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
作者:一七令      更新:2023-05-14 12:12      字数:4576
  两人商讨了整整一日,当天韩攸离开之后,薛仁便将自己关在屋中关了一晚上。翌日一早,韩攸不意外地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薛仁一家抵达江陵府的时候,薛父薛母虽然心中尚且有些担忧,但看到一家人平平安安地呆在一块儿,又想起林家军一向骁勇善战,从无败绩,心里便安心了许多。他们薛家虽然从前便是地主,但真正发迹也不过这十几二十年的功夫。在益州与在江陵府,差别其实并不大,只要儿子还受重用就够了。一家人里头,唯有吴氏心里不忿:“你怎么越活越回去了,如今竟然屈居于一个弱女子之下?圣上给你高官厚禄你不要,来了这江陵府,便是再那个平阳县主再厉害,还能给你封侯拜相不成?”薛仁怒了,他想起那位韩先生的告诫,知道自己不能任由吴氏胡闹,否则自己与林檀的关系最终都会受到影响。薛仁头一次斥责起了吴氏:“你就不能少说两句?蜀国的皇帝是你再生父母还是怎得,由得你这盘护着他?”吴氏气得都快发疯了:“姓薛的,你什么意思?”“意思是,若你不愿意大可以回去,我们薛家不会拦着。亦或者,我现在便写个休书,全了你这份心思!”薛仁说完,立马扫袖走人。他之前因为妻子唯唯诺诺,可被人点破之后才发现完全没必要。真正待你好的人,不会因为这些小事对你满是抱怨,若真有这么大的怨,便说明两人之间本就不值得,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可看他从来就没看清过,因为这浅薄的夫妻情分,生生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不认师长、忘恩负义之徒。吴氏气得在原地大喊大叫,又不好直接追上去骂,薛仁的态度转变的太快了,以往便是再生气,也没对着她这般冷嘲热讽过。吴氏知道薛仁是个倔脾气,唯恐他一时火气上来真的给她写了休书。想起远在益州的姐姐,吴氏只能在心中默念一句对不住了。她有心想要挽回,可薛仁这个倔驴不答应她也没办法。姐姐在皇宫那么受宠,想来圣上也不会怪罪于她吧?吴氏这么一想,便觉得自己实在没有对不住任何人。即便她就在江陵府,也是被逼无奈。等到了地方,看到那位平阳县主……不,如今该成为林城主了,这位林城主直接舍弃了朝廷的封号,又狠又毒,从她身上根本看不出任何女儿家的温婉可人。不过这人倒是挺有眼色的,给他们选了个大宅子,一家人住着可比在从前那座宅子要舒服多了。薛仁进了江陵府的当日便去拜会了林檀。说真的,林檀真没想到他会真的过来。两人也算是老熟人,正以为熟悉,林檀才不敢将招揽的心思表露得太过,免得两个人连最后的情分都没有了。但薛仁如今主动过来投诚,那林檀便再没有什么顾虑了,毫不客气地让他进了林家军继续帮着练兵。事后,林檀还好奇地追问韩攸究竟是怎么将收服的,韩攸只略提了两点,并不觉得有什么可说的,毕竟对他来说,结果才是最重要的。韩攸反问林檀:“城主如今可想继续西进?”林檀望着手中的沙盘,目光所及之处便是那号称天府之国的益都,眼里满是势在必得的意味:“自然是要西进的,蜀国那狗皇帝害死了我父亲,我也得让他尝尝国破家亡的滋味儿!”韩攸缓缓道:“城主所愿,夏国必定全力支持。”林檀顿了一下,上下端详着韩攸:“你们究竟想要什么?”韩攸说得轻松极了:“若城主来日真破了益州,江陵府这块地借给夏国种地如何?”林檀:“……”种地?糊弄鬼呢,想要扩张国土就扩张国土,想这么人畜无害的理由做什么?以为她会信吗?“这种借口以后还是别说了,若真能攻占益州,江陵府给了也就给了。”林檀决定先答应。反正她现在对江陵府也没有什么感觉,毕竟这蜀国还不是她的,等到哪一日真成了她的,也心疼起自己国土了,到时候再跟夏国谈条件也不迟。不过有一点林檀不理解:“你们夏国的大臣都这么维护那小皇帝?”