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作者:秋疯      更新:2023-05-14 11:19      字数:5833
  适逢沪市文学界沉寂了好长段时间, 虽说也有新的现代诗才子和社评犀利讽刺幽默的文人辈出,但总归都没有长篇小说带来的连载剧情, 更能引人产生连续而长期的讨论和话题。这时便有报纸刊登消息:美利坚畅销小说作者莫恩温德,正是在华夏曾红极一时的千风明月。在这篇新闻中, 先是介绍了莫恩温德这位作者。近来美利坚有本占据畅销书籍榜一,并且引起潮流的小说,书名《英雄诞生》。这本小说内容讲的是一个普通美利坚白人青年,因为某次深夜被闯入宿舍的神秘人,注射了不知名药剂获得了能够上天入地的能力。主角便用这些能力去抓捕穷凶极恶的罪犯,并且接触到了更多和他一样拥有着这非比寻常能力的人物。莫恩温德出版了这本小说后, 紧接着就出版了另一本英文小说《the life of god》,只看这英文书名,诸位可能还反应不过来它的中文译名。但是有华人留学生翻开看到里面主角的名字和情节,这正是早在华夏出版完本的《大道仙途》。所谓的畅销书作者, 引发英雄系列潮流的现象级作者莫恩温德,就是千风明月!新闻原稿只是把莫恩温德的小说,和他的真实身份是如何被发现报导了出来,还算是客观公正, 并没有掺杂什么立场格外加以评论。但沪市文人们平常没事就闲的要命,这样一篇新闻出来,更是如同闻到了肉骨头的疯狗,立即许多社评和文章就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少庭那时远在美利坚,许嫣然发来的电报提了几句,他到是很乐观的想到:虽然哥不在沪市,但沪市永远流传着哥的传说,这就是经典永流传吧。所谓文人,奸猾老道之人不少,但大多还是爱恨分明。你说他们比常人心思细腻千回百转,这不假。可他们性情上来,那也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曾经有多少文人因为《大道仙途》喜欢千风明月,或者因为《春风的故事》喜欢知行,后来发生的作者真实身份揭露和换国籍成为日本人座上客这些事情,就让这些曾经喜欢过少庭的文人们有多失望。有的就此不再置评,有的则是加入了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甚至有的人曾经有多喜欢这些作品,现在就更加的厌恶许少庭此人。新闻出来后,便有人托人甚至发电报,询问在美利坚的亲朋好友,莫恩温德的《英雄诞生》具体写的都是什么,他与千风明月真的是一个人吗?《大道仙途》英文版真的在美利坚也很畅销吗?更有甚者,也不知是从回国的留学生手中,还是跨洋送来的快递,竟然搞到了《英雄诞生》实体小说。这时候还只是英文版,硬是分工合作熬夜和几位精通英文的友人,把它翻译成中文看完了。不了解的人写文章:“这倒是好事,我们自己的华夏人作者在美利坚写小说,赚外国人的钱,也是狠狠出了口气,让那帮傲慢的白人也知道我们华人也是有优秀的作者。”但这一类只是极少数,更多的人阴阳怪气的发表社评:“本该为此感到自豪,可是敢问千风明月这位现在算是哪国人?在美利坚写小说怎的连中文名都不敢用,还取了个莫恩温德的外国名字。是不敢不想?还是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了!”把《英雄诞生》看完的人,发表文章:“本以为会是什么又让人惊叹的作品,不提千风明月人品如何,《大道仙途》至少那瑰丽浪漫的情节与文笔,那复杂庞大的神话体系,追逐太阳的夸父,苍生有难补天而亡的女娲,开天辟地化为日月山川的盘古,这确实是部极好的作品。”