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二婚妻 第12节
作者:尔知雅意      更新:2023-05-13 21:14      字数:4409
  晶晶再一次点头。“其实呢,世上还有一种谎言,叫善意的谎言哦。比如说现在,阿姨让晶晶说的,就是善意的谎言。因为过不了多久,晶晶的妈妈就可以做出很多漂亮的衣服,我们要给妈妈鼓励,对不对?妈妈会做衣服之后,就能赚很多很多的钱,以后妈妈就不用很辛苦了。这就是善意的谎言,晶晶明白了吗?”旁边的邓嫂子鼻子又酸又涩。她的女儿,被婆家人嫌弃是个赔钱货。她自己也被娘家人嫌弃。现在,却有人告诉晶晶,她是宝贝,是小公主。告诉她,世上还有善意的谎言。晶晶看看妈妈,又看看许阿姨,然后大胆地说:“明白啦。我明天会告诉所有人,我的衣服是妈妈做的,这样就会有很多人来找妈妈做衣服。”许疏桐立刻给晶晶竖起大拇指,“哇!晶晶好聪明啊,这么复杂的话,你竟然一听就懂。嗯,就是这样。你呢,就是妈妈服装店的小模特。你知道模特是什么意思吗?”晶晶的声音又比之前高了一些,她说:“我知道,我们班的文艺委员说过,穿好看衣服的,就叫模特。”“对的!晶晶的记忆力真好,同学说过一次,你就记住啦。”晶晶特别喜欢听漂亮阿姨说话,可惜妈妈说时间太晚,不能耽误阿姨休息。等妈妈把阿姨送回去后,晶晶还是兴奋得睡不着,上了床,身上的衣服依然舍不得脱。黑暗中,她紧紧地挨着妈妈说:“妈妈,阿姨说我是小公主呢。”“是!你是小公主。”“阿姨说我长得好看,还说我的名字很好听。”“对,我家晶晶的名字好听,长得也特别好看。”“我才不是奶奶说的赔钱货,也不是亮亮哥说的丑八怪。”亮亮哥是二叔家的儿子,奶奶最喜欢他了。虽然我小,但是我知道,爸爸的抚恤金,都被奶奶抢走了,她说亮亮哥以后要上大学,要花钱。她是赔钱货,不能传宗接代,还说妈妈克死爸爸……黑夜中,邓嫂子的眼眶已经潮湿,她用浓重的鼻音说:“就是!我们家晶晶才不是赔钱货,是漂亮的小公主。以后晶晶也会像小许阿姨那样,又漂亮又能干,还是大学生。”“许阿姨肯定是团长叔叔的媳妇,他们都是好人呢。”“不是,许阿姨不是团长叔叔的媳妇。”邓嫂子心里也觉得有些遗憾,一团长和小许,怎么看怎么般配。很快,邓嫂子就打住这个想法。总不能小许和一团长都帮过她们母女俩,就理所当然地觉得他们是般配的一对,对齐营长不公平。晶晶说:“每天我还要告诉同学,我晚上吃了最好吃的炸肉丸,还有最好吃的韭菜鸡蛋饼。同学们肯定都特别羡慕我。”另外一边,回到家后,许疏桐缓了一会儿才缓过来。太伤眼睛了!明天让赵小强帮忙买个瓦数高点的灯泡给邓嫂子送去,顺便得提醒她,以后晚上尽量不要工作。拿命换钱,不可取。第二天,许疏桐用昨天的蕨菜做了蕨菜饼当早餐,原本号称已经吃过早餐的赵小强,干掉一大半。赵小强还主动告诉她,祁正最近几天在军部忙活,昨天晚上,上面的领导突然来检查,祁正去配合工作去了。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昨天他把车开得那么快。便宜老公,对她也算不错,冒着可能迟到的风险,把她送回来。许疏桐给了赵小强五块钱,让他帮忙给邓嫂子买个瓦数高的灯泡,剩下的钱,给小晶晶买糖吃。日子要甜蜜,小孩哪能不吃糖。最后还叮嘱赵小强:“送给邓嫂子的时候,就说是一团长让买的。”赵小强心里感慨:嫂子真是首长的贤内助,帮首长刷好感。这边赵小强刚离开,就有人来拜访。是方红嫂子。她的丈夫也是营级干部。顾春妮说,她小学毕业,没分到工作,一直在家照顾孩子。虽然之前只接触过一次,不过许疏桐对她的感觉还不错,一个很淳朴的人。方红嫂子手里拿着菜苗和瓜苗,她有些腼腆地说:“小许同志,我今天买了些菜苗和瓜苗,给你匀一点。”