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暗流涌动
作者:泠雨      更新:2023-05-13 20:46      字数:2548
  没错!秦帝国时期,华夏就是实行三权分离制,只是皇权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很多愤青、公知在某一时段,鼓吹什么学习西方的三权制,说得有鼻子有眼。貌似是西方发明似的。其实,在华夏秦帝国时期,秦始皇就是推行三权分离制,是三权制的真正鼻祖。并非西方专属或发明。那个时期,帝国的丞相权利极大,是百官之首。皇帝想要颁布什么旨意,必须得丞相同意,否则,会被丞相扣压、抵制。丞相想要实施什么政策,也必须皇帝同意。二者间形成牵制。御史台可弹劾百官,一个中立机构。遗憾的是,只能弹劾百官,不能弹劾皇帝。汉王朝说白了,是照搬秦朝那一套体制,没啥新的创意。直到隋朝,皇帝杨坚觉得有必要控制丞相手中的权利,才弄出几个副丞相出来。把六部尚书全变成副丞相,从而达到分权的效果,皇帝手中权利得到集中。到了满清时期,皇帝权利达到高度集中。满清时期,丞相不如狗。皇帝搞了个什么上书房行走的官职。一个无品无级的官职,权利极大。皇帝喜欢就封为上书房行走,皇帝一旦不喜欢,直接打回原形,从那里来,滚回那里去。呵呵!扯远了,回归正题。“杜荷,想法挺好的,给朕打开了另一个思路,虽说那些方法目前操作性不强。不过,还是有可取之处。象根据土地面积,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这个有操作性。其他的方法,朕还要好好思考一下,毕竟,涉及面太大了。”李二认真道。杜荷也清楚,想要让李二马上改变观念不可能,需要时间慢慢影响、诱导。从封建王朝制一下子演化到君主立宪制。不太可能!就算李二是一代明君、圣君,也不可能一下子转变过来,得靠时间慢慢沉积。文明的进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一代代人的付出。呵呵!“陛下,微臣只是胡说八道,不要介意。那些个话,只能是个参考,给陛下提供另一种治国理念。事实上,目前帝国的情况,微臣也觉得操作性不强。但是,历史的车轮无人能阻挡,文明的进程不管愿意不愿意,一定会朝前走,这是人力无法抗拒的。再说了,不管什么政策,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有利,对帝国崛起有利,能强国富民的就是好政策。”杜荷淡淡解释道。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唐帝国需要改变,要让唐帝国比原历史上更强大,有很长的路要走。“好了,大家回去好好思考一下,不过,今天的谈话内容不能乱传出去。”李二叮嘱道。说实话,能在李二书房中说出来的话,根本不可能保密,也保密不了。李二还未宣布大家散伙,杜荷建议的话,早就从御书房中传播出去了。太子/宫,也叫东宫:此时李承乾刚听完小太监的报告,一下子气得暴跳如雷,不断砸宫中物品。杜二,你这卑鄙无耻的小人!寡人还想与你和解,让你回归寡人身边,看来你一心一意想让寡人难堪呀!既然如此,寡人视必搞死你。让你死无葬身之地。太子李承乾砸了不少宫中物品,心情稍好一点,马上派人去通知太子伴读。不大一会儿,太子身边的二世祖齐聚。长孙冲、房遗爱、高履行、侯俊等十多名嫡系二世祖聚集太子/宫中。听了李承乾的解释,那些个二世祖心中气愤无比,纷纷破口大骂杜荷。真心没办法,这群二世祖是各个家族的继承人,父辈的爵位肯定会继承下来。一旦杜荷的话得到采纳,其损失巨大。“杜荷那王八蛋,他不要实封,要让咱们也虚封,那不是堵人 钱财吗?”长孙冲大骂道。“长孙,骂不起作用,得想个办法,让杜荷不好过。”侯俊建议道。侯俊一直喜欢阴人,暗中策划,却不明目张胆的出手。“对!寡人把你们叫来,就是让大家一起想办法,好好收拾杜荷一顿。”李承乾道。接下来,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一个个方案出台,一个个阴招现身。……当然,也有人喜欢杜荷的,如越王李泰、齐王李佑等人,原本没什么希望上位。一旦杜荷的话被李二采纳,他们那些李二的其他儿子,马上有希望。一时间,李二的各个儿子纷纷活动起来。甚至一些李二的女儿也不甘寂寞,开始展现出自己的存在。拜访、拉拢成了一道风景线。各个王爷开足马力,前往各个朝臣中拜访,为今后上位打下基础。风云突变、暗流涌动!杜荷一翻话,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暴,涉及到的官员与王爷数不胜数。杜荷呢?回到冠军侯府上,二耳不闻窗外事,做自己喜欢干的事。“少爷,半年前从长孙冲手中赢回来的那二个煤矿,一直处于亏损,要不便宜点卖了吧!”杜福进来向杜荷报告道。哦!亏钱!怎么可能,那是资源呀!对了,貌似前段时间,本少抽到一份蜂窝煤的制作技术资料。杜荷马上察看一下。释放空间中有一份蜂窝煤技术资料。手指轻轻一点。资料瞬间碎掉,飞入杜荷脑海中。唉!杜荷长叹一声。太粗糙,没啥技术含量,容易被人仿制。看来,兴建一个蜂窝煤作坊,时机一旦成熟,把煤矿山再出售,小小赚一笔。“福叔,咱们到城郊买下几亩地,修建一个煤制品加工作坊,专门用来生产蜂窝煤出售。”杜荷道。“少爷,蜂窝煤是什么东西?”杜福问道。“这个事,福叔不用管,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买好地盘,再盖几间简易房子。”杜荷道。“好吧!”“对了,福叔,把王玄策叫来,本少有事交待。”杜荷叮嘱道。“知道了。”不大一会儿,王玄策进来。“见过少爷!”“玄策,过来坐吧!”“谢少爷。”杜荷泡了壶茶,倒了一杯推到王玄策面前。“玄策,本少想开个书店,你觉得咋样?”杜荷问道。长安城中有书店,不过,书籍价格太昂贵,购买的人很少,只是一些有钱人家买。毕竟,此时的唐帝国,只有雕板印刷术,活字印刷术还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知识传播、文明进程有绝对重要的作用,其意义影响巨大。有了纸、有了活字印刷术,能让那些百姓买得起书籍。从而,会催生出大量寒门子弟,对帝国的治理有重要作用,教化民众更容易。“少爷,开书店并不是一个好的想法,虽然有了纸张、雕板印刷术,可是,那个雕板印刷术,一块雕板只能拓印出十多张,雕板制作太昂贵,除非少爷你能降低雕板成本,否则,书店开起来,不会有什么收入。”()大唐最强驸马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