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江南四小才子之……常威
作者:蜀三郎      更新:2023-05-13 23:52      字数:3473
  第一场,顺利结束。第二场,出现了一段小插曲。一个考生自作聪明,弄了不少小抄藏在靴底的夹层中混进了考场。结果在偷看小抄时,不小心被监考官发现现场捉赃,这就没什么好讲的了,当场便被强制带出考场,这一生算是彻底毁了,脸也丢尽了。第三场,终于开始了。这是至关重要的一场。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科举考试实施百分制的话,那么这一场最少有六十分。按照历朝沿袭下来的规则,考生的考卷一般实行考官交叉阅卷。也就是说,单凭一个考官是左右不了一张试卷的命运的,得经过多个考官之手审阅。最后才交给主考官评判。当然,到了主考官手中,基本也就是走个过场了。毕竟数千甚至上万张试卷,主考官怎么可能一张一张复查?一般是随机抽查。包括落榜的试卷也会抽查,看看是否有蒙尘之珠。既然这一场考试如此关键,陌子鸣自然更加殚精竭虑,充分调用了自身的一切优势策论,笔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乃是理念。说白了,就是考生从当官的角度讲述如何治国治民。当然不能只讲空话,还得结合一些事例阐述。在这一点上,陌子鸣作为穿越人士,理念自然是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但,这得把握好一个度。毕竟很多理念是远远超越这个世界的。举个例子,假如陌子鸣在答卷时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比如打土豪分田地再比如废除世袭制的陋习,让老百姓投票选皇帝e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参加科举了。所以,绝对不能哗众取宠,既要符合朝廷的利益,同时又能为百姓谋福,也就是双赢的局面。陌子鸣分别从边防、赋税、工艺、外事几个方面阐述了一些自己的理念。当然,这些理念也是源自于前世成熟的模式,再结合当朝的实际情况加以揉合。总的来说,还是以朝廷的长远利益与发展为基础。这是最根本,也是最关键的所在。写完之后,陌子鸣反复检查、修改、校对。最后,工工整整誊写了一遍。这时候,就彰显了“妙笔生花”技能的好处,书法有了大幅提升。简单来说,无形增加了卷面分等到时辰一到,外面便传来考官的声音,吩咐所有考生依次离场。至此,三场考试正式结束。接下来,便轮到一众考生煎熬地等待放榜。当然,也有不少考生明知无望上榜,纯属留下来看个热闹的,看看到底谁能最终夺魁。放榜的日子一般在九月初,也就是考完之后大约半个月左右。此时正值金秋,桂花飘香之季节,因此又称秋榜,桂榜。一般考完之后,一众考生大多都会选择狂欢一番。狂欢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去青楼喝个花酒,与姑娘们同乐。也可以约几个朋友去酒楼放开了喝,喝到吐。陌子鸣也不例外。当然,他是被吕不平硬拉着一起去青楼的。其实对于当前世界的读书人来说,去青楼并非一件丢人的事,反倒是一桩风雅之事。不少青楼女子可谓是多才多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这次,只有陌子鸣、秦松、吕不平三人一起,由吕不平作东。也算是吕不平感谢二人上次仗义相助,帮助吕家渡过了一次危机。此次去的地方,乃是临江府数一数二的风月场所,名曰:百花阁。一是其规模比较大,占地数十亩,属于典型的江南园林式风格。二来百花阁的姑娘一个个貌美如花,名字也以百花命名,颇有特色。其三,百花阁的姑娘没有一个是花瓶,全都是有才艺的,比如跳舞、弹琴、赋诗、舞剑等等。如此种种,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羡名而来。到了百花阁之后,三人一起来到了牡丹苑。牡丹苑,乃是百花阁消费最高的地方,一般人均最少十两银子。而且,这只是最基本的消费,相当于是一张入场券。就算是这样,依然有不少人趋之若鹜。因为牡丹苑里有牡丹。此牡丹非彼牡丹,而是一个美人,或者说,乃是百花阁的花魁之首。