说完,注意到许疏桐有些惊讶的表情,方红把手缩回来。她有些后悔自己的鲁莽,她干嘛要给小许同志送这些!人家小许是大学生,是文化人,还是齐营长的家属,哪里需要种菜种瓜。人家需要的是种花。许疏桐惊讶的是,她刚才在想,不要再顾虑那么多,直接去买菜苗瓜苗,种上。就算后面要退房,也能给下一任房主留下点便利,攒人品。如果祁正真的像他说,很快就符合条件,她也能吃上自己种的菜。念头刚冒出来,就有人把菜苗瓜苗送上门,许疏桐不禁怀疑自己可能是锦鲤化身。许疏桐一把抓住方红嫂子缩回去的手,“谢谢嫂子,你送得太及时啦!我正准备去买呢。”方红回家把锄头和铁锹拿来,帮许疏桐一起种菜,两人正准备开工,又多一个帮手,是邓嫂子。两个嫂子都特别能干,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她们比男人还怜香惜玉,都不让许疏桐下地,两人配合得很好。翻地、堆土、栽种……许疏桐没法插手,就去给两个嫂子做吃的。早上赵小强送来一条大鲢鱼,说是昨晚在营区前面的水渠里钓到的。许疏桐准备用鱼头豆腐汤,再炸点鱼丸。做鱼丸比较费劲,光刮鱼肉就是功夫活,等她炸好鱼丸,院子里的空地也已经种上菜。许疏桐留两位嫂子吃饭,她们都不好意思,不过许疏桐说服人很有一套,她说:“我一个人也吃不了那么多,老祁也不肯吃剩菜。”方红嫂子吃完,有些感慨地说:“小许你真是能干啊,我要是有你这厨艺,也能帮上我妹妹那边……”说完,她似乎又觉得不太合适,又补充说:“小许,你别误会,我不是要偷学你的手艺。”衣食住行,衣的生意,已经算是开启。食,许疏桐还在琢磨怎么入手。听方红嫂子这样说,她有点想法,不过并没有马上表现出来。送走方红嫂子,许疏桐就从家里拿了几块硬纸板,跟邓嫂子一起去她家里。昨晚给小晶晶做衣服的时候,她剪布时,多剪了一套。现在用硬纸板,把版型剪出来。再做同样大小的衣服,只需要把纸板印在布上,沿着纸板剪裁就行。许疏桐还告诉邓嫂子,怎么按照身高腰围等调整模板的大小。邓嫂子拿着晶晶的没用过的作业本,认真记录。这一天,八一学校,二年级一班,课间时间,小朋友们络绎不绝地涌进来。第14章 再这样听英雄的事迹,可……这一天,庄晶晶小朋友的小脑袋,第一次抬得高高的。早上,刚上汽车连叔叔的车,就有很多小伙伴围上来,说她的衣服好看,问她在哪里买。还有人问她,是不是别人送她的衣服,送错了。在这之前,庄晶晶的衣服几乎都是院里的阿姨们送的。几乎每家都一样,家里最小的孩子,穿的都是哥哥姐姐们长高后,不合适的衣服。小的再穿一阵,就显得很破旧了。再送到庄晶晶手里,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在大家的印象中,瘦瘦小小的庄晶晶,穿的衣服一直都是最土的。也听家长们说,她妈妈没钱,也没工作,基本是靠一团团长叔叔救济。她怎么能穿上这么好看的衣服?难道是团长叔叔送的?“不是!不是别人送错,也不是团长叔叔送的。是我妈妈做的!”漂亮姐姐说,这是善意的谎言,能够帮到妈妈。她一点不觉得漂亮姐姐是阿姨,就是姐姐。“哇!你妈妈会做这么好看的衣服呀?”小晶晶傲娇点头:“我妈妈会做衣服,还会织毛衣,会很多呢。”漂亮姐姐夸她的时候,她特别开心,她也要多夸夸妈妈,妈妈就会很开心。当天下午,在许疏桐的指导下,邓嫂子就试着做了两套比晶晶穿的尺寸稍微大一些的衣服。因为本人有使用缝纫机的基础,邓嫂子做起来很快,有瑕疵的地方,许疏桐也耐心地教她怎么修补。原来的世界里,许疏桐当年的室友,后来成为世界知名的服装设计师,两人没事的时候还会视频讨论时尚话题。邓嫂子也约等于有了个高水平的设计师指导,加上本人的悟性,第二套做出来,又比第一套好很多,几乎不需要许疏桐返工。许疏桐说:“这两套衣服,明天就能卖出去。”邓嫂子激动地问:“真的吗?”