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节
作者:青端      更新:2023-05-13 18:54      字数:4162
  林溪呆呆地看过来,嘴里的桂花糕还没咽下去,看起来就更像只小仓鼠了。“近日京城风云不定,我可能会遇到些危险,”陆清则看着他的眼睛,向他解释,“史大将军回京之后,必然会万众瞩目,届时我也方便带你去武国公府与他相认。当然,你不愿意的话,我也有很多法子带你过去,不必担心。”他的声线清润,语气温和,完全是商量的态度。林溪答应与否都可以,全凭他的想法。毕竟这孩子太社恐了,要他天天跟他出去,见到那么多人,确实很为难他。林溪想了会儿,认真地打手语:我愿意,陆大人放心,我会保护好你的。隔日,陆清则身边就多了个也戴着面具的年轻冷峻护卫。陆清则如今地位又拔高一截,想着上前巴结的人自然不少,和陆清则搭不上话的,就企图和这位护卫说话。然而两日后,众人就发现,这个护卫不仅沉默寡言,别人说什么也不理会,脾气还极差,若是被人上前试探打探了,就会红着眼瞪过来的。相当可怕,无人敢再接近。陆清则偶然听到点闲言碎语后:“……”再看了眼人少之后,默默蹲在一边自闭的林溪:“……”算了。那些流言对于林溪而言,也不失为一种保护色。就在陆清则成为京城热议的人物几天后,史大将军身负暗伤,准备回京修养的消息不胫而走。燕京就好似一锅看似平静的滚油,任何局外的东西掉进来,都可能引得满锅炸开,更别说是史大将军了,活像在滚油锅里浇了瓢冷水,哗啦就炸开了。现在卫鹤荣被小皇帝压制着,但小皇帝又不敢真的动卫鹤荣,局势这么微妙,史容风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要回京!他老人家不是多年不回京也从不干政吗?史大将军手握重兵,只要他站在某一方,战局就定了。他自己是不会造反,但扶持个无名的摄政王——也就是卫鹤荣,替他稳着朝廷,不搞幺蛾子,也不是不可能。但他若是站在了小皇帝那边,小皇帝也不用再忌惮卫鹤荣背后的五军营总兵樊炜。问题就是,史容风会支持曾经背叛过他的皇室吗?当初那场战役,卫鹤荣调了粮草去漠北支援,算起来,卫鹤荣还与他有过恩情呢。或许就只是来看热闹的,准备冷眼旁观?无论是卫党还是保皇党,一时都有点失眠。但无论如何,漠北战事已平,史容风回来合情合理,就算许多人不希望他此刻回京,也阻拦不了。就在史大将军南下回京之际,北镇抚司对吏部原侍郎张栋的审讯也结束了,并向外透露出一个消息。张栋和鲁威供述出了一份名单。这俩人私底下合作,鲁威负责收取贿赂,拟升调名单,张栋负责背后拿钱办事,睁只眼闭只眼审过,俩人配合多年,欺下瞒上,合作得相当默契。现在大难临头,俩人实在没有潘敬民那般的耐力,熬不过几日就全交待了。得知那份不知名的名单被递上了南书房,京城顿时又多了一批辗转难眠的人,生怕第二天还没睡醒,那跟土匪头子似的郑指挥使就带着人踹门而入了。就在这样的时候,陆清则也开始动作了。他耐心地翻看完近年来的所有京察文书,开始了猝不及防地洗牌。几日之间,就有三四名司务和主事被锦衣卫带走,罪状确凿,让人无话可说,随即便迅速安插进了新人。一时之间,吏部众官员惶惶不已。谁都看得出来,小皇帝和陆清则这是在削减卫鹤荣的羽翼。不过吏部接连出事,连原吏部侍郎都参与的这些事儿,却找不出卫鹤荣的影子,无法对他本人造成伤害。