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帝国在变化
作者:泠雨      更新:2023-05-13 21:05      字数:2296
  三年来,帝国发展迅速,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外征战方面,西部薛礼大军正按计划推进,速度不快,却也不慢。毕竟,补给太困难了。影响大军推进速度。尽管杜荷旗下农业、林业、畜牧业公司到了西部开发,但是,大军补给品种繁多。满足不了大军需求。薛礼大军克服各种困难,还是推进到了西海(咸海)一带,距乌拉山脉不远了。西突厥被驱赶到更西的地盘,进入欧洲地区。此时,西突厥正与西亚、欧洲地区的国家开战。欧洲国家不太适应西突厥的作战方式,城破时,肆无忌惮的抢劫、掠夺、奸淫。帝国科技在五大产业园区带领下,取得一个个重大突破。蒸汽机火车经过数以万计工匠不停努力,在二年前完成测试,开始修建长安通往洛阳的铁路。铁路采用25米轨距,不再使用牛牛制定的窄轨。让运输量猛增。由于采用25米宽轨距,使得蒸汽机动力得到充分释放,火车行动时速度达到200里小时。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使得唐帝国享受蒸汽机带来的巨大好处,促进各种科技进步。长安到洛阳通车,令李二也兴奋无比。带上禁卫军士兵,悄悄乘坐了一次,感受一下火车带来的快感。长安街到洛阳火车的测试完成,顺利达到设计标准。接下来,按照杜荷的要求,先把幽州境内的铁路贯通,再向冀州、并州延伸,直到长安。铁路投资太耗费钱了。加上火车头、车厢的生产跟不上,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一起开工兴建。照明的普及加快了速度。很多地方建起了水电、火电站,使得全国范围内郡府所在地,基本通电了。还有沿途一些县、乡、村也顺便通电。全国范围内架设输电线路,这是一项恐怖的投资,杜荷再有钱也拿不出来。想组建电网公司,还有时日要走。当然,人口稠密、发达地区基本通电了,现在是贫穷落后的地区,人口稀少,还未兴建。此时没法兴建,成本太高,不划算呀!电网公司是杜荷旗下产业,肯定要考虑成本问题,总不能一直亏下去吧!最令杜荷高兴的是电报的发明。在特斯拉的努力下,二年时间,无线收发报从数公里延伸到数百公里。现在,大功率发报机,已经可以达到5000公里的距离。实际效果出奇的好。现在,海军各条战舰上,都装有电报机,二十四小时监视,一有情况马上接收。电报的使用,让海军战斗力有了明显增强。配上二代火控技术,让战舰火炮命中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战舰生存空间进一步扩大。帝国境内,正在全力实施电报服务业务,各县、郡、州纷纷筹建电报室。电报的发明,让商人首先感觉到好处,全国各地的商品价格会在第一时间得知。在这个年代,信息传播速度极慢。一旦抓住机会,会获得更大的利益。另外是衙门内使用频率高,最后才是普通百姓。杜荷清楚,电报只是一个开端,不用多长时间,有线电话会发明出来。到时候,全国普及电话不再是幻想。电报的发明,军方第一个订购。李二也觉得非常好,皇宫中也架起电报室。杜荷产业园区,还发明了大量新科技,并一一申请专利保护。11年时间,杜荷旗下产业园区,一共获得专利技术数十上百万个专利。当然,很多技术含量低的专利,杜荷已经陆续向市场放开。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专利,不是杜荷不开放,是开放了帝国其他商人也无法生产出来。很多专利技术,不是说放开就能生产出来的,毕竟,需要大量工匠、技术工人。杜荷呢?每个产业园区内,都筹建技校学校,一年能培养出大量的技术工人出来。进入技校的学生,首先要与杜荷旗下园区签订长达十年的用工合约。学生是免费上学,毕业后来为杜荷上几年班,应该没话可讲吧!尽管如此,技校招生依然暴涨。很多学生都希望进入技校学习。现在的技校,已经不能说是技术培训了。技术培训只是一块,很大的一块。一些有天赋的学生,会继续呆在技校里学习,有的会在学校里呆上六年以上。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毕业后走进研究所、实验室,成为帝国科研人才。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畜牧业机械、林业机械不断推陈出新,涌现出一大批实用的机械。从而大大减轻的百姓生产中的人手不足问题。产量却是大幅度增长。不论是粮食种植,还是蔬菜、水果种植,均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国家税收一年比一年多,增长速度惊人,年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工商业税收比重进一步增加,农业只占三成不到。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各地出现少量的培训技校,主要是为自家工厂培训员工。慢慢的,也有一些家族出钱筹建学校,培养当地的弟子入学堂,少部分会招收百姓的孩子。这是一个好现象。教育是帝国的根本,然而,大家族强烈反对,加上李二也不怎么上心。这些年来,教育问题都是私人性质,国家并未成规模的建设。所以讲,帝国教育出现滞后状态。十年植树,百年树人。对于李二不愿意投资教育,杜荷也没更好的办法,只能是尽自己的努力,多做一点出来。陆逊征伐下来马九甲旁边的海域,令唐帝国橡胶有了生产基地,橡胶产量逐年增加。现在,橡胶已经能满足市场需求。由于有了橡胶,杜荷从系统商城中兑换出自行车的技术资料,交给几个产业园区。五大产业园区研究后,提出各自不相同的生产方案。现在,自行车已经在帝国境内普及。城里的人,差不多达到一家一辆,农村里稍少点。不过呢?杜荷相信,不用多长时间,肯定会达到一家一辆的情况,毕竟,这是个消耗品。每年会有数十万辆报废。由于橡胶的产量增大,让一些木制车轮也更新换代,用橡胶轮替换木车轮。从而,促进橡胶种植业的蒸蒸日上,发展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