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生香 第10节
作者:董无渊      更新:2023-05-14 08:09      字数:3378
  白爷爷还想上手,却又私心怀疑,是不是平日里自己把这丫头打傻了。“你以为这消息,张姑姑凭什么给爷爷我透出来?”白爷爷苦口婆心,“如今,你不去也得去,去也得去!九皇子才五岁,还烧在床上,有这个精力派人来膳房奖惩,秀威风?这赏啊,定是千秋宫里年岁最大的四皇子赏下来的!”“四皇子前脚赏了你,后脚顺嫔娘娘来要人,你自己想想,要的是谁!?”白爷爷从祖上就混迹宫闱,这里头的弯弯绕深着呢!圣人身边最得势的大太监崔玉生,是就他最聪明?是书念得最好?还是字儿写得最好?是他最听得懂圣人的话啊!白爷爷到底没忍住,轻轻拍了拍含钏的肩膀,“钏儿,主子的话没说明,可咱不能装听不懂啊。”“你且记得,咱们如今在哪儿?”含钏眼泪“簌”地下来了,连她自己都没反应过来。倒把白爷爷吓坏了,赶忙扶着灶台,一边拖着不方便的腿脚把含钏罩住,不叫别人看见,一边拽了汗巾子手足无措地给含钏擦眼泪。“唉..唉...你这丫头...打小就不爱哭的...”白爷爷小心翼翼,“你小时候,我让你扛三十斤重的木墩子练臂力,也没见你哭...如今...”进个内宫,怎么像...怎么像逼良为娼似的!白爷爷拍拍脑门星,把这不合时宜的想法赶紧拍走!“那你说,你自个儿说,现今怎么办?”含钏泪眼朦胧,摇摇头,“我不知道...”从拿到那块玉坠,含钏脑袋瓜就像一团浆糊,越搅和越粘稠,眼神落在了挺脱好看的蜜供花糕上,突然一惊醒,“师傅!”白爷爷下意识,大声回答,“唉!”这一下,倒引起膳房的注意——都停了手上的功夫朝这处看。常师傅笑起来,大声道:“老白头!别总教训你徒弟!瞧小姑娘哭得!”白爷爷以廉颇老矣,尚能干三碗的气势把汗巾子朝常师傅一扔,横了一眼膳房,“活儿干完了!?”又拖着残腿,把含钏拉到僻静处,神色认真,“你说。”含钏神情有些激动,“花糕!花糕!”花糕?什么花糕?白爷爷云里雾里。自己的手,可能是重了点儿...否则好好一个丫头,怎么傻了呢...白爷爷陷入反省。含钏“哎哟”一声,一双眼睛因激动而亮亮的,“我听宫里的姑姑们说过,老太后满整寿时,都会开大恩典,放一批宫人出宫!十年前,我刚入宫不久,就有这么一遭!今年是老太后六十寿诞,按惯例,也是要放人出宫的!”这倒不假...白爷爷凝了凝神。可出宫,比进内宫还难啊!宫里头的宫人,谁不想出宫?如今世道好,女子的地位比前朝高了不老少,出了宫,或投奔父母,好好嫁个人;或打着侍奉过宫中贵人的名头,被世家官宦聘去教家中的女儿,独自一人也能置田买地;或索性开个女学馆,收点束脩,教邻里街坊的姑娘读文识字...只要出宫后不懒不馋不贪不傻,日子只会越过越好。这道理,谁不懂?白爷爷想了想,开口,“钏儿啊...往日放出去的,都是内宫的女使。咱们掖庭,虽然人多事多,却是个孔雀不落足的地方...”白爷爷这说得很委婉,却也很透彻。含钏听懂了。可含钏却不愿放弃。出宫,两个字,她想都不敢想!从梦里,直到刚刚那一刻,她从来没想过!四五岁就入宫为奴,长在宫闱,学在宫闱,不出意外,也会死在宫闱。这是掖庭宫人的宿命!可当“出宫”两个字浮现时,含钏只觉得满脑子都是这两字儿,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似乎要占据她所有的思绪。出宫!她想出宫!她要去宫外看看!这四四方方的,被红墙绿瓦分割得规矩整齐的天,她已经看够了!她从没见过自由生长的树、淙淙流淌的河、因四季交替而自然枯萎的花!含钏紧紧握住拳头,轻声却坚定地开口问,“白爷爷,长乐宫的淑妃娘娘,是否够格决定我的去留?第十七章 浑水豆花白斗光,以为自己听错了,“啊”了一声。含钏双手在腰间的围兜布上擦了擦,语声坚定地再问一遍,“淑妃娘娘,可有资格决定我是否出宫?”如今的局势,不是出宫,就是去承乾宫顺嫔处。非左即右,非黑即白。含钏记得徐慨曾经给她讲过一个故事,壁虎如果遇到危险,会撇下自己的尾巴,断尾求生。当时徐慨告诉她,她人小力气小,遇到事情就要逃跑,先逃跑再向他告状,别拧劲儿、别逞强...