“再来看看这同一个作者,在美利坚火爆的《英雄诞生》,纵观全文这丝毫不含蓄也不浪漫的情节,除了各种反转和奇技淫巧的所谓超能力,如此全靠情节上爽快刺激来最大限度吸引阅读。虽然翻开之后就吊人胃口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但比之《大道仙途》,甚至那本文风直白的《我们的世界》,这本《英雄诞生》完全就是一本为了赚钱而写出来的商业作品。”“千风明月堕落至此,什么所谓文人,他只不过是个把写作当做商品的商人罢了!”这种点评还算好的,可以说是恨铁不成钢那一类,觉得《英雄诞生》直白,爽快,但没了深刻内涵,说是作品本质已经是商品了。但有打听到具体内容后,就有人往别的方向上带节奏:“听闻我华夏作者小说在美利坚大卖,本该甚感欣慰。可了解后具体内容,呜呼哀哉!竟有华夏作者如此抹黑自己国家,可谓早就是黄皮白心了吧!明明是华夏作者,却写了一堆白人主角配角,这就也算了,出场了个反派角色竟然是华夏人了,这究竟是何等心理?千风明月,在你的眼中,你的同胞们便是如此形象吗?”因为《英雄诞生》此时在华夏确实没几个人看过,全凭一帮文人带节奏。连曾经为少庭说过不少话的千秋万古、周声等文人,私下也失望的与人谈起:“我们华人作者能写出美利坚大卖的小说,本是该感到自豪。可怎么把白人写成主角配角,安排了善良勇敢的品质,却给反派安排华人身份……这其心不可不令人怀疑啊!”这年消息和报纸被人带到港岛,好事者直接带着刊登这些言论的报纸给许嫣然。气的许嫣然大骂一群小人,把少庭从沪市赶走了不说,现在连在美利坚写小说赚白人的钱,这帮人都不肯放过在那里嚼舌根。港岛形势复杂,立场决定看法,与沪市这主流观点相比,港岛众人到是觉得能在白人社会获得如此成就,真真是让人好生艳羡。打听到许少庭年仅十九岁,没有婚嫁,顿时登门做媒的人又几乎踩塌了许家门槛。港岛阔太与许嫣然打麻将,便道:“任凭他们只管说,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甭管写的是什么,反正你家孩子有本事赚白人的钱,又不是从他们这帮穷酸秀才口袋里掏钱,他们一个个跳脚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骗了他们的钱似的。”港岛学生也许多千风明月粉丝,得知这类言论后,也道:“不说这些人有本事也去赚白人的钱,只说要不是因为千风明月,他们在这里蹦跶的再高,谁知道这帮子‘文人’是谁。”第二回 引发讨论,便是如今1931年年末,突然有富商携带巨资从港岛辗转到内地。消息传得飞快,本是都赞扬富商爱国,对方连连摆手,道出实情:“大半物资筹集和金钱援助,全靠莫恩温德和莱恩——就是许少庭先生与沈灵均先生,此等赞扬鄙人万万不可全部接下。”恰好这时《英雄诞生》与《都市英雄》继港岛中文版发行,沪市也上市出售。不要看一帮人带节奏:不要去看千风明月写给外国人抹黑华夏人的小说。但首先书商已经看过小说内容,自然知道这是污蔑。其次这种节奏也是反向宣传,反而更能引起人们好奇心。不管如何,至少名声打出去了,谁都会有好奇心。其一:这人是如何做到华夏人在美利坚写小说畅销,这写的是什么内容白人竟然如此买账?其二:抹黑了华夏人,那我要看看这人是如何抹黑,就算我要反对千风明月,也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英雄诞生》与《都市英雄》直接在沪市大卖,而正如白人喜欢春雪这个角色,华夏人看过这两本小说的人越多,也都对春雪这个角色更是有着比白人更加深刻的认知。先是许多人自发为“抹黑华夏人”正名:“不是和主角立场不一致就叫做反派,是作恶多端、违背人性道德的这种角色才被称为反派。