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
作者:王不悔      更新:2023-05-14 17:59      字数:3826
  吴金桃跟孔秋露差不多的,任雨也不行,任雨娇气,不肯下水,又是这又是那的,最后才勉强抓了十多条。那几个男知青给她分了分,任雨才算是有二十斤的收获,不然连这二十斤都没有。孔秋露说:“知青院那边都在杀鱼呢,任雨说她不会杀,说我会做饭,让我杀,叶文明也不是个好东西,煽风点火地说啥互帮互助,他们负责做饭,我负责杀鱼。”葛婶子一听,就说:“这是拿你当傻子呢?杀鱼多累,还一杀就是几十上百斤的,他们做饭有多难,本身就是要做的,不过是添你一双筷子一碗饭罢了。”孔秋露叫道:“可不是嘛!所以气得我直接到唐晚吟这儿来了,懒得跟他们一起鼓捣。”好声好气求她的话,她未必不会答应,毕竟都是一起下乡的,背井离乡,生活困难,平时确实都得互相帮助。但是这要求人还不肯弯腰的,凭啥啊?谁欠他们的啊!三个人一边说着话,手里一刻也不停,子清子敏来回跑,就把不要的鱼鳞跟内脏脏水什么的弄出去。村里种地的人把内脏鱼鳞要走了,说是要沤肥用,子敏也不知道是不是平时看多了唐晚吟给村里人治疗生病的家禽,脱口而出:“那你拿什么换?”人家一愣,这玩意儿不沤肥也没用啊,都是说一声就给了,哪儿还有要换的?不过因为是孟子敏,所以人家最后还是拎了两斤红薯过来。然后子敏就把这些东西都给人家了,还帮着人家送到了沤肥的坑里,人家最后也不好说什么,就说小唐大夫家的这孩子精明,心眼多。这可不是什么好话,这会儿都讲究朴素大方,勤劳无私,精明那就是指责人的。唐晚吟这个时候还不知道村里人说子敏,她现在只抓紧时间埋头收拾鱼呢。大鱼都收拾完了的时候,天都黑了,就剩下那种比手指还小的小鱼,葛婶子教了他们一把,鱼鳞不用管,就是割个小口子,然后一挤,把肚肠都挤出来就行。然后就准备回家去了。唐晚吟连忙进屋里拿了一袋子五斤重的红薯,还给了两条大点儿的鱼:“婶子,今天太多谢你了,要不是有你帮忙,我们肯定收拾不出来这么些鱼。”葛婶子哪里会收啊,连忙就推拒回来:“小唐大夫你这是做什么,上回你治好了我家的鸡,才收了两毛钱,比我们之前自己去农机站买兽药都便宜,我们还没好好感谢你呢!”唐晚吟笑道:“谁说的?婶子那天给了我两斤豆角,两根老丝瓜瓤子——我就缺这丝瓜瓤子刷锅呢,再说了,一码归一码,今天要不是婶子带着我,我哪儿能抓到这么多鱼?”葛婶子推拒不了,最后只肯拿着红薯走了,把鱼给留下了:“你家里孩子多,这鱼腌好了能放到明年春上去,时不时的给孩子跟你自己个儿补补,往后可是买都买不到的。”说着,趁着天还没完全黑,回家去了。唐晚吟送葛婶子出门,回来跟孔秋露继续收拾小鱼,小鱼多啊,七八斤的小鱼,怕是有好几百条,唐晚吟的手都挤痛了。不管她怎么小心,都还是免不了被鱼鳍鱼刺割伤,手上早就千疮百孔了。孔秋露也没好到哪里去,知青院就一把菜刀,肯定是不会给她带出来的,她是用的那种小刀去杀鱼的,十分不方便。后来还是唐晚吟跟她换,说孔秋露手快,收拾完了自己的还能帮唐晚吟收拾,才解放了孔秋露的。等全部的鱼都收拾完,血水都给倒得远远的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唐晚吟从空间里的手表上得知,已经晚上八点半了。子礼跟着两个姐姐东奔西跑的跑了两回,这会儿已经累了,自己爬上炕睡觉去了。子清子敏去公井打水,小身板也看着有些摇晃了。唐晚吟赶紧洗了手给了奶片让她们两个含着,又给了孔秋露一片,孔秋露没拒绝,她要是真低血糖了,更麻烦。唐晚吟自己去拎了几桶水回来,把地面冲洗了好几遍,还是能够闻到空气里淡淡的鱼腥味。孔秋露让她别折腾了:“得亏你家盐多,要不然这么多鱼还腌不上来呢。”唐晚吟也是庆幸,这也就是之前想着能找瘦猴把手表换出去,所以大手大脚,看到盐不要票,就多买了两三斤,免得总是要去挤。谁知道现在派上用场了。唐晚吟跟孔秋露一起给鱼抹上盐,子清也过来帮忙,子敏看着是很累了的样子,歇了会儿也过来了。四个人一起动手,总算是把这一百来斤鱼给腌制好了。--作者有话说:【不要怪小子敏哦,这小丫头以后厉害着呢。】第77章 借卖鱼再进城等把鱼一条一条地挂起来时,都已经十点多了。两个孩子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唐晚吟让她们自己烧水洗澡睡觉,两个都不肯,非要跟着干活。搞得唐晚吟挺内疚的——早知道少抓一点鱼就好了。不过也就是想想,这么一个物资不发达的年代,没人嫌食物多。原本还想着今天抓了鱼,晚上肯定有鱼吃的,可是真忙完了的时候,大家都只想摊着,根本没力气起来做鱼了。