按照百花阁的传统,牡丹的人选是不固定的,差不多一年一选,也就是点花魁。最终胜出者便搬到牡丹苑来,成为新的花魁之首:牡丹。一踏入牡丹苑,陌子鸣不由愣了愣院中已经坐着十几个人,看样子应该都是这届乡试的考生。这些人如众星拱月一般,围坐在一个身着白袍,手摇折扇的年轻男子身边。这倒没什么。关键是,陌子鸣发现刘腾华也在这里。也不是何原因,自打考试结束之后,刘腾华就无端消失了。行李还在客栈中,人却不见踪影。一问,没人知道他在哪。现在看来,这小子怕不是悄无声息换群了?“咦?那不是刘兄么?”吕不平也看到了刘腾华,不由惊咦了一声。“这小子一点都不省心,就算离开也打个招呼,省得大家担心。”秦松不满地嘀咕了一句。这时,刘腾华眼角的余光似乎瞟到了陌子鸣三人,下意识侧了下头,神情也变得有些讶然。“陌兄、吕兄、秦兄,怎么你们也来了?”“怎么?你来的,我们来不得?”秦松没好气回了一句。“哈哈,真是巧了,来来来,小弟给你们介绍一下”刘腾华满面春风走上前来。随之,似有些显摆地指了指那个白衫公子道:“你们可知道他是谁?”陌子鸣本想说一句没兴趣知道。其实看这情形他已经猜到了结果。之前,刘腾华便一门心思想去结识所谓的江南四小才子。结果对方或许是专心备考,也或许是登门拜访者太多而不胜其烦,去了几次都吃了闭门羹。这次也不知怎么回事走到一起。没曾想,陌子鸣还没来得及说话,吕不平嘴贱,顺着问了一句:“谁?”“他便是来自姑苏府,人称江南四小才子的常威常公子。你们也算运气好,正好遇到常公子也在这里”说到这里,刘腾华又快步走了回去,冲着常威笑了笑,并抬手指向陌子鸣三人:“常公子,他们三位乃是小弟的同窗”结果,热脸却贴了个冷屁股。常威只是鼻孔里应了一声,顾自摇着折扇,眼神完全没有动,更没有打招呼的意思。这下,刘腾华顿有些下不来台的感觉愣了片刻,只能强自一笑,冲着陌子鸣三人抬了抬手:“陌兄、吕兄、秦兄,要不过来一起坐吧。”“抱歉,没兴趣。”陌子鸣懒洋洋回了一句,顾自坐到了一张石桌边。秦松与吕不平自然要站到陌子鸣这一边,也跟着坐了下来。三人一坐下,附近候着的丫环当即快步上前,摆上了茶水、小吃、水果、以及一些酒菜。这些都是“免费”提供的,很贴心的服务。“陌兄,你们”刘腾华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脸上的肌肉不由抖了抖,更显尴尬。本想两边讨好一下,这下好了,看样子两边都不讨好。果然这时候一直摆着一副清高孤傲之态的常威终于有了反应。一直轻摇折扇的手不由停了下来,头略略偏了一下,似乎想回头看看不过,只是略动了一下,又转了回去,鼻孔里冷哼了一声。很明显,不爽了。或许是习惯了一直以来被人高高捧着、惯着、奉承着。如若陌子鸣三人像刘腾华这样,上前赔着笑脸、揖个礼、问个好,或许他会点个头回应一下。结果,却听到了什么?没兴趣?就像是一个习惯施舍别人的人,突然间,别人不稀罕你的施舍了,肯定是有一种心理落差的。“哼,装模作样。”常威虽然心里不爽,但顾及面子没有吱声。结果,却有急着拍马屁者有意无意瞟向陌子鸣三人,说了一句风凉话。另外一个则要机智的多,没有直接针对陌子鸣三人,而是故意提高嗓门道:“罢了,大家都是出来放松的,没有必要破坏气氛。说起来,这次考试多半又是咱们姑苏府风头尽出。特别是常公子,此次恐怕是要高居榜首了。”“哈哈哈,小弟也是这么认为的。用不了太久,说不定咱们都得称呼一声常解元了。”这番话,终于让常威脸色稍霁,假惺惺摆了摆手道:“大家别这样说,没有放榜之前,一切皆是未知数。”“常公子你太谦虚了。在咱们江南,谁不知江南四小才子名号?表面上没有排序,实则上,我们大家都清楚,常公子堪称四小才子之首。这次应试,大家最看好的解元人选,也正是常公子”“要小弟说,何止解元?说不定常公子以后还会高中会元,状元,连中三元,成为咱们姑苏府的骄傲!”听到这一通马屁,陌子鸣终于明白刘腾华为何削尖脑袋要去巴结对方。看来这常威的确不简单,假如真的有机会高中状元,那就真的是前程无量了。现在尚有机会巴结,以后怕是想巴结也没有机会了。这是一种人际关系学。既浅显,又深奥。想来,类似的奉承话这伙人说的多了。不过此刻故意在此吹捧,用意很明显,无非就是借此讥讽陌子鸣:你算个啥呀?人家常大公子乃状元之才,你凭啥摆谱?ps:写到常威,便不免会想起九品芝麻官,想起周星星,想起达叔祝达叔一路走好!另,新的一周、新的一月到了,三郎在此求下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