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作者:秋疯      更新:2023-05-14 11:17      字数:5262
  许少庭理直气壮的答道:“只准女人柔软啊?男人的心难道就不是肉做的了?”“行行行,我也是自讨苦吃,和个作家辩论,我这不是找着输吗?”许嫣然翘着小拇指手一摊,“那现在都以为千风明月和知行是一对恋人,你打算怎么解决?我不是恐吓你,民众对于八卦的热情是难以想象的。”少庭道:“在明天《大道仙途》的更新结尾澄清下,说知行是个男人就行了。”许嫣然:“我觉得……不一定有用。”---事实证明许嫣然颇有先见之明,也比许少庭这个真实年龄只有十八岁的男孩更了解大众心理。他于第二天《大道》结尾附带了澄清。前一天贺主编来取稿子,顺便审查一遍,看到结尾的澄清,就笑而不语的看着他。许少庭很有点抓狂:“知行真的是个男人。”贺主编笑道:“您放心,我们肯定会把这澄清一起刊登出来。”许少庭直直盯着贺主编:“您不信啊?”贺主编道:“我又没见过知行真人,况且我信不信没什么,要看读者们信不信。”看出来贺主编反正是不信的,许少庭自我安慰:他又不是什么大明星或者政界名流,放眼整个沪市他不就是个小虾米吗,谁会在意他这个小虾米的绯闻呢。直到这三天来,每天打开报纸都看到有文章在写千风明月和知行,有的写到:千风明月先生笔下的知行先生,是那么的动人,让我不禁也感慨,原来千风先生也有着如此细腻的文笔的一面,想必这就是爱情的力量了,当一个男人爱上了一个女人,这个男人也会拥有一颗柔软的内心。许少庭:有生之年都不想看到柔软这两个字了!还有更多的则是猜测与好奇知行先生是位什么样的女子,能让人气作家千风明月倾心,甚至不惜在自己高人气小说结尾,花费大量笔墨为她澄清,甚至专门还为她写文章。在这个基础上,那就更不得了,许少庭竟然看到好多文章基于这么个猜测,竟然杜撰了许多千风明月与知行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一篇作者署名春来夜晚的作者,写的一千来字的小短文最为出名。看到春来夜晚这个名字,许嫣然惊讶的都合不拢了嘴:“这可是当下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号称千字千金,人家竟然为你和知行专门写了篇短文。”许少庭看着这篇短文,看着其中全是类似这样的段落:绿茵茵的树下,远见她在阳光中回首望来,盈盈的抿唇一笑,竟是让千风愣住,只因这世间所有美好的词汇用在她身上竟都不足以描绘出万分之一。她是清晨的阳光,秋日的露水,冬日枝头晶莹的雪,是人世间所有的美好。她更是他半生的光阴岁月,是黄落日落下,那陪在身边永恒不变的倩影。如果文中的她不是指知行,另一个主人公是千风明月,许少庭客观评价:哦豁!写的很美呢。许嫣然道:“这样的文章还有许多,因为大作家千风明月倾心知行,所以大家都认为知行是个美丽与内在共存的女子,好多不同派别的作家不一定喜欢千风明月或者知行的小说,但也都纷纷下笔赞颂两位先生的爱情。”许少庭:“不说我都澄清了知行是男人了,为什么不信?为什么他们这么关注千风明月和知行的八卦?他们只是两个普通的作者啊。”“你是真的不了解《大道仙途》有多火……”许嫣然对于侄子这个足不出户的性格,彻底无奈了,“知行可以说句还算普通作者,千风明月可不是。你不知道现在好多电影公司都在询问《大道仙途》的版权了,贺主编没告诉你,是因为还在等,更有许多不乏当红的明星亲自跑到报社套近乎,想要和千风明月先生见一面呢。”“里面还有这几位女明星。”许嫣然报了几个名字,许少庭一听,是他在报纸上见过的名字。“知行也许只是在作家圈子里小受关注,但千风明月如今可是名气堪比大明星,而且是个作家,还更受普通人尊敬呢。”许嫣然看着许少庭,“千风明月这样的名气,我看这周打开报纸,你都逃避不了被八卦的命运。”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许少庭彻底明白了,把千风明月理解成明星作者,后世流量明星结婚了,公开男女朋友了,微博都要宕机那么一会儿,但是这些明星真的有那么多粉丝吗?不,是因为吃瓜与八卦——这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本性啊。