阿弥陀佛,她向来跑得比谁都快,怂得比谁的姿势都标准。白斗光想了想,沉吟道,“...淑妃娘娘乃四妃之一,如今位份仅在龚皇后与曲贵妃之下,照理说,若淑妃开口,事成的几率不算小...爷爷我豁出脸皮去,看看能不能求个恩典。”含钏赶紧摆手,“您别去!”连忙打消白爷爷这念头,“主仆恩情,算之有数。师傅,您年岁大了,四喜的爹身子骨不好,要拿人参养着,也得月月请太医上门诊脉...这些说起来都是逾矩的,为啥淑妃娘娘给您破了例?还不是为了这一番主仆恩情!”“如今,您若为了我,去向淑妃娘娘讨恩典。淑妃娘娘或许会给。可之后呢?万一您有急事要事,需要再求恩典呢?到时候,淑妃娘娘只会觉得咱们人心不足蛇吞象,要了一,还想要十!”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含钏努力将脊背挺直。这是她如今唯一能抓住的缰绳了!只能背水一战!“我自己想想办法吧。”含钏心里也打着鼓,说来也惭愧,梦里现实加起来两辈子,她着实没为自个儿、为别人认认真真谋划什么。当初若是徐慨不死,她恐怕仍将脑子放进胃里——吃了就算思考了。含钏细细捋了一遍,事关体大,含钏决定对白爷爷缄口不言,若是出了岔子,她一个人扛,“师傅,我心里明白的。”白爷爷还想说什么,却被下厨的小太监叫了去,只留下一句话,“凡事多想,凡事有师傅!”便一瘸一拐去了下厨。含钏也回了灶台,双手撑在灶台上,将花糕复炸一遍交了差。晚膳时,张姑姑笑盈盈地过来,“...当初钏儿这丫头进掖庭,天庭饱满,肤白细嫩,我瞧着就不是这儿留得住的人,如今...”张姑姑捂着嘴笑,“往后,钏儿若是得了前程,且记得这群同过甘苦的老伙计才行!”大家伙儿都含了抹心照不宣的笑。也有酸溜溜的宫女儿,扯着嗓子敲边鼓,“瞧张姑姑说的!钏儿姐姐有运道,那也是那锅粥攒下的福分!和脸和皮有甚相关?”好事的太监忙接过,“你懂什么?色香味色香味!就连做菜,都是‘色’字放前头!钏儿的脸皮,在掖庭里可是数一数二的,怎么着也能算道‘硬菜’!”就差没明说,以色侍人,四个字了。内膳房围坐着哄笑起来。越说越不像话。白爷爷沉着脸,狠狠拿筷子敲了碗沿,“不想吃饭的,就去墙角蹲着!”白爷爷话一出,周遭的声音弱了下去。含钏像衣裳被剥尽,赤条条地躺在砧板上。其实也没说错。梦里头,她跟以色侍人有什么区别?徐慨说的话,想的事儿,读的书,她都不明白。没上徐慨的床之前,含钏还能下厨做菜,看徐慨埋着头吃她做的饭时,她一颗心就满满的。后来上了徐慨的床,当了通房当了侧妃,旁人说的“身份”不同了,自然要远庖厨,不能做这种“奴才干的事”。她便彻底失去了,和徐慨交流的方式。宫里的女人,看见贵人主子穿金戴银、养尊处优,日子久了,也想当人上人。当人上人,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成为主子爷的枕边人。含钏闷头刨了口饭。有人羡慕她的人生,有人想要她的人生。可谁也没问过,她想不想。用过晚膳,内膳房的人三三两两都走尽了,白爷爷留了一小会儿,和含钏说了几句话,又托了夜里进宫值守的小太监去给长乐宫素锦带话,还把白四喜留下来值夜。白爷爷一走,含钏从箱底拿出一小麻袋今冬存下的四川进贡上来的东山黄豆,拿温水泡发开来,等了三个时辰,篦去小部分水后拿到后院去。天已沉甸甸地落了漆黑的帷幕,远处打更声穿透重叠的宫墙传了进来,含钏用手推磨将黄豆磨成了极细的浆,将接豆浆的簸箕放在大木盆里,用手将豆浆尽数挤出,这样反复三四次,含钏后背浸湿了汗,白四喜端着蜡烛来瞧,有些新鲜,“明儿个磨豆汁儿喝吗?”别提了。含钏是京城掖庭长大的,可一点儿喝不惯豆汁儿。臭烘烘的,像发酵过了头,馊了的潲水...徐慨倒是挺爱喝的。豆汁儿配炸圈儿,能吃一簸箕。含钏甩甩手,把沾上的豆渣甩干净,也企图将关于徐慨的记忆甩干净。夹层石膏是碾好、煨好的。含钏在灶上吹起大旺火,将豆浆烧开后装入瓦缸里,把石膏水抹在瓦缸四周,不一会儿豆浆上就起了一层雪白的泡沫,盖上盖再焖一会儿,含钏将一根筷子插进豆浆里,竹筷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