中间都是干得累了饿了,啃两口红薯窝头三合面馒头垫垫肚子。拖着疲惫的身躯坚持烧水洗澡,加了点儿艾叶去腥,是唐晚吟最后的坚持了。洗完澡,连头发都没晾干,就直接躺下睡着了。孔秋露也没回去,就在唐晚吟家一起睡了,反正炕足够大,睡几个人都行,就是挤不挤的问题罢了。痛苦,劳累,疲惫,但却又分外幸福。鼻尖淡淡的鱼腥味,让唐晚吟感觉到满足。这些收获都是她亲手获取来的!是原身跟她付出的工分争取到的机会,是她四个小时站在水里腰都没直起来才捞到的鱼。孔秋露他们就没有唐晚吟的多,所以,这一次唐晚吟名正言顺地为自己感到骄傲!第二天一早,五点多,天才刚蒙蒙亮,村子里就有了动静。许多人是舍不得吃这些鱼的,都要去想办法卖掉的。去镇上是最好卖的,因为镇上的人多,而且不像农村能够养鸡,下河捞鱼。但是去镇上卖有风险,所以也有人去远一些的村子卖,不靠河的村子没有他们这种福利。唐晚吟不打算卖鱼,但却是要跟着人一起去镇上看看的。孔秋露起不来,再说了,她那鱼才不到五十斤,卖也卖不出去多少钱,还不够自己吃的呢。唐晚吟就把几个孩子留给孔秋露照顾,自己跟着葛婶子还有冉春花他们一起去镇上了。葛家和卫家都是村里的大家庭,葛家上面两个老人,然后是葛婶子跟她男人,下头有四个孩子,两儿两女,都有十几岁了,算半个劳力。卫家有卫婆婆老两口,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两个闺女,闺女都出嫁了,五个儿子现在有四个结婚了。结婚的里面除了老三家的冉春花没怀,老四家的投胎快生了之外,前头卫老大跟卫老二都已经有好几个娃了。他们两家抓的鱼是最多的,所以卖的也多。唐晚吟是背着空背篓去的,为了做个样子,往里面塞了点儿空间里乱七八糟的东西,然后用棉布盖上了。而葛家人和卫家人却都是带着满满当当的鱼出发的。每个人身上都带着鱼,连半大的孩子都是,背篓、簸箕、篮子,什么工具都有。唐晚吟跟着他们一起,沿路就开始卖了。路上管得松些,遇到村子,进去问要不要鱼,不要票的那种,大多数人都是愿意要的。而且现在不流行什么秘密什么吃独食之类的事儿,一家买了,其他家也都会收到消息来买。一个村里的,有时候就连屋子里那点儿事都瞒不住,何况还是买鱼这样的大事儿呢。葛婶子他们的鱼最大的有半斤多,比半斤大的生产队都已经捞走了,这都得是漏网之鱼。这样的一条,四毛或者四毛五。三两大的就是两毛五,再往下的太小了,就是按斤称的,有五毛一斤的,也有三毛一斤的。唐晚吟昨天后来收拾出来的那种跟小指差不多大小的小鱼,就是三毛钱一斤的。唐晚吟有点儿心疼——她得挤不知道多少鱼,才能收拾出来这么一斤呢,居然就卖三毛钱?但葛婶子却说:“这鱼太小了,没有什么肉,也不好吃。”唐晚吟刚想说怎么不好吃了,油炸小鱼,裹上鸡蛋液跟面包糠,简直都要馋哭隔壁小朋友好吗。但是一想,以现在的人均用油量,哪里舍得拿出来炸东西吃啊。这种小鱼,要是不炸的话,鱼刺太小,吐又吐不出来,吞又吞不下去,实在是麻烦,所以确实不怎么好吃。唯一的办法就是煮汤,煮到鱼肉都化在里面了,可偏偏这种小鱼挤了肚肠,也就剩一层壳子了,哪儿有肉啊。唐晚吟跟着葛婶子他们一路走一路卖着鱼,对如今的境况又有了新的了解。等快到镇上的时候,大家就分开了,不敢一起走了。镇上有红袖章,那些人都厉害着呢,要是被抓到了,吃不了兜着走。唐晚吟还是紧跟葛婶子,帮葛婶子背了半篓鱼,跟着葛婶子走街串巷。葛婶子知道镇上哪儿住的人多,哪儿的人手里有余钱,去了那种人口密集的老片区,找了几个在路边摘菜的婶子阿婆,问附近有没有谁家刚生了孩子,人家就指了。葛婶子再过去,果然人家刚生了孩子,就要卖鱼下奶,一下子就要了五斤。到了镇上,一条半斤多的鱼就能卖五毛钱了,人家还十分感激,追着问:“婶子,你这什么时候要还有,还给我留着。”葛婶子摇摇头:“没有了没有了,我们也就这么一回。”说得人家也担心后面买不到,又多要了两斤。就这么一路走一路卖,两个人背的一共五十斤鱼都卖出去了,大的能卖到五毛钱一条,最差的小的也就是两毛钱一斤。唐晚吟没细数,但看葛婶子的模样,是很高兴今天的收获的。葛婶子笑着道:“村里一年就一回这个,我们不像你们,家里人在城里挣工资,咱们农村的,一年到头就指着卖了这个挣点儿钱呢!”这也是,农村没有工资,就看生产队一年的工分,而且不到年底都不知道能分多少钱,这钱真的是要一分两分这么抠着花。唐晚吟知道葛婶子家的大小子都有十五六了,放在现在,那也就是过两年就要说亲的。后面接着的几个小的也都没差多少,一两年就有一个要办喜事儿,葛婶子压力大着呢。唐晚吟就跟葛婶子打听:“那是不是从现在就要开始寻摸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