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节
作者:王不悔      更新:2023-05-14 18:10      字数:2617
  不过后来孟宇祁发现唐晚吟的英语水平根本不差于他,也就没有再补习了。他觉得唐晚吟是个天才。唐晚吟心想,天才谈不上,但是词典、教材、辅导书,跟视频资料,那我是要多少有多少的。高考结束之后,大家又都埋头干活去了。唐晚吟知道自己必然会考上,所以得赶快把村里的事儿处理一下。吴老师决定留在盘溪村当老师了,现在找了一个无意高考的知青当代课老师。所以小学这边还好,不用太操心。猪圈那边的话,唐晚吟猜测何云平也考得不错,估计也要走。何云平要去读大学,唐晚吟跟孟宇祁觉得大姐应该一起去,那样村里就只剩熊杰松一个技术员了。知青养猪实验小队的人估计也有不少能上大学的。他们村的上线率绝对是最高的。所以还要帮助聂源多培养出来一些养殖技术员,把注意事项都编制成画册,方便村民看。唐晚吟跟孟玉英等人紧锣密鼓地安排着,总算是抢着把养猪知南给弄出来了。唐晚吟主动接过复印的任务。说是去外面,其实只在外面复印了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直接从系统里下单的。复印量上去了,这个是很便宜的。就跟现在照相馆洗张照片要块儿八毛,而系统里的洗照片业务最低能到一毛多一张一样,复印也是量大便宜。这种钱唐晚吟还是出得起的。前前后后处理得差不多了,录取通知书终于下来了。一九七七年第一届恢复高考的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7%。几乎相当于后世的重点本科的录取率了,考虑到学习条件不一样,但凡考上的,都不容易。村里最先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是徐立恩。被录取了南津大学,在他家那边。徐立恩欣喜若狂,抱着通知书在村里跑了一圈,一边跑一边喊。又哭又笑的。大家也很是羡慕,徐立恩这就算是回家了。下乡的人,几乎99%的人都想回家,可真正能回家的,只有1%。徐立恩家里条件不错,当初消息传来的时候就给他寄了复习资料。刚好他家那边有好几所大学,南津大学是最好的。徐立恩也很争气,一考就考上了。徐立恩给盘溪村开了个好头,陆陆续续的,邮递员每天都往村里跑。不时送来录取通知书。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现在都不用复习了,大家还天天往唐晚吟家里跑。因为他家就在村口,可以第一时间看到邮递员。其实大家彼此都明白,这是想等通知书,又不好意思去村口。一怕别人问,二怕显得急躁。所以在村口的孟家就成了大家最爱去的地方了。子敏都快愁死了,她家院子里的果树都快被人薅秃了。最可恨的是连墙角种的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给拔走了。就离谱!村里谁家还不种两畦小葱韭菜的啊?来他们家,坐他们家椅子,喝他们家水,吃他们家果子……临走连葱都给他们薅了?子敏这性子,真是一点儿都忍不了。一分钱的葱在她眼里都是货物,指不定能换三分钱呢?将来兴许这三分钱就能转转成一毛呢?嫌少?想想一天能割多少葱和韭菜?一毛两毛的攒起来,不就一块两块了?子敏让子礼搬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见人要摘水果就提醒:“这果子是我姐要拿来卖的,三毛钱一个,你买吗?”偷摘果子的人被戳穿,不以为耻,还鄙夷地问道:“不就两个果子吗?谁家没有啊?”子礼就一板一眼地问:“那你家就果子吗?能给别人吃吗?”人家一般就会说:“随便吃!谁还稀罕这个啊!”其实村里人是真不稀罕这个。但是子礼得到了回答,立马就能吆喝着大元小元他们一起去人家家里,起码一人一个给摘下来。那还是经过培训的,摘的都是最大最红最好看的。然后回来给子敏。攒上一阵子,子敏会给他们零花钱,或者小零食。这就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了。第333章 不同的大学生唐晚吟知道后简直扶额无语。也没短这些孩子的吃穿,怎么就这么会算账?还是孟玉英跟她说:“你跟小祁都有本事,会赚钱,花钱也大手大脚的,但几个孩子吃过苦,挨过饿,害怕了。他们不愿意让你们担心,会自己想办法,这就是最好的了。”唐晚吟哭笑不得:“我们赚的钱还不是给他们吃了吗?”孟玉英这才说道:“我前两天听见子敏跟子清在厨房里嘀咕来着,我没偷听,就路过听了两句,好像是子敏说你肯定要去上大学了,你走了,她会负责养起子清跟子礼的。”唐晚吟愣了一下:“子敏这么说的?”孟玉英点头:“是啊。”唐晚吟皱眉道:“我没说扔下他们啊。”当然了,录取通知书没来之前,她肯定也不会大言不惭地说就一定能上大学,能带孩子一起。果然孟玉英就说道:“你是没说,但是天天来咱家的那些人,嘴里讨论的都是这个。”考大学在这会儿是大事,别说盘溪村了,就是附近十里八乡哪个村子考上了一个,立马就能传遍整个乡镇所有村子。那种跟当地村民结了婚,录取通知书一来,连夜抛妻弃子跑了的,也不在少数。先前结婚,除了有真感情的之外,好多都是因为在乡下实在是太苦了,过不下去了,所以匆忙找了个当地人结婚。为了不挨饿,为了能有人帮忙照顾生活。别的不说,吴金桃不就是这样?任雨也在去年跟村里人结婚了。结婚没多久就怀上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她都快七个月了。干不了活,也复习不了。等生完孩子,又得喂养孩子。压根就没参加今年的高考。人啊,有时候时机就是这么重要。唐晚吟皱眉道:“要是来咱家的人说了不好的话,二回就扫地。”在村里,扫地其实就是表达不欢迎客人的意思。人家来串门子了,拿大扫把扫地扬灰,跟往院子门口泼水,那都是不愿意唠嗑的。孟玉英被唐晚吟给逗笑了:“你这性子,还不如子清她们呢,有你这么赶客的吗?”两人嘀咕了半天,唐晚吟才知道子敏他们这阵子都在鼓捣啥。但是这录取通知书没来,唐晚吟心里始终是忐忑的。不怪她小人之心。单轮考试,她觉得自己肯定没问题,别说是盘溪村了,就是在全镇,她指不定能排上前十。毕竟临考的心态,可以说没几个人比她更稳定了。但是吧,这年头有这年头的特殊性。邮件丢失的,冒名顶替的、嫉妒陷害的……层出不穷。唐晚吟不敢保证这样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虽然心里有八成的把握,她也还是不会现在就表露出来对录取的想法。几乎隔两三天就有一封录取通知书送过来。最好的还是徐立恩的,后面录取的学校都一般般。但是考虑到这些知青跟村民的基础,这样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或许是因为一直在唐晚吟家复习的,考中的人都主动来唐晚吟家请客庆祝。