即使不是他们的粉,但也不妨碍广大路人八卦,现在千风明月就差不多是这个情况,如今沪市众人茶余饭后聊的全是千风明月和知行的“爱情故事”,很多人指不定都不知道知行是谁,很多人知道千风明月但不一定看过《大道仙途》,可这不影响大家一起八卦。即使素不相识,我们也可以愉快的见面问一句:吃瓜吗?只是作为被吃的那个瓜,许少庭干脆也不在乎了,众多作者还在等千风明月发表新的澄清,就见主角二人全都没了声音。并且发现从头到尾,知行这个作者是从未出声过,有小部分人呼吁相信千风先生,请大家相信知行是个男人。但许多人也信誓旦旦的说:“这肯定是知行先生不开心了,不想让大家八卦她和千风先生。毕竟绯闻传开之前,千风先生可是用柔软善良来形容知行先生,谁会用这些词语形容个男人呢!”也有人因为知行不出声,在报纸上写文章说可惜千风先生一往情深,报社更是收到许多女读者们寄来的情书,情书这个东西贺主编他们不好扣下来,检查一遍就交给了许少庭。许少庭拆开看了几封就开始翻白眼,好多女读者都在为他鸣不平,认为知行根本配不上千风先生。这就罢了,她们还毛遂自荐,甚至给他写情诗……晚饭时候,许少庭将这些来信吐槽给了家人们,许嫣然和珍珍是忍不住不看的,张氏听了也露出点别样的神情。那两位跑去许少庭卧室找情书与情诗看,张氏在餐桌上自言自语似的问道:“年底就十七了啊。”许少庭没体会到言外之意,他装傻充愣的问:“我是几月几号出生的来着?”张氏怪异的瞄他一眼:“十二月九号的生日,阴历是十月三十。”许少庭便转移话题:“也不知道许怀清……父亲什么时候回来。”---许怀清先前打电话,说:“近日归来。”后来再次来电,便道:“归期不定。”只让家中众人不要担心,但也从每天一通电话变成了一周一次。至于知行与千风明月的绯闻八卦,在过去一周后也就偃旗息鼓,除此外到是有些意外之喜,例如知行的两部小说《春风》与《追逐太阳》都被更多报纸与杂志转载,汇款单自然也寄到了许少庭这里,让他额外得到了一千多块钱的稿费。另外《今日文学》的主编还给他带来了个好消息,有三家出版社都要买下《追逐太阳的人》出版权,许少庭对此是外行,也全权交给了报社主编代理。等关于写作带来的额外事端平息后,许少庭数了数小金库,他竟然已经有了三千五百元的存款,换算成后世的购买力,可以等同于三万五千元甚至还多,而这只是写作了两个月带来的报酬。金钱不是万能的,但确实为人辛勤工作带来了许多动力,查看过小金库后,许少庭原本因这场由抄袭引发成为了全民八卦走向的意外事件,那感到难以形容的心情略有转好。他自己也对自己说道:“写作者何必太在意外界的声音,不看既不存在,我好好写小说就是了,无论什么时候,对于一个作家最重要的始终是他的作品。”因为他自己也深刻的明白,读者都是无情的,他能因为一篇小说有多喜欢你,同样也能因为你下篇小说写的不好看亦或不合他的口味,就会离开你,更有甚者还会因此在你下篇小说留下负/面/评/论。少庭最开始写网络小说时,总以为作者和读者是另类的朋友关系,毕竟即使作为“商品”,小说也是种很特殊的“商品”,它涉及到文化与精神层面,甚至关于作者与读者互相的价值观表达。但事实上是,作者与读者走的太过亲近并非什么好事,价值观的输出与接收都是双向的。有人争论过作者的写作该不该听取外界的声音,很多作者给的答案是: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写,不要被外界的声音影响。据许少庭自己所知,有的网文作者听了读者建议,成绩更好了,也有成绩更差的了……还有位大神作者,人家都是全文存稿发表,这位就是典型的不care读者的评论,做到了写作完全是在实现自我表达的最高境界。于是在十月末尾,《大道仙途》第一卷 结束,读者们就见除了知行这件事情,就从未例外写些什么的千风明月先生,在这一卷结尾写了这么一段话——这月经历的事情,实乃人生头一遭,说心中不惶恐是不可能的,我自己也思考了许多,最后这段话送给诸君:非常感谢大家喜欢这篇小说,也能理解因喜欢而产生的关于好奇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也因这喜欢于是想象出一个近乎完美的人设。但坦言来讲,我本人不爱社交,几乎足不出户,与人交往极少,所以总是寡言少语到近乎无趣,与我做朋友大概十分无聊。无聊之余重拾写小说这一爱好,没想到能获得如此成绩,也实乃我本人意料之外。惊喜之余,也只想告知诸君,请更多关注我的作品,至于写出作品的人——鸡蛋都吃到嘴里了,何必再去在意下蛋的母鸡长得美不美?