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作者:瞬息      更新:2023-05-14 09:42      字数:3182
  “小娘子们先前已经商量好了,于器乐上切磋功课。”许太后拍了拍手,宫侍便推上来数架屏风,遮挡住了座上宾客的视线:“切磋匿名进行。太皇太后、皇上和哀家不参与评比。蒋山长和钱夫人各出评断,占分数的七成。”“此外,诸位面前的木盒,数字对应小娘子们的出场顺序。你们更喜欢谁的曲子,就将案边的花笺投至对应的木盒。每一轮结束,宫女会收集木盒,由太皇太后监票。”许太后说罢,朝太皇太后微微欠身。太皇太后笑了笑,高举酒斛。司仪敲响钟罄,宫侍尖声唱喝:“开席!”*四角的错金螭兽香炉缓缓地吐露着香雾,萦绕着雕龙刻凤的梁柱。低昂的风袖拂开青烟翠雾,踏着迤逦曼歌,徐徐舞一段盛世。薛玉润自是想好生瞧瞧笙歌燕舞,可她也得上场,只能提前去偏殿候场。等她到了偏殿,就发现顾如瑛已经在了。顾如瑛的面前架着筝,她的手指上没有带义甲,指尖高悬在筝弦上虚弹。指法繁复,动作迅疾。薛玉润放轻脚步,蹑手蹑脚地坐到角落里,对给她端茶的宫女挥了挥手比了个噤声的手势。架筝动静大,她便只是闭上眼睛,想象手指在虚空中拨弄筝弦。等到她收了手,就听到宫女低声道:“顾姑娘,您要准备上场了。”薛玉润睁开眼睛,和顾如瑛对视一眼,彼此没有寒暄,简单地颔首致意。顾如瑛推门而出。薛玉润端坐着,将颂圣朝影玉筝摆好,等着激越的筝声传入耳中。*顾如瑛弹的,是《碧血丹心》。“这曲子极难,定是顾姐姐弹的。顾姐姐还弹得这样好,不愧是蒋山长的得意门生。”三公主一听,就扬眉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也不知道薛妹妹要弹什么曲子才能比得上?”她身边的许太后端着茶,意味深长地叹了一声:“是啊。”目光则不动声色地掠过另一侧的太皇太后和皇上。太皇太后垂下视线,略动了动筷子。她身边的皇上神色无异,像只是纯粹地在听曲。倒是席上的外命妇们面面相觑,有些许的骚动。许太后借着茶盏,扫过席坐,最后落在顾家的席次上,掩下眸中的嘲讽——《碧血丹心》是难,可顾如瑛弹得再好,这曲子也是厮杀的战场,是不祥的刀剑。顾如瑛这一次的切磋,赢是赢定了。可入宫的事,就难说了。*顾家人也懵了。弹筝的就两个人,她们实在很难想象未来的皇后会选择弹《碧血丹心》,多半就是顾如瑛在弹。顾如瑛性子执拗刚直,家信寥寥数语,压根没提过要弹什么筝曲,谁能想到她挑了首《碧血丹心》啊!右边坐着的赵家人倒是目不斜视,偶尔发出小声惊叹。可左边的许家人已经明里暗里地看了他们好几眼、笑了好几声了,顾家人如坐针毡地低下了头去。看到顾家人坐立难安,许涟漪微微蹙眉,扯了扯她表露得最过分的几个姐妹。虽然得了几个白眼,她也不在意,而是转头看向偏殿——也不知此时的薛玉润,心中究竟是为输给劲敌而沮丧,还是为除去劲敌而得意。*坐在偏殿里的薛玉润,正端坐着,侧耳凝听。她比所有人听得都认真,甚至不由得跟着一起虚弹。顾如瑛弹得很好。不愧是六岁学弦音,蒋山长最负盛名的弟子。她听顾如瑛弹《碧血丹心》,与她亲自弹一样,能感同身受那枯骨高垒、残旗独立的慷慨与悲壮。只有一处小小的地方,顾如瑛弹得有些急了,她觉得可以处理得更圆润一些。但这并不影响这首筝曲激起薛玉润比赢回《相思骨》更热切的期盼——她要找个机会,撇开宴会的喜乐限制,跟顾如瑛好好地比上一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她一定能受益良多。然而,当筝声渐入佳境,就快要到最激昂的巅峰——“刺啦——”刺耳的声音让薛玉润一震。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听到这毫无章法、刺耳至极的划弦声,在场的所有人脑海里都闪过了同一个念头。一瞬万籁俱寂,只余正中的勉强传出了两声拨弄,似想勉力维系。