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她作天作地(穿书) 第179节
作者:故筝      更新:2023-05-14 05:28      字数:2752
  这太医听了她的话,会暗害娘娘也说不准……一时间,惠妃宫中的宫人们个个如丧考妣。他们目送着钟念月与高淑儿离去,连留都不敢留。那些个胆子小的,更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小声念道:“完了……”惠妃此时还不知,她这一气昏,她宫里的人心都散了。却说钟念月出了宫殿,没走出多远,便听得高淑儿颤声道:“惠妃今日连吐了几口血,怎么办?外头的人会不会说是我害的?太子不会退我的亲事吧?那我便要成京中最大的笑柄了。”钟念月道:“怕什么?”怕什么?我怕的有很多。高淑儿愣愣心道。她从前怕钟念月嫁给太子,她失了机会。后来又怕年纪大了,嫁不出去。今日又怕落个坏名声被退亲。她怕的好多好多啊。高淑儿一回神,才发觉,钟念月好像从来没有怕过什么。高淑儿咬了咬唇,道:“我怕的是父亲,怕家中长辈,怕别的贵女指指点点,私下议论。怕京中的男子,讥讽我……”她也想不怕。也想如钟念月这样。钟念月轻拍了下她的肩头,道:“那你大可放心,太子不会退亲的。”“为何?”“我若说了,你听完只怕要伤心,要恨我。”钟念月轻声道。高淑儿面颊一红,忙道:“如今,如今不会恨你了。我要谢你的。”钟念月这才道:“太子要同我避嫌,便要以最短的时间,迎娶太子妃。”虽说太子为何选高淑儿,她也没想明白。但眼下已经容不得太子另做他选了。高淑儿愣了下,道:“其实我大约也有想到这一点的。”她并非是十成十的蠢。钟念月:“那今日过后,你会后悔么?”高淑儿咬咬牙,还是摇了摇头:“我学不来你的本事,我如今已经认清了,也认输了。我便只想做个太子妃,管其它的呢,总归,总归旁人见了我要行礼。我父亲,我母亲,我家中长辈,见了我也都要行礼。我不必听旁人置噱了。我有地位了。”她坚定道:“我要地位!”钟念月轻笑道:“那倒也好。”“说起来太子此人长得也算俊美,你且当睡了个美男子,又得了个地位。”高淑儿听得面颊一红。钟念月明明年纪比她小得多,怎么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只是将来,若他不是太子了呢?”钟念月忍不住提醒她。高淑儿这样的女孩子,只要不似周家女那样恶毒,她都是希望高淑儿能好一些的。古时候的女孩子总归过得要艰难一些。什么环境造就了什么样的人么。又不是她们天生想选出身环境的。不是太子?被废吗?高淑儿不敢说。她觉得……那、那不如在这个位置上死了来得好。那她也算是太子遗孀,还有个名头在呢。高淑儿低声道:“我不怕。”此时轿子来了。高淑儿眼见着钟念月坐进去,她又还是低低道了一句:“多谢钟姑娘。”谁晓得呢?到了今日,她却觉得她昔日最嫉妒的钟念月,是值得她谢的。兴许我真是个蠢货吧。……这宫里一别。惠妃病了的消息,多多少少传了些出去。只是无人知晓是因高淑儿的缘故。这事被太子亲自出手压住了。此后惠妃便又只能卧床了,还轻易动不得喜怒。日子过得飞快。众人还在翘首盼着万家一事的结果,那南郊国人与万家人,也终于是紧赶慢赶地抵达了京城。太子婚期便也至了。第110章 母亲(我敬母亲一杯...)太子大婚虽然仓促, 却也是精心挑选的日子。这日无风无雨,是个好晴天。