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节
作者:王不悔      更新:2023-05-14 18:09      字数:2060
  唐晚吟嫌弃地看了孟宇祁一眼:“我看你也不青了。”你黄。孟宇祁听懂了。不光不以为耻,还十分高兴。“没错,晚晚就是聪明!”唐晚吟:“……”服了。吃饭吧。孟宇祁请了假,不用上班。两人就干脆去了市里面。先前老家陶营就已经让唐晚吟很是感慨了。城里跟乡下就是不一样。但现在到了市里,那跟镇上就更不一样了。市里的街道更宽敞。街上的人们穿的衣服也更鲜亮。大红格子的大衣,粉红色的帽子,白色的毛线围巾,黑色的小皮靴……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唐晚吟看到路边有老太太卖自己编织的毛线花,就戳了戳孟宇祁:“我们那里结婚的话男方要买花给女方的。”“啊?是吗?”孟宇祁有点儿发懵。他们前几个月才参加了唐中薇跟席立兴的婚礼,没听说陶营有这个风俗啊。不过既然唐晚吟开口了,孟宇祁当然照办无误。老太太卖得很便宜。都是用毛衣毛裤多的线头给编织的,大小才几分钱一朵。孟宇祁给了老太太五毛钱,包圆了花朵,让老太太帮忙给串起来了,做成了一个手环,一个花环。唐晚吟把花环戴在头上。过往的行人看见了,都忍不住看过来。第312章 读书可养猪唐晚吟从来不怕别人看,十分的张扬。而市里的人也明显更加开朗大方。他们才走出去没多远,就有一个大胆的姑娘喊住了唐晚吟。问她头上的花环是自己做的吗。唐晚吟说不是,给她指了指老太太的摊位。老太太现在面前篮子里已经没有花了,但还有一些小玩意儿。自己缠的橡皮筋,或者给小孩装鸡蛋的网兜子什么的。那姑娘谢过唐晚吟:“谢了,这个真好看,我也去买一个。”更多的人都是问了之后仔细看了看,估摸着是想自己做。不得不说,这年头的手艺人,真厉害。孟宇祁为了结婚,加了一阵子班,还连着出了好几张图。这会儿手里揣着三四百块,甚是有底气。“要不咱们去逛百货大楼吧。”虽然也是国营的,但是里面有不少经过批准的进口货。唐晚吟就笑:“那我今天可不会手软。”孟宇祁宠溺地笑道:“不用手软。”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有能力的人,只会越过越好。这是他们俩共同的想法。接下来的两天两人就彻底实现了逛吃狂买的生活。一个从来没在乎过钱。一个把自己的所有都献给爱人都情愿。两天后,唐晚吟还依依不舍:“市里真的好太多了,热闹太多了,要是能一直住在市里就好了。”孟宇祁想了想说:“兴许有机会。”“啊?”唐晚吟惊讶,“什么意思?”孟宇祁说:“我们单位周围的地都还没开始建设,我听单位领导说的,是似乎要建家属院了。”“如果顺利的话,今年年底抓阄,明年年底就能住新房。”唐晚吟激动不已:“真的啊?那你有分房资格吗?”孟宇祁笑道:“单位一共就三个大学生,留学的就我一个。”然后孟宇祁刻意加重了语气:“而且我已婚了,应该是有机会的。”唐晚吟兴奋了:“那就太好了!”这日子,眼看着是越来越好了。第三天,孟宇祁把唐晚吟送回家,在家里呆了没多久,就又得返回单位了。过去的几天两人几乎寸步不离。这陡然见孟宇祁离开了,唐晚吟心里还真舍不得。结婚前后的心境是不一样的。晚上唐晚吟一个人睡在房间里,有点儿委屈。一边委屈,一边又觉得自己没用。反反复复纠纠结结的才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唐晚吟就决定不能再这么颓废下去了。她把全部的激情都投入到了教学事业和养猪事业当中。空间水只是保命的手段,唐晚吟还真的跟孟大姐何云平,还有熊杰松一起,认认真真地做了一些养殖研究工作。比如猪食的配比,饲料占多少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荤素搭配之外,是不是还要加一些鸡蛋、鱼骨粉之类的。一天喂几顿,每吨喂多少。多久彻底清理一次猪圈,是否需要将猪拉出来活动活动……都是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总结和经验提升的。唐晚吟虽然不会养猪,但是她在系统上购买了不少养殖方面的专业书籍。每天晚上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看书。因为她不是这方面专业的,所以有时候看得也很艰难。要反复看,要跟熊杰松还有孟大姐何云平讨论。她可以给出很多实验的方向,弥补方法上的缺失。熊杰松有最实际的理论基础,和跟上头紧密联系的观点。而孟玉英跟何云平不消说,一个十年,一个两年,放牧时接触的牛羊马……如今放在猪身上,也是能够触类旁通的。他们的猪养得好。试验点的猪长得又胖又结实。吃起猪食来那叫一个欢腾。唯一不太高兴的就是子敏了。因为她的猪粪事业不好做了。现在村里养了三百多头猪,猪粪是附近几个乡镇最多的了。人家闻讯而来,把猪粪拉回去做肥料。很便宜的,一箩筐才一毛钱。拉一车只要一块钱。现在的人没什么钱,但是力气是有的。有很多人都是走十几二十里路来盘溪村拉猪粪的。所以聂源现在就把猪粪收集起来,统一对外卖。不管是一毛还是一块,有一个算一个。李芳现在不管账了,看到这个,就会酸溜溜地跟唐晚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