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
作者:秋疯      更新:2023-05-14 11:18      字数:3964
  所以这个年龄的沈灵均,有着这样的想法很正常,许少庭想想,他也没必要五十步笑百步,他自己想到他从未谋面的男朋友,也总会施加许多想法——也是总希望那个人能看透他的本质,却依然爱着他。“我明白。”许少庭故作深沉答道,“你希望那个人爱着的是你。”沈灵均道:“让你见笑了。是我说了幼稚的话——”就听那边的少年说:“还请你不要否认自己。”他几乎是逃避似的找了借口,匆匆挂断电话。便倚着墙壁,心有余悸的心中辩驳道,你怎么能对我说出这样的话?你又懂得什么,竟然对我说这样的话。我们彼此虽然关系很好,但你越界了……最终这些慌乱质问都消失殆尽,他苍白英俊的脸上因为过于冷漠的表情,搭配着漆黑的眉眼稍显阴郁。但随即抿唇的动作打破了冷漠,有那么一瞬间他似乎是笑了。第八十三章 许怀清电报平安转眼时间就到了1928年的1月22日, 除夕。无论是这一年还是往年,甚至往前数个几十年,这片土地上历年所发生的堪称被侵略的苦难历史,也确实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们有着愁苦且卑微的面容。因此白种人们很是稀奇为何在今日, 总是饱经风霜的黄皮肤面容上, 竟也能称得上是焕然一新般的有了些许精气神。许家, 张求仁老师正发挥着他那传道受业解惑的师表品格, 向在场的唯一一位白种人阿尔托上校, 解释道华夏的春节。阿尔托上校再三澄清自己是懂得这华夏最重要的节日, 张求仁还是喜气洋洋的说道:“其实这年岁,就算是过年又有什么值得开心的呢?”“这样的年月, 日子总是过一天是一天,贫苦的人吃了上顿没下顿, 能吃饱的人却也是数着日子过。谁也不知道你们白人和日本人什么时候能撤兵,你们一日不走,我们就看不到希望。”“希望这种东西——”张求仁双臂张开,双手比划出个寓意无限长的长度:“就是人心里的火苗,是你们西方人所说的灵魂之光。”“人一但心底失去了希望,那就是没了精气神, 虽是活着,没了希望的活着,也就只是活着了。”为何华夏人在这年头看不到希望,在场众人个个心知肚明。阿尔托上校险些挂不住礼貌绅士的笑容, 以为面前这华夏人是在对他指桑骂槐。许少庭和沈灵均在一旁瞅着张求仁,都暗自想到,这动作若是个妙龄少女来做,大概像是纤细的水鸟展开翅膀那般优美。只是张求仁老师近来有所增重, 腰围大长,重量全集中在他的肚子上,加之为了过年,专门定做了件枣红色长衫。定做时想来张求仁老师还未发福,因此是按照原来腰围裁制。如今张求仁老师小肚腩突出,再穿上这略显紧凑的枣红长褂,倒也令人不得不叹一声十分相配。真的像是个胖肚子的大红枣了。阿尔托上校很是敷衍的“嗯”了一声,反正与张求仁不熟,干脆看向在场年龄最小的两位小青年。张求仁偏偏不放过他,似乎是从未见过活的白人高等军官,非缠着阿尔托不放。阿尔托因先前解释了自己精通华夏语言和文化,便不能再装作听不懂汉语,只好苦不堪言的与面前这颗胖枣子虚为委蛇。许少庭与沈灵均一旁看着,很有点幸灾乐祸。许嫣然遥遥的从楼上下来,打了个呵欠,看着这几个老小爷们,微微一笑,目光落在阿尔托脸上又翻了个白眼。她一出场,张求仁与阿尔托俱是面色一喜,两人争先与她打招呼。许嫣然谁也不理会,只穿着羊绒睡衣瞥了眼沈灵均,先是要笑不笑的开口:“受你母亲的委托,请你上门一起过年,省得你异国他乡冷锅冷灶,孤零零的一个人,怪叫人可怜。”“只是你一个人上门就算了。”许嫣然白眼再翻,“怎么还带了个拖油瓶?”沈灵均不好否认,阿尔托作为他的上级,借着他的缘由一起登门,借口与他更是如出一辙。只是沈灵均也在今日来时路上,委婉说道:“我虽是英国国籍,但血缘上是华夏人,从小到大也都过华夏的节日,你一个正儿八经的英国白人过什么春节,这就很不合适了吧?”然后就听阿尔托这厮理直气壮的回答他:“我还不能体验一把华夏传统文化?”体验到前妻家中?沈灵均当时心中便想,若不是碍于从小接受的教育,他可真想学着许嫣然送给阿尔托一对儿大白眼。--适时,张氏从厨房探出脑袋,见许嫣然起床了,就问她要不要一起包饺子。过年吃饺子是北方的传统,沪市本地人倒不吃饺子,过年以本帮菜为主,初一则第一顿饭一定要吃碗汤圆。不过许家往前数三代,是从北方迁来定居的沪市。落地生根后,子孙后代娶了不少南方媳妇,于是年夜饭自来东南合璧。因此做起来也格外费事。白人管家对此是束手无策,此事只能张氏与一个本地帮佣上阵。许嫣然被张氏一喊,想到又要盘馅包饺子,又要做沪市本帮菜,人走到厨房边,便已觉出全是麻烦。便不客气的指出:“他们几个大老爷们怎么不下厨房?如今提倡男女平等,他们几个就坐在那里等着吃饭?”张氏道:“少庭又不会做饭,进到厨房也是添乱。剩下几位都是客人,再说……”张氏放低声音:“那白人会包饺子做中餐?”继而不知想到了什么画面,露出了一脸一言难尽的表情。