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二婚妻 第163节
作者:尔知雅意      更新:2023-05-13 21:22      字数:4268
  祁屿后来才知道,妈妈要去考研究生。祁屿问钱爷爷:“为什么当了妈妈还要考研究生啊?”爷爷说:“活到老学到老,人不能停止学习,要不然会被时代抛弃。但是,这世上真正能够做到学到老活到老的人,很少。你妈妈很优秀!”祁屿点头:“我也觉得我妈妈很优秀!”钱总忍不住逗祁屿,“我爸爸和妈妈比起来,谁更优秀?”祁屿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然后说:“那要看从哪方面开始比较咯!如果是当家长,爸爸肯定没有妈妈优秀。但是当军人,爸爸还是很厉害的!”自从妈妈复习考研究生之后,祁屿在学习方面也不由得认真起来,成绩比之前又进步不少,班级第一的地位,已经没人能撼动。这大概就是言传身教的意义。阿芬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听桂姐说,阿芬的儿子阿智在最近的月考中,成绩进步很大。云吞店的营业额,一天超过一天,已经是当初那个小门店没法比的。桂姐还说,当初阿芬的店面屡次被涨房租,应该是那个男人现在的老婆指使的。如果不是阿芬足够坚韧,早就不知道被这家人折腾成什么样子。为母则刚,同时,阿智也很争气,一直都非常努力学习。这一个多月,阿芬不用像以前那样,一天最多只能睡五个小时,她只需要到店里调高汤,然后教员工怎么做云吞就可以。剩余的时间,阿芬接受许疏桐的建议,琢磨食谱,给儿子做饭。桂姐有些感慨地说:“真的特别明显,之前看到阿智,说面黄肌瘦都不为过,这才一个多月的时间,脸上终于有点肉了,也明显长高了一些,成绩又好!环境和条件太重要了!”许疏桐根据最近心理学专业书籍上看到的知识,又抽空跟阿芬母子俩沟通一番。她告诉他们,他们一直都很优秀,非常了不起。之所以被抛弃,也不是外面的人议论的那样,不是他们的错。世人慕强,所以很多人都会帮强者说话,欺负弱者。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变成强大的那一方,那些闲言碎语,就会倒戈。这次对话之后,许疏桐又开始让桂姐和阿芬商量开第三家云吞店,就在火车站附近。董助理听说这件事,忍不住跟钱总说:“钱总你看,许小姐宁愿去读研究生,去开云吞店,也不打算给你当接班人!”钱总露出神秘的微笑,“你急什么呀!别着急,还没到时候呢!”第124章 不甘心董助理发现, 自从自己有点皇帝不急太监急之后,钱总对他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他,对下面有潜力的管理层, 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怎么回事?百思不得其解的董助理不得不打越洋电话询问老父亲。老董听完, 反问儿子,“这么简单的事情, 你居然想不明白?天哪!钱总为什么要把你留在身边,还费尽心思地培养!很简单呀!钱总很清楚, 许小姐对继承ja集团的兴趣缺缺, 甚至可以说是敬而远之。钱总如果想要达成目的, 就得用实际行动来告诉许小姐, 当他的继承人,其实非常简单, 不会耽误她多少时间。想要许小姐轻松自在,可不就得让你们动起来。”钱总非常善于用人,而且也给足金钱奖励。能者多劳, 多劳多得。一段时间过去,董助理新奇地发现, 经过这段时间钱总的用人方式, 公司在运营方面确实可以做到董事长不在的情况下, 也可以高效运转。那么, 会不会把董事长给架空?万一有野心勃勃的人, 会不会把整个ja集团据为己有?又或者, 某个高管吃里爬外, 里应外合,让公司蒙受巨大的损失。就像当年,冯霞和钱总的堂哥父子俩合作那样。