众人皆知太子大婚礼在太子府上举行,早早的, 街道两旁便有那凑热闹的百姓, 等着蹭一分喜气,也再瞧一瞧贵人的模样, 感叹几句这大婚的阵仗。苏倾娥便混在了其中。相公子被捕后, 不知为何又好端端地活着离开了, 随后便四下搜捕起了她的下落, 似是势要杀了她。她在京中艰难地躲了许久,还不等换来再见太子一面, 倒是先等来了太子大婚的消息。幸而昨日, 她无意遇见了南郊国的大王子,此人似是对她分外青睐的样子。这才多少平息了些苏倾娥心中的不甘。只是苏倾娥仍旧想不通。为何这辈子的太子妃轮到高淑儿来做了?高淑儿上辈子做侧妃时, 太子讥讽高淑儿为她提鞋都不配。而今倒好。正正经经的八抬大轿,只等到黄昏时分从正门抬入。她呢?她上辈子嫁给太子时, 走的也不过是小门,得了再多荣宠又如何呢?到底是侧室。“今个儿可热闹了, 这些是要去太子府上的宾客吧?”“应当是了,那帘子上头不都绣着各家的姓氏么?”苏倾娥低头一瞧。便瞧见了“钟”字。钟念月亲眼瞧着太子大婚,该是何等心情?哦不,她忘了我。苏倾娥咬住唇,心道,怎么能忘了,如今钟念月是要做皇后的人了呢?苏倾娥一时茫然四顾, 竟不知未来该往何处去。她这辈子,还能见到钟念月如上辈子一样的结局吗?不不, 惠妃那女人手段颇多,又心思狠毒,万家的事如今都还没弄清楚,惠妃不会允许钟念月与自己争宠的……苏倾娥咬咬牙,决心冒险去太子府悄悄走一趟。……钟念月昨个儿让晋朔帝领着多读了两本书,读得脑仁都疼了。这日便不知不觉睡到了日上三竿,一觉醒来,正对上钱嬷嬷那张焦灼的脸。“夫人、公子都已经先往太子府去了,说是不必搅扰姑娘,只等到姑娘睡醒了,才陪着姑娘往太子府去,不必急。”钱嬷嬷说完,一顿,又道:“可哪里能不急呢?眼下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姑娘,姑娘须得早日拿出母仪天下的姿态来才是。”钟念月好笑地道:“当初陛下可不是这样同我说的。”钱嬷嬷愣声道:“陛下说的什么?”“陛下说的是,从前是什么模样,此后还是什么模样。不必事事由我忧心。我只管依仗帝宠,快活行事就是……”钱嬷嬷傻了眼,干巴巴地道:“岂有……岂有这样的道理?那将来史书上岂不是要……要写姑娘是个妖妃?这古来这样的妃子,便没有好下场……”钟念月笑道:“所以么,陛下才不叫我去做妃子,而是去做皇后。”钱嬷嬷叫她这样一番歪理说得愣住了。倒、倒确是如此。历史上只有妖妃,却少有妖后。若是陛下倍加宠爱,那便叫做帝后情深,只要写入史册中引后人传颂的。钟念月缓缓起身,由香桃和洛娘伺候着穿好了衣裳。又慢吞吞地用了碗小汤圆,也不敢吃多了。小厨房那边拎了一盒子吃食来给她带上。然后他们才往府外行去。钱嬷嬷一路跟着,怀里还抱了条披风,道:“就怕坐着的时候觉得凉……姑娘可莫要再穿着陛下的披风回来吓我了。我这一颗老心,不经吓的。”话说完,她一顿,惊异道:“外头停的马车不像是咱们府里的啊。”那马车里的人似有所觉,很快便掀起了车帘。晋朔帝从上头走了下来,后头还跟了个孟公公。钱嬷嬷张大了嘴。晋朔帝问:“念念家中的马车足够大吗?可容得下朕?”钟念月扭头一瞧。那厢下人正牵了马车来。“再装一个陛下刚刚好。”钟念月道。二人便这样一同乘了钟家的马车。上马车时,晋朔帝还轻轻托了下钟念月的腰,将她结结实实地送入了车厢中。孟公公忙将手中的食盒也递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