也不知道是卫鹤荣做得太干净,还是这些人都畏惧卫鹤荣,只字不敢提他。陆清则思索了下,还是觉得放过潘敬民这个证人实在可惜,向郑垚借了几个人,带着林溪,去了趟刑部大牢。潘敬民被带回京城后,也不知道卫鹤荣是如何让他翻供的,两份供词前后不一,他梗着脖子不肯认,死咬着是郑垚屈打成招,刑部唯命是从卫鹤荣,一时间便让审讯暂歇了。陆清则带着牌子来要见潘敬民,刑部的人不敢不让,只得把他放了进去,还想要再跟进去,却被锦衣卫横刀拦住,顿时又气又恼,只得赶紧派人去通知了向志明。大牢里阴渗渗的,不过一回生二回熟,陆清则十分从容。刑部对潘敬民倒也没太过明目张胆地袒护,坐大牢的滋味并不舒坦,曾经高高在上的江右巡抚狼狈地缩在大牢深处,咒骂着在地上爬过的老鼠虫蚁,看起来又瘦了好几圈。林溪还记得这个害得江右民不聊生的狗官,看到他,眼底燃起一股怒火,要不是情况不允许,简直想直接抽刀将这狗官斩于剑下!听到脚步声,潘敬民停止了咒骂,抬头见到脸覆银面的陆清则,眼里流露出几丝警惕。他虽然没见过陆清则,但听说过陆清则。陆清则负着手,收回打量的目光:“潘大人,你久居牢狱,消息可能不够灵通,我此次来,只是想告诉你一些消息,不必这么警惕。”潘敬民依旧不做声,眼底反而更警惕了。“就在几日前,刑部尚书向志明被重罚,暂时停职,吏部侍郎张栋、吏部郎中鲁威先后被捉,罪状已定。”陆清则也不介意,嘴角噙着温和的弧度,在幽暗的牢狱中,下颌如雪一般莹白:“我不知道卫鹤荣向你承诺了什么,但你应当清楚,江右水患一事,足够定你死罪。”从陆清则嘴里吐出来的名字,潘敬民都很熟悉。他的瞳孔微微缩了一下,惊疑不定地瞪着陆清则,脸上的肉抖了抖:“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潘大人。”陆清则微微俯身,靠近铁栏,嘴唇动了动,声音低下去,“比你有用的人都成了弃子,你这个存在威胁的人,哪来的自信觉得,卫鹤荣会为你脱身?”潘敬民的脸隐隐有些发白,依旧没有出声。陆清则也不多言,埋下颗种子,看潘敬民想要开口再问的样子,只是微微一笑,转身便走。这样反倒让潘敬民更犹疑不定,细长的眼底闪动起了另一种难言的情绪。待向志明得知消息,火急火燎地回到刑部,找到潘敬民,气势汹汹地审问他陆清则都说了些什么,潘敬民只是往冰冷的墙面上一靠,嘴唇发抖:“一些例行询问罢了。”因着这几日吏部的事,以及陛下手中那张不知道写了多少人、哪些人名字的名单,卫党内部肉眼可见地晃荡了起来。小皇帝捏着名单还没动作,就有人开始慌了。要瓦解一个集团,最好的办法不是从外强攻,而是不紧不慢地拔除它的羽翼,动摇它的人心。不需要这些卫党弃暗投明,只需要他们对卫鹤荣产生怀疑。只要种下了怀疑的种子,在京城这样的氛围下,就能很快发酵,那是卫鹤荣想要阻止也阻止不了的。如当初段凌光在画舫上与陆清则分析的一样,卫党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阉党的壮大。在阉党的压迫下,许多官员不想投靠阉人,想要肃清朝纲,便不得不自发抱团求生,再拥立出一个主心骨。卫鹤荣便是那个被推选出来的主心骨。在祸乱朝纲的阉党消失后,卫党独大,无声无息间,就变成了下一个裹挟皇帝的权力集团,屠龙者变成了恶龙。陆清则和宁倦离京那几月,卫鹤荣低调地深居简出,卫党却在京城几乎翻了天了。很显然,就连卫鹤荣自己,也开始控制不住嚣张跋扈的卫党了。养蛊终被反噬,现在就是反噬的前兆。