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动用野战部队
作者:泠雨      更新:2023-05-13 20:57      字数:2508
  不要觉得奇怪,唐帝国时期,没有什么轿子之类的事,那是宋朝才出现的。秦汉、隋唐时期,官员、皇帝还没那么娇贵,出门一般是骑马、坐车。那有什么人抬人的事。……杜荷呢?带着沈万三在长安产业园区内呆了二天,让沈万三熟悉园区内工厂事宜。沈万三留在园区内,杜荷返回家中。在书房内看书。察看袁天罡送来印刷的书籍。对于袁天罡撰写的算术方面的书籍,看后杜荷觉得小儿科,没什么难度。对于天文、地理、阴阳一类,杜荷看不懂,以前了解不多。说实话,有点玄乎。不过呢?道家在修炼方面还是有独特的地方。杜荷边看边印证。不错!这种修炼路径,貌似比自己修炼时的行经路线要好一些。道家修炼路线,效果很好,不用多长时间,会跨过化罡境,晋升到筇基境。杜荷全心全意在研究道家修炼体系。咚咚咚!敲门声打扰了杜荷,心中不舒服,有一点生气。“进来!”杜荷道。“少爷,陛下、皇后、房大人来了。”管家杜福道。哦!什么?李二来了!下一刻,杜荷跳起来,往门外就跑。哈哈哈!“杜荷,朕来了。不用跑了,到你书房坐下,大家一起聊吧!”李二道。“微臣见过陛下!见过皇后殿下!见过房伯伯!见过长乐公主!”杜荷连忙站起来恭敬行礼道。面对李二、皇后、房玄龄,杜荷不敢装逼,尽管李二说不用了,杜荷还是恭敬行礼。“好了!不用搞那些虚的。”李二道。“陛下请!皇后殿下请!房伯伯请!长乐公主请!”杜荷道。“父皇、母后,儿臣去找杜梅、杜寒二人玩,你们聊吧!”长乐公主道。“去吧!”李二道。长乐公主一闪身不见踪影。请三位大佬坐下,杜荷取出一盒铁观音出来,开始烧水、洗茶杯、泡茶……。眼花缭乱的手法,让三位大佬看得赏心悦目。三只牛眼茶杯送到三人面前。请用!杜荷示意,可以喝了。一看三人不动,杜荷知道要示范一下。也不客气,端起一小杯茶在鼻子上闻闻,然后,一口喝光杯中茶水。有了杜荷示范。三位大佬分别端起茶杯。有样学样。“好茶!”李二道。“杜荷,这是什么茶,为什么那么香?”长孙皇后问道。“回皇后殿下话,这是岭南一带生产的茶,这是一种大叶茶,采取特殊工艺加工而成。一道茶味没出来,只能用来洗杯子,二道茶、三道茶属于上品。口感淳厚、香味足,是难得的好茶。走的时候,一人带一点走。”杜荷恭敬道。“杜荷,你小子泡茶是一套一套的,真不知你从什么地方学来的。玄龄,貌似克明并不会这些吧!”李二道。“陛下,克明应该不会,微臣没看过克明这样泡过茶。”房玄龄道。呵呵!“陛下、房伯伯,这可不是为父教的,是梦中那个老头传授的,微臣无事时,就偶尔练习一下。”杜荷解释道。丫的!什么事全推到梦中的老头身上。无耻呀!梦中的老头,让李二如何查找,完全是忽悠好不好。杜荷也不理三位大佬的反应,马上为三人冲上第三道茶水。“这道茶水不错!茶味全部出来了。”长孙皇后道。房玄龄、李二点点头。“杜荷,朕今天来,想听听你对于阶梯税收的实施有什么建议,还有取消爵位实封一事,也到了必须出台相关政策的时候了。可是,事情太大,朕心里不踏实。你在幽州搞过试点,百姓欢迎,经济高速发展,效果显著,说说你的看法吧!”杜荷听后,微微看了一眼李二。从李二眼中,杜荷看到了决心。“陛下,决定要在天下间推广阶梯税收,取消爵位实封,在乡、村二级建立基层组织。”杜荷问道。呵呵!李二笑了。“小子,别试探朕。朕最近看到很多地方报上来的奏折,知道地方上土地屯集越发严重,必须加以解决。如果不解决土地屯集问题,后患无穷,朕不想把问题留给后人来解决。你建议的那个农业税收实行阶梯政策,朕觉得是解决矛盾最好、最平和的手段。要解决这个问题,又涉及爵位实封问题,不取消不好办。所以,二个事一起办,加上一个基层组织筹建,彻底打破地方土豪把持基层的现状。这关系到帝国安危,必须尽快出台政策。”李二道。端起茶杯,一口喝下肚中。呵呵!“陛下,您这是把三个问题捏起来一起搞呀!每个问题都是影响巨大,都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很多大户、官宦之家、受爵位的功勋人员。不过,微臣喜欢,只要陛下决定了,微臣愿意成为陛下手中的尖刀、利剑。”杜荷道。马屁跟上!先拍一通马屁,让李二高兴,才能继续往下讲。丫的!拍马屁也是门学问呀!稍不留意会拍到马腿上。“好!很好!非常好!朕就喜欢你小子,勇气可佳、胆大心细,三思而后行。说吧!”李二笑着道。“陛下,这事实验田已经搞好。但是,在全天下运作,依然风险极大。需要军方出动部队震慑,让地方上的大家族、官宦之家不敢轻易蛊惑百姓闹事。一旦政策推广下去,基层组织筹建起来,那些个大家族、官宦之家,再想蛊惑人心,已经晚了。因为百姓获得了好处,分到了田地,谁还会跟着闹事,除非脑袋进水或被门夹了。当然,光这样还是不成,毕竟,帝国的野战部队不多,不可能全部放到地方上。所以,微臣建议,推广、执行时,一下不要搞太多,二个州、三个州、四个州一起搞。搞好二个、三个、四个州,再搞其他州。这样看似速度慢,可是,稳妥呀!就算是出点什么事,发生点意外,也影响不了大局。”杜荷道。李二点点头。“陛下、杜荷,地方上有郡兵,为什么不一起搞呢?难道那郡兵不听话。既然陛下决定了,微臣觉得应该一次性展开,以最快的速度执行下去。夜长梦多,不能拖沓。”房玄龄建议道。李二也点点头。“不!房伯伯,小侄不赞成这个方法。不是微臣怀疑各地郡兵的忠诚度,是这件事牵扯太多人与家族。想象一下,一旦陛下发出命令,各地主持兵事的人真的会听吗?毕竟,那些事一落实,估计会涉及到主持兵事人的家族,在那种情况下,主持兵事的人,还会公正不阿吗?所以,小侄才会向陛下推荐,调野战部队,不动用郡兵,把危险降低到极致。”杜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