许疏桐说:“嫂子,你现在该考虑的是,每套衣服应该卖多少钱,而不是能不能卖出去。你要记住一点,我们的衣服,走的是高端路线。来,咱们核算一下成本。”现在,国企的正式员工,每个月工资六十块已经算是高薪,只有领导级别或者是技术工种能拿到。普通工人,三、四十块每个月。军官也差不多,祁正这个级别,每个月也是六七十块。算下来,中等以上的家庭,一天两块钱收入,如果是双职工家庭,情况还要好一点。那么,衣服卖多少钱一套合适呢?许疏桐举起两只手:“十块!”邓嫂子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十块!?”现在猪肉九毛钱一斤,一套衣服都能买十多斤猪肉了!许疏桐耐心地给邓嫂子分析——现在的家庭日常开销就是衣食住行,条件好点的,会买彩电之类的大件。五块,确实贵,但也不算漫天要价。因为家长们不可能每个月都给孩子买新衣服,甚至有些家庭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让孩子穿新衣服。花一个月的六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收入,给孩子买套衣服,听起来,确实贵。但是,不是每个月都会花这笔钱啊,一年最多四次。而且现在的孩子都比以前的金贵,家长越来越宠孩子,都盼着孩子有出息,上大学。孩子喜欢好看洋气的衣服,职工家庭大多数不会不舍得,甚至会以买衣服来激励孩子努力学习。邓嫂子设身处地想了想,如果她家老庄还活着,她家每个月有三十五块收入,她肯定舍得花十块给晶晶买衣服。许疏桐又告诉邓嫂子,最先来买衣服的,肯定是院里的嫂子们,而且是晶晶的同学的家长。晚上就会过来跟她打听,然后压价。她要做的,就是要守住价格,千万不要松口,不要为了人情,低价出售。人情,可以在其他方面补回来。市场行为,不要掺和人情。今晚,多半不会有人掏钱,选择观望。回去考虑过后,才会做出选择。家长们在孩子身上舍得花钱,再正常不过了。再过几十年,多少家长开着电瓶车,送孩子上一节课一千多块钱的英语培训班,就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现在,给孩子买身漂亮衣服,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还能激励孩子。也算是一种赢在起跑线上的手段。童装只是初步计划,等天气暖和,到了穿裙子的季节,才是她大显身手的时候。邓嫂子很快就被许疏桐说服,为了她的晶晶能顿顿吃上肉,她一定要把童装生意做起来。聊完这事,许疏桐很自然地把话题转移到方红嫂子身上,为接下来靠吃的赚钱做准备。提起方红嫂子,邓嫂子也是很感激,她说:“我和晶晶其实是老庄出事后,才住进家属院。开始那段时间,方嫂子没少陪我,隔三差五给我送她种的菜,还把她家老三的旧衣服给晶晶。后来,方嫂子把妹妹从老家接来之后,为了接济她妹妹,就很少给我送东西。我知道她因为这个,心里还过意不去,看到我的时候还绕开走。其实我都理解,救急不救穷,我哪能总是惦记别人来帮我,我得自己找出路才行。”都是好女人!好嫂子!“方嫂子的妹妹,现在在柳城?”许疏桐问道。“对,就在咱们家属院附近的村里租了一间房子,一个人在那住着,平时做点小吃,在路边卖。赚□□命钱。说起来,方红嫂子的妹妹,也是个苦命人,比我还苦呢。我家老庄在的时候,虽然每年只有一个月的休假时间,但是每次回来,对我特别好,家里的家务、农活,他能一个人干的,绝对不让我沾手。”大概是很久没跟人倾诉过故去的丈夫,稍微提起来,邓嫂子情不自禁地打开话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