京卫所,扭头便是京师,樊炜绝对是个大问题,有他在,暂时也不能随意动卫鹤荣。不过他们本也没想这次能直接解决了卫鹤荣。用徐恕或许能加快点进程。若不是徐恕在江右的动静颇大,瞒不过去,他们是想安排徐恕用另一重身份进京的,能让卫鹤荣少一些警惕。宁倦知道陆清则在说什么,了然道:“探子上报,卫樵目前病情还算稳定,卫鹤荣并不急于一时,我和老师一样,也想加快一点速度。”他两指一伸,从堆得满满当当的书案间,精准地抽出一封密信,递给陆清则:“这是徐恕的身世,我觉得可以利用一下。”皇家的背调做得十分厉害啊。陆清则接过来密信,打开一看,眉梢不由微微扬起。他知道徐恕是梁家收养的孩子,但没想到,徐恕居然和朝廷也有些关系。三十多年前,太医院曾有位姓许的院判,这位许院判医术了得,负责一位贵妃娘娘的平安脉。未料那位贵妃娘娘被惊动胎气,半夜突然生产,大出血而亡。于是负责请脉,又救人失败的许院判就遭了秧。那位贵妃是皇帝的心头宠,皇帝震怒之下,许院判一家被下了狱,女眷没入掖庭,男丁悉数处死。徐恕就是那个漏网之鱼。出事时,他正在江南的外婆家中,官兵抓捕而来,他匆忙逃跑,坠入了江水里。别说是个小孩儿,就算是身强力壮的成年男子,坠入了江中,活下来的可能性也很低微,官兵等了许久见人没冒上来,便感觉徐恕已经死了,离开报了上去。但徐恕没死,他很通水性,九死一生逃出来,被梁家的人救了。梁家家主与许院判有同窗之谊,颇为交好,眼见许院判一家出事,不忍之下,暗地里收养了徐恕,并把他的姓从“许”改成了“徐”,对外只说徐恕是孤儿,见他可怜,便收养了他。陆清则看完密信,暗暗摇头。“救不了人,你们一块儿陪葬”——这句话在后世是个被无数人吐槽的烂梗,但在这个时代,从皇帝嘴里说出来,是很可怕的。先是自己家出了事,后又是师妹被皇帝强行带走,再是收养自己的梁家被宫中牵连,静嫔也病死冷宫。难怪徐恕这么厌恶京城与皇室。若宁倦不是梁圆的孩子,他恐怕也不会给面子,宁肯被砍了头,也不会乐意进京帮忙吧。“徐恕答应了吗?你准备怎么用?”陆清则想了会儿,放下密信,眼睫一抬,才发现他看信的时候,宁倦支着肘托着腮,在看他。也不知道看了多久。见陆清则抬头,宁倦也不慌张,淡定地和他对视:“他应当不会有意见,调查此事,也有他自己的袒露。如今过去的线索抹除,徐圆就是徐恕,被梁家收养一事,只有我们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