陆清则忙里抽闲,把自己想象成局外人,冷眼打量了下卫鹤荣现在的处境——莫说卫鹤荣,就算是他,在当前的境况之下,也很难再找到一条坦途,毕竟小皇帝已经长大了,长得比所有人想象的还要耀眼锋锐、手腕强硬。臣子再如何,终究也只是臣子。也不知道卫鹤荣会不会后悔当年没有干脆篡位,或者干脆杀了宁倦,换一个年纪更小、更好掌控的傀儡。京城暗潮涌动,在无数的猜疑之中,史大将军的车队辘辘而行,在数日之后,终于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之下,缓缓驶入了京城的大门。百姓夹道欢迎,都想见见传闻中的是史大将军长什么模样,可惜大将军负着伤,坐在马车里并未出面。史容风轻车简行,只带了百人亲卫,并未带军队归京。这一点让众人又是松口气,又是没办法完全松出来。三大营中,神机营没落已久,三千营战力不高,五军营实力最强。虽说都是皇帝的亲兵,但崇安帝不管事多年,宁倦登基又极为仓促,弱小时只能蛰伏不动,卫鹤荣权力最盛的那几年,五军营早就脱离了掌控,底下的士兵对皇命都没有对顶头上司樊炜的命令信服。史容风威望颇高,又手持兵符,就算支持卫鹤荣的五军营总兵樊炜想反,史容风若是发话,底下的将士恐怕就不会那么轻易地听樊炜的了。大将军负着伤,宁倦特地下旨,让史容风先休憩几日,再进宫觐见。史大将军却没领情,当晚便入宫求见。陆清则正好参与内阁的政事商谈,谈完了又被宁倦明里暗里地铲到乾清宫去。史容风求见的时候,宁倦正和陆清则坐在院中对弈,陆清则近几日忙得没时间进宫,难得两人有闲暇单独相处,小皇帝的眉头皱了皱,有些不耐,不想被打断和陆清则的相处。“长顺,去请大将军进来,”陆清则看出他眼底的不耐,顺手顺了把毛,扭头看向长顺,“顺便找个人,把林溪从郑指挥使那儿抢过来。”被顺了毛,宁倦的脸色才缓了缓。郑垚今日也进了宫,看到林溪就两眼放光,拽着人就去探讨武艺了,虽然他也不怎么看得懂林溪的手语,但不妨碍郑指挥使热情高涨。也不知道林溪被郑垚拐去哪儿了,当史容风跨入接近外臣的乾清宫前殿时,人还没给找回来。史大将军少年带兵打仗,无暇顾及私事,与夫人成婚时已经三十余岁,如今将近半百,身材依旧高大板直,两鬓微霜,眼神犹带战场之上厮杀过后的冷厉煞气,倒一时叫人忘记看他长什么样。陆清则第二眼才注意到史容风的脸色,浮着一层不太正常的苍白,又隐隐泛着点青,看起来果然中了暗伤,只是他气势太盛,反而叫人第一眼注意不到。“末将见过陛下。”史容风也注视了片刻宁倦和陆清则,才低下头行了一礼。扑面而来的肃杀之气并未让宁倦的眉毛动一下,语气淡淡的:“大将军免礼,赐座。”史容风也不客气,椅子搬过来,砰地就坐了下去,视线转来转去,最后落在了陆清则身上:“末将一路南下,听闻陛下身边有位年轻的老师,想必就是阁下了。”陆清则笑了笑:“能让大将军记得,是在下的荣幸。”“那敢问陆太傅,”史容风盯着他,开门见山问,“你是如何得知那块信物的?”陆清则还没来得及回答,听到脚步声,眼底涌现出些微笑意,示意史容风回头看:“我是如何知道的,大将军亲眼看看或许更清楚。”史容风霍然起身回头,正好撞上了正跨门进来的林溪的视线。一老一少同时愣住。那一刻,陆清则仿佛觉得,这位战无不胜的史大将军的背影,好似轻微颤了一颤。史容风一步步走到林溪身前,嗓音低沉:“孩子……你今年多大岁数了?可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