董助理琢磨了一下, 发生这种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每个部门之间,相互制衡。无论是哪个高管,都不可能独立完成某个重大的决策。现在,如果公司没有重大的事情,董助理只需要每周跟钱总汇报一次工作。钱总闲着都干什么呢?他竟然没事就跟许小姐一起溜达去图书馆看书、学习。转眼就到了考研的时间,因为是周末考试,祁屿也一大早起来,表示自己要送考。于是,许疏桐后面跟着一串人,连桂姐和江山一家人,还有熊添才都在送考的行列中。一共三辆车开到考场,引起很多人的注意。看到许疏桐从车里下来,往考场里走,来考试的人还忍不住嘀咕:“监考老师怎么来的这么晚?”毕竟现在大街上行驶的小轿车很少,私人拥有轿车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谁会想到坐得起私家车的人,还执着于考研究生。现在不是都流行下海经商吗。看着妈妈走进考场,祁屿还有些紧张地说:“哎呀!刚才好像忘记检查妈妈带的文具啦,要是笔写不出来怎么办?”祁正毫不客气地说:“你妈妈可不像你那么蠢!”“哼!”或许是从柳城传过来的关于许疏桐的名气实在太大,以前认识她的人,都叫她许老师。现在得知她离开校园多年,突然要考研究生,而且考的还是和她本科的专业毫不相干的心理学,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有好奇,有期待,也有人等着幸灾乐祸。再怎么天才,只花了俩个月不到的时间复习,就能超过大多数人?不可能吧!特别是之前请许疏桐给他们上中学的孩子补课被拒绝的人,非常期待看到许疏桐“翻车”。他们都觉得,许疏桐之所以拒绝他们的高薪补习的工作,肯定是她没有那个能耐。在柳城为什么有?那种小地方,就是喜欢人云亦云,没准都是像之前有人说的那样,许疏桐没什么真本事,都是靠包装。考完试,许疏桐浑身轻松,同时有种回到多年前学生时代的状态,隐隐期待查分的那一天。其实只要曾经刻苦学习过,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会沉淀,需要的时候,沉淀的知识就会浮现出来。不管是原来的许疏桐,还是许疏桐本人,都是非常刻苦的类型,那基础知识都非常扎实。特别是许疏桐本人,她在国外那段时间,是真心考虑过换专业,学了不少东西。考三门课,一门是思想政治,一门是英语,另外就是心理学基础。英语对于许疏桐来说完全没有问题,剩下两门基本都是背诵的。祁正每天晚上都抽时间帮许疏桐背书,一个提问一个背,白天,许疏桐又去图书馆刷题。积累了一段时间,许疏桐对考试信心满满。考完的那一刻,许疏桐非常放松,也特别有信心。反而是祁屿特别紧张,小家伙一本正经地告诉所有人:“妈妈考完试之后,谁也不许问她考得怎么样,会给我妈妈造成压力!”考研分数出来之前,贺含还约许疏桐一起吃了顿饭,当然吃饭不是目的,帮忙看图纸才是最重要的。吃饭的时候,贺含还贼心不死,撺掇许疏桐,“疏桐,要不你还是别读什么心理学了,建筑学院的老师都等着你呢!”说起来,贺含个人的感情还挺坎坷的。自从发现自己和许疏桐有很大的差距之后,贺含也彻底放下,把许疏桐完完全全当成偶像。研究生的时候,接受了高中学妹的主动追求,学妹毕业后就结婚。因为贺含的关系,普通二本的学妹得以进入高手如云的设计院,从事行政工作。结婚不到两年,学妹就提出出国留学。贺含觉得妻子想进步也挺好的,不过在国内继续学习,不是挺好的吗?妻子却执意要出国,贺含为此还帮她联系了英语老师,给她补英语。后续又拜托国外的同学,帮忙联系学校。两年后,本应该结束国外学习的妻子,却突然提出离婚。贺含还傻乎乎地飞到国外去挽留,到那之后才知道,妻子刚到国外,就已经给他戴了一顶绿帽子。如果不是因为他每个月可以给她提供生活费,她两年前就提出离婚。