春雪这个角色,品格坚定果断,能力更是与众不同令人惊艳。再结合她那远赴美利坚的百万劳工后代身份,这个角色从第一次出场,那双沉默而悲伤的眼睛,那只有四五句话的对白,可显然这是《英雄诞生》整本书中,最能让人读进心中的人物。”“只说各个角色,春雪的身世来历,和能探究的背景故事是远超于主角和配角。说春雪这个角色给华夏人抹黑,这样颠倒黑白的言论——但凡亲眼去看看小说,也就知道自己这言论有多么可笑了!”当然更多的是,许多人承认《英雄诞生》和《都市英雄》就是写的好:“我只是个读者,我对作者唯一的关注就是作品写的好坏。因此去年看到评价千风明月在美利坚新作,已经完全沦为商品。再无曾经那瑰丽浪漫的笔调,也没有群像角色的出色刻画,没有步步为谋从一无所有成为一国之主的精心布局。我心中是很失望的,这时候我才觉得那个在沪市写作的千风明月是真的消失了。”“可是等我亲自买了英雄系列小说,亲自去阅读完毕,至今还心神澎湃,不说那精妙绝伦,远超常人想象出来的各种超能力设定,不说一如既往吸引人阅读下去的文笔。书中关于主角经历了许多事情后对于英雄的定义,那些挣扎、痛苦,不被人理解……我认为千风明月仍然是那个让我喜爱的千风明月。”“他没有辜负他的任何一个读者,他依然在用心去书写着他每一个故事,认真对待他的每一个角色。不止是迈克尔,加菲,春雪,不止是各种强大或弱小的英雄,我可以很骄傲的说,他不愧是我喜欢的作者!”此时,加上少庭捐献的巨额物资,这时终于有人提出了疑问:“如今想想曾经的换国籍事件,一边倒的舆论打压,还有轻飘飘的登报声明,根本从头到尾就没有实打实的证据。如果千风明月真是那沽名钓誉之徒,我只想说,能做到把自己在美利坚赚得的钱全部如数捐出,这样的卖国贼、沽名钓誉之人不妨再多来几个。”至此,还有人不有余力想要继续抹黑千风明月,比如真的爱国怎么不亲自回来。便有人立刻回道:“他回国能做什么,倒是在国外更容易筹集物资实打实的帮助到国家。”况且那确实运送到内地的巨额物资,是能摸到碰到,亲眼所见到的。可比嘴上说爱国,实则已经想办法转移财产跑路的人更有说服力。一想到这人在美利坚写作三年赚到的稿费全部散出,就算是做戏——谁能信这是做戏?反正每个人抿心自问,他们做不到这地步。所有人都承认了,千风明月他不仅不是卖国贼,他甚至比大多数人都要淡泊名利,更是不计前嫌,在举国艰难时刻把全部身家都捐献了出来。远在港岛的许家人,心中并非不恨那些把少庭打成卖国贼的同胞。不说浑水摸鱼故意这样有意为之的人,那些跟着一股脑就跟风的人,他们心中未免不是没被同胞们寒了心。但真到了这场战争正式打响,要失去国家的巨大恐慌和哀恸压过了一切,自然也就不计较曾经那些——在战争面前,都算个什么事。不过等看到从沪市带来的报纸,许多人都在呼吁千风明月把《我们的世界》连载完毕,很多人这时候才敢承认:“看到一半小说停止连载,鬼知道其实当初我一点不在意那些对作者的讨伐,我只想把小说看完,因为《我们的世界》真的是一部佳作。”“什么时候那些人能对千风明月道歉?难道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就这样轻轻放过?反正我是开始着手整理那些抹黑千风明月人的名单了,他们应该为自己曾经不辨是非的发言感到耻辱!”“强烈呼吁不要放过那些一开始就放出消息的人,这些人显然是有备而来,就是为了故意逼走千风明月做的一系列下流手段!”“现在想想,当初的事情日本人没少插手吧?那些放出消息骂千风明月是卖国贼的人,如今想来究竟谁是真正的卖国贼,这已经不言而喻了!”接连几天许嫣然收到了许多这类报纸,她与张氏、珍珍把这些平反言论都剪贴到本子中,许嫣然更是心情大好,许怀清算是家中唯一还镇定的人。