方才是顾如瑛弹出来的破音。顾如瑛不知是不是没回过神来,竟然没有立刻认罪。可这是,御前失仪啊!众人纷纷看向上首。太皇太后眉头蹙起,放下了茶杯,面色不善:“出什么事了?去看看。”太皇太后的贴身嬷嬷寿竹领命而行。完了!顾家人心中一片冰凉,此时也顾不上想什么匿名不匿名的事了,立刻离席,想跪地请罪。“皇祖母……”“母后……”楚正则和许太后同时开口。就连三公主都下意识地看向了太皇太后。但他们还没来得及说下去,偏殿忽地传来一阵激越高扬的筝声。第25章偏殿的筝声传来时, 顾家人的膝盖才刚刚触到地面,寿竹等人还没有绕到屏风后。先前静默无声的须臾,仿佛有一个甲子那么漫长, 但这筝声激荡如沙场的号角, 又让人瞬间觉得,先前的静寂都只是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幻觉。众人茫然而难以置信地看向偏殿——薛玉润, 居然接上了顾如瑛陡然失误的半阙《碧血丹心》!众人不过旁观, 心绪已如惊涛海浪, 可拨动筝弦的薛玉润,竟运气自如、落点果断、毫无迟滞。这是多熟稔的技法、多强大的心性才能做到。她的筝音急而不乱、怒而不燥。竟将众人的思绪一点一点地,重新引回了《碧血丹心》这首筝曲上。如见将军百战, 执血刀跨银鞍,破晓而还。身后三千将众, 倾巢相随, 气吞万里如虎。旌旗烈烈, 高歌凯旋!好厉害的筝音, 好厉害的小娘子!一曲毕, 余音绕梁,令人久久未能回神。“好!”谁也没想到, 竟然是蒋山长拍案叫绝,离席而出。蒋山长脸色微红, 看向偏殿的眼里,有获至宝般的光彩。但视线转落到正殿屏风上, 她又面带怜色,神色坚毅。然而, 不等蒋山长继续说话, 钱筱紧随其后地站了起来, 高声恭贺道:“恭喜太皇太后,恭喜太后。得诸位女郎惊才绝艳如此,皆是太皇太后、太后母仪天下,德化万民之故!”蒋山长确实为薛玉润筝声所动,但她离席而出,本意还是想替顾如瑛受罪,闻言一愣。此时,众人也从雄浑的筝曲中回过神来,齐声高贺:“恭喜太皇太后,恭喜太后!”许太后暗中紧咬了一下牙,转身对太皇太后道:“恭喜母后,教化有方。”太皇太后松开了紧蹙的眉头,舒尔一笑:“这倒是哀家乐见的惊喜,都起吧。”众人称是。顾家人的后背湿透了,此时劫后余生,神思恍惚地坐了下来。可还是心中忐忑,不知这宴席到底还能不能如无事发生一样进行下去。如果不能,她们左不过就是现在遭殃和被秋后算账的区别。正惊惶不定着,珑缠绕开屏风,赶在寿竹等人要进屏风后查看前,对太皇太后恭敬地行礼,她脸上带着笑,看起来镇定自若:“姑娘说,她还有个惊喜要呈给您呢。”太皇太后笑着抚掌:“这丫头,弹吧。”没过多久,一首轻快明朗的《庆四时》,将先前大起大落的气氛彻底拉了回来。春莺啼柳、夏风抚青竹;秋收五谷,冬雪蕴万物。轻而不浮的筝音,描绘出明朗的四季之景。《庆四时》显然不如《碧血丹心》难,可这段筝音落在众人耳中,实在是悦耳非常。她们远远瞧见太皇太后脸上的笑意,就知道此时终于可以再次言笑晏晏,共贺佳时。“愿四海同庆,万芳得巧,岁岁平宁。”一曲毕,少女朗声而贺,比筝声更似天籁。宫女和宫侍移开屏风,众人翘首以盼,视线再也无法从正中心盈盈而立的小娘子身上移开。薛玉润刚入正殿时,她们的目光曾在她身上繁丽的宫裙上停留。那时,她们都觉得,正殿中心的小娘子的风采,未必没有借宫裙之力。可此时,她们才深切地意识到,就算薛玉润只着荆钗布裙,也丝毫无损于她的风姿。那是天资与苦学滋养的自信,是临危不乱的沉稳与端庄,是早已浸润肌骨的绝代风华。她的笑容落落大方,国色天香的牡丹的确从不在意谁来与她争芳。薛玉润,不愧是未来的皇后。*在众人的恭维与夸赞声中,薛玉润抬首而望。楚正则果然正深望着她。见她望来,少年帝王遥遥举杯,一饮而尽。他微倾斜杯身,似是要让她确认杯中空空如也。薛玉润微微侧首,莞尔一笑。一如他们儿时,她爱玩闹,缠着叫他以茶代酒,若是下棋输了,就要像这样一饮而尽,以示钦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