许嫣然:“自然是不会。少庭那手可是拿笔的,也不该下厨房。”剩下两人便是客人了,更何况张求仁与沈灵均看着也不是会做饭的人。许少庭听得汗颜,站起来捋袖子说:“洗菜择菜我还是会的。”张氏与许嫣然一齐说道:“用不到你。”沈灵均却是起身,将衬衫袖子挽到肘部,露出皮肤苍白的一截小臂。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他怡然笑道:“单身一人,常年漂泊在外,做饭自然就成了必备技能。”张氏见沈灵均这样说着,瘦高的青年走来,她连忙拒绝,好声好气的说道:“厨房里都是女人的活,怎么能让你——”许嫣然便咯咯笑着打断了她的话,十分不客气的使唤道:“洗菜择菜用不到你,既然你会做饭,切菜会吗?包饺子会吗?”“切菜算是熟练。”“包饺子……”沈灵均犹豫二三,谦虚答道,“应该也不难学。”至此,许少庭直到傍晚十分才再见到沈灵均。现下,客厅中只余下老中青三个雄性。张求仁缠着阿尔托问他英国贵族的生活,言辞间尽是好奇。阿尔托想与便宜侄子许少庭多聊几句,旁侧敲击的问些许嫣然近况,比如感情状况如何。许少庭坐在客厅沙发上百无聊赖,甚至怀念起了还未归家的妹妹珍珍,期望小姑娘早点从同学家回来,他一点也不想和这两个对许嫣然“心怀不轨”的男人坐在一起。但所幸临近新年,华夏人们正沉浸在新年新气象的传统观念中,许家更是在两天前终于收到许怀清发来的电报,让一向无神论者的少庭也在安心喜悦之余,心里无不感慨,难道真的是新年带来的好运吗?许怀清的电报不长,只短短几行字:身体无恙,一切平安,继续北上。可惜赶不上回家过年,嫣然代我多包些红包给少庭与少珍。待到开春,便是回沪市的时候了。没有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百年前,一封跨越半个华夏的短短电报,便是这个时代最迅捷快速的联络方式了。许家众人齐齐松了一口气,虽然大人们不说,但许少庭也看出来,连没心没肺、天真稚拙的珍珍都心中悬着一口气。小小年纪的姑娘也十分明白,在这个年代,一个长久失去联系的人往往意味着让人最不能接受的可能。一封简短电报,虽短但要素齐全,吹开了弥漫在许家众人头顶的乌云,也让这一大家子可以好好的过个新年。耳边张求仁絮絮叨叨个不停,外间沪市冷风凛冽,室内点了壁炉,温暖的气息中带着松木香气,恍然间如懒洋洋的和煦春日。许少庭靠着沙发随着如春的气息光明正大的走神,还是阿尔托突然开口说的话,将他思绪骤然清明。不知张求仁一通唠叨中,怎么话题突变,阿尔托聊闲似的提到:“还是听工部局的望月先生提到,许先生在北平碰了壁,但也得了直属上司外交部长朱先生作保,才跟着督军办次长一起北上,听说还得了个军职,也算是高升了。”“望月三郎?”阿尔托看向许少庭,点头回道:“正是他,我倒是忘了,你们似乎认识。”许少庭沉默一瞬,便接着问:“我父亲北上是为了什么?”阿尔托笑道:“你不知?教育改革初试点便定在北三省,自然还是为了这事情。”“那又为何得了军职?”阿尔托本想说,自然是北三省情况不容乐观,许怀清这也算是“临危受命”。但既然许怀清电报都未提,他又何必误了别人心意,害许怀清家人过不了个好年。于是便推脱回道:“这我便不清楚了。”回答完毕,却没等到其余声音,只见那十七岁少年黑漆漆的眸子盯着他看。衬着这小孩白皙的肤色,漆黑瞳色更加幽深宁静。阿尔托直面这目光,只从容淡定的微笑。心中却想,怎么跟个小“鬼”一样,许家这一家子,他看来是只喜欢许嫣然一个,做不到爱屋及乌了。第八十四章 新的小说,基础建设……珍珍夕阳渐落时回到了家中, 进了家门,换了鞋,脱了外套递给女佣,便兴冲的跑进客厅, 眼珠子扫了一圈——张氏与许嫣然众星捧月的坐在桌子边, 三位中青男士挽着袖子, 五个人中, 张氏与沈灵均是在认真包饺子。另外两个人, 张求仁与阿尔托也不知是故意还是有心向学, 大惊小怪的捧着擀出来的面皮,小心翼翼的, 就差个量勺,一克不差的往上面填陷。珍珍赶紧凑过去, 张氏见她便笑,絮絮叨叨的说:“你还知道回来,这都什么时候了,天都要黑了,你一个小姑娘这多危险。”珍珍答道:“王叔跟着我呢,再说也没黑呢, 外面这不还亮着呢。”然后旁观出点门道,认为两位叔叔包饺子是假,讨美人姑姑欢心是真。于是转头盯着沈灵均瞧,心中便想还是沈大哥好, 不为美色所动摇。张氏唠叨几句,又碎碎地催她:“快去把手洗了,你也来包饺子,哪能让客人下手……”又想到什么, 问她:“午饭都吃了什么?饿不饿?先吃些点心垫垫肚子,不然等会儿就没肚子吃饺子了。”珍珍对饺子无甚喜爱,每年吃上几个全当是个意思,因此摇摇头说“不饿”。继而反应过来:“你们都在这,就哥哥一个人在别处吗?”--少庭与阿尔托这白人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人聊不上两句便无语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