人财两空的贺含,回国后也没有颓废多久,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还别说,最近几年,贺含在工作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而且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可以给私营企业做一些项目,经济方面也宽裕起来。比如现在请教许疏桐的,就是接了一个私活。贺含现在一个人的日子过得不错,前段时间,他的保姆有点越界,把什么娘家侄女带来,说是来找工作,借住在贺含家里一段时间。结果这侄女穿得很清凉去贺含房间里晃一圈,贺含立刻就把保姆辞退。现在这个保姆还是拜托桂姐帮忙找的,老实可靠的人。许疏桐把工作的事情处理好之后,也忍不住调侃贺含,“看来我们的贺工单身的时间太长,连保姆都看不下去,想要促成一段姻缘。”贺含连连摆手,“你可别笑话我了!我真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保姆居然有这样的想法!”许疏桐笑,“这有什么想不到的,贺工不要妄自菲薄,你现在可是婚恋市场上的抢手货。当然了,比起我们家小熊来说,你的竞争力还是稍微欠缺一点。”贺含无奈,“还是算了吧!我现在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而且经历过以前的事情,我觉得婚姻还是应该谨慎。结婚,应该两情相悦。比如说你和祁参谋长,就很好。对了,祁参谋长什么时候来啊?”因为以前中二时期,义无反顾地跨越好几个省分去找许疏桐,贺含在祁正这里被划分为“敬而远之”的类型。每次贺含想要找许疏桐帮忙,都非常自觉地先跟祁正沟通,祁正同意,贺含才敢约许疏桐。每次都是和许疏桐谈完正事,祁正基本都会亲自过来接人。这会儿正好是吃饭的时间,贺含等祁正来了点菜。刚说完,祁正就带着儿子来了。对于贺含,祁屿已经不陌生,而且还聊得很合拍。毕竟他们俩都是许疏桐的脑残粉。祁屿一进来,首先表达对贺含前段时间经历的可怕的事情表示慰问,“重新换个保姆阿姨,特别麻烦的!我就觉得我们家桂阿姨最好!”贺含一怔,花了十几秒钟才反应过来,他换保姆的事情,竟然被祁屿知道了。贺含表情有些怪异地看着眼前这对夫妻,“你们怎么什么事情都跟小孩说呀?”祁屿很不赞同地说:“贺叔叔,你有意见?”贺含有些尴尬:“那你不是还小吗?有些事情,不是很合适告诉你。”祁屿立刻挪动椅子,和贺含保持了一点距离,一副“我怕你弱智传染我”的样子。饭吃到一半,祁屿突然严肃地看着爸爸和贺叔叔,他说:“你们两个到底谁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那边有个阿姨,一直往咱们这边看!”顺着祁屿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看到一个30多岁的女性,时不时地往这边看。祁正“呵”了一声,对儿子说:“你觉得你爸爸的品味有这么差?能吸引到这种人?”贺含忍不住瞥了一眼祁正,“祁参谋长,打人不打脸。”许疏桐发现那个女的从打扮还有化妆各方面都很像国外回来的那一类人,大红色的口红,大风衣,还有这个城市其实根本不需要的厚围巾。“该不会是你前妻吧?”许疏桐问。贺含点头,“是!”祁屿好奇地问:“她不是在国外嫁人了吗?怎么又回来了?是不是没钱花了?”结果证明,祁屿小朋友的嘴巴是开过光的。这位前妻在国外的生活确实很一般,她本人出国学习的专业是外国文学,这种专业留在当地,非常难就业。她通过结婚获得绿卡之后,却发现所谓的丈夫对她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他和她在一起,不过是看她手里有几个钱。钱花完了,感情就没了,只剩下家暴。幸亏当地的法律比较完善,家暴报警后,警察一管到底。她顺利离婚,也得到相关部门帮忙在超市安排了一个收银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