很是无奈的评价妹妹:“不知道的以为你赚了大钱要成港岛首富,整日眉飞色舞的很是……不太端庄。”许嫣然才不管许怀清怎么说,直接发电报告知在美利坚的少庭大体经过。然后又发了第二封电报。远在美利坚的少庭和沈灵均看完第一封电报,心中与其说是松了口气,但过去三年想起曾经在沪市的经历,和当下在美利坚的繁花似锦,也不免刹那间悲欣交集、感慨万分。等第二封电报发来,想着姑姑又要发来报纸上言论,就见这封电报内容只有两个字:爽快!第一百二十章 回到港岛,父母谈话……国内舆论平反后, 随之而来还有因为各种综合缘由诸如战争打响,与各党派争斗失败等等,或人为,或秋后算账的因素, 有一批人被揪出来扔进监狱的罪名, 便有1929年与日本人串通, 狼狈为奸逼退华夏作者千风明月封笔事件。已经跨越了三年时间, 曾经的各种污蔑至此才算真相大白。港岛此时已经进入秋末, 从美利坚出发的邮轮跨过大洋长达两个月的旅途, 导致邮轮靠岸后虽然旅客们都十足的开心,总算能踏上地面, 而不是整日走在海上随波晃动的甲板。但也掩盖不住下了船后,兴奋神色下的两个月旅途消磨出来的疲惫。许嫣然与珍珍都换上羊绒的线衫外套, 许嫣然如今不像年轻时候那样要风度不要温度,早早戴上了围巾。裹紧羊毛外套叮嘱身边高挑少女:“你眼神好,可看清楚了,别与你兄长正好错过。他与那沈莱恩都到家了,咱们两个还傻乎乎的在这瞅人。”珍珍踮着脚,船舶靠岸, 正是大批人拎着行李箱大包小包的下到码头,加上来接人的不乏拖家带口和大车小车的,真是热闹的满眼看过去,除了人还是人。她眉眼皱成了一团:“姑姑, 老实讲都三年没见面了,哥哥离开那年也才十八岁,如今过了三年他长变了样也不奇怪。说不定长高了呢,或者美利坚那整日可乐汉堡的, 指不定如今已经吃成个胖子了。”许嫣然便道:“胖子好,胖点看着多健康,咱们一家人都是太瘦了,你哥哥更是瘦的和竹竿一样。他要真能吃成个胖子,我就谢天谢地了。”两位女士不着调的聊着,就见那在一群人中高出个脑袋的英俊华人,目光扫过来,低头对身边青年说了什么,两人就远远的直接朝着这方向过来了。许嫣然不等珍珍出声,就道:“欧呦!到是忘了,有沈莱恩这个不知吃了什么,长得比白人还高的傻大个在人群里鹤立鸡群,想要找不到他俩都难。”珍珍委婉提醒:“姑姑,沈大哥照顾哥哥三年,说话好歹客气些。”两句话功夫,那两人已经拨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到面前。早在下船时候,少庭与沈灵均就在甲板上往码头张望,可人挤人的全是脑袋。港岛又是世界码头之一,各色衣服服饰就缭乱了眼睛,想找出电报中说来接他们的许嫣然和珍珍无异于是大海捞针。光是下船,就瞬间混杂在了人流中,少庭如今身高也有一米七五,但还是不如沈灵均那接近一米九的个头好寻人。两人如今都有点近视,伏案写作多年,再怎么提醒自己也总是不觉间就头低的越来越来近。加上有段时间,两人拼的厉害,连载双开和同时修订出版版本,等回过神看东西就有点模糊。于是又配了眼镜,但度数只一百度左右,日常生活也就不怎么带着。沈灵均靠着优越的身高,也幸而许嫣然与珍珍都是高挑身材,加上许女士确是气质卓越,大多时候都能做到人群中十分亮眼,很快就带着少庭找到她们两人。四人两两看着对方,一时间周遭人声繁杂冗乱,但不耽误暌别三年各自见了都霎时间安静下去,好像这四人成了个另一方天地。少庭仔细看姑姑和珍珍,许女士并不见老,还是记忆中那漫漫风情的东方美人。但看到珍珍,也有些眼睛发酸,当初离家还是只到他肩膀的小姑娘,如今算来已经十七岁。原来带着婴儿肥的圆润脸庞,现在瘦成个瓜子脸,身高更是比他也只差了几公分,怎么看也有一米七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