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生香 第58节
作者:董无渊      更新:2023-05-14 08:11      字数:3458
  且也不是就整日不开张,没进账了。该来的还是得来,走了的也都是些不足挂齿的——本就是凑热闹,现在不走,今后也走。含钏倒是想得很豁达。钟嬷嬷也很豁达。账本子的那个数目,够小姑娘买块稍小一些的林地了。再过些日子,她就去寻媒婆,把这宅子搭上那块林地做嫁妆,找个平平实实的好男人嫁了——在北京城里有林地和宅子的姑娘,简直不要太抢手!如今常见的,尽是些老面孔。都是邻里邻居的街坊了。那日抚掌叫好,余举子的夫人,这几日倒是常来坐坐。余举子的夫人姓冯,父亲是户部员外郎,从五品的官儿,官衔不大,却因管着吏部,是个吃香的位置。父亲是余举子的老师,五年前余举子考过会试,便请了隔壁胡同住着,任中书省平章政事姚家的五爷做的媒成了亲,如今小两口搬到东堂子胡同来住,离娘家倒也远了。初春晌午的天气好得叫人只打瞌睡。厅堂里空荡荡的,柿子树的枝芽扫在前厅的砖瓦上,簌簌作响。冯夫人坐在窗棂边看书,点了一杯玫瑰香露茶饮,她能安安静静地在那儿坐上一个下午。含钏从灶屋里出来,手里端着一盅乳白色的奶糊糊,一股喷香香的清甜的味道很淡,却始终萦绕在鼻尖。含钏将这小盅放在冯夫人身边,笑着招呼,“请您尝尝新制的椰子奶糊——昨儿个去东郊集市看到一只硕大圆润的果子,比儿的头还大,说是南边供上来的,儿拿斧子开了,您别说,还真挺香的。”第九十三章 重酥麻花冯夫人掀开白亮亮的盅盖,里面奶糊糊特别可爱,乳白色的奶糊上还插了一小朵黄色的不知名小花。漂漂亮亮的,那只小花儿像插在厚厚的雪中似的。“椰子?”冯夫人笑着问,“我在闺阁时候听父亲说过,南人不喝水,喝椰子汁儿,是他们的救命水。若中了暑热,喝椰子汁是顶解暑的。可脾胃薄弱之人不可贪吃,吃多了便就住在净房里了。”冯夫人捂着嘴笑,两只眼睛亮亮的,若是没盘发,含钏一定以为这还是个未出阁的姑娘。真好呀。含钏也笑,“您博学,儿只知椰子汁好喝,椰子肉好吃!”含钏转身给冯夫人搭了一只小小的古银雕刻的勺子,想了想,同冯夫人甩下一句,“您稍等等。”便匆匆回了灶屋。将面粉倒在案板上,中间扒了一个窝,将细砂白糖、鸡蛋、茶油、糯米做的水酒泡倒入其中,用手揉好后放入海藻纯碱细粉,揉匀后搓成枕头状,用湿布盖好,之后再将枕头面团切成三分厚的面片儿,再切成三钱重的小条儿,手搓成长条,两手向相反方向搓了两下,左右手各捏一头,将其合成双股,搓成草绷状。这头起锅下宽油,用铁丝笊篱托住下油锅炸。绞成一股的面团一下子膨得很大,含钏迅速将笊篱抬起,隔了几次油渣后,亮晶晶红彤彤的重酥麻花就炸好了。含钏用麻花在盘子中叠成了一座小塔,撒上了熟芝麻与磨得细细的端了出去。这才是重油重糖重酥的重量级麻花!这股子香,是热油与面粉碰撞而来的香气,是珍贵的糖与鸡蛋混合在一起、最朴实最满足的香味,这股子香不同于椰子奶糊,它未曾掩饰,直勾勾地在空气中散发甜腻诱人的香味。含钏笑着放在冯夫人身侧,“您拿重酥麻花配椰子奶糊吃吃看。”冯夫人是文化人儿,又是大家闺秀,一向不太爱吃重油重糖之物,如今既老板娘热情邀约,她便盛情难却地捻了一小块儿重酥麻花放入口中。香甜!腻人!酥脆!冯夫人斯文地嚼了嚼,又拿起小银勺挖了一勺椰子奶糊放入口中。哇...冯夫人半捂了嘴,瞪大了眼睛吃惊地看向含钏,奶糊入口即化,舌尖与上牙膛一抿,清爽干净的味道便融化在了口腔四壁,细腻却存在感十足的椰蓉椰丝像净涤唇齿的卫士,甚至,甚至将之前重酥麻花甜得粘牙的味道都尽数清扫一空!她还可以再吃一小根麻花!冯夫人又拿起一根麻花,吃了麻花又吃奶糊,反反复复,眼前的麻花和小盅里的椰子奶糊全都吃光了。是的。吃光了。含钏咂了咂舌,有点不好意思告诉冯夫人,麻花...她做了她们两个人的量。冯夫人见吃光了,显得有些吃惊,红晕染上耳垂和面颊,语气中有几分羞赧,“...其实我平日,不太喜欢吃甜的..只是您的椰子奶糊与麻花一起吃,太搭了,一个淡一个浓,一个轻一个重,不知不觉就...”冯夫人捂了捂脸,“也不知晚膳该怎么吃了。”