想起朝中的方丞相、冯尚书王尚书的人,韩攸点点头作为回复。“真是奇奇怪怪,那小皇帝有那么好吗?”韩攸道:“您多接触接触便会知道了。”林檀哭笑不得。她哪里有什么机会接触?只怕上次那逃命已是他们唯一接触的机会。不管萧瑾值不值得那些大臣替他卖命,反正只要他帮着自己,林檀便需谢谢他。有夏国在后面当后盾,林檀立马集结兵力东进。林家军乃是仁军,打仗从来不会毁坏农田桑枣,更不会行那等杀烧抢掠之事。所以林家军破城的时候,许多人都放弃了抵抗,直接投降。不投降可能会死,投降了便死不了。于是不消多时,萧瑾便听说林檀已经攻打进夔州就。那夔州城雄踞瞿塘峡口,形势险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林家军率先攻打了夔州,等于是说明夏国扩张种地的空间终于有闲了。萧瑾一时又没忍住,看热闹的心思让人去打听了一下蜀国皇帝朱庭玉最近状况。最后虽没打听出什么有用的,却听说益州最近一直都不是很太平,朝中官员频繁被更换,更又没做好事儿的,直接被拖打死了。因为这个,萧瑾对朱庭玉彻底没有了好感。这人做人做事太狠了,也太绝了,以后定还是个祸患。这么十来日功夫,殿试都已经结束了。文武考生都一同进宫面了圣。萧瑾立马给他们授了官,却没有让他们立马领指。而是跟第一波进士一样,根据各自所擅长的领域被分去了不同的地方实习。简玉衡便被分去了兵部,成了王从武手下的一员猛将。文试的新科状元同样简玉衡一样出身极好。萧瑾知道这位也不是什么善茬,折腾起来一点都不含糊,所以直接将他塞到了冯慨之面前,让冯慨之直接拿出最严厉的态度,让他们好好体验一把民间疾苦。有好臣子这些真的不用费心了,坏事都被他做完了,他跟在后面看看热闹也就够了。笑话看的两日,等这群进士们举动稍微正常以后,他才终于抽出空去管别的。徐家父子也终于得到机会面圣了。萧瑾也终于记起来,自己当初离开京城之前,可是给这两个人布置了任务的。萧瑾忙让人进来,只见两人手中抱着厚实的两个箱子过来的。徐庶,一马当先地奉上水泥。徐征落后一步,也不紧不慢地将自己掀开了红布,里面躺着的,不是纺纱机是什么?萧瑾握着奏书的手都抖了一下。是他没错了,珍妮纺纱机!他从前学历史的时候可背过了。可以啊这个徐征,竟然真的让他捣鼓出来这一次纺出多少线的宝贝,萧瑾本来是看中这个水泥的,但是有了纺纱机在,萧瑾实在不能先放着纺纱机去看别的。他得亲自去试一试的纺纱机究竟能不能用?!若真能用,那工厂就可以开起来了。第116章 水泥 ◇◎用卖水泥的钱建厂◎这惊喜迟迟不至, 原来是为了憋了一个大的,且一来就来了两个。萧瑾喜不自禁。他忍不住下了台阶伸手摸了摸这这纺纱机,摸了一遍又一遍, 很快他就发现, 这纺纱机之所以能一次纺出许多条纱的原因,是徐庶改进传动,把纱锭数目增多, 把棉条由手持转变成了排在架子上,这样才能让这台机器纺纱的效率远超传统的纺纱机。人才啊。萧瑾问:“这台机子如今一次能纺出多少线?”徐征有些自豪, 但是想想圣上之前要求他一次能纺八十条线才算是合格,便没了自卖自夸的心思了,只是老老实实地回了一句:“并没有多少, 只差不多三十根吧。”萧瑾追问:“差不多是多少根,二十九?”徐征顿了好一会儿方才道:“二十一根。”萧瑾:“……”这差的还真是有些多了。不过他也没有要求徐征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毕竟能把这些东西做出来,就已经证明了徐征的个人能力了。不同于之前他让市舶司弄出来的青花瓷,造青花瓷的时候他可是把方子都写好了,但是做这个纺纱机的时候他却一点都没帮忙, 完全是徐征自己一个人捣鼓出来的。萧瑾庆幸当初没将徐家父子二人直接撵出衙门, 留着他们还是有不少的好处的。如今做出成绩了, 萧瑾也不吝啬夸奖:“二十一根也不错了,起码比原来的好了许多倍, 可见你私底下是用了心的, 果然是后生可畏啊, 朝廷就需要你这样的能臣。”徐征没说话, 可他心里却很欢喜。谁不喜欢好听的话呢?