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建议修正军制
作者:泠雨      更新:2023-05-13 20:54      字数:2308
  李二很高兴。孔颖达非常识趣,说到李二心窝里了。“好了,这事不要多讲了,我们进行下一个议题。”李二乾坤独断道。“陛下,百济使臣来好久了,一直叫着要见陛下。另外,新罗也派使臣来了。”礼部代尚书阎立本道。哦!“那二国的贡品上交了吗?”李二问道。“新罗国上交了,不过,百济说没钱交,让帝国体谅一下。”一名礼部官员道。一年五万两黄金的贡品,很贵吗?要知道那是一个国家好不好。五万两黄金买个和平,其实是很划算的。帝国正在屯兵高句骊城,对百济虎视眈眈,在这种时候,怎么可能妥协。百济与新罗,这段时间打出翔了。一旦杜荷挥兵南下,渡过汉江,百济亡国只是时间问题。再说了,百济是外来民族,并非土著,真正的土著是新罗国,是土生土长的种族。外来民族能抢占的地盘,帝国顺势灭掉百济,占据一部分领土,有何不可。帝军是解放者,是救世主,把百济百姓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的正义之师。“既然不上贡,那帝国有什么义务帮助解决麻烦,让百济使臣一边玩去吧!至于新罗,礼部可与之好好谈一下,关于今后的贡品、治理、驻军等事宜。”李二道。此时的李二,已经改变好多。不再死要面子活受罪,里子才重要。“陛下,新罗使臣要求帝国支援一点武器装备,方便他们装备旗下军队。”阎立本道。“这个事,让新罗人去军方洽谈。貌似军方手上还有一批淘汰下来的兵器,只要价格合适,出售一部分给新罗国吧!再怎么说新罗是帝国的属国。”李二道。群臣听了纷纷心中吐槽。拿淘汰的东西卖给人家,还说得如此光面堂皇。无言了。“遵诣!”礼部官员回答道。接下来,朝会上又研究了一些事务。朝会散了,李二回到御书房中,等待几名嫡系重臣进来。“诸位爱卿,这里有杜荷一份建议,你们看一下,咱们今天要好好思考。”李二道。杜荷的书札递给几位重臣,大家细细察看起来。妈蛋!啥意思?修改军制,这可是大事呀!轮翻看完杜荷写的书信,几位重臣脸色沉重下来。按杜荷书信上所说,确实比现阶段的军制符合目前的体制,关键是将军权利受到控制。束缚带兵将军手中的权利,一直是历代皇帝重点考虑的大事。“陛下,按杜荷书信上所讲,一旦变更军制,确实能让带兵将军手中权利受到制约。对帝国来说,绝对有益。不过,此事太大了,陛下想要实行,必须取得军方的支持。”房玄龄摇头道。李二为什么对杜荷如此放心。朝中那么多大臣弹劾,依然稳坐钓鱼台,不受任何影响。有原因的。一个在外面带兵出征的将军,给皇帝上奏折,要求限制其手中权利。可不是什么将军都愿意干的事。谁不巴望手中权利更大?杜荷到好,建议束缚将军的权利。李二能不高兴吗?封建王朝的皇帝,最担心的就是带兵将军作乱。国家混乱,绝大部分均与带兵将军有关。说白了,带兵将军手中的权利约束力不够。“玄龄,不得不说,杜荷这一套实行下来,带兵将军手中的权利受到极大约束。那个轮换制非常新颖,也是一个全新的办法。三年一轮换,将军走马上任,只能携带几名亲卫,参谋团到新作战部队再重新组建。还有那个什么政委,与监军有点类似,但又其然不同。政委不干涉主官的作战方案、指挥。只负责士兵的思想教育、爱国教育、生活、后勤等工作。一旦按照杜荷建议的方案执行下去,不用几年,帝国能彻底掌控军队。”李二道。“陛下,杜荷弄出来的这个军制,表面看没多少内容。但是,认真分析会发现,确实很科学。确保士兵在作战时,不会出现混乱。就算主官挂掉,也不会有多少影响。毕竟,副职马上能顶上去,一级级的往上顶,真的很恐怖。”长孙无忌道。“陛下,为什么那个十人一个班,加上正副班长,一共十二人。与咱们现在的么长没多大区别,可为什么要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呢?”王珪问道。呵呵!“叔玠呀!这个朕也不清楚。不过,那个以师为独立作战单位的想法很好。一旦战事爆发,几个师调集起来,随时能组成一个野战军,形成兵团作战。”李二道。说实话,李二看中的内容,并不介意什么长不长的,那只是个形式。杜荷早想改变军制了,只是一直以来,在军方没多少话语权,才推后几年。现在,杜荷一举灭掉高句骊,又给吐蕃一个教训,立下绝世军功,地位在军方加重。有了话语权,杜荷马上提出建议。几名重臣心中明白,按杜荷的新军制推广开来,对帝国是有利无害的。“陛下,主官容易找到,问题是那个什么政委,真不好找呀!需要时间培养。”长孙无忌道。杜荷说得非常清楚,政委就是负责士兵思想工作。说简单点,就是灌输士兵爱国家、爱民族、爱李二的思想教育问题。“大家说一下,组建一所皇家军事学校,这个建议可行吗?”李二道。说实话,李二并不赞成建立军事学校,那样会担心兵书泄露出去。想想一代军神李靖,为什么没给后世留下兵书呢?其实,李靖真有好几部兵书,全上交给李二手中。李二呢?带进棺材里去了。杜荷建议成立皇家军事学校,目的是让传承不要断,让李靖兵法得见天日。“陛下,微臣觉得可行。既然长安有太学,为什么不成立一家军事方面的学府呢?”魏征道。唉!李二长叹一声。“朕担心呀!一旦成立军事学校,确实能让帝国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将军。可是,兵法之类的书籍会泄露出去。一旦让品质差的人学会,危险性极大。”李二道。“陛下,不要考虑那么多。我们招生时重点考察品德方面,可以杜绝后患。再说了,这种事,堵不入疏。”高俭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