所以,冯夫人不是害羞,是担心,担心下午吃多了,会吃不下晚饭...含钏抿了抿唇,笑意从眼睛里跑了出来。真好玩。嗯...其实这和人们吃完甜的想吃咸的,吃完咸的又想吃甜的一样,往前阿蝉一边吃麻辣火锅,一边吃酥炸甜甜的金银馒头能吃下二十一个,吃得肚子鼓鼓胀胀地瘫在床上,吃完了还喜欢冲她打嗝儿,一边打嗝儿一边用手在喉咙处比划,“...钏儿,我吃到这儿了,我感觉鸭肠就在我嗓子眼里...”含钏想起阿蝉,便笑得更真切了。冯夫人临走前,含钏做了一壶山楂茶叫她带走,山楂健脾养胃,吃多了吃点山楂最好了,没一会儿便不胀气了。第二日,冯夫人又来了,还是过了晌午时候,还带了两个姐妹来,跟含钏介绍,“...这是我胞姐,这是我嫂嫂。”又转头介绍含钏,“这位便是我同你们说过的那位老板娘。”冯夫人说得很隐晦。另两位妇人看含钏的目光里却多了几分尊重。三人点了杏仁茶和白糖糕,挑了窗棂旁边的座儿,一边笑一边看院落中的柿子树。第三日,冯夫人的嫂嫂带着另一位面生的姐姐来了,照例介绍道,“这是我出了阁的小姑子。”又转头介绍含钏,“这位便是我同你们说过的那位老板娘。”那小姑子看含钏的眼神,陡然一变,变得亲热又亲切。含钏略微有些莫名其妙,到底忍下没问。上了荷叶糍粑与玫瑰花露糖浆,两个人喝着玫瑰花露糖浆,逗弄养在角落水缸里的小鱼儿。第四日,冯夫人的嫂嫂的小姑子带着她的外甥女来了。这个人物关系太复杂了。含钏听介绍听得一愣一愣的。自己心里还没捋清楚,便听冯夫人嫂嫂的小姑子转头介绍自己。含钏下意识地接了话,“我就是您姨母同您说过的那位老板娘。”冯夫人嫂嫂的小姑子一愣,愣了之后,便咯咯咯地拿帕子捂着嘴笑起来。含钏跟着笑眯眯地问道,“这是怎么了?您几位夫人究竟是怎么说的呀?每次一说完,新来的夫人望向儿的眼神便不太对了,是儿哪处很滑稽吗?”冯夫人嫂嫂的小姑子没说话,只把脸藏在丝帕后面笑。奈何长了一张大宽脸,下颌角都漏在外面。“说您很有志气也极有风骨!”冯夫人嫂嫂的小姑子的外甥女笑着朗声道,“说您砸了前朝定窑出产的茶盏,立下誓言永不为妾,是个很有勇气、做糕点做吃食也很好吃的小娘子。”含钏:???合着,她现在的江湖名号是“永不为妾”贺大厨?含钏面上平静地扫视了一圈厅堂,心里却波涛涌汹——这些时日每每过了晌午,便有许多小娘子与夫人奶奶来吃糕点、水饮...所以现在是,失了郎心,得妾意?她凭着砸了一个二十两银子的茶盏,得了京城少奶奶们的喜爱?第九十四章 绿豆糕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也被成为燕来时,钟嬷嬷起了个大早,挨个儿敲门叫醒了两个小的和含钏,说着,“春灶节!小孩子都得起早床!”然后抢在含钏前头进了灶屋。两个小的并含钏,围坐在井边,睡眼惺忪地看远处的长河星空。早起床,也并不意味着半夜三更就起来捉鬼呀...钟嬷嬷将葱系于竹竿,伸出灶屋窗外挑着,说着这叫“开聪明”,春社节这样做,家里的小孩子就会变聪明。挑了一会儿又收回来,在葱下面加了一头蒜,招招手示意含钏过去拿杆子。含钏宫里头长大的,压根不懂这些个民间习俗,迷迷糊糊接了杆子,认认真真地看着那头蒜在空中风雨飘雨。钟嬷嬷在旁边抚掌,笑着说吉利话,“以后总算是能算数了!”所以“蒜”等同于“算”?这是什么鬼民间习俗?含钏:...她本来会识算数好嘛?!她只是算不对而已!....这几日临近春闱,胡同里静悄悄的,有几户人家里或有举子参考,或有学生考秀才,街坊邻里都很自觉,走路说话都轻轻的,含钏也提早了食肆晚上的打烊时辰,有些熟客晚上喝了两倍就乐意大声说话,含钏索性连酒都不卖了。张三郎很不解,叉着腰问,“凭啥!”含钏拿了个鸡毛掸子清理酒壶和柜子,翻了个白眼,“胡同里有学生要考试!喝了酒,容易撒酒疯!君子的酒品有时候和人品也不太相称!”说起人品,含钏想起还有笔账没跟张三郎算,鸡毛掸子一收,也叉着腰,“您知道那裴七大言不惭说要纳我为妾吧!”那裴老七可是张三郎带来的客人!虽说不要他出头,但这气还是得撒!张三郎气势弱了弱,不过片刻又把胸膛挺起来,眉飞色舞地同含钏示意。含钏抬了抬眉毛,“您眼睛抽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