[1]千风明月写于1927.10.28第七十二章 告别1927曾有人问过许少庭:你每篇小说都写两百万字以上, 在写作过程中是怎样保持写下去的热情?这样的问题很多读者都好奇过,包括少庭在内,大部分网文作者给出的答案都非常相似,他们对于自己要写的某部小说最有热情的时候, 是在码出第一个字前, 处于想象构思阶段。这时自有无限热情, 只靠大脑构想, 已然是篇情节跌宕、内容精彩的百万巨作。等写完第一章 , 热情便开始稍有退却, 等写完前三章,相当一部分作者就会告诉你:这写的是什么垃圾?我为什么要写它?我的文笔为什么这么差?我的梗和故事为什么这么老套?——我不想写了。少庭觉得自己在《大道仙途》第一卷 结束, 约二十万字时才进入怠倦期,深感已经是姗姗来迟。关于解决怠倦期的众多方法, 有的作者选择了断更,隔日更,减少更新份量。还有的作者则选择疯狂更新,少庭便选择了这种办法,由原来每天三章的工作量进化成每天保底四章的写作,日写八千字是常态, 时常还会每天写个一万字。贺主编对此自然是开心不已,但也被他高强度的工作量惊到,便安慰他:“千风先生,您每天四千字的内容已经足够, 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我每天都写这么多的原因……不是因为压力。”贺主编想不通,是什么原因让这位看着很咸鱼的少年变得堪称是发愤图强。许少庭道:“我实在是想早点写完《大道仙途》,如果一个月能写二十五万字,那么赶在过年前估计就能写完了。”贺主编算了下, 正好差不多那时候全文一百万字,他沉吟道:“您之前不还说写一百二十万字甚至更多吗?”许少庭:“……毕竟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况且写那么多字也太水了。”贺主编更是纳闷:“水是什么意思?”许少庭:“……可以理解成废话太多。”贺主编点头:“哦,原来如此,不过您放心,我看读者反馈,咱们《大道仙途》是剧情精彩,环环相扣,读者们一点都不觉得水呢!”贺主编转而又说起另一件事,原来今天不仅是来取稿子顺便安慰许少庭,还带来了《大道仙途》初版成书的第一本。将书递给许少庭,是黑白远山水墨画背景,印着毛笔字形式的“大道仙途”四个字。说到封面,原本是请了画家画了人物封面,结果许少庭不满意,并且在看过了市面上各色小说人物书封,原本对于出书这块全权委托编辑的许少庭提出了唯一的要求。“不要人物封面,就要那种很简单的水墨画背景,配上毛笔字,瘦金体或者楷体都行,写上大道仙途四个字就可以了。”贺主编本来还担心这会不会太素气了,这样的封面太不吸引人了,但千风明月可不是什么小作者,既然他提了这样的要求,也就只能遵守了。但也做了妥协,封面没有人物,里面的插画却是配了人物。只是许少庭翻开样书,看着样书里面,面团子似的脸,细长眼睛眉毛,穿一身宫装,类似汉服曲裾的古装女子旁提字“无名”,想一想书中关于这位显现出真容时的描写:高耸入云的巨木下,那女子着一身白色宫装回首望向叶云起,只见她露出的肌肤白的过分,于是一双眉眼便好似黑的愈加纯粹,也衬得这女子全身上下除了白便只剩下了黑,反而却愈发显得她浓墨重彩了起来。书中关于各类女性角色的描写,大多都会具体到是鹅蛋脸还是瓜子脸,是杏核眼还是桃花眼,是柳叶眉还是长眉斜鬓,以及具体到发型与穿的衣服。许少庭本以为男读者们会在意这些关于女性的描写,出乎意料的是女读者们的反馈更加热情,并且成功的在如今流行旗袍洋装的时代下,带动了各色汉服的复兴——好多有钱人家的女孩子找了裁缝,让按照书中女孩子的描写定制衣服。于是十月份沪市便上演了走在街头,你不仅能见到蕾丝洋裙旗袍,袄裙褂子,还能见到女孩子穿襦裙——这是《大道仙途》里外号小妖女的陈依依的日常穿着。也能见到女孩子穿马面裙配交领上衣——这是《大道仙途》中医仙张若水的穿衣风格。但最受欢迎的则是女子中人气最高的、无名穿的衣服,也是那位在无尽长夜试炼境中对主角说出“只愿君心似我心”那句话的女子。这位无名女子戏份其实不多,定位大概是关键时候冒出来,给主角提示用来开挂的存在,当然背景设定是个很悲怆的爱情故事,设定的结局也是香消玉殒,与主角彻底今生无缘,主角也为了她终生未和第二个女子在一起。许少庭大概想到无名的人气不会低,毕竟男人嘛,谁不喜欢一个对你不仅从不索求只有付出,还痴心与你,有着出尘之姿、仿若谪仙般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