谁不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呢?虽然徐征确实没有达到萧瑾的要求, 但他已经努力过了, 后续若是要改进也得在实践中改进,靠他一个人苦思冥想是远远不够的。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萧瑾又何尝不知道呢?他问道:“这纺纱机纺出来的线可结实?”“结实着呢,圣上您看这些。”徐庶立马让人将儿子今儿才纺出来的纱线呈了上来,“这些纱线都是用这个机子放出来的,比起一般的纱线还要更结实。”萧瑾拿在手里扯了扯,韧性不错,还不容易断。他立马有了决定:“这样,先建一个厂,暂且先造四百台纺纱机来,再招女工四百名,专门负责纺纱。”“女工?”徐家父子二人惊讶不已,在他们的印象中,朝廷似乎就没招过女工。再说了,好人家的姑娘怎可能轻易抛头露面呢?于是徐庶委婉地提醒了一句:“圣上,若要招收女工的话,只怕会引起争议。”“这有什么?寻常百姓家中本就是女子纺纱织布,朕不招收女工难不成还让一个大老爷们来做工?他们会做呢,粗手粗脚的,朕还担心他们弄坏了机子。”萧瑾觉得徐家的父子二人未免太大惊小怪了。不过因为他今儿心情好,不介意给他们多解释两句:“这大家闺秀自然是不愿意来做工的,既然敢出来做工,毕竟都是家里不富裕的。于她们来说,本就生计艰难走投无路,如今朕给她们指了一条生路,她们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呢?如今先招四百名女工试试水,若是反响不错的话,往后再扩招就是了。男人能养家糊口,女眷为何不能?人家林城主也是一介女流之辈,却已经能独占几城与蜀国皇帝两军对垒了。可见男人能上战场,女子同样也行,更不用说纺纱这种小事儿了。”徐庶父子俩不知为何忽然被萧瑾给说服了。虽然他们心里还是觉得有些许不对,但实在找不出什么可以反驳萧瑾的点,因为,萧瑾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冠冕堂皇。这件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纺纱机的事儿姑且先搁置了一旁,萧瑾的目光又落到了水泥身上。徐庶今儿呈上来的,除了一袋干水泥,还有一块已经硬掉的水泥块,那水泥块也不小,有床板那么大。萧瑾让徐庶将水泥块平放在地面上,又让张德喜八宝几个一起站在上面踩。一共挤了二十个人,可这水泥板却没有一点裂开的迹象。承重尚可。萧瑾摸着下巴,灵光一闪,突然来了一个绝妙的点子。造纺纱机要钱,开工厂也得要钱,招收女工同样要钱,后续如何把这纺纱机纺出来的纱线卖出去,也得花上一笔不少的钱。这钱朝廷是出得起的,但没必要,朝廷的钱还有别的许多用处,能省一点是一点。萧瑾问徐庶:“京城里头富人最多的地方是东边那一块儿吧?”徐庶不明所以,但却还是点了点头,东边那边富人的确多一些。萧瑾觉得妥了:“朕会让冯尚书那支一笔钱,你带着工部的人先将天街到东门那条路修整一番,尽数用水泥铺上。待铺上之后,若有富人找上工部,你便同他们说,这水泥地他们家中也能修,只要价钱给到位了,他想休在哪都成。”这可是水泥地啊,不管是下雨还是下雪,行过之后都不会变得满脚泥泞,萧瑾就不信那些钱多的烧的慌的富人会不动心。反正他们有钱,把他们当成羊毛薅一薅又怎么了?他们多出点钱,以后修路建厂就能少出一点钱,这实在是功德无量,善哉善哉。萧瑾越长越美,可徐庶听来却沉默良久。他承认,自己不喜欢搭理人,多多少少是有些清高的。如今圣上让他主动给富商权贵们修路,徐庶心里别提多复杂了。可萧瑾却是个粗神经,没察觉到他的百感交集,见他迟迟没有动静反而问道:“愣着做什么呢?还不赶紧回去准备,这路早修一日,进账的日子便提前一日,朝廷还等着用你们赚回的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